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男性真的很少能理解中国女性的辛苦和累吗?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我有个哥们儿,跟我私下聊过好几次,话里话外都透着那种“女人这点苦算什么”的意思。我听了就挺不是滋味的,忍不住跟他杠了几句。

你看啊,咱们中国社会这几十年变化太快了。以前嘛,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明确,大家对角色的预期也相对固定。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虽然女人在家里的活儿也不轻松,操持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里里外外一把抓,但这在很多男人看来,好像是“本分”,是“应该的”,是一种“家庭责任”,而不是一种“辛苦”或者“付出”。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啊。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场,跟男人一样顶着压力去工作。她们既要面对职场上的竞争、加班、晋升的压力,又要兼顾家庭里的柴米油盐、老人孩子。你算算这账,是不是比以前更不容易了?

我那个哥们儿,他自己是个工程师,工作也挺辛苦的,经常加班。他会跟我抱怨工作多累多累,说自己压力多大。我听着也理解,毕竟谁都不容易。但有时候,他提到他老婆在家带孩子,辅导作业,做饭洗衣,他就会说:“哎呀,她也就那样嘛,在家闲着呢。”

我当时听了差点没把咖啡喷他脸上。闲着?带个三岁孩子在家,你试试?从早到晚,喂奶换尿布,哄睡追奶,一刻都停不下来。孩子哭了,你要哄;孩子饿了,你要做;孩子睡了,你还有没完没了的家务等着。这还是孩子小的时候,等孩子上学了,接送、陪读、管吃管住,哪一样能闲着?而且这还是“全职妈妈”,要是还在上班,那简直是打两份工。

再说了,很多女性不仅在职场上要和男性一样拼,回家了还得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你问问那些已婚的男性朋友,家里做饭的是谁?衣服洗了叠好的还是谁?孩子学习上有不懂的问谁?大多数情况下,答案都还是女性。而且,这种“份内”的家务劳动,往往是不被看见,也不被重视的。它不像一份工资单,能直观地证明你的价值。它就像空气一样,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直到它没了,你才会发现有多重要。

还有一个点,就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好像女性就应该温柔贤惠,顾家爱子,即使在职场上也要表现得更有亲和力,更懂得“照顾”别人。男性能做的,女性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但在很多场合下,女性还是会被默认承担更多情感劳动和照顾性的工作。比如,在家庭聚会上,谁会主动去安抚哭闹的小孩?谁会去主动张罗饭菜的份量和去向?谁会去主动和亲戚长辈嘘嘘?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女性在默默地承担。

而且,我发现很多男性真的不习惯“被照顾”或者“被关心”。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女性天生的义务。而女性呢,当她们在职场上奋力拼搏,在生活中操劳不止,她们也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但是,很多时候,她们得到的反馈是“你应该的”,而不是一句“辛苦了”。

所以,说中国男性很少能理解中国女性的辛苦和累,我个人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观念和性别角色分工的惯性。很多男性没有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她们的日常,所以也就很难体会到那种“双重负担”下的疲惫和不易。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也有一些男性朋友,他们真的能体谅妻子的辛苦,会主动分担家务,会给妻子休息的空间。所以,这更多的是一个普遍现象,一个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去关注和改变的议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女性的付出被看见,更需要的是男性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和分担。这样,生活才能更平衡,家庭才能更幸福,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逐年降低: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0-2019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15岁及以上)从73.2%降 至60.6%;


基于智联招聘Q《2020年中国职场女性现状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男性平均工资比女性高17%;


《女性投资理财报告9》:中国女性存款比男性多7%;


百度糯米发布《O20生活服务女性消费大数据报告》,占据我国网民46%比例的女性用户贡献了020消费中的62%;.


