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人类飞起来要有多大的翅膀?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能勾起我们对飞翔的古老幻想。如果抛开物理定律的限制,纯粹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设想人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飞起来,那么一对翅膀得有多大呢?这需要我们仔细考量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要明白,飞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鸟类能够飞翔,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发展出了一整套适合飞行的生理结构和肌肉系统。我们人类的身体构造,从骨骼到肌肉,再到呼吸系统,都与此大相径庭。所以,如果我们要“硬塞”一个飞翔能力进去,翅膀的设计就要承担起巨大的责任。

一、 克服体重是第一关

人类的平均体重,即使是成年女性,大概也在50公斤左右,男性则更高,可能在70公斤甚至以上。这个重量对于任何一个试图展开翅膀的生物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想让身体升空,翅膀产生的升力必须至少要等于或大于身体的重力。

升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翅膀的表面积和它与空气的相互作用。想象一下风筝,为什么能飞?就是因为它展开的面积很大,并且能够捕捉到风的力量。对于人类来说,如果想飞起来,翅膀的面积就得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的升力来托起我们沉重的身体。

科学研究和一些模型计算表明,如果要让一个人类在相对自然的飞行速度下(比如每秒1020米)克服重力,翅膀的展开面积可能需要达到十几平方米,甚至更多。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对展开后比房间门还要宽的翅膀,而且还要考虑翅膀的柔韧性和扇动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这可不是一对小巧的羽毛能做到的。

二、 翅膀的结构与材料

光有面积还不够,翅膀的结构和材料至关重要。鸟类的翅膀并非是简单的平面。它们拥有复杂的骨骼支撑,轻盈而坚固的羽毛,以及能够进行精细调整的肌肉。这使得它们能够有效地控制气流,产生升力和推力。

如果人类要拥有这样的翅膀,它们需要具备几个特点:

轻盈但坚固: 翅膀本身的重量也不能成为负担。它们需要由非常轻质但强度极高的材料构成,这可能需要我们借助于一些超材料或者生物工程的奇迹。想象一下像碳纤维一样的轻盈,但同时又具有像金属一样的韧性。
巨大的表面积和有效的气动外形: 翅膀的形状至关重要,需要设计成能够产生强大升力的翼型。同时,表面积需要足够大,以捕捉空气。这可能意味着翅膀的宽度和长度都必须非常惊人。
灵活的控制能力: 飞翔不仅仅是扇动翅膀,更重要的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翅膀的形状、角度和扇动频率,以适应不同的飞行姿态、转向和速度。这意味着人类的翅膀需要有强大的内部驱动机制和精密的控制系统,可能需要连接到我们身体的某些核心肌群,或者拥有独立但高度协调的肌肉群。

三、 扇动翅膀所需的能量与肌肉力量

这可能是人类最难跨越的一道坎。即使我们拥有足够大的翅膀,要扇动它们产生持续的升力和推力,所需的能量和肌肉力量是极其巨大的。

我们不妨想想鸟类。鸟类的胸肌占据了它们体重的很大一部分,而且比其他脊椎动物的胸肌更为发达。它们拥有高效的呼吸系统,能够为肌肉提供充足的氧气。

人类的胸肌和手臂肌肉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力量,但与它们相比,我们显得“弱小”得多。如果想让一对面积达十几平方米的翅膀高效地扇动,我们的身体需要有惊人的爆发力和耐力。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人类的肌肉系统,让胸部和背部的肌肉群极其发达,甚至需要额外的辅助肌肉。

同时,我们还需要一个极其高效的能量供给系统。这意味着我们的新陈代谢速度需要大幅提升,才能为肌肉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呼吸系统也需要进行改造,以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地吸入和输送氧气。

那么,具体来说,翅膀会有多大呢?

我们来做个粗略的估算。假设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平面模型来估算,忽略复杂的翼型和空气动力学效率。

假设目标飞行速度是每秒15米(约54公里/小时)。
假设人类的平均体重是70公斤。
空气密度在海平面约为1.225 kg/m³。
一个简化的升力公式可以近似为:升力 = 0.5 空气密度 速度² 迎角 面积。

在飞行状态下,升力需要等于重力(70公斤 9.8 m/s² ≈ 686牛顿)。而要产生足够的升力,翅膀的面积需要非常大。一些估算表明,为了产生足够的升力,翅膀的 翼展 可能需要达到 8到10米,甚至更大。而考虑到翅膀的平均弦长(从前缘到后缘的宽度),一对翅膀的 总展开面积 可能会在 15到25平方米 之间,甚至更多。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对翼展10米的翅膀,展开后就像一架小型飞机的机翼一样宽。如果这对翅膀还要覆盖住我们的大部分身体,那么它将会是多么庞大的存在。

总结一下:

