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肠胃不好,消化功能差的人怎么办?

回答
您好!听到您肠胃不太舒服,消化功能也有些弱,这确实会给生活带来不少困扰。别担心,这种情况其实挺普遍的,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您改善。我会尽量把这些方法说得细致明白,就像跟您面对面聊天一样,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先,咱们得明白,肠胃不好、消化功能差,就像是身体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出了点小毛病。它可能是一些环节不够顺畅,导致食物不能好好被分解,营养也吸收不进去,所以人会感觉胀气、腹痛、食欲不振,甚至便秘或腹泻。

一、饮食是关键中的关键,得“伺候”好您的肠胃

这就像给机器喂油一样,喂对了东西,它才能好好干活。

选择好消化的食物:
主食: 别总吃那些硬邦邦、需要费力咀嚼的。您可以试试煮得软烂的粥、烂面条、蒸馒头、包子。米饭也要煮得软一些。避免油炸的、高脂肪的食物,它们会让您的消化系统“加班”。
蔬菜: 生吃蔬菜对消化功能差的人来说是个挑战。您可以把蔬菜煮熟、炖烂,比如蒸南瓜、煮胡萝卜、菠菜汤。土豆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绿叶蔬菜可以焯水后再炒,减少草酸含量,更易消化。
水果: 同样,有些水果生吃比较凉,而且纤维粗。您可以选择煮熟的苹果泥、蒸梨。香蕉成熟了也是比较容易消化的。避免吃未熟透的水果。
蛋白质: 鱼、瘦肉(鸡胸肉、鱼肉)比红肉(猪肉、牛肉)更容易消化。把它们做成蒸、煮、炖的菜肴。豆腐、豆浆也是很好的植物蛋白来源,同样选择嫩豆腐或者常温的豆浆。
避免的食物: 这是重中之重。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生姜、大蒜)、油炸食品、高脂肪食物(肥肉、奶油)、生冷食物(冰淇淋、冷饮、生鱼片)、过于精细的食物(有些人吃太多精米白面反而容易胀气,可以适当搭配全麦)都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还有,咖啡、浓茶、酒精也是肠胃的“敌人”。

细嚼慢咽,这是老生常谈但无比重要: 吃饭的时候,把食物在嘴里多嚼几下,让唾液充分混合食物,唾液里含有消化酶,可以帮助初步分解食物。这样能减轻胃的负担。您可以在心里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每口饭嚼2030下。

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 不要饿一顿饱一顿的。尽量保持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吃饭,这样能让您的消化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工作节奏。每次吃七八分饱就好,不要暴饮暴食。

少食多餐,尤其是感觉胃不舒服的时候: 如果一顿饭吃太多,胃部负担太重,反而会加重消化不良。您可以把一天的食物分成35餐,每餐吃得少一点,这样能让胃一直有东西消化,但又不会过载。

注意食物的温度: 尽量吃温热的食物,太烫或太冷的都会刺激肠胃黏膜。

二、生活习惯也得跟着调整一下

有时候,好的生活习惯能成为肠胃的“保护伞”。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熬夜和压力是肠胃的“大敌”。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修复,包括消化系统。 চেষ্টা করুন (chēshì qǔ) – 尝试去保证规律的作息,即使做不到每天11点睡,也要尽量避免熬夜到凌晨。

适当运动,促进蠕动: 饭后不要立刻坐着或躺着,可以散散步。适度的运动能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不过,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不适,所以散步、慢跑、瑜伽之类的温和运动更适合您。

管理压力和情绪: 很多人在压力大或者情绪不好时,肠胃问题会更明显。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比如冥想、听音乐、和朋友聊天,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有时候,心情好了,肠胃也会跟着好起来。

戒烟限酒: 吸烟会刺激胃酸分泌,酒精会损伤胃黏膜,这两样都尽量避免。

三、寻求专业帮助,别一个人硬扛

如果以上方法尝试了一段时间,情况还是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了一些您担心的情况(比如体重明显下降、大便带血、疼痛剧烈等),那一定要去看医生。