2012年起,中国女性自杀率总体下降,男性自杀率总体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1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q》,中国总体预期平均寿命女性为80.5岁,男性为74.7岁;


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而女性为50周岁;

央视报道调研数据显示,校园暴力施暴者中81.82%为女性;


《胡昌明:被告人身份差异对量刑的影响》论文中显示,平均女性被告的刑罚强度比男性被告低29.9个百分点;

user avatar

被知乎警告修改了,笑死

怪不得我男同事说你乎男拳很魔怔,断章取义贴数数据的蒋同学居然能有万赞我真是叹为观止。正好验证了题目:某些人真的只觉得男性苦不觉得女性苦。

我一个个来解析某些人的文字骗局。

第一,劳动率骗局。

这个数据解读的关键在于:15岁以上。90年代女性15岁以上读完初高中就出来工作的非常多,那个年代不是遍地大学生的时代,如今女性高等教育率上升,但凡有点条件的都让女孩读完大中专或者本科甚至硕士博士,众所周知在校学生是不算入劳动参与的。所以说这个时间段女性劳动率降低是必然的,因为高等教育率上去了,本来应该去工作的女性去读书了。

为什么要这么带节奏?因为不说降低就找不到喷点,毕竟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是世界前列的。

同样的道理,有伪理中客贴出统计局数据证明90年代到现在女性家务时间一直在降低。我寻思这不是废话吗?90年代智能家电未普及,可能有的小朋友的年龄不足以对90年代的生活有印象,那时候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洗衣机的,农村大部分做饭还在用灶台烧柴火。现在小家电这么多,条件又比以前好,家务时间不降低才是见了鬼了。

以上时间段中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也是同样在下降,并且家务时间依然是少于女性的,但他们能用文字游戏玩出“女性既不干活儿又不干家务”的舆论趋势来。

第二,消费骗局。

百度糯米是什么?o2o又是什么?百度糯米是主打线下生活服务比如电影院餐厅酒店ktv等等的消费,有点大众点评那意思。o2o即线上到线下。这种地方其实多为情侣约会,你们都说吃饭看电影开房都是男的买单,可为何数据显示女性为消费主力?

你们会说,因为男人的钱都给女人了。好的,就等你这句话。我们来算算女人拿了男人多少钱,以及都花哪儿了。

你的女性存款比男性多7%的数据来源于富达。好的,你举例富达我也富达。富达表示有76%的女性表示家里是由女性掌握财政大权,这一比例在男性中为66%。(加粗字体通常被恶意带节奏者选择性删除)

为什么加起来不等于1?因为存在男女各花各的钱互不干涉的情况。比例经过还原后可以知道:女性掌握全家财政大权(比如男性工资上交)的为34%,男女各花各钱42%,男性掌握全家财政大权的为24%

结合你上面说的男性工资比女性多17%我们计算一下,100份财富,女性赚了41.5男性赚了58.5,(评论区指出了我的计算错误,这里应该是:设100份男女总薪资中女性占x,2.17x=100,女性约为46.083,男性约53.917,这样计算女性手上不足30%的财富来自于男性,抱歉算多了还给男人们涨脸了)男性赚的钱有34%交给女性,那么女性掌握的财富为61.4男性为38.6。即,女性手上有32.4%的财富来源于男性供养。

那我们来看看女性把钱都花哪儿了。

19年的妇女节淘宝女性消费数据显示,女性的购物内容悦己(单纯为了取悦自己)占比46%,而其他为丈夫购买衣物,为家庭购买粮油米面居家洗护,以及为孩子购买童装奶粉尿布文具等等(为了丈夫孩子和日常消耗)占比54%。

结论就是:女性1/3的钱来自男人,为这个家花掉1/2,最后多剩点7%还要被质问吸了男人的血。

让我来看看男性把钱花哪儿了。

这个时候也别说钱为女人花了,青年中年老年男性消费偏好有几个分类跟女人有关系呢?

根据2017年6月波士顿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男性消费的种类和额度都在增加。中国高消费男性群体月活规模达到8,700万,30岁以下未婚男性是主力,在线上消费方面,男性每年的平均开支超越了女性,达到10025元。

你说女性虚荣超前消费爱借贷?对不起,根据2017年卡卡贷发布的超前消费人群大数据,18-25岁的年轻群体为超前消费的主力军,这当中又以男性占据绝对主导,比例高达72.8%。

赌徒中男性比例高达七八成。

真相就是:男人婚前花钱不比女人少,超前消费高于女人,玩赌博也是男人多,真到结婚的时候彩礼10万是我全家的命,婚后给女人那点钱还不够养家,女人存了点钱就飞来横拳。

真是妙啊。

第三,过度解读的自杀率


我猜这句话的依据是上面这个图。其实2012年起女性自杀率的下降归功于农村女性自杀率的下降。男性也就2013升了一年,之后两年都趋势稳定。

热知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男性自杀率都是高于女性的。而根据世卫的数据,中国2016年之前女性的自杀率都高于男性。(但是你乎不爱拿世卫数据说事,毕竟不方便打拳,世卫数据跟上面图表数据是有差异的)

