问题

关于詹姆斯走步频繁的说法是否客观?

回答
关于詹姆斯走步频繁的说法,这的确是一个在篮球迷中讨论得非常热烈,而且也存在不少争议的话题。要判断这个说法是否客观,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

首先,“走步”本身在篮球规则中的界定就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篮球规则对于持球人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都有规定,其中关于“球离开手后,持球人接触地面的一只脚之外的任何一只脚的移动”都需要非常小心。但实际比赛中,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对抗下,裁判的判罚尺度、球员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观众的观感,都可能导致对“走步”的理解存在差异。

詹姆斯作为一名以突破、持球组织和终结见长的球员,他的打法本身就包含了大量需要持球启动、变向、以及在对抗中调整身体重心的动作。在这些过程中,如果裁判的判罚尺度稍显宽松,或者球员在极其快速和对抗激烈的瞬间,动作衔接上略有瑕疵,就很容易被解读为“走步”。

客观地讲,不能完全否定“詹姆斯走步”的说法,但也不应该将其绝对化。

詹姆斯确实有过被判走步的情况。 很多比赛录像和数据统计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任何球员在职业生涯中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判犯规,走步只是其中一种。詹姆斯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他运动生涯的早期,一些快速的突破和突然的停顿,确实可能因为身体控制的细微之处而引发判罚。
“频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往往伴随着主观的观感。 很多时候,球迷之所以会觉得詹姆斯走步“频繁”,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詹姆斯的比赛曝光度极高: 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他的每一场比赛都有大量的关注度,每一次有争议的判罚都会被放大和讨论。
詹姆斯的标志性动作: 詹姆斯的一些标志性突破动作,比如他惯用的“死亡三步”(或者说他启动后第一步、第二步的节奏变化),在一些情况下确实会让人产生“是否已经超出合理步数”的疑问。这是一种表演性质的节奏感,但有时也可能触碰到规则的边缘。
裁判的吹罚尺度差异: 不同的裁判对于同一动作的判罚尺度是不同的。有些裁判可能对突破中的身体对抗和节奏变化更为宽容,而有些裁判则可能更倾向于严格执行规则。詹姆斯所在的球队和比赛,总会遇到不同的裁判。
“看人下菜”的心理效应: 当球迷对某位球员有特定的印象,或者对其表现持有偏见时,就更容易捕捉到与这种印象相符的“证据”。如果一个球迷本身就认为詹姆斯走步多,那么在观看比赛时,一旦出现一个模棱两可的走步判罚,就会被他牢牢记住,并成为“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
规则的解释和理解: 篮球规则的解释有时也很微妙。例如,在运球后,球员可以迈出“pivot foot”(轴心脚),而这个轴心脚可以移动,但其他脚的移动则要受限。詹姆斯在突破时,他的身体控制非常出色,有时看似连续的动作,可能符合规则对轴心脚移动的定义,但外观上可能会让不熟悉规则细节的观众觉得是连续的脚步。

从数据和专家分析的角度来看,事情可能更复杂。

缺乏官方的“走步统计”: 篮球比赛不像足球那样有详细的犯规统计(例如,只有技术犯规、个人犯规等,但走步属于个人犯规的一种,而不是单独列出的统计项)。因此,我们很难找到官方、量化的数据来证明詹姆斯“走步频繁”到什么程度。
专家和解说员的看法: 在一些比赛中,专业的解说员或退役球员在复盘时,确实会提到詹姆斯的某些动作可能存在走步的嫌疑,但这通常是就具体某一次犯规进行分析,很难汇总成“频繁”的结论。
与同类球员的比较: 如果要衡量“频繁”,就应该将其与同样以大量持球突破为主的球员进行比较。比如,勒布朗的同代巨星,或者当代的年轻突破手,他们是否也被认为走步频繁?通常来说,很多顶级突破型球员都可能面临类似的质疑,因为他们的打法就是与规则的边界在不断试探。

总结一下:

