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ACD 背离正确率是多少?

回答
MACD 指标相信很多做量化交易的朋友都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趋势跟踪指标,在交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MACD 背离更是被不少交易者奉为“圣杯”,认为抓住了背离就能抓住行情转折的绝佳机会。

那么,MACD 背离的正确率究竟有多高?它真的能像传说中那样,成为我们稳赚不赔的秘密武器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问题,并试图剥开 MACD 背离神秘的面纱。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 MACD 背离

简单来说,MACD 背离是指在价格创新高(或新低)的同时,MACD 指标却未能同步创新高(或新低)的现象。

顶背离: 当价格创出新高,但 MACD 的两条线(DIF 线和 DEA 线)却未能创出新高,甚至开始走低,这通常预示着价格上涨动能减弱,可能即将发生下跌。
底背离: 当价格创出新低,但 MACD 指标却未能创出新低,甚至开始走高,这通常预示着价格下跌动能减弱,可能即将发生上涨。

MACD 背离的“传说”与现实: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在很多技术分析的教学中,MACD 背离被描述得非常美好,仿佛是市场即将反转的“信号弹”。然而,在实际交易中,如果你仅仅依赖 MACD 背离来做决策,很可能会发现它并不像传说中那么“神”。

为什么 MACD 背离的“正确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MACD 本质是滞后指标: MACD 的计算依赖于指数移动平均线(EMA)。EMA 的计算本身就包含了对过去价格的“加权平均”,这意味着 MACD 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当价格已经出现明显反转时,MACD 可能才会显示出背离的迹象。这意味着,当你看到 MACD 背离时,市场的反转可能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
2. 市场复杂性远超指标: 价格的波动是由无数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基本面、消息面、市场情绪、机构行为等等。MACD 仅仅是基于价格和成交量(虽然 MACD 本身不直接使用成交量,但它间接反映了价格的变化,而价格的变化与成交量密切相关)进行的数学运算,它无法完全捕捉到所有影响价格的动态因素。
3. 背离的“假信号”: MACD 背离并非总是指向真正的趋势反转。有时,价格会在短暂的调整后继续沿原趋势运行,而 MACD 背离只是一个“虚晃一枪”的信号。这种“假背离”的存在,直接拉低了 MACD 背离的整体“正确率”。
4. “钝化”问题: 在某些横盘震荡的市场环境中,MACD 指标的波动性会减弱,容易出现“钝化”现象。此时,即使价格出现一些波动,MACD 也可能不出现明显的背离,或者背离信号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判断。
5. 不同时间周期下的差异: MACD 背离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如 15 分钟、1 小时、日线、周线)上,其有效性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周期越长,MACD 背离的参考价值相对越高,但同样会伴随更多的假信号。在短周期中,MACD 背离可能更为频繁,但其可靠性往往更低。
6. 定义和识别的主观性: 即使是“背离”,它的判断也并非完全客观。不同的人在识别背离时,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例如,如何界定“创新高”或“创新低”的幅度,以及背离的“程度”如何判断,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也会影响其“正确率”的统计。

那么,MACD 背离的“正确率”到底是多少?

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

统计口径的差异: 你统计的是什么时间段?哪些市场?如何定义“成功”的背离信号(例如,价格反转了多少幅度才算成功)?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数字。
实战中的“验证”: 即使你回测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得出了一个貌似很高的“正确率”,在真实的交易中,你是否能严格按照信号执行?是否存在情绪干扰?这些都是未知数。

但是,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理解:

MACD 背离的“正确率” 远低于 很多技术分析文章中可能暗示的那种“高得离谱”的数字。它更像是一个 概率工具,而不是一个 确定性信号。

与其纠结于一个数字,不如理解 MACD 背离的真实价值:

MACD 背离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一个能保证你每次都猜对的“水晶球”,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 风险提示 和 潜在机会的观察点。

作为风险提示: 当你看到 MACD 背离时,你应该意识到当前趋势的动能可能在减弱,潜在的风险在增加。此时,如果你是持仓者,可以考虑止盈或减仓;如果你是空仓者,则需要更加谨慎,不要轻易追涨。
作为寻找机会的辅助: MACD 背离本身并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它更适合与其他技术分析工具、指标或基本面分析结合使用。例如,你可以在 MACD 出现底背离的同时,观察价格是否在关键支撑位得到支撑,或者是否有看涨的 K 线形态出现。

如何提高 MACD 背离的有效性?