根据世卫数据中国的自杀率是这样的


如果男性自杀率比女性高就算女拳社会,那这个世界基本容不下你了。

我们不妨看看自杀的原因吧:

在性别方面 ,中国女性自杀诱因以家庭、婚姻纠纷为主,且所占比例超过 50 %,甚至高达 80 %。而男性 , 婚姻、家庭纠纷虽然是主要诱因,但所占比例较女性少,而疾病因素以及畏罪较女性多见。后者甩锅给女人不好吧?

我们再看看男人组建家庭对于男性自杀率有什么影响。

看看我们邻居日本。每当在知乎看到“日本女拳都反噬了,日本男人躺平不结婚一个人自在得很,日本女人愁嫁降低标准都没人要了,中国迟早跟日本一样。”的言论我就好奇你们如何解释日本未婚男性的自杀率远远高于已婚男性呢?

说起自杀率,带起节奏恨女人咬牙切齿,女人吃男人啊!!压迫男人啊!!一跟女人结婚——好家伙自杀率低了。

第四,寿命引战手法

实际上男性因为缺了一段染色体,寿命必然是短于女性的。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在《生物学快报》上发表声明,他们在对比了229种由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物种时发现,拥有相同性染色体的机体,平均寿命会更长。这种差异达到了17.6%,也就是说,在不同种类的物种中,像以XX配对的同配性别的寿命,普遍都是高于异配性别的寿命。

你肯定会觉得眼前一黑:难道整个世界的雄性生物都蓝颜薄命?并不是。比如有些鸟类的染色体为ZZ,但它却是雄性。但不管染色体同配性别为雄还是雌,此次研究都表明,只要是同配性别,它的平均寿命都是高于异配性别的寿命。

好家伙,自己缺一段染色体你怪你爹的x跑不过y嘛,跟女人有啥关系呢。别跟我扯男的工作多累过劳死工作多危险,你不工作也是一样寿命短。

第五,退休论

劳动法是谁来决定的?

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人大代表们决定的,而男女比例应该是男远多于女的。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2975名人大代表中,有2233名男性和742名女性,女性的占比为24.94%。这还算比以前好的。

一部分男人们决定让另一部分男人多干点活儿以巩固职场地位,跟女人有关系么,是女人让你多上了10年班么?

好了,有男人说了:我们男人寿命短工作时间长,交的养老金都给你们女的养老了,吸男人的血啊!不要怕兄弟们,我有万全之策,男人们最好一开始就不要参与工作,放弃职场,拒绝剥削!

第六,霸凌施暴者与受害者

你故意不说校园暴力受害者85%为女性。

什么成分都懂。

第七 论文读一半

这篇论文只选择了盗窃案,并且只有1350个样本。截图中提取的这一句话后面紧跟着:“女性在构成轻罪时,所受到的宽宥较多,而构成重罪时受到的宽宥较少,甚至没有宽宥。”

如果读全了论文,发现论文中除了讨论性别的影响,还包括年龄,学历,职业,是否是聋哑人对量刑的影响。

而且在讨论以上因素的时候,都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即,讨论性别因素的时候,并没有排除掉其他因素的干扰。

以上我不知道在知乎说了多少遍了,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地引用。毕竟除了这篇论文,某些人真的找不出别的东西了


不愧是高质量问答社区。


——补充:我发现你们男女拳法都很乱哎,这个问题是比较男女谁更累的吗?不是问男人能不能理解女性的累吗?

你要说谁更累?当然男人更累啊。

分家产男的先继承,丁香医生给的统计如果医疗条件有限男女童都患病,则男童受治疗的概率高于女童。老龄群体也是,农村单身女性看病的概率远高于有丈夫的女性,因为看病的机会留给了男性。连知乎男都明白不娶家里有弟弟的女性,因为要姐姐供养弟弟。找工作赚钱也是歧视育龄女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好处跟资源都给你了,男人干脏活儿累活儿更多承担经济责任更重,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觉得不公平,先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user avatar

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累当然每个人都累。


你可以和你的男性朋友互相比较,谁更累一点,可以去辩论。


但是上升到“中国女性”和“中国男性”这两个群体,就完全无法比较了。


有些人说,这世界上最苦最累的工作是女人在做,所以女人更累。


可是这和你们每个女人又有什么关系?