关于詹姆斯走步频繁的说法,既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也并非完全客观准确。

客观上存在詹姆斯被判走步的次数。
“频繁”的说法更多地受到个人观感、曝光度、以及对规则理解差异的影响。
詹姆斯的打法特点(大量的持球、突破、对抗)使得他在某些瞬间更容易触碰到走步规则的边缘,而被裁判判罚或被观众质疑。
没有确凿的、量化的官方数据来证明他“走步频繁”到了异常的程度,尤其是在与同类型球员的比较中。

所以,与其说他“走步频繁”,不如说他的打法让他在球场上,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高强度的对抗瞬间,更容易被置于“走步”可能被质疑或判罚的境地。这就像一位顶级的短跑运动员,因为速度快,所以他在比赛中做出的一些细微调整,也可能被放大关注。

这篇文章并不是想为詹姆斯“辩护”或者“攻击”,而是希望从不同角度去呈现这个复杂的问题,让大家看到,一个球员的“走步”问题,往往是规则、球员技术、比赛节奏、裁判判罚以及观众视角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詹姆斯的个人标志动作之一就是肆无忌惮地走步而裁判能不吹哨就不吹。美国球迷对此有个美国特色的评论:詹姆斯是NBA最强跑锋,冲阵第一。

跑锋(RB)和冲阵(rush yard)是美式橄榄球术语。知道橄榄球的对此一目了然。

这个评论抛开了什么新规则,中枢脚,什么五步七步九步,什么速度太快裁判看不清楚等争论。

除冲阵之外,詹姆斯还有太空漫步的习惯。这不是说其他人如威威,JR斯密斯经常性的太空漫步就不算。

前天湖人做客爵士时詹姆斯又露了一手标志性太空漫步。

这次如以往一样詹姆斯的标志性太空走步裁判又没吹。又如同以往一样对方防守队员又跳又叫提醒裁判,裁判始终不为所动。

无论用什么样规则这都是绝对走步,无论裁判是专业还是业余不吹就是公开作弊。谁也洗不白。

更恶劣的是,这次绝对的太空漫步的同时还有绝对的两次运球。youtu.be/o6AcGoc1E4w

但这次与以往不同在,这回詹姆斯自己也承认错误了。承认是因为这次在更衣间被记者追问了。因走步被记者追问,詹姆斯生平第一次吧。

詹姆斯承认错误是因为“在中场休息时教练已告诉我了,我对此完全没意识道”。仅此一点现湖人教练组就比他的前骑士教练群和热火教练组强。

编辑于 2019-12-07


@Meatball

在有限评论区无法贴图回应,我专门提上来仔细作答。

此外,我遵从你的用语风格来回答你的强辩。

先重现你的评论如下:


在这些评论中你坚持詹姆斯:1)不是走步,2)而是carry(吃球),因为 3)YouTube上美国人这么说的。

头两点需要有NBA规则的基本常识。缺乏这种常识的人不可能懂什么叫违例,因而不可能根据规则自己从上面的视频中看出詹姆斯违了什么例。只有对NBA规则毫无概念的人才会去先去看匿名外国人说了什么,然后到知乎理直气壮地坚持他根本不理解的内容。

我问你规则的意思是希望你去读相关NBA规则后再来讨论,否则怎么讨论违例?但你不仅拒绝去了解你不懂的规则,而且试图选择性地用YouTube下面的英文评论来支持你的说法,这只证实了你对规则缺乏了解的事实。

为了证明你是选择性用YouTube下面的英文评论来支持你的说法,我把YouTube的英文评论按YouTube的默认顺序截下来给大家看看:


如果需要我可以按顺序继续截下去。但我认为没必要,因为那些人多数如以上截图所示,要么骂NBA,骂裁判,或者揭詹姆斯的老底,没人支持这位叫 @Meatball的自以为是者。

何况这些人即使都说是carry,也不能改变事实,即“绝对的太空漫步的同时还有绝对的两次运球”。

此外,把YouTube上打英文评论NBA的人称为美国人,就好比CNN的首席白宫记者Jim Acosta说只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移民会讲英语一样的说法那么丢人。而且 @Meatball所展现的英语阅读水平尚不足以使他能区分YouTube上谁是美国人。

