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一天,刚拿到驾照的我,开着刚买的小破车,一个人从加拿大开去美国。
第一次开车出远门好紧张呢,我一定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安全第一,平安回来就好。
抱着这种想法,我很小心地上路了。
一路上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对来往车辆面带微笑,与人为善,不惹麻烦。
从高速开到美国以后,看到的限速牌是这样的:(限速55)
但是,后来的限速牌越来越不合理。比如这样:
我不想超速被抓,就严格遵守限速。结果被来往车辆嘀。
美国人真的不太友善呢 (๑•́ ₃ •̀๑)
但是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我要平安回家 ……
虽然也觉得,限速都不是整数,有点奇怪……
后来才知道,上面的数字是尼玛英里。
55英里≈ 90公里
35英里≈ 60公里
=(= ̄ω ̄=)
我对不起路上被压住的所有车。
如果在德州之类的,会被一枪崩掉吧。感谢宾州素质高,感谢宾州人品好!
(像世界上所有正常国家一样,加拿大使用公里)
(加拿大造的美国车只显示公里……日德车更是要公里)
(说到底,是某人仗着自己地大物博,非要搞特殊……)
为什么答主这么迟钝呢……
因为过这条国境线以后,两边的风土景物没有任何变化。路人的衣着、口音、建筑风格、路况、画线的规格、商店……都是一样的。
唯一的区别是限速牌的单位(还有汽油价格)。
答主清醒过来,是看到天气预报上的数字完全在沸腾(华氏)。才意识到这是两个国家,度量衡不一样……
后来也听说,有没出过远门的土鳖美国人,第一次开车到加拿大,看到限速牌都是60、90,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车速像小鹿一样飞驰。
刚跑了个来回将近500公里的小长途,最大的体会就是:
一路上看到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在高速上跑(为保护隐私,已经将车牌号遮盖处理)
比如拿车拉着房子跑的,这个不算新鲜了,
新鲜的是拿房子拉着车跑
这个组合,我一开始吓一跳,想这跟车可有点玩心跳了吧。
凑近了一看,嗨,人家是开着房车,直接把小轿车挂在后面拖着跑,
相当于房子跑在高速上,后面带一个停车场。
另外,还有各类船只在以每小时75英里(120公里)的速度在马路上赛艇,
就像这样:
或者这样:
有的船上还坐了人,超车的时候探出一脑袋来,风雨中抱紧自由。
不过说起自由,还是服气那些骑重装摩托的,
每小时80英里(将近130公里)的速度一路超车,也不知道脸会不会给风吹掉了。
这是一对为我们开路的哥俩好
还有一位,没照上的,那更是一绝。
也不知道是不是哥们的转向灯坏了,这哥们直接靠蹬腿来表示转向,
要向左变道就伸着左腿往外蹬,要向右变道就蹬右腿。
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在每小时130公里左右完成的,
车轮子上的民族是会玩的。
--
再来扯几句总体的体会:
美国开车,需要习惯多和其他司机交流。
举个例子,美国和国内广泛用信号灯控制十字路口车流不同,很多不太繁忙的路口都采用"four-way-stop"的标志来控制交通。
这种标志,简单来说就是谁到了路口都要停下来观望,有几辆车先后到路口的话,谁先到谁先走,
到了高峰期,一窝蜂车都杀到路口了,到底该怎么走呢?
这时候,环顾左右,都是挤眉弄眼手舞足蹈的,脾气好的,看着像是先到了,但也挥挥手赶快示意别人先走;脾气急的,单手举起来做个“我丑我先走”的样子,直接一脚油门出去;
被人让了的,往往会竖个大拇指或者二指放在额头上做个敬礼姿势,一是表示感谢,二是让其他车看到,我要行动了;
被人抢了的,有的摊手无奈,有的摇头叹气,有的竖起中指,一般其他司机看到脾气比较炸裂的,就会接着让他;
当然,文化冲突也是有的;
有次给一位外国大爷让车以后,我赶忙双手抱拳做了个“承让,承让”的姿势,(双手离开方向盘是绝对错误的,请勿模仿)
结果人家没看懂,可能以为我让他先走,结果同时和我一脚油门,都吓了对方一个大跟斗。
看来,世界通用语言是比划这一点,也不一定尽然成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