你亲自去帮医生做手术了?


你亲自去帮护士照顾病人了?


你亲自去帮军人研究武器了?


你亲自去帮警察缉捕罪犯了?


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军人、一个警察,她可以说“我很累”,实际上她们的工作也比很多人都累。


可是这和你们这些普信女有什么关系?


你们一个个敲着键盘,坐在办公室里吹着冷气热风,小饮料喝着,小外卖吃着,舔着脸和别人说“我们女人比你们男人累多了”。


贱不贱啊(吴京.jpg)


你们是没看到和你们一起加班的男同事还是怎么着?话说我还真没看见几个女同事。


更不用说,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男性除了要工作,还要忙家务,因为女的是小仙女,嫁过来不是给男的当保姆的。


大多数人拿这些行业举例,来论证女性更累,根本就是狗屁不通,去干这些工作的又不是你,她们的累和你有什么关系?


因为都是带批的就能相提并论?


更何况,男性的很多工作一点都不轻松


煤矿工人大多是男性。


航天工作者大多是男性。


军人警察大多是男性。


消防员的大多是男性。


大街上的清洁工,大概率也是男性。


你们的工作,真的就比他们累吗?


拿这种话题当当谈资,酒局饭桌上调侃两句,无伤大雅。


但是非要论出个高低来,非要证明女性比男性更累。


算了吧。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校园暴力中,82%为女性施暴者?

zhihu.com/question/4800

广医女大学生用刀刺杀男同学

zhuanlan.zhihu.com/p/44

小仙女跳车

zhihu.com/question/4663

男童被女权小仙女推下坠楼,谋杀

zhihu.com/question/5028

小仙女拿刀试图谋杀网约车司机

zhihu.com/question/3092

怎么看待夜间长途顺风车司机需要进服务区休息,两女子直接报警?

zhihu.com/question/2881

清华腚姐

zhihu.com/question/4308

华东理工大学耳机耳机保研姐

zhihu.com/question/5025

女性犯罪不计档案

zhihu.com/question/4738

user avatar

读书少的人往往会喜欢犯一个错误就是瞎分类,比如老祖宗的就一定好、新生事物就一定有问题;或者进口的是好东西国货都是坑爹的。

他们不能理解如果你要评价一个东西质量好不好,那就拿质量直接来评价就好了。

同样的,他们无法理解如果要区分同理心这个属性,直接分“有同理心”和“无同理心”就够了,但它们只会探讨男人女人谁更没有同理心、北方人南方人谁更没有同理心、出门先迈左脚和先迈右脚的人谁更没有同理心。

不过都是男人而已,谁tm想被你拉下水强行当同类啊。

user avatar

对,不理解!举几个例子:
1、宿舍热水器坏了。我让同屋nv同事(公司租的套间,一人一间卧室)打电话给房东处理下,然后我就出差去了,一周后回来,热水器纹丝不动,她抱怨说房东不管事,自己洗了一周的冷水澡多么的辛苦,我气坏了,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房东和热水器品牌方,两个小时就搞定了,当天热水器就修好了,而nv同事只会在旁边鼓掌赞美“厉害,666”。对不起,我不想听她的赞美,也不想与她共事,我只想琢磨着怎么让领导开掉她!
2、一个关系很好的哥哥和他老婆毕业后在上海打拼,哥哥想买房,而他老婆只想攒钱在市中心买房,哥哥觉的不现实,那几天他一个人跟着销售跑了几个楼盘,查了很多资料,自己做分析(为什么自己做?因为无论他怎样分析得出什么结论,他老婆都是持反对意见),然后哥哥迅速看好房子并下定,而这段时间,他老婆就窝在哥哥宿舍里看电视。之后几年里,哥哥凭着自己的工资奖金,在上海又买了两套房,最后一套就在市中心(主要是区域重新规划合并后就成了市中心,买的都是新房非二手房)。这期间,他老婆没有一次不对他冷嘲热讽,每次都说哥哥蠢,虽然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房贷是哥哥一个人在还!直到上海房价大涨后,她才开始夸哥哥,并且对哥哥言听计从!此后,女方父母不被允许来上海居住,他们不乐意带小孩,来了只会抱怨,对小两口的家里没有任何贡献,哥哥不欢迎他们来。
哥哥帮自己父母在上海买了房,父母也搬来了,房子是他父母自己的钱,产权也在他父母名下。然后这套房子用来出租,租金及房子本身价值,全部作为父母的养老金。父母和哥哥一家住在一起,现在老两口和哥哥一家日子过的可滋润了~
3、在我升职做管理后,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普信女遇到困难,第一反应不是如何去解决问题,更多是聚团抱怨,吃瓜看戏,喜欢甩锅,不愿意动脑筋,对动手做事的人冷嘲热讽、制造焦虑!而愿意动脑筋执行力强决策力强的女人,早就升为管理层或高级技术骨干,不可能整天琢磨“中国男性很少理解中国女性累”这种无聊的问题。