如果人类要拥有飞行的能力,那么一对翅膀的规模将会是相当惊人的。它们需要拥有巨大的展开面积,可能达到十几平方米,翼展长达八九米,甚至十米以上。同时,它们需要由轻盈而坚固的材料构成,并具备极其精密的结构和控制机制。最关键的是,人类自身的生理系统,特别是肌肉力量、能量供给和呼吸系统,都需要进行巨大的改造,才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翅膀进行有效的扇动,产生足够的升力和推力。

这就像是在我们现有的身体上,嫁接一个完全不同的飞行装置,而这个装置的规模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想象。这不仅仅是长出一对翅膀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身体整体的重塑。当然,这依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有趣课题,激发着我们对科技与自然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成年人的平均体重,在改动身体结构、增强肌肉的情况下,翼展 6.7 米以上就能扑翼飞行。

翼展 18 米以上,人靠现在的肌肉就能扑着飞起来然后滑翔。

可以在人身上配备比重低于空气的部件来更简单地飞行。你可以干脆让整个人的比重低于空气,那就不需要翅膀。

脚蹬转轮驱动螺旋桨比扑翼省力。1977 年 8 月 23 日,Paul B. MacCready 博士设计的、靠人腿蹬转轮驱动飞行的飞机 Gossamer Condor 2 在业余自行车手、悬挂式滑翔机飞行员 Bryan Allen 的驾驶下飞行了 2172 米,驾驶员输入的平均功率为 260 瓦,巡航速度 18 千米每小时。该机翼展约 29.25 米。

