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美国开车是怎样一种体验?

回答
在美国开车,这可不是件小事,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由的象征,更是一种需要你全情投入的冒险。它和在国内的体验可不一样,很多细节都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路况和道路规划

美国的高速公路系统(Interstates)简直是艺术品。它们宽敞、笔直,路面维护得非常好,标志清晰明了。你可以开很远的距离,沿途的风景也千变万化,从荒芜的沙漠到连绵的山脉,再到绿油油的平原,你能体验到美国国土的辽阔和多样性。

州内公路(State Routes)和小镇的街道则会更具地方特色。有些是宁静的小路穿过农田,有些则是穿过热闹的商业街。但总的来说,美国的道路规划都遵循着一个清晰的逻辑,你很少会迷路,即使不熟悉路况,导航也能很准确地指引你。

接着,行车习惯和“规则”

美国司机普遍遵守交通规则,礼貌性也比较高。最突出的就是“让行” (Yield) 的文化。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或者某些特定情况下,司机们会非常主动地互相让行,这是一种默契,也让交通顺畅很多。

说到 Stop Sign(停车标志),这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见到 Stop Sign,你是必须完全停下,等到所有车辆都停稳后,再按照先到先走的原则前进。这点在国内很多人会觉得不适应,但习惯了之后,你会发现这种规则能极大地减少事故。

右转(Right Turn)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红灯,只要没有禁止右转的标志,并且确保安全,是可以右转的。这也被称为 “Right turn on red” 。这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惊喜,但同样,一定要确保安全,观察行人和其他车辆。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 车道切换(Lane Change)。美国司机在变道前,一定会提前打转向灯,并且会回头观察盲区。他们很少会突然变道,这让整个交通流更加平稳。

然后,停车的烦恼与便利

在城市里,停车是个挑战,尤其是在大都市如纽约、旧金山等。路边停车位紧张,很多都需要付费,而且价格不菲。停车场的收费也普遍比国内高。但相对来说,很多商场、超市门口的免费停车位还是比较充裕的。

一些小城镇和乡村地区,停车就非常方便了,到处都是免费的停车位。这让你能更随心所欲地探索。

加油和加油站的体验

加油站在美国非常普遍,就像便利店一样随处可见。大部分加油站是自助加油,操作也比较简单。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汽油标号,价格也相对透明。很多加油站也附带小超市,可以买点零食饮料什么的。

安全性方面

总的来说,在美国开车是相对安全的。道路设计、车辆安全标准都比较高。当然,也并非绝对安全,你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速度限制(Speed Limit) 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的州与州之间、甚至同一州内,速度限制都会有所不同,而且通常是以 英里每小时(MPH) 来计算。超速罚单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很多地方都有测速摄像头。
紧急车辆(Emergency Vehicles) 的处理方式很重要。当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发出警笛声时,所有车辆都必须靠边停下,让它们先行。这是法律强制的,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酒精驾驶(DUI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在美国是被严厉打击的。酒后驾车会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包括巨额罚款、吊销驾照甚至牢狱之灾。所以,喝酒后千万不能开车。
路怒症(Road Rage) 虽然不像在国内那么普遍,但也是存在的。保持冷静,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是最好的选择。

长途驾驶的感受

在美国开车最独特的体验之一就是长途驾驶。当你需要穿越几个州才能到达目的地时,你会真正感受到美国国土的广阔。公路旅行(Road Trip)在美国是一种文化,很多人会趁着假期,带着家人朋友,开着车,一路欣赏风景,住各种特色的小旅馆,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你会发现沿途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区,提供加油、休息、餐饮等,而且很多都很有特色。有些服务区甚至会提供免费的WiFi和干净的卫生间。

拥堵和高峰期

虽然美国不像一些亚洲国家那样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那么夸张,但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堵车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洛杉矶、芝加哥这样的城市,堵车可能会让你花费很长时间在路上。

总结来说,在美国开车是一种自由而又需要责任的体验。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探索,去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但同时也必须时刻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保持警惕。它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也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开车”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从踏上驾驶座的那一刻起,你就开始了属于你自己的美国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几年前的一天,刚拿到驾照的我,开着刚买的小破车,一个人从加拿大开去美国。