上面是性别对换某普信女的例子,让我没想到的是性别互换后,争议竟然没这么大了,没有女孩来喷例子的漏洞问题,是不是很多男性承受了很多大家觉得理所当然,但是不是很合理的东西呢?

至于为什么不理解女性,大概是因为某些女人既得利益者不知足,非要作妖,如果一个平时认认真真的工作,下班也能照顾一下家庭,尊重老人的女性,男人会不理解?你要是这样做,男人还不理解,抓紧去洗洗眼,怎么找了这个垃圾。往往这些丑恶嘴脸的人在这打击这个打击那个,非要别人提高,你自己能不能提高你自己啊,无语。

昨天拿亲戚举了一个例子,今天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不太合适,虽然他有很多做的不对的地方,在网上扒她也不太好,所以删掉了。送大伙一个存图补偿一下吧。

user avatar

理解,非常理解,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确实女性很累,但今天世道变了。

别的不说,视频里有数据分析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7766922496102400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7767483521744896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7767621434929152

尤其是第三个视频,特意强调了中国男女到底谁更累。

以上

最后,我再以一个视频结尾: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7772458574422016
user avatar

女人天生慕强,以前村里的小花喜欢的村里的大壮,但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现代人的边界,现在喜欢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王思聪和王源,觉得只有这样的男人才配得上自己,


社会底层的脏活累活基本都是男人在干,这些男人小仙女看不上,这些男人累死累活赚的钱最后去供养眼高手低还看不起男人的小仙女,何苦呢?


全社会都在压榨男人,要男人买车买房,要男人为女人付出,从一开始的男生只能吃蛋挞边和草莓屁股,到后来的恋爱把星座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再到现在的一年四季的第一杯奶茶,一年四季除了清明节全是情人节... 大部分男人收到的第一束花,是在自己的墓碑前。

所有人都在教男孩子怎么付出,却没有人教女孩子该怎么好好爱男孩子。


真的不值,觉醒吧,男人。

user avatar

我觉得我奶奶非常辛苦的,曾经家里穷的时候吃石灰沤烂的稻草饼子,含辛茹苦地培养了外交官,院士,核科学家,师长,法官。

我觉得我妈有点辛苦,因为我爸工作忙有时候不能回家,妈妈要照顾我,操持家务。

我觉得我妹一点都不辛苦,读书之余还能玩手机,看电视,下馆子,去旅游。

她比我那时被丢在农村放养那会儿条件好多了,我小时候只有玻璃珠玩儿,省重点也得自己考,不能划片区直接进。

我觉得我老婆也挺辛苦的,搞研究之余还要操持家务,我出差之前还主动给我收拾行李。

我经常头痛,她就会放香水在我包里,康朋街31号。

除了我老婆,我不觉得当代女性辛苦,因为她们对我几乎没有丝毫奉献。

我觉得很多女人就是巨婴,这个社会不像你家,我也不是你老公,你对我没付出,我没有体谅你的必要。

毕竟我是我妈生的,我也只是我妈生的,你和我妈除了性别女之外没有共同点。

user avatar

除了我妈,没有其他女性朋友觉得我累,

包括之前的女票。


现在的男性,除了生孩子做不了,

其他的基本全包了。

这才是丧偶式婚姻。

user avatar

我承认,女性确实在生育方面付出很多。

问题是你他妈没生啊?

