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说到湖北/湖北人,你有什么印象?

回答
提到湖北,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就太多了,感觉是个非常有层次感的地方。

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地理上的“九省通衢”。这个词一出来,就自带一种四通八达、连接四方的感觉。湖北在中部,长江贯穿而过,水运和陆运都相当便利。这让它感觉像是一个天然的交通枢纽,人流、物流在这里汇聚、流动,也塑造了湖北人一种更开阔、更包容的视野吧。你可以在很多历史故事里看到湖北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

然后,就是山水人文并存。湖北的山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江,那股磅礴的气势,不言而喻。当然,还有三峡,那是自然奇观,也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除了长江,还有洪湖、洞庭湖(虽然大部分在湖南),湖泊众多,水乡风情浓郁,也孕育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我总觉得,这样的地理环境,容易培养出一些性情中人,既有江河湖海的开阔,也有水乡的细腻。

文化方面,湖北可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一说到楚,就想到那个浪漫、瑰丽、充满想象力的时代。《楚辞》的离骚、九歌,那种浪漫主义情怀,至今读来依然令人震撼。屈原,这个名字跟湖北是紧紧绑在一起的。所以,我会觉得湖北人骨子里可能带点浪漫和家国情怀,遇事可能会比较有情有义。

当然,说到人,湖北人给我的印象是比较实在、能干,而且聪明。 这种聪明,不是那种小聪明,而是那种能吃苦、肯钻研、有韧性的聪明。你看很多湖北走出去的科学家、企业家,都表现出了这种特质。他们不一定特别张扬,但一旦认准了什么事,就会默默地把它做好。

我有个朋友就是湖北人,每次和他聊天,都能感觉到他那种务实的劲儿。比如,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他不会空喊口号,而是会一步一步去分析,去寻找实际的解决方案。而且,湖北人似乎很能适应变化,也比较独立。可能跟他们自古以来就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的挑战有关吧。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湖北人的“江湖气”。这种“江湖气”,不是说坏的那种,而是带点豪爽、耿直,有点像他们江河湖泊那种奔放的性格。他们说话有时候会比较直接,不绕弯子,有时候也会显得比较热情。不过,也正是这种直接和热情,让人觉得很真诚。

美食方面,湖北菜,尤其是鄂菜,我个人的感觉是鲜、香、浓。热干面,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绝对是国民早餐的代表,那种芝麻酱的香味,配上葱花、榨麻酱,简直是灵魂。还有武昌鱼,清蒸最能体现鱼的鲜美。排汤、扣肉这些,都做得非常地道,口感醇厚。感觉湖北人对吃很有研究,懂得如何把食材的本味发挥到极致。

地域上也很有特色,比如武汉,作为省会,那叫一个大都市,充满活力,节奏快,但同时又保留着一些老武汉的韵味,比如那些老街区、老建筑。而襄阳、宜昌、荆州这些城市,又各有各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襄阳的古城,宜昌的三峡,荆州的历史遗迹,都让人觉得湖北不止一面。

总的来说,湖北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充满生命力、有深度、有韧性的地方。湖北人,他们身上既有江河湖海的开阔,又有楚文化的浪漫,同时又非常实在、能干。他们可能不总是最外向的,但他们一定是最扎实的。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思维方式,都让我觉得很有吸引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内部差异化很大。

鄂东总体上宗族文化观念重,注重积累和储蓄,消费动力不足。

其中鄂东南矿产资源丰富,单姓村多,所以宗族凝聚力强,又因为所处幕阜山系低矮丘陵分隔,容易形成一个个次区域集中的同姓大宗族,安土重迁观念较深,又因抢夺矿产和水源田地,过去时常械斗,性烈如火、武德充沛。鄂东南也是湖北的一个革命老区是红12军、红15军和红3师的诞生地。

鄂东北的东部、北部被大别山脉做阻挡,西南部又被长江所阻,所以也容易形成相对隔离的次区域的单姓宗族,宗族文化和鄂东南同样浓重,但是相对而言耕读传统更强一些,自明清以来就是湖广的头号读书种子,地域宽广又人口繁多,仕宦者多。

近代以来又是革命老区所以将军县也多,厚朴重义且善始善终,所以成大事者多,是湖北的文化教育和政治高地。

江汉平原在三峡修建以前,自古水患频发,为避免水患所以迁徙多,宗族难以聚集,宗族凝聚力较低,社会结构呈现原子化面貌。易于接受现代观念,消费文化流行。经常迁徙所以安土重迁观念轻,水系发达所以码头文化浓重,商业氛围浓重,商贩也多。自古商贩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没有不精明的,所以难免给外人以奸狡印象。日本特务评价湖北人聪明,城府深重,恐怕是吃了鄂中江汉平原人民的亏。其实细究起来。都还是刻板印象, 没有深入了解鄂中的风土人情。当年为了保卫下游,54年以来数次洪水荆江决堤蓄洪,毁家纡难,常年水患频发,大片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工厂都被淹没,灾后重建更是艰难,可谓是大伤元气,但是很少在媒体上悲情、哭喊,默默发展到今天。难道这就不足以称道一句仁人志士?