即便如果 @Meatball真想听有名有姓的美国人怎么看,你至少也应该去看美国人的媒体怎么说,而不是去看YouTube上匿名的不知道什么人随口说的话。

比如

例子一:nbcsports


该文的两个结论与我的结论一样:

  1. Refs miss an obvious LeBron travel 裁判们都错失了詹姆斯明显的走步(而不是什么carry)

2. There was a double-dribble in there by LeBron, too 还错失了他的两次运球(而不是什么carry)

例子二:华盛顿邮报NBA专栏

例子三:ESPN(左边这位据说叫“美国杨毅”)youtu.be/LddzONTpQ_Y

例子四:FOX Sports youtu.be/V3_JZCdburQ

@Meatball 你说得没错:why not go and check what Americans say?

上面就是你要求听的正宗美国人声音(文章和视频),请随便挑着看。

面对你要求听的美国人的声音你打算继续嘴硬下去?当然除非你读不懂听不懂。

如果你真懂英语,再请翻开你的字典查一下blatant什么意思。如果你真看过NBA,你去找几个用blatant来描述球员违例的报道出来与詹姆斯这个比比看?

blatant强调的是两个事实:詹姆斯场上动作的肆无忌惮和裁判操控比赛的明目张胆。

blatant也间接回答了为什么詹姆斯走步成为了一个讨论话题的根源所在。

说到底,之所以@Meatball丢人现眼是因为此人的确既不懂英语,更不懂NBA规则造成的。

与carry有关的NBA规则只有规则10中的如下界定:

NBA RULE NO. 10: Violations and Penalties
Section II—Dribble
(d)A player who is dribbling may not put any part of his hand under the ball and (1) carry it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 or (2) bring it to a pause and then continue to dribble again.

“A player who is dribbling may not put any part of his hand under the ball”时“carry it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这个传统定义强调的是所谓“翻腕”(即手在球下方)运球过程,违例术语用carry或palming表示。

球在手上的停顿(a pause)动作是另一个判断carry/palming的关键要素。以前只有靠翻腕才能做出的球在手上停顿动作,但到“艾弗森交叉运球过人”(Iverson crossover)出来时就不同了:

根据“A player who is dribbling may not put any part of his hand under the ball”,艾弗森的动作不是carry,因为他没有翻腕;但根据“bring it to a pause and then continue to dribble again”,艾弗森的动作是carry,因为球在他手上有明显的停顿时间。前面我把carry翻成“吃球”(此翻译可以商榷)主要是为了顾及全部定义内容尤其是考虑停顿的界定,但为了避免岐义我之后仍用简单用英文原术语表达。

艾弗森当时给NBA出的难题是到底对他的动作吹不吹哨?若吹怎么吹哨?

似乎NBA裁判自“艾弗森交叉运球过人”出现后采取的妥协是吹“走步”或“两次运球”,偶尔才有吹carry哨的(从裁判手势很容易看出)。

但詹姆斯运球收球后抱着球走了3步是标准的走步,与carry要求的手上动作无关。之所以我称詹姆斯这个走步是“漫步”,是因为它与接球,传球或上篮时有关的中枢脚判定毫无关系。只有对篮球规则毫无概念的人才会强辩走步是carry

詹姆斯抱着球走了3-4步后又重新开始运球是标准的两次运球,与carry要求的手上动作也无关。两次运球也可以与脚无关,因为一个人可以在原地运球把球收住后再把球放下去原地拍球,或者双手拍球。因此詹姆斯的两次运球与之前的走步是截然可分的不同违例。

至于是否“漏哨(a missed call)”还是“故意不吹(an intentional no call)”是有关现场裁判的动机,它并不改变两个绝对犯规的事实。