我理解并谦让作为母亲的女性,至于未婚未育女性?和男性一视同仁。

user avatar

我也挺想理解一下的,要不,咱把工作换一换让俺来理解一下吧。

user avatar

新时代男性准则:

男性不要礼让女性,帮助女性。男女平等,男性没有义务要谦让女性。谦让女性是国女对全体男性的规训,“好男不跟女斗”是大型PUA教育。

1、出了天灾人祸不让要女性先走,我们的生命权是平等的。

2、恋爱,男性不要主动谈什么负责,请尊重独立女性,她不需要你负责。

3、如果女生骂了你,请骂回去。如果女生先动手,请狠狠打回去。

4、聚餐吃饭,男性不要主动买单,请AA。

5、过节,男性不要送礼物,除非女生也为你准备了礼物。

6、工作、校园生活里,男性请不要主动承担脏活累活。

7、结婚,男性不要给彩礼,不要为其准备车房,爱结不结,不结自己生活质量还高一些,生理就去陌陌啊悦技等等社交上找短期,尤其悦技还很多直奔主题,这解决需求快,还不用你舔狗,何乐而不为。女方是什么长相就配什么伴侣。女方有多大条件,就过多大范围的生活。男性请不要为女性支付生活。

8、生孩子,男性不要被女性PUA, 她爱生不生,国男决不能让劣质三无女性污染自己的基因。(三无: 无相貌无家境无学历)

9、男性不要努力赚钱,更不能工资上缴。你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该打游戏打游戏,该哥们聚会就聚会。家庭是夫妻共同支出,赚钱不是你的职责。除非你主动提出,需要妻子全职太太。