找消化科医生: 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可能会给您做一些检查,比如胃镜、肠镜等,来找出具体的原因。
遵医嘱用药: 有些情况可能需要药物来辅助治疗,比如胃酸抑制剂、益生菌、消化酶等等。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自己乱吃药。
考虑益生菌: 医生也可能会建议您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就像是肠道里的“好朋友”,它们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选择含有多种菌株的、信誉好的品牌会更好。
心理咨询师: 如果您觉得肠胃问题与情绪、压力有很大关系,也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四、一些可以辅助的小技巧:

喝点温水: 晨起一杯温水,可以帮助润滑肠道。
按摩腹部: 在饭后一段时间,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
尝试一些舒缓茶饮: 比如姜茶(但不要太辛辣)、薄荷茶(有些人会觉得薄荷茶刺激,可以先少量尝试)、茴香茶等,有些人会从中得到一些舒缓。

总结一下,应对肠胃不好、消化功能差,最核心的几个点就是:吃对的、吃对的时间、细嚼慢咽、管理好生活习惯和情绪,并且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和耐心。不要因为一两次的不适就灰心,慢慢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您的肠胃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如果过程中有什么感觉不对的,或者想到了什么,随时都可以再问我。我们一起努力,让身体舒舒服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偏方有风险,采信需谨慎!

肠胃不好的人,一般是肠胃过度蠕动,很多是思虑过度引起的,凉一点就拉稀,油一点也拉稀,动不动胃酸多,再不然肠子叽里咕噜,相亲的时候想立刻跳楼。

可以试试黄连素,平时止泻如果一粒管用,那就半粒,一紧张的时候,就让肠子慢下来,不要过于紧张,老这么泻,怕会营养不良。这样试试看,如果有效果,人或许会胖一点。

但有的人一着急就便秘,那就不能用。

再次声明,偏方有风险,人命关天,风险自担啊!

user avatar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呵护肠道方面的内容,只是因为最近太忙,而且我本人也经常“鸽”,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最近有个饱受腹泻问题困扰的小伙伴找我咨询,我才知道原来身边有胃肠道问题的人群并不是小数目。

比如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腹泻或是便秘,我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还有的小伙伴是习惯性出现,大多数人可能都并不当回事,其实这已经是我们的胃肠道在发出警示信号了。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排除了胃肠道的器质性疾病,那有可能是胃肠道的功能紊乱了。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频繁的腹泻(一天上厕所达到3-5次),或是顽固性便秘等等。那什么是肠道功能紊乱呢?肠道功能紊乱(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指长期的无器质性病变的肠道功能不良【1】。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及高压力,导致人们的饮食、作息极不规律,进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例如,据一篇基于80个研究、总计260960个受试者的meta分析指出,全球的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1.2%【2】。另据一篇基于41个研究、总计261040个受试者的meta分析指出,全球的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约为14%【3】。可见,肠道功能紊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亚健康问题。

作为一个长年被腹泻困扰的倒霉孩子,我试过N多改善肠道的产品,从胃肠贴到益生菌等等,不一而足,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小刀拉屁股,给各位开开眼了。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来简单和大家说说,首先就是饮食不规律了,很多打工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一天只吃一餐;当然也有部分打工人比如我是过度暴饮暴食,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奶茶、烤串不间断。这些行为都会让胃肠道的动力异常,对食物产生的非生理性刺激反应变得敏感,前者会让食物在胃肠道储存时间延长,造成便秘;而后者则会让胃肠道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造成腹泻。(懂了,但是还是戒不掉奶茶、烤串)

下面再说说我的一个“朋友”发的故事,好吧,其实是我,由于饮食不规律,经常是油腻饮食,常常会拉肚子,尤其是在紧张的时候更明显,印象最深是某次运动会3000米跑步的时候,开跑前就想去厕所,苦于坑位已满只好带着便意去比赛,为了避免成为“喷射战士”只能咬紧牙关往前冲。赛后别人都夸我比赛认真,跑的都面目狰狞了,差点拉稀的难言之隐我也说不出口,只能装作很认真的点点头。

再说说目前很多小伙伴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肠道微生态紊乱。我在很久以前看过一个震惊我多年的新闻标题:食用粪便治疗xx疾病。后来又看到有人高价收购粪便的新闻,一度让我产生错觉,我拉的不是便便而是黄金。学医后了解到只是利用粪便中的菌群治疗肠道疾病,被标题党给忽悠了。这也让我了解到,肠道菌群失调也会产生胃肠道问题,比如乳酸菌、脱硫弧菌以及双歧杆菌的减少就会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4】,需要通过额外补充益生菌才能改善。