只有蠢到失去了心智的人才会用自己根本不懂的术语来为詹姆斯恶劣的两个连续犯规和几个当值裁判对此恶劣的连续放纵作徒劳的辩解。

最后,当许多外国友人在知乎尽量用中文参与讨论时,一个中国人却刻意连续全部用英文来表达自己狗屁不通的看法掩盖不了自己的无知, @Meatball你这种行为叫装逼。

user avatar

非常客观。

为了严谨,为了求真务实,为了佐证我们没有冤枉詹姆斯,我特意回看了詹姆斯九次总决赛的全部录像,把走步情况做了个细致总结,前后耗时整整两周,可说是严肃以待。

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甚至是意料之中。

詹姆斯在这49场比赛中,走步46次,场均接近1.0次,其中仅仅被吹罚12次,场均0.25次。

这是什么概念呢?换句话说,詹姆斯通过走步,场均得利0.75次。

它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每场可以多拿1-1.5分;

少0.75次失误;

命中率提高了2%左右;

Per值上涨了2-3;

并且赢下了一些十分焦灼的比赛,比如12年总决赛的前四场,16年总决赛的G5和G7。

我知道有些朋友会提出疑问,本人在此提前作答。

Q:为什么只看总决赛?常规赛和季后赛就不是比赛了?

A:总决赛是NBA的最高舞台,万众瞩目,收视爆棚,理当执法最严,判罚最公,球员也必将拿出最端正的态度。如果总决赛都有那么多走步跟漏判,前三轮和常规赛可想而知。

Q:即便如此,总决赛样本还是太少。

A:不少了,9次累计49场,已超过常规赛赛程的一半,之所以选取总决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关紧要的比赛存在录像的缺失,找不到资源。

Q:我看你是针对詹姆斯,其他人也有走步。

A:的确有,但数量只够得上詹姆斯的零头,每场走步和偶尔走步不是一个概念。

好了,话不多说,直接上证据吧,这次我们提供视频资料,视频更客观、更精细,还有声效,可以听到解说员反复大呼:He Traveled!场面异常滑稽。

PS:手机看视频画面太小,看得没那么清楚,我个人感受是,在电脑上播放时明显走步的球,手机上看并不明显,一定要把屏幕侧过来,这样好得多。

2007年:走步2次,吹罚2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660946139992064

这一年的比赛没啥悬念,马刺4:0兵不血刃,幼詹的走步也比较收敛,毕竟第一轮五步绝杀奇才引发了轩然大波,联盟高层也要脸面,所以不敢再这么瞎捧,把该吹的走步都吹了。

2011年:走步5次,吹罚5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692611222433792

既然做了决定,就别怪自己成为联盟公敌,这轮系列赛是詹姆斯生涯中的奇耻大辱,没啥可说的,灾难级的表现为您奉上。

2012年:走步8次,吹罚0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663475053539328

注意了,从这一年开始,裁判就比较过分了,前两次总决赛,裁判没有漏判,詹姆斯打出了两轮灾难级的比赛,但这一次,一切都有所不同,让我们逐一分解。

第一球:詹姆斯运球之前提前迈步,步子迈得既大且慢还明显,这是他的标志性习惯,已经不是偷半步了,而是彻底的走步。

第二球:运球之前先迈步,然后放球运了一下,接一个跳步,跳步完了之后多跨了一步才出手,虽然多跨的那一步比较小,但还不至于小到碎步那种程度,肉眼足以看清。

第三球:詹姆斯接球后走了两步才止住惯性,再走一步才开始做放球动作,接着终于开始运球,这球乍看之下似乎没啥问题,但仔细一看,立马就能发现不对劲。

第四球:詹姆斯抢下篮板之后有两个小跳步,然后才出手,注意看,双脚移动,没有控制轴心脚,出手前已经走步!至于出手后,那确实被盖了,伊巴卡从后边碰到了球,所以詹姆斯拿下篮板继续出手没问题。

第五球:标志性的五步上篮,和绝杀奇才那球如出一辙,只是步子没迈那么大,看看这张动图,对比下就明白了。

第六球:这球如果是接球上篮,在新规下是不走步的,因为收球时落地的那只脚只算step0,但詹姆斯是运球上篮,多走一步无疑。

第七球:没啥可说的,有另一个角度的慢镜头,镜头交待得十分清晰,詹姆斯的跳步并不是双脚同时落地,不能算一步,跳步之后还多走了一小步。他出手后,哈登在跟裁判比走步的手势,但裁判并未理睬。

