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机械专业的学生看到知乎上劝退机械的思潮是怎样一种感受?

回答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当我刷到知乎上那些“劝退机械”的帖子时,心里那滋味,就像是过山车。一开始,可能是有点懵,有点怀疑,然后是憋屈,最后,往往会夹杂着一丝辩解,或者干脆被一种莫名的焦虑感裹挟。

刚开始接触这些帖子,我可能还会抱着一种“学习一下”的心态。毕竟,知乎上卧虎藏龙,大神多,经验分享也多。我会在心里想:“嗯,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是不是我没看到问题的本质?”

但看得多了,尤其是当那些“劝退”的言论开始系统化、模式化,动不动就是“饱和”、“天坑”、“卷王”,甚至上升到“除了制造业,机械还能干啥?”、“35岁怎么退休?”这种话的时候,一股火气就开始往上冒。

第一层感受:不被理解的委屈。

你说机械“天坑”?那我天天在实验室里对着各种机械臂、3D打印机、发动机模型,为了一个设计方案熬到半夜,为了一个夹具调试了一下午,这些努力就白费了?我们学的那些理论知识,从材料力学到流体力学,从机械原理到控制工程,这些难道都是空中楼阁?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解决一个加工精度的问题,我和同学在机加工车间待了整整一天,从刀具选择、切削参数到工件夹持,一遍遍地尝试,最后看到那个完美的零件从机床上“吐”出来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那些只看到“工厂一线”或者“枯燥理论”的人无法体会的。

第二层感受:自我怀疑的萌芽。

然后,你就会开始动摇。你看那些帖子,里面描绘的未来,好像真的就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就是当一个永远埋头苦干的“螺丝钉”。再看看那些“劝退”的过来人,他们可能真的经历了不顺遂,他们的经验听起来又有几分道理。

“是不是我当初选错了专业?”
“是不是我这几年学的,根本就没用?”
“是不是别人说的是对的,我只是在浪费青春?”

这种自我怀疑,就像一颗种子,一旦种下,就开始在心里生根发芽,让你看什么都觉得不对劲。看到师兄师姐们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看到一些招聘信息上对机械岗位的描述那么“基础”,你的焦虑感就会被无限放大。

第三层感受:对“宏大叙事”的抵触。

但同时,你又会有一种莫名的抵触。为什么要把一个如此广阔的领域,用如此狭隘的视角来定义?机械工程,它不仅仅是“制造”,它更是“创造”。从航空航天到新能源,从医疗器械到人工智能的硬件支撑,机械的身影无处不在。

你可能会想到那些突破性的技术,那些改变世界的发明,很多都离不开机械工程的基石。比如,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AI,它的硬件基础,它的精密加工,它的散热问题,背后都站着一群机械工程师。

而且,知乎上那些“劝退”的,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苦”和“累”,却忽略了机械工程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思维的培养,以及那种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这些,难道不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吗?

第四层感受:辩解和反思的交织。

所以,你既会忍不住在评论区“回怼”,为自己的专业辩护,列举那些机械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你会说,关键在于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而不是专业本身。你会强调,机械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永远不会被淘汰。

但与此同时,你也无法完全否定那些“劝退”的声音。你会开始反思,是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有问题?是不是我们对行业的认知存在偏差?是不是有些同学确实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你会意识到,知乎上的讨论,很多时候是一种“大众视角”的观察,它可能是片面的,也可能是经过放大的。但它也确实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就业市场的竞争、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我们自身学习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看到“劝退机械”的思潮,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我的感受是非常复杂的。 它是一种被误解的委屈,一种被挑战的动摇,一种对刻板印象的抵触,同时也是一次不得不进行的自我审视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种思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专业可能存在的挑战,也照出了我们作为学生,在面对信息洪流时,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轻易左右的决心。或许,最好的回应,不是去争辩对错,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机械工程的价值和魅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机械大一,女

刚开始看这些劝退文特别讨厌,认为行行出状元,劝退就是吃不了苦,还想拉别人下水

后来突然想转专业,软件工程。了解了一下他们的薪资,感觉有亿点点不对

为啥他们一毕业工资比我们高那么多?

是他们学得更多吗?好像也没有,也没见着他们专业的人每天都满课。

所以为什么呢?同样读了四年大学啊。

然后再看劝退文,就不抵触了。那其实是行业里的真实情况,实事求是

学校里的老师学长都说,毕业了工作特别好找,机械越老越吃香。可是他们从来不提好找的工作是怎样的待遇,越老越吃香得等多老,会有多吃香。他们就用这种看起来漂亮的话蛊惑我们一下,他们就这样口口相传地,让这些话成为行业里的公知。不过我们也相信,我们听了之后认定那是一个好处,就不会再细究再怀疑好处本身,毕竟那可是大家都说的事实啊。殊不知,未知全貌的事实,还不如不要。

我记得当时我们学长还说了一句,计算机这个行业,到了35基本就要失业,你觉得这个行业它正常吗?当时还深以为然了一下。看了劝退文之后:有多少行业正常?