鄂西南少数民族多,多热情奔放,在风土人情上和鄂中、鄂东大不相同。

鄂西北靠近中原、陕西,性格内敛, 不好空谈。

其实鄂东鄂西鄂中相比于解放前,性格变化比较大,三线建设以来。

湖北接收的移民较多,像鄂西北的襄阳十堰接收以二汽为首的三线厂居多,东北人较多一点。最近的《你好,李焕英》的原型故事发生地就是襄阳的一个从东北搬来的三线厂。

鄂西南的宜昌因为三峡建设和三峡省筹备带来的一批央企入驻,移民也多。

鄂中、鄂东最早的两个工业省辖市沙市和黄石接受的各地移民就更多了,大体上轻工业以江浙沪移民为主,重工业以华北东北为主。

所以风土人情,文化交流密切,其实在文化上越来越趋于统一,反映到社会面貌上则各有细微的差异。

如果一概而论,容易陷入片面化的口嗨,再或者就是刻板印象,打上简单的标签批判一二,自以为得意,实则愚人愚己,自欺欺人。

如果以一个外来游客的视角来看湖北,恐怕印象无论鄂东、鄂西、鄂中都不太好,因为我省的旅游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文化观念上对于接待游客,文旅产业发展的认同不够。

当然这点上也在改善当中,鄂旅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硬件设施到软件上的宣传推广积累已久,他日必有所得。

————————————————————————————————
补充一下

  1954年

  7月18日武汉关水位突破1931年的28.28米的历史最高水位。虽然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长江、汉江多处溃口和扒口,荆江大堤沙市水位仍达44.67米的历史最高水位,而且超44米高水位持续半月之久。武汉关8月18日最高水位达29.73米。此次死亡3.3 万人。