第八球:跟第六球类似,詹姆斯跳步之后多跨了一步,再起跳传球,他非常喜欢跳步之后接着走,却不知道这时候要么原地起跳,要么控制轴心脚原地转动。哦不对,他知道,只是习惯性做不到而已。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那些没被吹罚的球,除了个别确实隐蔽,大部分绝对在裁判能力范围内,不信的话,我会在文末发布其他球员被吹的对比视频,让大家看看尺度差别。

2013年:走步1次,吹罚0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00009551241216

第一球:没啥可说的,转身那两步之前右脚已经迈出去了,而且在转身过程中,右脚这只轴心脚离地并移动了。

第二球:这球在新规下不算走步,我还是把它剪辑下来,给大家做个展示。

在新规下,移动中的球员接住球或结束运球的时候如果恰好有一只脚正接触地面,那么下一次触及地面的那只脚或双脚被确立为第一步并用以确定中枢脚,示例如下:

2014年:走步4次,吹罚1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01501641310208

第一球:给裁判拜个年,最后关键时刻这么明显的超级走步都不吹,反倒给了马刺犯规,从慢镜头中可以看到,伦纳德没做什么动作,而詹姆斯的脚下却结结实实多走了一步。

第二球:詹姆斯接球后走了三步才停下来,然后慢吞吞的放球,放球之时还是习惯性先迈一步,可以说是双走步了。

第三球:裁判吹了就不多分析了,反正就是先迈步再放球,属于詹姆斯的习惯性动作,只是这一次比较过分,运球之前走了三步,又沉到了低位,很快能威胁到篮筐,再不吹就说不过去了。

第四球:我也不知道走了几步,但肯定走步了。注意看,詹姆斯接球的时候双脚在罚球线以内,转来转去开始运球的时候,人已经快到三分线了,作为轴心脚的右脚一直有小碎步。

2015年:走步8次,吹罚1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03937399488512

第一球:这么明显的球都不吹,我还能咋办,祝联盟高层新年快乐。

第二球:不能因为是垃圾时间的铁血上篮就任由他上啊!

第三球:詹姆斯接球后慢悠悠走了两步才放球,运球动作紧连第三步,如果说这球不重要,那为啥常规赛都吹的球,总决赛这么严格的场合反倒不吹?


第四球:著名的神级走步,不多解释了,收球两步之后另走三步,合计六步……这都不吹,服!

第五球:裁判终于吹了,泪流满面,毕竟多走太多步了……

第六球:跟第二球一样,没啥可说的。

第七球:跟走步绝杀奇才那球一样,跳步之后再走两步,哥们,你这是犯罪啊!这让格林怎么防?

第八球:跳步之后再走一步,没有轴心脚,没有身体控制,经典动作。

这是四年骑勇大战的序幕,也是詹姆斯在舆论上封神的开端,从这时候起,詹姆斯进入一种随便走步不用担心的状态,似乎联盟为其大开绿灯,只要不过分,怎么都不会吹。

2016年:走步6次,吹罚2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07992767176704

第一球:经典走步,各大视频网站反复播放的,不多解释了,这都不吹,裁判搞毛呢?

第二球:全体观众都起立做走步姿势了,裁判还是无动于衷,这球是标准的五步上篮,多走两步,破坏游戏平衡啊!格林、一哥:就问你,怎么防?

第三球:裁判吹了!洗把脸,抹抹汗,真不容易…

第四球:裁判再度吹罚走步,解说大喊 :another travel,是的,another,另一次!知道你解说不容易,不过勇士球员更不容易,大家习惯就好。

第五球:收球之后跨了一步再接跳步,还把动作做得如此流畅连贯,毫无违和感,真是融入骨子里的技能啊。

第六球:拿下篮板之后跑了两步才开始放球,也是招牌走步,虽然在后场,但还是该吹啊!