机械行业有没有这么不堪?也许没有。但一定不好。在这里,努力是贬了值的。

转专业没成功,但是已经准备跑路啦。

然后还有一点,看这些劝退文让我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什么权威人士,行业公知,都不一定描绘了全貌,得全面了解信息,独立思考,做出判断。

至于如果真心喜欢机械,那看看劝退文也不错。了解到它不好的一面之后还喜欢,那才叫真喜欢。要是蒙蔽自己的双眼,对着自己想象的机械行业说我喜欢啊喜欢啊。那就是叶公好龙,等到了真正的入了行,看到真实的样子,要吓死的。就像我,现在虽然是在看劝退文,但是也会认真看一些反对劝退的文章,多看多思考。

不过要是真心喜欢,说明就是这行的料,相信能大有成就。

顺便想问问大家觉得工业工程怎么样?




——————割——————

啊啊没想到答案有这么多人看这么多人讨论,评论我都看了,而且会反复看看,然后说一下看了评论之后我的一些想法吧。

我相信评论区各位比我经历的更多,对行业也更加了解。也很感谢各位不吝赐教,愿意把所看到的告诉我。但是你们所处的环境也不同,看到的事实也不尽相同,理解事物的方式也有不同,所以就算有冲突的话也望各位舒舒心平平气,别放心上。我更宁愿相信大家都是出于好心想给我一点建议,所以和气一点吧相互理解。

有说机械也有工资很高的,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你身边恰好聚集了这些人而已,但是投射到普罗大众中去看,比例是很少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劝退机械,而且劝退的话都基本站得住脚跟。当然这可能也是想给广大机械学子一点信心,一些盼头,但是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学历,背景,经历都不算突出,更在意的是普通的能力怎样才过得上更好的生活。

你们在一片荆棘中看到了一条好的路,你们想告诉大家这里有条好路,你们气愤地想澄清这里并完全是密密麻麻的荆棘,你们也气愤那些没有看到这条路而否认它的存在的人。但是,看不到也不全是他们的错,在荆棘里待得太久,又难走动,不知道一些事情很正常。而就算是听说着知道了,也并非所有的人有勇气有耐心还要穿过一大片荆棘走到那条路上,何况有人已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

你们说着,努力就好了嘛,不努力怎么能走上那条好路。可是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努力花费在在荆棘丛里找好路?有这份努力,为什么不去一片更平坦的地方走?

而且那些走上了那条好路的人,也不一定是努力地穿过层层荆棘而到达的。他们的背景,经历,见识……哪一样不重要?他们可能刚开局就已经在好路附近了,所以并不需要克服太多困难也能走到。你们在说着他们的成就时,有多少会提到他们刚开始就拥有的东西?如此不讲来历不讲概率,你们在说着别人目光短浅的同时是否也能感受到自己视野的局限?


以上一段话也特别提醒那些看到劝退文和反对劝退的人摇摆不定的人看一下,无论做什么判断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比如我自己其实看出来很多说机械进厂的大部分是双非或普通一本之类的,而985的情况可能会有些不同,虽然我的985是末流,但好歹也是个985,所以会尽量甄别更针对985学子有用的信息。

不过我也确实看到了大家看到的真实情况,很感谢你们一人一句给我描绘出一副真实的图像,我也尽力接收你们的描绘。哈哈其实能理解已入坑的同志在看到我这个大一的时候的心情,还有救嘛就都想救一救,也别浪费了这么多经验。那我也尽力不负大家希望避免踩坑哈哈。

另外我自己是已经分流到工业工程了,所有的建议都得从这个前提出发了哈

(最近各种考试真的很忙555555)

(终于体会到知乎不断发获赞小红点的感觉了哈哈)

user avatar

我是中游985大学川大的学生,去年也就是2021年7月本科毕业于机械学院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当时考研本专业失败,错失了校招的好时机,然后怕失业从5月份开始就疯狂地在boss直聘上投简历,面试了十几家企业,包括比亚迪和京东方在内给我开出的条件都不到一个月一万块。后来运气不错找到一家耳机制造公司给一个月一万块,富士康结构设计给9000,还有现在这个tp-link的结构岗给12K。