说完了引起胃肠道不适的常见原因,下面就要来给大家分享分享保持肠道健康的小技巧了。这也是我“违背祖训”来给大家分享,要个点赞、收藏不过分吧。

一、避免节食或者不规律饮食

首先是饮食方面,科学饮食,避免节食或是不规律饮食,因为经常节食一方面会使肠蠕动减慢,另一方面使得肠道中的食物残渣减少,很难形成粪便,使得排便困难造成便秘。

二、不服用清肠茶

此外清肠茶等产品不要使用,因为这类产品大多都含有泻药成分,帮助你排便,一方面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不用可能就会便秘;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成分用久了还容易导致肠道黑变病,增加得肠道疾病的风险。

这张图某个长期服用清肠茶的患者肠道粘膜表面,像豹纹一样。


此外在饮食上还可以多食用一些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帮助促进肠蠕动,助消化,如芹菜、白菜、苹果、香蕉等等。

三、规律服用益生菌

在饮食上还可以选择额外补充一些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就比如我这种习惯性腹泻的倒霉孩子,我也说过尤其是一紧张必定腹泻,但是不可能随时都有个厕所啊,所以我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像是改掉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喝奶茶只喝热的,吃烤串只吃微辣,都是为了避免刺激我的胃肠道,但是改善却很少。我也想过会不会是我的肠道菌群失调,所以也是入手了益生菌,想看下改善效果,不过在其中也算是踩了不少坑,也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如何挑选益生菌吧。

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多指食用后可以发挥有益作用, 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剂, 主要定殖在人体的口腔、肠道、皮肤中。益生菌主要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乳球菌、链球菌、魏斯氏菌和明串珠菌等, 在我们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益生菌维持肠道正常功能有几种主要机制。当我们发生肠道功能紊乱时,肠道内原有的益生菌平衡被打破,此时就需要外源性地补充益生菌。例如,一项基于10项研究的meta分析指出,对肠道有益的益生菌主要为: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唾液链球菌以及嗜热菌【7】。同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摄入益生菌,因为每一种特定的益生菌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正如一项基于12项研究的meta分析指出,食用益生菌,尤其是多种益生菌,可显著的促进肠道蠕动。【8】。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我们的肠道里有数十万亿的细菌,共同维持消化功能,如果出现益生菌缺乏就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并且相比从饮食方面入手保护胃肠道,益生菌呵护胃肠道效果更直接、高效。

但是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也是一门学问,比如我之前就踩过不少坑,就用我个人最近一直在吃的lifespace的广谱益生菌为例,和大家说说避坑指南。


一、菌株数量

首先要看菌株数量,复合益生菌制剂必然是比单一益生菌制剂更加好,因为我们体内的益生菌种类繁多,很多时候并不能明确到底缺的是哪一种,并且很多益生菌发挥功能是通过互相协调的,因此在益生菌数量上可以说是“多多益善”。

从下面这种图就可以看出构成我们肠道保护屏障的益生菌不胜累举。

最开始我就没有注意到这点,只顾着是益生菌就行。但是多菌株复合型益生菌的效果 确实要更好,我现在在吃的就是有15种菌株的lifespace广谱成人益生菌,种类更多,呵护能力也更好。我一般在餐后会吃上一粒,如果当天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也会额外再吃一粒。效果同样也很明显,重要场合也更加自如了,简直是我的救命恩人。尤其是临近春节,也不用担心大鱼大肉增加肠道负担了。





第二,要看菌株是否专业,毕竟益生菌的种类不同,功效也不同,因此选择容不得半点马虎,很考验专业能力,比如lifespace就是有澳洲tga认证的益生菌大品牌,同时15种益生菌都有菌株号,下面有图也可以看到具体每种益生菌的种类和菌株号。

第三,要看益生菌中的活性益生菌含量,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基本上都标注的是添加的益生菌含量,而并非活性益生菌添加量,这就直接影响到进入我们肠道的益生菌量了。毕竟没有活性益生菌对于肠道只是徒增负担。而影响活性益生菌含量的因素有三点:

一是冻干技术,让益生菌在存储过程活性得以保存;二是菌株本身的抗酸能力,通过对菌株进行优化,挑选出有一定耐酸性的菌株。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他的活性益生菌添加量,还要看他的保护技术。

上图是具体的15种益生菌种类。

所以我也是在精挑细选后才入手的lifespace广谱益生菌,听说它还有名字叫做肠胃亲妈,也是挺形象的。

它本身在菌株的培养上就挑选了具备耐酸特性的菌株,同时独有的品牌冻干技术也让益生菌活性更高,每粒胶囊含320亿益生菌。就我个人体验来说,首先胶囊会比其他粉剂类型更方便,吞下去也不会糊嗓子,活性也能够得到更强保障,在我大概在坚持了快三个月的时候,开始有了效果。

其实益生菌根据所含菌群的不同,功能也是千差万别,比如我现在吃的lifespace除了广谱成人益生菌,主要是适用于我们呵护胃肠道,还有lifespaceB420塑形益生菌,其中富含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420以及加氏乳杆菌Lg-36帮助保持身材,也是都市达人们不可或缺的。


老话常说,病从口入,保护好我们的胃肠道同样也是保护好身体的重要防线,因此只有肠治,身体才能够久安。

参考文献:

1. Mearin F, Lacy BE, Chang L, Chey WD, Lembo AJ, Simren M, Spiller R. Bowel Disorders. Gastroenterology. 2016 Feb 18:S0016-5085(16)00222-5.

2. Lovell RM, Ford AC. Global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meta-analysi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Jul;10(7):712-721.e4.

3. Suares NC, Ford AC. 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n the commun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Gastroenterol. 2011 Sep;106(9):1582-91; quiz 1581, 1592.

4. 《内科学(第九版)》

5. 张娟,陈坚.益生菌功能开发及其应用性能强化[J].科学通报,2019,64(03):246-259.

6. Plaza-Diaz J, Ruiz-Ojeda FJ, Gil-Campos M, Gil A.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Probiotic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dv Nutr. 2020 Jul 1;11(4):1054]. Adv Nutr. 2019;10(suppl_1):S49-S66.

7. Ortiz-Lucas M, Tobías A, Saz P, Sebastián JJ. Effect of probiotic species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s: A bring up to date meta-analysis. Rev Esp Enferm Dig. 2013 Jan;105(1):19-36.

8. Zhang C, Jiang J, Tian F, Zhao J, Zhang H, Zhai Q, Chen W.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adults. Clin Nutr. 2020 Oct;39(10):2960-2969.

user avatar

首先建议题主去做个胃肠镜,因为肠胃问题,一定要首先排除器质性问题,如果有基础疾病,那么直接按照医生的治疗意见进行治疗。也不用担心难受,现在无痛的胃肠镜很easy,麻醉后睡一个小时左右醒来,就拿到报告了,基本上没感觉。

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问题,那么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放心。而接下来还出现肠胃问题,那就需要做好日常调理了。

首先需要调理的是饮食,诸如避免刺激性食物之类的、按时饮食等内容其他回答已经写了不少了,我这里就说一个其他的关注点:肠道微生物,也叫肠道菌群。

很多时候,我们谈菌色变,毕竟很多疾病都是微生物感染引发的,然而,在我们人体中,却存在着非常大规模的微生物,那就是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有多大规模呢?我们人体的细胞只有几十上百种,而肠道微生物种类高达上千种。人体的细胞数量也不过是十万亿这个数量级,而人体的肠道微生物数量高达百万亿。

可以说,从某种角度上,人体甚至可以看做是一个肠道菌群的聚居地,因此科学家们也把肠道微生物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微生物可不是单纯的聚集在肠道,而是和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典型的就是人体的消化。

肠道菌群牢牢的结合在我们的体内,尤其是消化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可以产生一些特有的酶类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改善有机酸、脂肪等的分解,而对于我们一些难以吸收的营养成分,肠道微生物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1]。

除此以外,还包括对于免疫、健康等一系列影响[2]。

如果肠道微生物平衡被破坏了,那么就会导致人体出现肠胃问题,比如很多人去外地容易出现腹泻,其问题可能就在于肠道微生物平衡因为异地不适应而引发的。


正因为如此,肠道微生物对于人体的健康尤其是消化非常关键。

那么如何调节肠道微生物呢?