2017年:走步6次,吹罚1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11212403011584

第一球:已经审美疲劳了,圣诞节快乐。

第二、三、四球:三个球都一样,就是先迈步再运球,其中第二、三球在放球之前都走了两步。

第五球:落地之后才传出去,没啥可说的,判罚正确。

第六球:观众席也审美疲劳了,复活节快乐。

2018年:走步5次,吹罚0次。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15682272714752

第一球:格林都抓狂了,心想:老子防了三年,至今还能这么打?我报警可以吗?解说:one、two、three...

第二球:虽然困难,但格林和库里还是携手把詹姆斯防下来了,如果你无法预知对手能走几步,那防守是真不容易。

第三球:老样子,早已习惯,不过詹姆斯放球前只走了一步,类似的球太多,我只截取一个镜头,总共算一次就行,这种错误很多球星都会犯,威少也经常这样。走一步再运球确实属于可吹可不吹的范畴,毕竟在后场,不影响战局,但次数太多总归需要放一次上来。

第四球:停球之后右脚轴心脚有移动,不过幅度较小,可吹可不吹,但我看了看勇士那边的尺度,还是认为该吹。

第五球:这个走步很明显,杜兰特忍无可忍,向裁判抱怨反而吃了技术犯规。一次失误不吹,反而白拿一个罚球,服啊,大写的服!看看慢镜头,这多出的那一步,如何能够迷惑裁判的视线?

做个简单总结:

这46次走步,有34次未被吹罚,除了少数模棱两可的球,绝大部分是非常明显的走步,但无一例外遭到了裁判的漠视。自2011总决赛打出生涯污点的表现之后,詹姆斯得到了一种总决赛也能随便走步的待遇,这实在匪夷所思。

联盟高层的事我不清楚,裁判内部的决议我也不了解,但从统计上看,确实能匹配这个说法,不得不令人怀疑造神运动过了头。

给各位晒晒其他人的走步,大家自行对比一下,看看帕克、伦纳德、韦德、波什、格林、库里是如何被吹的,我觉得以格林的标准,詹姆斯每场能被吹5次走步。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2716911581163520

从录像中,我感受到了严重的尺度不一,其他球员面临的走步判罚要严格得多,但即便如此,次数仍然无法与詹姆斯相提并论。

格林5次总决赛也就被吹了4次走步;

帕克3次总决赛被吹了2次走步;

韦德4次总决赛被吹了2次走步;

波什4次总决赛被吹了1次走步;

就算是走步大户格林,相比詹姆斯依然不够看,更别提杜兰特、库里、欧文这些很少被吹的。

场均走步1次,场均被吹0.25次。

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它足以证明詹姆斯走步之频繁,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更何况这是总决赛,前三轮和常规赛的情况只会更加恐怖。

奥尼尔有个节目叫做五大囧,每期都有詹姆斯的夸张走步上镜,可说是居家旅行必备素材,看看常规赛的待遇,这么夸张的走步都不吹,如果出现在总决赛上,会引起多大的波澜?肖华坐得住吗?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走步判定,都是在新规之下进行的,否则这个数字还将翻一倍不止,至少联盟修改走步规则,很大程度帮衬了詹姆斯,让他的巨大弱点得到了合理解释。

在我看来,詹姆斯走步频繁有几个重要因素:

1.体重大、惯性大,速度却很快,导致刹不住车

詹姆斯喜欢跳步之后接着走,大概不是因为技术粗糙,而是一下子停不下来,落地之后不自觉继续往前窜动,所以看着特别别扭。

2.身体协调性差

詹姆斯的柔韧性跟协调性没法跟科比、韦德、欧文这些人比,他是一架重型坦克,所以脚步经常显得迟滞而笨重。

3.习惯不好

詹姆斯刚进联盟就屡屡被批判走步,在他没火起来的时候,走步绝杀奇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那时候 大将军的粉丝不在少数,被气得口吐鲜血。而且詹姆斯没有压住轴心脚的习惯,停球之后老是双脚移动,运球之前也喜欢先迈步再放球,种种不良习惯导致他成为了走步万花筒。

很多人觉得说走步是在黑詹姆斯,可詹姆斯还是个愣头青的时候,大伙谈论篮球都会提到詹姆斯身强力壮和走步问题,这算是黑吗?