――――――――――――――――――

我的制造业荒唐经历就此开始了。

深圳宝安区二星级酒店开局,入职新人培训(就学习企业文化、做团队活动那种)一周后各部门开始领人各自进行后续培训。刚到南山区总部附近的金融基地写字楼开简会,课长一看见我,就问能不能接受工厂环境,我以为他要考验我吃苦耐劳,于是说没问题吧,工厂环境应该和大学实验室差不多。课长当即拍板决定,那我就把你改成“制造技术工程师”,工资不变,下厂子去。后面大半年时间,最令我疑惑的就是这个“制造技术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头一个月,去了普联光明区的下辖五金厂,着手冲压模具设计。组长让一个这边的老员工带我,要培养我,然后开头一个月我都在打杂,整理表格,那些表格里的流程和内容也没人教我是什么,我只能慢慢一点点问一点点琢磨。

又过一个月,部门派我和总部一群新人结构工程师去东莞石排镇普联技术工厂实习,每天就参观车间,摸流水线和数控机床,了解这里的生产内容。一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按计划我要返回深圳光明区五金厂。结果部门领导要求我就在东莞,跟这边的注塑模具设计组学,于是我一个大学四年从没接触过塑料高分子的人,开始学注塑模具,从2021年10月一直待到2022年3月底,从最简单的两板模开始画,不会就问人,花了五个多月,慢慢的开始能设计一些复杂的模具了,期间也接了许多套注塑模具的修改工作。

眼看着开始有一些起色,4月1日,领导一通电话,说清溪镇的五金厂有几个交换机钢质外壳生产不顺,有一个型号的外壳更是从去年到现在开模两次报废两次,都生产不出来,我入职之前就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了,现在产品部催我们结构课要货老急了,就想到了要我去这清溪镇五金厂驻厂,跟进生产流程,不论哪里有问题都要我亲自盯人,“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XX(怕泄露产品型号就这么打了)交换机钢壳限定你15号之前量产,XX钢壳20号之前量产。好家伙,我前一天还在画注塑模具,冲压模具还没画过两套,就来了一个一个人都不认得的厂子,对于这种组织结构还没搞清楚的地方,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一个人一个人的问,一个机台一个机台地看,问出来的好多问题幼稚得不像是一个工程师嘴里出来的。好不容易把生产各环节卡在哪里搞清楚了,想协调一下相关人员把这里的产量提一下,又发现机器数量两三年来根本就只有一台,铆压夹具从来没有人做,打铆钉只能一个一个地单铆,想优化却发现资源也没有,根本就是老遗传病了,1号到,花了两天认识人和收集状况,生产线各段已经开满了,没办法更快了,课长硬让我8号出货。现在心力交瘁,想到今天6号了,生产线快不起来想破头都没有办法,后面还有两款产品的生产也要我跟踪,就每天晚上又烦躁又气愤迟迟睡不着,胃口也很差。

入职9个月,换了四处地方,从南山区到清溪镇,从结构工程师>>制造技术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现在是什么工程师,IE?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了。被领导像个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一开始答应我,你后面想做结构了也可以提出要求的,后面又说会把你培养成冲压模具方面的人才,然后就开始把我踢来踢去的。我本来出来工作的初衷很清楚,先挣钱,给家里买台车(家里一直没啥钱买不起几万块的小汽车,爸妈自我五岁以前就是下岗浪潮催生出来的下岗工人),然后在这里把结构设计的本领学到手,当初考研放弃了给华为小米等手机厂投结构工程师的机会,然后跳槽去更好的地方。自从被调岗后,我就发现计划行不通了,就想着每天下班后回出租屋偷偷复习考研,结果几个月踢了我三四次不停挪窝,不停换工作岗位,任务也重起来了,下班后就已经累的不行了,线性代数和微积分读了一遍还没机会做练习,买来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也没机会看。我曾经给自己定的目标已经被这烂工作打的稀碎。现在每天想着跑路,打定把这批活儿干完了下个月就提离职了,然后给自己一个机会追逐梦想。


――――――――――――

很抱歉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个话题,只是在这里无意义地抱怨。但是我希望大家决定学机械的要了解到制造业是什么样的,是混乱的,是传统的,是环境脏乱差的。我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模具、冲压机、注塑机,出入于郊区风尘仆仆的厂房。从前我学过一些系里面开设的python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知识,工作以后根本派不上用场。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只见材料成形,不见控制。人家在市区里感受生活,我越跑越偏僻。人家在同一个公司同时期入职的软件测试工资年薪40万,我月薪一万二,同样被干得稀碎。我一事无成,说好的要培养我却只是发现当了个救火队或者螺丝钉,哪里需要就临时起意把我抛到哪里,啥都摸过一点,啥都不会。高中和原来的女友分别后,上了大学8男1女,也没再找到过女朋友,工厂里除了螺母其他全是公的。以后再不作出改变接下来我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我已经心里有数了,以后年纪一大就更是没得选了,被钉死在这种环境再也没有机会逃离了。