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补充人体所需的肠道微生物,那么,到底什么微生物是人体肠道所需的呢?这就要看一下我们肠道微生物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呢?

下图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一张肠道微生物图

怎么样,看着眼熟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其实,这俩不正是我们熟悉的益生菌吗?

没错,的确如此,我们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中常见添加的益生菌就本来就是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群,正是因为我们对肠道微生物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可以长期和人类共存,于是研究人员才分离了这些菌群,进一步对其研究发现,这些菌类的确对人类有益。而伴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益生菌在市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比如我们常见的某些酸奶、益生菌制剂产品等。

那么对于补充益生菌,一般最常见的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摄入的食物会经过强酸性的胃部,会不会导致益生菌根本到达不了肠道呢?

答案是否定的。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肠道内是没有微生物的,后来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微生物,怎么来的?自然是从口入了,所以一些微生物是可以经受住胃酸的考验而到达肠胃。

比如下面是一种乳杆菌菌株摄入后的研究,通过采集口服乳杆菌的志愿者的粪便,结果发现,在服用乳杆菌14天后,粪便中该菌达到了108.41 CFU/g。可见,微生物的确是可以顺利通过胃部而不至于全军覆没[3]。

不仅如此,益生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过客,它们会在肠道中定植,比如在停止口服该益生菌7天后,志愿者粪便中依然可以检测到105.52 CFU/g的益生菌活性,可见该菌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在肠道中的定植。

从上述证据,我们可以看到,口服益生菌,不仅可以不被胃酸全部杀死,顺利到达胃部,还可以在肠道定植下来。

而既然可以定植,那么就意味着他们成为了肠道微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开始发挥作用。

正因为如此,对于肠道不好的人,不妨尝试一下补充益生菌。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可以补充益生菌的产品,比如典型的是酸奶,此外还有不少其他产品也可以补充益生菌,比如最近在全家看到了一款很有意思的益生菌补充产品:。


和一般其他的益生菌药物或酸奶不一样,这款益生菌糖是做成了软糖的新形态,可以说非常适合日常当做零食了。搁在办公室桌上,随时随地来一颗,十分方便。

这款软糖的益生菌是凝结芽孢杆菌BC30[4],这是一种早在百年前就被人类分离出来的益生菌,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它是我们肠道的优势菌群,也是我国的《可食用菌种名单》里列入的菌株之一。

贝欧宝益生菌糖含有丰富的益生菌,一包软糖(45g)含10亿CFU活性益生菌,而且本身是常温保存的,不需要低温保存,再加上本身方便携带、食用,不需要冲泡,所以适合放在办公室日常食用玩常备。

所以,本身没有明显的生理异常,那么不妨去尝试一下补充益生菌,而对于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来说,像贝欧宝这样便携的益生菌软糖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日常对于肠胃的护理也是非常必须的,一些有益的建议可以尝试一下。

1,规律性的饮食

很多人因为工作、加班、游玩或者情绪的缘故,吃饭不规律,这就会极大的影响肠胃,因为长期的适应,我们的胃消化动力包括胃液分泌都会形成比较规律的特点,而不规律的饮食就会导致肠胃也出现问题。

2,避免饮酒和刺激性食物

这一点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肠胃虽然很坚强,但是依然容易受到伤害,比如饮酒,不仅是刺激性强,还是一类致癌物,其他那些有刺激性的食物也要适度。

3,均衡膳食

膳食均衡是对健康非常关键的,尤其是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不仅营养丰富,更能促进肠胃蠕动,所以日常也要争取做到膳食均衡。


1 Oezbas, Z. Y., and S. A. Aytac. "Behaviour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and Aeromonas hydrophila in yogurt made with probiotic bacteria: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and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Milchwissenschaft (Germany) (1995).

2 王珊珊,王佳堃,刘建新.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及其可能机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02):375-382.

3 马晨, 张和平. 益生菌,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J]. 科技导报, 2017, 35(21): 14-25.