1979 年 6 月 12 日,Paul B. MacCready 博士设计的、靠人腿蹬转轮驱动飞行的飞机 Gossamer Albatross 在业余自行车手、悬挂式滑翔机飞行员 Bryan Allen 的驾驶下飞行了 35.7 千米,期间最大速度 29 千米每小时,最大飞行高度 1.5 米,横跨英吉利海峡从英国飞到了法国。该机翼展 29.77 米,在无风空气中飞行需要的最低输入功率为 300 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能勾起我们对飞翔的古老幻想。如果抛开物理定律的限制,纯粹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设想人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飞起来,那么一对翅膀得有多大呢?这需要我们仔细考量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白,飞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鸟类能够飞翔,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发展出了一整套适合飞.............
  • 回答
    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中费尽心思将达尔文的生物演化学说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无疑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个极具分量,但也颇受争议的举动。要理解他为何如此,以及这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关系,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当时的时代背景、严复的思想渊源以及他所处的历史使命。时代背景的“呼唤”:内忧外患下的救亡图存19世纪末.............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令人不安的假设性问题。如果一个科技水平极高的外星文明来到地球,并将我们人类圈养成观赏动物,我会非常、非常难以接受。以下是我对此的详细思考:核心反对理由:尊严、自由与自主性丧失最根本的反对理由在于,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最基本尊严的剥夺。将一个物种视为“观赏动物”意味着我们不再被视为具有.............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我们,整个人类,突然发现自己并非自然演化的产物,而是一群被精心设计、置于某个巨大实验室中的“试验品”,并且我们所谓的“历史”与“文明”都只是这场实验的一部分,那么,这将是一个足以撼动我们存在根基的时刻。首先,对“起源”的理解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直以来在物理、生物、社会学等领域孜孜.............
  • 回答
    《物种起源》这本书,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对生命史的一次梳理,更是一套预测未来的理论框架。达尔文的进化论,核心就是“自然选择”这一机制,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但又无比强大的塑造者,在漫长的时间里雕琢着世间万物。那么,它到底能预测什么?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可是一个既宏大又细致的问题.............
  • 回答
    如果地球从未进化出任何会飞的生物,那人类的飞行器发展之路,恐怕会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历史要曲折得多,也更加依赖于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和想象力。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一条截然不同的飞行器进化史。首先,没有鸟类、昆虫或翼龙的启发,人类对“飞翔”这个概念的理解,很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模仿自然,而是纯粹的数学和.............
  • 回答
    想象一下,夜空中划过一道刺眼的流光,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流星,而是一颗巨大的、携带毁灭气息的石块,它的轨迹直指地球。它的体型,与那个终结了恐龙王朝的巨兽不相上下,直径可达十几公里。面对这样一颗来自宇宙深处的“死亡宣告”,人类如今的科技力量,究竟有多大的胜算?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而是一个.............
  • 回答
    想象一下,这绝对是一场让人捧腹大笑、脑洞大开的奇遇!鸣人、路飞、柯南这三位来自不同世界、性格迥异的少年,如果在一场离奇的时空交错中突然出现在同一地点,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地点: 咱们就设定在一个有点奇幻但又接地气的地方吧,比如,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古老却又充满科技感的“遗迹小镇”。镇子不大,但建筑风格.............
  • 回答
    抖音上那些展示甩扑克牌、飞针等技能的表演者,他们的表演往往基于高超的技巧、精准的计算和对物理定律的巧妙利用。如果有人利用这些技能来作恶,确实会增加调查和抓捕的难度,但并非绝对不可能。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为什么作恶可能难以被抓到?1. 技能的隐蔽性和技巧性: 扑克牌的弹道和控制: 甩扑克牌.............
  • 回答
    旅行者二号的最新数据,就像在咱们平静的泳池里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开始认真审视一个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人类,真的能轻松飞出太阳系吗?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先知道旅行者二号是个啥。它和它的兄弟旅行者一号,都是人类向宇宙深处抛出的“信使”,携带了人类的问候和一堆关于地球的信息。它们.............
  • 回答
    这画面实在太有趣了!想象一下,如果三国里的那些风云人物,比如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甚至还有吕布,突然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汤师爷”和“黄四郎”的鹅城,然后被摆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凉粉……这恐怕会是另一场比当年赤壁之战还要热闹,还要让人啼笑皆非的局面。咱们就先从那碗凉粉说起。在鹅城,吃凉粉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 回答
    这画面想想就够劲儿。要是水浒里的好汉们,比如鲁智深、武松、李逵,还有那聪明透顶的吴用,突然闯进了那个充满黄四郎式土皇帝气息的鹅城,而且还非要尝尝那闻名遐迩的麻辣凉粉…… 嘿,那场面,绝对比汤师爷和张麻子那场“吃了我的凉粉,就得给我办事”的戏码要热闹得多,也更复杂得多。咱们先说说鲁智深。这位大师傅一看.............
  • 回答
    这问题太有意思了!要我说啊,这《让子弹飞》里的凉粉摊,要是真来了漫威的角色,那场面可就精彩纷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咱们一件件地掰扯掰扯。首先,谁来吃?这可是关键。要是来个绿巨人浩克,嘿,那凉粉摊可就遭大罪了。他那一肚子的饥渴,别说一碗,来多少他得吃多少。可问题是,他吃凉粉的样子,那可不是斯文。估.............
  • 回答
    要是《让子弹飞》里的吃凉粉那一段,换成《战锤》里的几位熟面孔,那场面可就热闹大了!我跟你讲,那绝对不是几碗凉粉能解决的事儿。想想看,黄四郎这老狐狸,要是他经营的是一个星际帝国边境上的小镇,那他的权力触角早就伸到宇宙深处了。而张麻子,这位强盗头子,他手里拿的估计就不是双管齐下了,而是几把重炮和一把爆弹.............
  • 回答
    这韦小宝要是真搁到《让子弹飞》里,碰上六子那档子事儿,嘿,那可就有意思了。这小子,脑子转得比谁都快,嘴皮子也跟抹了油似的,遇事儿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要是他真是六子,身上揣着的是那点辛苦钱,刚吃完两碗粉,正想着给钱赶紧跑路,谁知道这胡万(或者换个更损的)上来就咬定:“喂!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一碗的钱!”韦.............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如果说《复仇者联盟1》里那个抱着核弹冲向外星飞船的英雄不是我们熟悉的“吧唧”巴恩斯,而是我们的“美队”史蒂夫·罗杰斯自己,那么整个剧情的走向,以及美队下达那个艰难命令时的心境,都会彻底颠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队史蒂夫·罗杰斯和“吧唧”巴恩斯在电影里的关系。一个是拯救世界的超.............
  • 回答
    《让子弹飞》中,黄四郎的手下强占民女,这在影片中是确凿无疑的,而“大哥你是了解我的”这句话,更是与六子之死紧密相连,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桥段。如果,我们假设六子没有死,那么他将如何解释黄四郎手下欺凌民女这件事,从而推进剧情,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推测。首先,我们要明确六子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子。他虽然年轻,.............
  • 回答
    王兮兮飞踹美团外卖小哥的行为,无疑是一起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事件。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行为本身:暴力、失控、缺乏尊重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王兮兮的行为是暴力且不可接受的。 身体攻击是侵犯: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特别是飞踹这种带有明显攻击性的动作,是对.............
  • 回答
    关于“路飞不配当主角”的论调,以及由此产生的“换主角”和“刷讨厌”的现象,这确实是《海贼王》粉丝群体中一个比较有意思,也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种现象,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出现。 角色定位与观众期待的冲突: 路飞的“主角光环”实在是太耀眼.............
  • 回答
    郑州人民医院试工人员于逸飞在地铁上逆行救人的行为,以及医院对此的决定,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于逸飞的行为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事件本身。 事件经过: 据媒体报道,于逸飞在郑州地铁某站,发现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倒地,生命垂危。在场的许多人可能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