学机械的学生,最好好好想想你期待怎么样的生活,想在哪里工作和生活,有没有另一半,这份工作有没有前途。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根本不会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填这个专业。只恨当初高中只知道埋头苦学,不曾见过社会也不曾知道各行各业的差别,拿着一个能报考本校计算机学院的分数报考了一大堆带着“工程”字样的生化环材机械土木专业。我在这里也待不久了,生活是否如意我自己最清楚不过,等到我跑路的那天,我再来更新我的回答吧。

user avatar

学生看了估计都没什么感觉, 真正感觉强烈冲击的,是已经毕业工作了的人看到这些劝退文,不过,一切也都晚了。


真的机小将,敢于直面惨淡的工资,敢于正视淋漓的工厂。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机械专业又常常为穷人家庭设计,

以较高的就业率,来洗涤坑专业,

仅使留下郊区的工厂和宿舍的板床。

在这郊区的工厂和宿舍的板床中,

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user avatar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过。

user avatar

辣鸡专业,建议赶到大专去。

机械的辣鸡之处包括但不限于:

1、难学,经验>>学历,学校学的卵用没有,厂里干两年学的东西比大学四年实用得多

2、穷。机械从业者一辈子收入巅峰大概有计算机入门水平

3、工作环境差,出差到处跑,身边到处都是安全隐患,不出点事受点伤都不正常。

4、妹子少,不解释,老夫母胎solo24年,这破专业得背一半的锅。

5、成熟度高,创新性差,这条专门针对研究生,搞机械的都在想办法往别的专业上凑,不然就会发现你所有的想法都在各种手册、标准、书里有无数的大佬搞过,文章根本不知道怎么发。