4 Leo R. Fitzpatrick,Jeffrey S. Small,Wallace Greene,Kelly Karpa,David Keller. Bacillus Coagulans (Bc 30 ) Improves Some Indice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duced Colitis in Mice[J]. Gastroenterology,2011,140(5):

user avatar

肠胃不好,可以说非常烦人了。

一大桌美食当前,肠胃不好的人往往不是兴奋,而是苦恼。因为他们:

  • 有可能没吃两口就饱了,美食当前却无力再战,被人叫做小鸟胃;
  • 有可能虽然没饱,但是肚子却胀得难受,想吃又不敢吃;
  • 有可能吃了就会一泻千里,也有可能到了厕所半天出不来;
  • ......

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口臭,非常影响和别人的交流。

图片来自千图网

而我也是深受肠胃不好困扰的一员,经常不经意间肠胃问题就到访了,可能昨天还好好的,突然就不能正常入厕了,肠胃简直比电视剧的测毒银针还敏感。

首先要说的是「肠胃不好,消化功能差」是表象,泛泛而谈,要想解决这件事,必须要找准原因。

如果长期出现胃肠道症状,要及时就诊排除疾病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也要保持定期体检的习惯,每年做一次幽门螺杆菌筛查,40岁以上且具有胃癌风险因素的人,每1-3年做一次胃镜。[1]

上面这些都排除之后,我们就开始回到正题,一起来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我们能做到、但是也很重要的肠胃保养秘籍。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提升胃肠道自身的消化力

胃肠道是我们身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是能量的来源,它出问题了,除了影响身体发育外,还有可能导致口臭。

而想要提升胃肠道本身的能力,可以从运动和肠道菌群入手,运动就是保持日常的运动习惯就行,今天我主要说下肠道菌群的问题。

我们胃肠道有超过500种细菌,可以促进消化、营养供应,这些细菌会产生多种营养因子,包括多种维生素 B、维生素 K、叶酸和短链脂肪酸。高达 10% 的个人日常能量需求可以来自细菌发酵的副产品。[2]所以肠道菌群可以正常工作,对我们消化功能非常重要。

要想保持肠道菌群正常工作,益生菌的作用少不了[3]:

(1)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营养、拮抗、交叉喂养(即为其他细菌提供营养)和支持菌群稳定性等方式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保持肠道菌群平衡;

(2)益生菌可以让肠道更好发挥消化吸收功能。

这里推荐一款我自己正在吃的姿美堂啵啵益生菌固体饮料。是由姿美堂旗下专注益生菌的子品牌一家专研所研制的一款口腔益生菌。(妈呀,这个名字,我堂堂猛男直呼叫不出口)

要看一款益生菌产品好不好,最重要的是有啥菌群?其次味道也不能太差。

那么,这款粉嫩的啵啵爆珠晶球里面有啥?

姿美堂啵啵益生菌固体饮料中含有4株专利菌+9株民族菌,更适合中国人肠胃,并且同时含有口腔和肠道益生菌,双管齐下。

我举几个典型例子:

  • 鼠李糖乳杆菌LR863(专利号:ZL 201711276356.8):来自国内健康人口腔,是口腔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口腔菌群平衡,改善口气;[4]
  • 长双歧杆菌 BL21(专利号:ZL201510217639.X)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奶豆腐,植物乳杆菌 Lp90(专利号:ZL201510218310.5)来自四川祖辈食用酸萝卜,嗜酸乳杆菌LA85来自四川成都祖辈食用酸萝卜,乳双歧杆菌BLa80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奶豆腐,这些是肠道益生菌,可以平衡肠道微生物。[5,6]

还有植物乳杆菌 CN2018(专利号:ZL201110059827.6)、唾液乳杆菌 LS97、副干酪乳杆菌 LC86、鼠李糖乳杆菌 LRa05、格氏乳杆菌 LG08、两歧双歧杆菌BBi32、干酪乳杆菌 LC89、罗伊氏乳杆菌 LR08等肠道益生菌与口腔益生菌,双效作用于口腔和肠道,改善口气。

这款益生菌固体饮料不仅采用了多株民族菌,同样采用了可以为菌株功效赋能的增效专利(专利号:ZL201310186510.8),提升8.6倍肠道粘附力,可以高效定植菌群,稳定微生态。

它独特的设计——爆珠工艺,采用了先进的无缝胶囊剂型,又非常轻薄,入口即爆,可以保护活性,又能在口腔中快速释放,发挥它的作用。

补对了益生菌,你能感受到的就是你对象开始粘着你了……为啥?口气变清新了!