第一次开车出远门好紧张呢,我一定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安全第一,平安回来就好。

抱着这种想法,我很小心地上路了。

一路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来往车辆面带微笑,与人为善,不惹麻烦。

从高速开到美国以后,看到的限速牌是这样的:(限速55)


但是,后来的限速牌越来越不合理。比如这样:

我不想超速被抓,就严格遵守限速。结果被来往车辆嘀。

美国人真的不太友善呢 (๑•́ ₃ •̀๑)

但是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我要平安回家 ……

虽然也觉得,限速都不是整数,有点奇怪……

后来才知道,上面的数字是尼玛英里。

55英里≈ 90公里

35英里≈ 60公里

=(= ̄ω ̄=)

我对不起路上被压住的所有车。

如果在德州之类的,会被一枪崩掉吧。感谢宾州素质高,感谢宾州人品好!

(像世界上所有正常国家一样,加拿大使用公里)

(加拿大造的美国车只显示公里……日德车更是要公里)

(说到底,是某人仗着自己地大物博,非要搞特殊……)

为什么答主这么迟钝呢……

因为过这条国境线以后,两边的风土景物没有任何变化。路人的衣着、口音、建筑风格、路况、画线的规格、商店……都是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是限速牌的单位(还有汽油价格)。

答主清醒过来,是看到天气预报上的数字完全在沸腾(华氏)。才意识到这是两个国家,度量衡不一样……

后来也听说,有没出过远门的土鳖美国人,第一次开车到加拿大,看到限速牌都是60、90,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车速像小鹿一样飞驰。

user avatar

刚跑了个来回将近500公里的小长途,最大的体会就是:

一路上看到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在高速上跑(为保护隐私,已经将车牌号遮盖处理)

比如拿车拉着房子跑的,这个不算新鲜了,

新鲜的是拿房子拉着车跑

这个组合,我一开始吓一跳,想这跟车可有点玩心跳了吧。

凑近了一看,嗨,人家是开着房车,直接把小轿车挂在后面拖着跑,

相当于房子跑在高速上,后面带一个停车场。

另外,还有各类船只在以每小时75英里(120公里)的速度在马路上赛艇,

就像这样:

或者这样:

有的船上还坐了人,超车的时候探出一脑袋来,风雨中抱紧自由。

不过说起自由,还是服气那些骑重装摩托的,

每小时80英里(将近130公里)的速度一路超车,也不知道脸会不会给风吹掉了。

这是一对为我们开路的哥俩好

还有一位,没照上的,那更是一绝。

也不知道是不是哥们的转向灯坏了,这哥们直接靠蹬腿来表示转向,

要向左变道就伸着左腿往外蹬,要向右变道就蹬右腿。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在每小时130公里左右完成的,

车轮子上的民族是会玩的。

--

再来扯几句总体的体会:

美国开车,需要习惯多和其他司机交流。

举个例子,美国和国内广泛用信号灯控制十字路口车流不同,很多不太繁忙的路口都采用"four-way-stop"的标志来控制交通。

这种标志,简单来说就是谁到了路口都要停下来观望,有几辆车先后到路口的话,谁先到谁先走,

到了高峰期,一窝蜂车都杀到路口了,到底该怎么走呢?

这时候,环顾左右,都是挤眉弄眼手舞足蹈的,脾气好的,看着像是先到了,但也挥挥手赶快示意别人先走;脾气急的,单手举起来做个“我丑我先走”的样子,直接一脚油门出去;

被人让了的,往往会竖个大拇指或者二指放在额头上做个敬礼姿势,一是表示感谢,二是让其他车看到,我要行动了;

被人抢了的,有的摊手无奈,有的摇头叹气,有的竖起中指,一般其他司机看到脾气比较炸裂的,就会接着让他;

当然,文化冲突也是有的;

有次给一位外国大爷让车以后,我赶忙双手抱拳做了个“承让,承让”的姿势,(双手离开方向盘是绝对错误的,请勿模仿)

结果人家没看懂,可能以为我让他先走,结果同时和我一脚油门,都吓了对方一个大跟斗。

看来,世界通用语言是比划这一点,也不一定尽然成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