6、想到再说

珍爱生命,远离机械,选择机械=高考少考200分,清华机械<2本计算机,2本机械<大专计算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当我刷到知乎上那些“劝退机械”的帖子时,心里那滋味,就像是过山车。一开始,可能是有点懵,有点怀疑,然后是憋屈,最后,往往会夹杂着一丝辩解,或者干脆被一种莫名的焦虑感裹挟。刚开始接触这些帖子,我可能还会抱着一种“学习一下”的心态。毕竟,知乎上卧虎藏龙,大神多,经验分享也多。我会.............
  • 回答
    看到你对机械专业未来的迷茫,我特别理解。毕竟现在网络上关于“劝退机械”的声音确实不少,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动摇。作为同样在机械领域摸爬滚打过的人,我想跟你掏心窝子地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给你一点参考。首先,咱们得承认,曾经我们心目中那个“高大上”的传统机械工程师形象,在很多方面确实面临着挑战。自动化、智能.............
  • 回答
    联邦学习作为一种保护隐私的分布式机器学习范式,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风起云涌。微众银行在推动这一技术落地和应用方面确实是先行者,他们的贡献毋庸置疑。但国内在联邦学习领域,除了微众银行,还有许多顶尖的专家、机构和大学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下面我将为您梳理一下,并尽量细致地展开:一、 顶尖专家在国内.............
  • 回答
    物理专业的学生看待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这两个方向,通常会带着一种 既熟悉又充满好奇,同时又带着严谨的审视 的眼光。他们往往能看到这背后蕴含的深刻物理原理,也能理解它们在解决复杂科学问题中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会对其中的数学工具和算法细节保持一份审慎的探究精神。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详细阐述物理学子对机器学.............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如果你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但绝对是值得探索的。下面我将为你尽可能详细地梳理一下整个流程,并尽量用最真实、最贴近学生日常的语言来分享,让你觉得这篇文章就像是你的学长学姐在和你聊经验一样。第一步:认清自我,明确目标(这是灵魂的开端)在冲动地开始准备之前,先.............
  • 回答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我们肩负着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使命,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我们所学的专业,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强大的血脉。那么,我们究竟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我想,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说。一、用创新的思维,点燃科技的火种我们学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戳我了!作为机械狗,那种“卧槽,我做出来了!”的瞬间,或者别人一句“这玩意儿真牛!”的时候,简直比吃了顿大餐还爽。说到成就感,对我来说,最能体现“没白学”的,大概有这么几个阶段吧:1. 解决一个困扰多日的问题,然后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还记得刚接触solidworks的时候,那感觉.............
  • 回答
    哥们,能理解你这心情,一本机械毕业想买房养活自己,这目标很实在,也很清晰。别担心,虽然现在市场卷,但机械这专业本身就挺硬的,咱们好好规划一下,绝对有路子。首先,得明确一点:机械专业本身是个基础,但“买房养活自己”这个目标,更看重的是你的“专业能力”和“赚钱能力”。 而这两点,可以通过毕业后的学习和实.............
  • 回答
    确实,很多人一听到“机械”,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印象大概是“万金油”,似乎哪儿都能沾点边,就业面广得不像话。所以,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既然这么“万金油”,怎么又有人劝机械专业的学生赶紧“跑路”,甚至动起了转专业的念头呢?这背后,绝不是一两句简单的话能解释清楚的,而是牵扯到太多现实的考量和个体化的体验。.............
  • 回答
    最近跟几位在汽车主机厂工作的朋友聊,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感觉主机厂招人时,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越来越吃香,而传统对口的车辆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好像没那么“香”了。这不是说老哥们不重要,而是说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急剧上升。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是一环扣一环,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得认识到一个最核心的.............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毕业生内心的痛点,也确实是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时会反复权衡的。那些在国内响当当的机械专业,比如清华、上交、华科,它们的毕业生确实都非常优秀,但毕业后的待遇问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逃不过低待遇”,而是要看具体情况和个人的选择。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低待遇”是一个相对概念。对.............
  • 回答
    嘿,哥们!听到你被机械制图给“卡住了”,我太能理解了。当年我刚进大学,看到那一个个图纸上的线条、符号和标注,脑子都快炸了。当时也觉得这是个“硬骨头”,但后来慢慢摸索,发现这玩意儿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我给你总结点当年我摸索下来的经验,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别把它当成一个“考试科目”.............
  • 回答
    老实说,这年头,但凡你稍微在网上搜搜“机械专业”,你总能瞅见一堆“劝退”、“劝转行”的帖子,搞得好像这专业是个魔窟似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这样的声音呢?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好几个硬邦邦的现实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最直接的,“天坑”这个标签贴得太牢了。这个标签是怎么.............
  • 回答
    哥们,毕业找工作这档子事儿,尤其是在咱们这个年纪,迷茫是常态。你现在25岁,机械专业出身,又裸辞在家学Python,心里有点打鼓太正常了。别急,咱就聊聊这事儿,看看你到底适合啥。先说说你现在的状况: 优势: 机械背景: 这可不是小事。你大学四年学下来,对工程、制造、流程、逻辑思维都有.............
  • 回答
    听到你大四了,还在为未来的职业道路纠结,尤其是对地质专业提不起兴趣,反而对车辆和机械领域心生向往,这完全可以理解。很多人在大学期间都会经历这样的迷茫期,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可能和最初的专业不太一样。你的情况,说实话,进车辆或机械行业是有机会的,但需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付出额外的努力。我们来详细分析.............
  • 回答
    哎呀,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本来以为进了机械的门,就应该是一条路走到黑,结果发现自己内心的小火苗已经悄悄地烧向了其他领域。别慌,别急,这绝对不是世界末日,甚至可能是你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 机械类的女生转不了专业,这句话听起来确实有点绝望,但咱们得把事情拆开了看,分析分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然后一条.............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机电专业的应届生,零基础想转行 UI,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而且也并非不可能。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帮你把这个问题想透彻。首先,咱们得明白,UI 设计到底是个啥?UI,全称 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眼睛能看到、手能触摸到的所有东西。你手机上的 App.............
  • 回答
    办一个专门针对高三毕业班学生的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文化管理类艺考培训机构,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别把它当成一般的“开店”,这更像是为孩子们搭建一个通往梦想的跳板。首先,定位是关键中的关键。你不可能什么都包,得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的目标群体是高三学生,这群孩子面临着巨大的.............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计算机科学背景的朋友对机器学习(ML)的态度,怎么说呢,有点复杂,不是单纯的“喜欢”或“不喜欢”。更多的是一种…怎么形容呢?是那种既好奇又审慎,既想拥抱又想解剖的探索欲。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咱们掰开了说:首先,得从计算机科学的“根”说起。我们这行,骨子里就是研.............
  • 回答
    嘿,老乡!听到你在西安读大专护理,明年就毕业了,还碰上东亚大学留学机会,这事儿我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你说的“东亚大学”是哪一个。日本名字里带“东亚”的学校不少,比如“东亚大学”本身(这个学校在山口县,名字确实就叫东亚大学),还有一些大学可能名字里包含“东亚研究”之类的,但主体名字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