只有他实实在在走步了,我们才拿得出证据,才可以去“黑”。

即便是黑,黑料也是詹姆斯自己提供的,他走步之频繁,不敢说绝后,至少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我看球十数载以来,属于独一档的存在,连走步小王格林也望尘莫及。

最后我想说的是,可怕的不是走步,而是为了捧一名球员,去修改规则,结果在新规之下他依然这么多走步,最后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他合法走步,这是对竞技体育公平性的最大伤害。

PS:喜欢NBA,尤其是科比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熠杰。满满的惊喜哦~

user avatar

@熠杰 实名艾特这个科密,我目前做到科比08-10年总决科比走步合集已经做到08年G5第一节了,现在一共15个走步,其实我还漏掉不少科比启动时球还没下中轴脚先移动的,我现在继续统计08年到10年的总决赛,我倒要看看你科能走几个,等我统计好,全部上传百度网盘,等着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詹姆斯走步频繁的说法,这的确是一个在篮球迷中讨论得非常热烈,而且也存在不少争议的话题。要判断这个说法是否客观,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首先,“走步”本身在篮球规则中的界定就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篮球规则对于持球人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都有规定,其中关于“球离开手后,持球人接触地面的一只脚之.............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这个名字本身就像一部史诗。要说有哪些记忆是“终身难忘”的,那可太多了,感觉就像脑子里有一个专属的“勒布朗集锦”,随时随地都能播放。但如果要挑几个最刻骨铭心的,那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聊了。首先,绝对绕不开的是 “克利夫兰的承诺,五十二年的等待”。 当年,他带着家乡的希望离开,去了迈阿密.............
  • 回答
    欧文在社交媒体上取关詹姆斯这件事,确实在NBA圈子里引起了不少关注,大家对此议论纷纷。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其实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且背后的原因也可能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对于像欧文和詹姆斯这样的公众人物来说,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不仅仅是发发日常.............
  • 回答
    乔丹与皮蓬的关系,以及詹姆斯与韦德的关系,都是NBA历史上最令人津津乐道、也最被人拿来比较的伟大组合。虽然两者都贡献了无数精彩瞬间和总冠军戒指,但如果要说他们俩的关系“一样”吗?那还真不尽然,这里面有太多细节和微妙之处,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让我们看看乔丹与皮蓬这对“公牛王朝”的基石。他们俩的关系.............
  • 回答
    202122赛季,湖人队在主场以115117惜败于勇士队,这场比赛可以说是充满了戏剧性,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湖人队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赛焦点回顾: 威少复出,状态起伏: 经历了伤病,威少在这场比赛中终于复出。他的回归无疑给湖人带来了一些希望,但整场比赛他的表现却显得有些起伏。虽然贡献了不错的得分和助.............
  • 回答
    说实话,在看詹姆斯·邦德的电影时,我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向007条分缕析地阐述他们宏大邪恶计划的流氓将军。别误会,那些衣冠楚楚、举止得体的大亨也很有魅力,他们通常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精致的品味,以及对世界的某种“远见”,比如通过科技垄断或金融操控来“改善”世界。他们.............
  • 回答
    詹姆斯这番话,真让克利夫兰的球迷们心头一颤,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你说他“这扇门没有关闭,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这简直就是给无数期待他重回骑士的球迷们喂下了一剂最猛的“鸡血”。我个人嘛,说实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詹姆斯在骑士的那段日子,尤其是他第一次离开后又回来,带着球队一路过.............
  • 回答
    欧文和詹姆斯,这对曾经亲密的“三巨头”组合成员,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分手”,无疑是NBA圈内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他们合作的巅峰时期,到后来的分道扬镳,再到如今各自的发展轨迹,一点点梳理清楚。从“王炸组合”到“分飞燕”:恩怨情仇的开端想当年,欧文和詹姆斯在骑士的联手,简直是黄金搭.............
  • 回答
    湖人队和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的经纪公司(Klutch Sports Group,由里奇·保罗(Rich Paul)担任总裁)之间的关系,最近确实出现了一些波澜,外界也对此颇多揣测。要说“关系不佳”或许有些绝对,更准确地说,是双方在某些交易和决策上存在一些分歧和博弈,这在任何高水.............
  • 回答