10、她尊重你,你尊重她。她不尊重你,你就别尊重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我有个哥们儿,跟我私下聊过好几次,话里话外都透着那种“女人这点苦算什么”的意思。我听了就挺不是滋味的,忍不住跟他杠了几句。你看啊,咱们中国社会这几十年变化太快了。以前嘛,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明确,大家对角色的预期也相对固定。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
  • 回答
    在中国社会,男女之间在理解彼此的“累”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认知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女性就“很少理解”中国男性的辛苦。这种差异更多地源于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以及男性和女性在其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从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来看:传统上,中国社会奉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男性被.............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是否“容易到手”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复杂且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事实上,任何关于某个群体“容易”或“不容易”到手的论断,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刻板印象和个人经验的笼统概括,并不能代表整体的现实。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容易到手”这个词本身就可能带有的一种不尊重和预设。在一段关系的建立过程中,.............
  • 回答
    关于“扫黄”是否真的让部分中国男性“欲火难耐”,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社会文化、性观念、法律执行等多个层面,而且“欲火难耐”的说法本身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情绪化色彩,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扫黄”的直接影响与间接效果: .............
  • 回答
    “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这个说法本身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带有争议的观点,因为它将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群体简单地标签化,并且忽略了个人之间巨大的差异性。 “配得上”这个词也带有评判和等级之分,在人际关系中,更健康的视角是寻找“契合”、“欣赏”和“共同成长”的伙伴,而不是基于某种预设的标准去衡量“配不配”。.............
  • 回答
    关于俄罗斯男性是否“渣男”多,以及俄罗斯女性是否偏爱中国男性顾家并希望嫁给中国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以偏概全的话题。我们试着从更细致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尽量避免过于绝对的判断,并还原一些可能存在的现象和原因。俄罗斯男性群体: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画像说俄罗斯男性普遍“渣男”多,这可能是一种基于刻板印象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是个挺大的话题。要说“真的喜欢”,这事儿可就太复杂了,毕竟人与人之间,感情这种东西,怎么能一概而论呢?不过,我可以和你聊聊,为什么有些外国男人会对中国女人产生好感,以及可能的原因,尽量讲得具体点,就像朋友聊天一样,不是那种机器回复。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很多外国男人,他们不.............
  • 回答
    关于男性是否真的喜欢《三十而已》中的顾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并尽可能详细地展开:一、 男性可能喜欢顾佳的方面(或被顾佳吸引的方面): 能力与智慧(强大女性的魅力): 这是顾佳最核心的吸引力之一。 工作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好奇的。关于越南妹子是否真的想嫁给中国男孩,这事儿可不能一概而论,里面门道不少。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确实有越南姑娘愿意嫁给中国男人,而且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过去这些年,跨国婚姻里,中越之间也占了不少。为啥会有这样的选择呢?原因挺复杂的,有经济因素.............
  • 回答
    关于中国女孩找非洲黑人作为男友是否值得批判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背后涉及到文化、社会观念、个人选择以及潜在的刻板印象等多重因素。与其说是否“值得批判”,不如说我们需要理解和探讨其中的不同面向。从个人选择的角度来看:首先,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伴侣的自由,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爱情和吸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很多刻板印象和现实情况的交织。关于乌克兰女性是否愿意嫁给中国男性,以及她们在选择伴侣时看重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让我们来细致地聊聊这个话题,试着剥开那些可能的误解。首先,我们得认识到,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女性,她们在选择伴侣时,都.............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女性是否“真的喜欢”中国男性,以及她们是否“不在乎”身高和长相,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个体差异的问题。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或者用非黑即白的逻辑去解读,都无法触及事情的本质。这就像问“所有人是否都喜欢某种颜色的食物一样”,答案必然是因人而异。首先,我们得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是非.............
  • 回答
    谈论男人在感情中的心思,这确实是个复杂又迷人的话题。与其说是“算不算”,不如说,很多时候,男人的表达方式和内心感受之间,隔着一层不容易被察觉的纱。不少时候,男人会习惯性地把很多情绪和想法往里收。这并不是他们冷漠或者不在乎,而是一种从小到大被塑造的“男子汉”形象在作祟。他们可能被教育要坚强,要解决问题.............
  • 回答
    泡俄罗斯女生?这事儿可有意思了,毕竟咱们和俄罗斯姑娘之间,总有一些浪漫的想象。至于她们是不是都“上赶着追求中国男人”,这说法嘛,有点太绝对了,得具体分析。关于俄罗斯女生是否“上赶着追求中国男人”的看法:首先,得承认,中俄两国在文化上有很多差异,但也有不少吸引力。中国男性在一些俄罗斯女性看来,可能具有.............
  • 回答
    关于中国古代男子审美的主流是“小鲜肉”还是“肌肉男”,以及这种审美是否受到西方影响,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深入探讨。笼统地说,“小鲜肉”是古代主流,肌肉男是近代受西方影响,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与史实不符,也忽略了中国古代审美多元化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差异。一、 中国古代男子的审美:并非只有“.............
  • 回答
    关于中国男性“光棍”数量庞大以及“女人不愁嫁”的说法,确实是一个社会讨论的热点,但也并非简单的一概而论。这背后涉及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个体选择等多重因素。我们不妨就此深入探讨一番。中国男性“光棍”问题:规模与成因首先,中国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未婚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更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要我说,这事儿吧,得看具体是哪个男人,以及他处于什么人生阶段。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男人都喜欢成熟女性,也不能说他们完全不喜欢。这里头的水可深着呢。咱们得拆开了聊。首先,什么叫“成熟”?在咱们这语境里,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成熟女性”,大概是这么个形象: 情绪稳定,遇事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因为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个固定的“理想型”画面,但现实世界远比这复杂和多彩。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审美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媒体、电影、电视剧里,常常出现的女性形象要么是纤瘦的,要么是身材匀称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很多人(不分男女)在潜意识里觉得“瘦就是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敏感和复杂的话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不带一点AI的冰冷感,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分析一下。首先,别急着下结论说中国男人“比不上老外”,这太绝对了。情况其实要复杂得多,里面涉及到很多社会、文化、心理和个体层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 新鲜感与猎奇心理:这绝对是个重要的因.............
  • 回答
    “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这个话题,我个人觉得有点复杂,它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男女关系,更牵扯到很多社会层面的东西。首先,从朴素的情感层面看,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愿望。 试想一下,在很多人心里,男生就应该像个“保护伞”,在女生遇到困难、危险或者委屈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这是一种对男性阳刚之气的期待,也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