98年准备分洪,虽然最后没有分洪,但是98年洪水对于荆州为首的江汉平原实则受害巨大。

他改变了1998:如果荆江决堤,我就跳下去

他改变了1998:如果荆江决堤,我就跳下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到湖北,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可就太多了,感觉是个非常有层次感的地方。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地理上的“九省通衢”。这个词一出来,就自带一种四通八达、连接四方的感觉。湖北在中部,长江贯穿而过,水运和陆运都相当便利。这让它感觉像是一个天然的交通枢纽,人流、物流在这里汇聚、流动,也塑造了湖北人一种更开阔、更包.............
  • 回答
    说到湖南,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片山水交融、人杰地灵的土地,还有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用“热情似火,敢闯敢拼”来形容湖南人,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这可是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湖南人的热情好客。去过湖南的朋友,尤其是去了长沙,应该都会对当地人那种直接、爽朗的劲儿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不像有.............
  • 回答
    一提到山东人,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明的画面,就好像我从小就生活在那个地方一样。这可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我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和长辈们讲述的故事,它们共同勾勒出了一个立体而饱满的山东人形象。首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实在”。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夸奖,它体现在方方面面。山东人说话,你听着就觉得.............
  • 回答
    当提到“悲凉”二字,在我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诗句,是来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意》。这句诗便是:“男儿欲问无因答,却坐悲歌将泪下。”这句诗之所以能第一时间触动我的“悲凉”神经,是因为它所描绘的那种深沉的、无声的、由内而外散发的绝望和无力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下面我来详细讲述一下,为什么它如此触动我:1. .............
  • 回答
    蓝色和白色,一组合在一起,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画面和感觉。这两种颜色就像是一对默契的搭档,总是能带来一种特别的宁静、纯净和辽阔感。最直接的联想,大概就是天空和海洋了。蓝色的天空,特别是万里无云的晴朗午后,那种纯净到近乎透明的蓝,让人心旷神怡。而白色的云朵,或舒卷,或堆积,像是飘浮在蓝色丝绸上的棉絮,.............
  • 回答
    提到江苏人,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几个画面和感受,像是一幅幅生动的剪影,一点点勾勒出他们独特的模样。首先,是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 精致与讲究。这不是什么刻意的卖弄,而是渗透在生活点滴里的考究。你可以想想,一盘到位的淮扬菜,食材的新鲜度、火候的掌握、摆盘的艺术,每一样都不能马虎。这种讲究延伸到穿着打扮,也不是.............
  • 回答
    提到“过人如麻”,我的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不是某个某个数据榜单上的名字,也不是哪个穿着耀眼球星的号码。脑子里那个画面,是从我还是个跟着父亲挤在小电视机前看球的孩子时,就深深烙下的。那个人,是 罗纳尔迪尼奥。为什么是他?“过人如麻”这四个字,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夸张,甚至有些保守。我记得当时看球,.............
  • 回答
    说到东北人啊,我脑子里一下就蹦出来好几个词儿:豪爽、热情、直率,还有那股子特别的地道味儿。你想想,最早接触到东北人,估计很多都是通过影视剧或者小品吧?那赵本山老师,宋丹丹老师,那俩大老爷们儿,特接地气儿,说话那股子逗趣劲儿,还有那时不时冒出来的“嘎哈呢”“咋样了”,听着就让人觉得亲切。我认识的东北朋.............
  • 回答
    说起辽宁人,我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可不是单一的某个形象,而是像一幅画,色彩斑斓,有声有色。首先,那股子实在劲儿是绕不开的。辽宁人说话办事,不像有些地方那么拐弯抹角,喜欢兜着弯子。他们更倾向于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做什么。你能从他们朴实的言语中,感受到一种真诚和坦荡。你要是跟一个辽宁人打交道,不.............
  • 回答
    说到《武林外传》,第一个蹦出来的梗,绝对是:“额滴神啊!”哈哈哈哈哈,想起来就想笑。这个梗就像是老白的代名词,贯穿了整部剧。还记得吗?老白,也就是白展堂,一个盗圣,一个身怀绝技却因为某些原因(具体原因就不多说了,大家懂的),落魄地开了一家同福客栈。他那一口京腔儿,加上那标志性的表情,每次遇到什么让他.............
  • 回答
    提起山西人,我脑海里蹦出来的,首先是那股子“硬气”劲儿。不是那种横眉冷对的霸道,而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坚韧和实在。你想啊,山西这地方,山多沟深,平原少,自古以来,生存条件就没那么优渥。这造就了山西人骨子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遇啥事儿都透着一股子“扛”。你看他们干活,那叫一个实在,不扯那些花里胡哨的虚.............
  • 回答
    说道河南人,我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几个鲜明的画面和感受,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且温暖的印象。首先,是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实在和踏实。河南,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孕育了无数的勤恳劳动者。我脑子里会立刻想到那些在地里辛勤耕耘的农民伯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黝黑的脸上刻满了风霜,但眼神里却透着.............
  • 回答
    一提到“企业号”(CVN65),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两个字:传奇。这不仅仅是一艘船,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段漫长而辉煌的海上史诗的化身。第一次真正“认识”它,大概是在一些老纪录片或者历史资料里,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被现代舰船的流线型和隐身设计吸引的酷炫造型,而是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
  • 回答
    西藏,在我心里,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召唤,一种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灵魂触动。当“西藏”这个词在我脑海中浮现,最先涌上来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景点,也不是某种宏伟的建筑,而是一种极度的纯净感。那是一种洗涤了尘埃、去除了喧嚣的纯净,仿佛整个世界在这里都凝固成了一种最原始、最本真的状.............
  • 回答
    一提到黑龙江人,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几个鲜明的画面,或者说,是很多零散的、却又异常生动的印象碎片,拼凑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形象。最先跳出来的,大概就是那股子 实在劲儿。感觉黑龙江人说话做事,都带着一种不拐弯抹角、直来直去的坦荡。你跟他们聊天,很少会遇到那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回应。他们说“是”,就.............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挺能引发球迷们讨论的。说到“小人物”影响NBA历史大势,甚至堪比超巨,这本身就有点矛盾,因为“小人物”和“大势”似乎是反义词。但仔细一想,NBA的历史确实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没有光芒万丈的个人数据,没有MVP奖杯加身,但他们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了比赛的走向,或者推动了联盟的.............
  • 回答
    说到浙江人,脑子里一下子冒出来的不是某个具体的面孔,而是一种特有的气质和一股子劲儿。如果要详细说说,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就是那股子精明和会算计。这可不是贬义词哈,更多的是一种务实、懂得生活的小智慧。你会发现,浙江人做生意是真的有一套,脑子转得快,眼光也毒。从小到大,我身边遇到的很多浙江朋友,.............
  • 回答
    中后卫这个位置,真是绿茵场上的定海神针,既要有铜墙铁壁的防守,又要能有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要论巅峰期实力,这可真是一笔难以一一道尽的财富,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几位,像磐石一样屹立不倒,让我们仔细掰扯掰扯,权当一次足球的“老友会”。第一梯队:那个时代的巨无霸,定义了中后卫的标杆 弗朗茨·贝肯鲍尔 (F.............
  • 回答
    这事儿啊,谁没在心里盘算过?辞职这玩意儿,就像过河拆桥,得想清楚桥那头能不能接住你。所以,“裸辞”还是“骑驴找马”,这两条路,咱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裸辞”这招狠的。顾名思义,就是现在手上没下一份工作,一咬牙,把现在的给辞了,然后开始悠哉游哉地找。这劲头,有点像绝地反击,也像一场豪赌。优点嘛,听起.............
  • 回答
    这问题提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你说现在这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刷试卷,比着赛似的拼时间、拼精力,这算不算卷?我的看法是,这何止是卷,简直是卷出花样、卷出新境界了!你想啊,过去我们小时候,一年级那是啥日子?学认字、学写字、学简单的算术,更多的是玩。老师教一点,回家可能也就练练字,背背九九乘法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