让我留恋不已的还是它的味道(呸!我果然还是贪图它的外表)

是桃子薄荷味,吃进嘴里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而且咀嚼口感极佳,不粘牙。

每颗都很小巧,方便携带,约会时、美食后、面试前,可以随时食用,清新口气,可以持续30分钟左右(个人体验仅供参考)。

二、选择合适的食物

虽然胃肠道状况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也会受到每天你吃的食物的影响!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了食物与胃肠道不适的关系:

  • 一项研究[7]对比了东莞市203名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和936名无消化不良症状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18岁以上成年人,发现不规则进餐时间、外出就餐、高脂肪食物、甜食和咖啡可能增加出血胃肠道症状的风险;
  • 一项研究[8]在北京3家医院发放了调查问卷,发现酒精、烧烤和辛辣食物几乎与男性的所有症状相关,甜食是与女性所有症状相关的唯一饮食因素;
  • 一项回顾性研究[9]发现,偏爱甜食和产气食物更容易诱发消化道不适。

知道了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诱发症状,选择食物时就要注意避免,做反向操作,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要适宜,比如碳水55%、脂肪25%、蛋白质20%;增加新鲜蔬菜的占比等等;精制碳水和粗粮混合食用。

另外一方面,食物也会影响到你的肠道菌群。食物中某些不可消化的部分被称为益生元,有利于益生菌的生存,比如菊粉、β-葡聚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等,另外大量摄入动物蛋白、饱和脂肪、糖和盐会刺激致病菌的生长,从而损害有益菌,导致肠道屏障的潜在改变。另一方面,复合多糖和植物蛋白的消耗可能与有益细菌数量的增加有关。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肠胃保养的重要因素,即使没有症状,这些习惯应该保持,国家健身与运动研究所建议:[12]

(1)减轻生活中压力,比如锻炼、冥想、散散步等,反正找到方法减轻压力;

(2)充足的睡眠,睡不好不仅没有精力,也会影响消化功能;

(3)细嚼慢咽,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这些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每天喝水要足够, 保持水分有助于肠道的粘膜内层并促进消化;

(5)避免吃不耐受的食物,比如不耐受乳糖、果糖,就要少吃,不然会拉肚子,不过乳糖不耐受可以吃点乳糖酶, 可以缓解乳糖不耐受;

(6)改变饮食习惯。

最后,维持健康的肠道,要从日常生活中开始,核心在于维护好肠道的自身环境,保持肠道菌群平衡。

参考资料:

[1]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等.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 . 中华消化杂志,2018,38 (2): 87-92.

[2]Ciorba MA. A gastroenterologist's guide to probiotic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10(9):960-968.

[3]Sanders ME, Merenstein DJ, Reid G, et al.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n 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 from biology to the clinic.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16(10):605-616.

[4]鄢梦洁, 路江浩, 孙新凯, 等. 一株分离自口腔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特性.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32(12):1370-1374.

[5]吴涛, 孙梦珍, 刘锐, 等.植物乳杆菌对高脂膳食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议论文集. 2020.

[6]吴明科, 朱建国, 姜甜, 等. 乳双歧杆菌BLa80和嗜酸乳杆菌LA85联用对小鼠便秘的影响.益生菌:技术及产业化——第十三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2018.

[7]Xu JH, Lai Y, Zhuang LP, et al. Certain Dietary Habits Contribute to the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South China Rural Area.Med Sci Monit. 2017; 23:3942-3951.

[8]Li Y, Su Z, Li P, et al. Association of Symptoms with Eating Habits and Food Preferences in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20;2020:5197201.

[9]Jiang SM, Lei XG, Jia L, et al. Unhealthy dietary behavior in refractory functional dyspepsia: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 China. J Dig Dis. 2014;15(12):654-9.

[10]Rinninella E, Cintoni M, Raoul P, et al. Food Components and Dietary Habits: Keys for a Healthy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Nutrients. 2019;11(10):2393.

[11]Jackie Geib. Healthy Gut for Life: Healthy Habits for Whole-body Health. 2019.

wellness.nifs.org/blog/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