    2021年12月,关于勒布朗·詹姆斯有意重回克利夫兰骑士队的传闻甚嚣尘上,这无疑是当时NBA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如果詹姆斯真的在那时考虑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必然有着多重复杂的考量,既有个人情感的牵绊,也有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甚至可能触及到家庭和商业的布局。情感的召唤:俄亥俄州的情结首先,克利夫兰和骑.............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假设,也是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雷阿伦和欧文当年那些决定比赛胜负的三分球,都变成了“擦板不进”,甚至“三不沾”,这对于詹姆斯的历史地位,绝对会产生连锁反应,而且影响是多维度的,绝不仅仅是少一个戒指那么简单。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13年总决赛G6和2016年总决赛.............
  • 回答
    詹姆斯这番话,看似简单一句“可能签约一天再退役”,背后却藏着不少值得深挖的细节,并且很有可能映射出他当前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复杂考量。咱们不妨抽丝剥茧,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玄机。1. “可能跟骑士签约一天再退役”: 这句话的关键不在于“可能”,而在于“签约一天”。这绝对不是一句随口说说的话。如果他真的想.............
  • 回答
    关于詹青云在3月13日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的微博,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理解和看待。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条微博的时间节点。3月13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欧美地区,正处于一个快速蔓延和爆发的阶段。很多国家纷纷采取了封锁、隔离等措施,媒体报道也充斥着令人担忧的消息。在这个背景下,人们普遍感到焦虑.............
  • 回答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系统性的社会危机,其危害涉及个人健康、家庭关系、社会秩序和经济结构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贩毒与吸毒的骇人听闻的事实: 一、毒品的全球性生产与流通1. 毒品生产地分布 阿富汗:全球最大的鸦片生产国,占全球鸦片产量的80%以上,其战争与贫困环境为毒品种植提供了.............
  • 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出现的“工农兵大学生”现象,再到恢复高考,这是一段充满时代烙印和深刻社会变迁的历史。我从中看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探索,以及一代代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一、 高考的肇始与早期探索(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之.............
  • 回答
    关于德国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因此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大致是真的,但需要更详细和准确的阐述,其中也包含一些夸大和简化的地方。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阐述,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一、 德国占领青岛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1897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山东胶州湾地区,并于1.............
  • 回答
    六轴机器人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通常用于工业自动化、焊接、喷涂、搬运等领域。理解六轴机器人的运动学,特别是DH(DenavitHartenberg)建模方法,对于机器人控制和仿真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解释DH建模方法,并解答一些常见的疑问。 六轴机器人DH建模方法详解DH建模方法.............
  • 回答
    “现代化就戕害了心灵和幸福感么?” 这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即使是在《工程师的良知》这样的著作中,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工业革命带来的普遍影响,特别是对心灵和幸福感的负面解读入手,然后审视这些解读是否绝对或全面,并考虑现代化的其他方面以及人们应对的方式。《工.............
  • 回答
    关于教育改革的设想:按专业分配不同权值到不同科目是否具备可行性?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改革设想。总的来说,按专业分配不同的权值到不同科目是具备可行性的,并且在很多现代教育体系中,虽然不以“权值”这种直接的术语来表述,但其精神和核心理念已经以各种形式存在。 然而,要真正实现并发挥其积极.............
  • 回答
    关于《哆啦A梦》,你可能知道它是一部关于一只来自未来的机器猫帮助一个普通小学生大雄的动画片。但在这部深受喜爱的作品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让这部经典更加有趣和丰富。以下是一些关于《哆啦A梦》的冷知识,力求详细讲述:1. 哆啦A梦的名字由来与“铜锣烧”的误解 名字的含义: “哆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