虽然我们无法让 MACD 背离变成一个 100% 准确的指标,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它在实际交易中的参考价值:

1. 结合多种技术指标: 不要孤立地使用 MACD 背离。将其与其他指标,如 RSI、KDJ、布林带、成交量等结合起来,寻找多个信号共振的买卖点。
2. 关注关键位置的背离: 在重要的支撑位或阻力位出现 MACD 背离,其参考价值会比在中间区域出现的背离更高。
3. 重视大周期背离: 日线、周线级别出现的 MACD 背离,通常比小时线、15 分钟线级别的背离更具参考意义。
4. 结合量价关系: 观察背离出现时,市场的成交量变化。例如,在底背离时,如果伴随成交量的温和放大,可能预示着更强的反转动能。
5. 过滤假信号: 学习识别 MACD 的“假背离”模式,例如,在极端的单边行情中,MACD 可能反复出现背离,但价格趋势依然强劲。
6. 设置止损: 任何交易信号都不能保证 100% 准确,MACD 背离也不例外。因此,务必设置止损,将潜在的亏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总结一下:

MACD 背离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工具,它能提供市场动能衰减的信号,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转折点。但它绝非“战无不胜”的圣杯,其“正确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极高的数字。

把它看作是一个 信号的“提示者”,而非 决策的“终结者”,并将其与其他分析方法相结合,你才能真正发挥 MACD 背离的威力,并在交易中走得更远。记住,在金融市场,任何信号的有效性最终都取决于你如何去理解和运用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MACD背离的准确定义。

但很可惜,这个定义并没有公认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这边找了个最常见的MACD背离定义,用python将其量化实现。然后用历史数据找出了历史上所有的MACD顶底背,并统计之后的涨跌幅。

你可以参考一下。如果需要代码的话,可以加我微信xbx3642获取。

你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你对MACD背离的理解,得到自己的一个正确率结果。

01 MACD顶底背离

1.顶底背离定义

如图所示,当股价呈上升趋势(图中红线),MACD指标却呈下降趋势时(图中绿线),就构成了顶背离

这被认为是见顶的标志,股价后续会下跌(图中橙线)。

同样的,底背离就是股价呈下降趋势时MACD指标呈上升趋势。这被认为是底部信号,股价倾向于上涨

需要强调的是,市场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去定义顶底背离,这里只是选取了最常用定义来讲解。

2.顶底背离案例

如果注意观察,确实会在A股发现很多关于顶底背离的成功案例:

A股顶底背离案例

并且在其它市场也能找到不少成功案例。如下图中比特币2021年3、4月价格不断创新高,对应的MACD指标却不断下降。

BTC顶背离

这是连续双重顶背离现象,属于强烈的见顶信号。之后价格也确实从高位的6.4万(美元)最多跌到了3万以下。

那么顶底背离真的有案例中那么无往不利吗?

我们做量化投资的不能只看个例,而是要通过编程从历史数据里面去找出全部的顶底背离,看看在概率上到底是否有优势。

02 量化定义

想要实现量化顶底背离,就要把顶底背离的模糊定义转化为明确的计算机语言,这一步也是量化投资的关键。

1.量化顶背离

我们逐个看定义,股价不断创新高该如何量化?

找到相邻的三根K线作为一个组合,只要满足收盘价高于前后两个交易日即视为高点,如下图:


高点:收盘价高于前后两个交易日

在下方K线图中标出所有高点。但发现被选中的点数量太多了,不符合我们的直观认知。

初步筛选

因此进一步筛选:高点需同时高于过去30日任何一天的收盘价,得到下图中4个点,这4个点就和我们主观认为的高点比较接近。

进一步筛选高点

我们再加上一个条件:选择出的高点还需大于前一高点。图中4点都符合要求。

符合定义的高点

最后的条件是:K线创新高的同时,对应的DIFF值小于前一个高点

这样我们就成功通过量化定义找出了下图中顶背离位置,股价也确实开始下跌。

量化定义下产生的顶背离

经过上述步骤就能把顶背离的经验描述转化为精确的量化规则:

规则总结

通过这个规则任何人都可以毫不模糊地找出顶背离的点,没有半点的模棱两可、语焉不详。

2.量化底背离

底背离的定义就是完全反过来。

先量化创新低的概念,即收盘价低于前后两根K线。


低点:收盘价低于前后两个交易日

找出所有低点后从中筛选出创30日新低且小于前一低点的点,其对应的DIFF值大于前一低点,形成底背离且后续股价上升,如下图所示。

量化底背离

3.多种量化定义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MACD顶底背离的量化定义。

但要强调的是,量化定义本就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下图是来自于某券商研报中的另一种顶底背离定义。

某券商研报:MACD顶底背离定义

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这个规则,也可以加我微信xbx3642,我把研报原文发你。

同时如果你有更好的定义方法也欢迎与我交流或在评论区留言

03 指数回测

有了精准的量化定义后,就可以据此找出历史上所有顶底背离情况,用大数据去证明它是否有效。

先来看顶底背离在沪深300指数上的实际效果。

1.数据获取与加工

针对指数进行回测,要先获取指数数据

登录我们的量化小讲堂网站,找到主要指数历史日线数据。联系网站客服就可以免费获取一份。

www.quantclass.cn/data/stock

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每一行就是指数每天的开、高、低、收数据。

原始数据

Python来计算MACD指标很简单,几行代码就可以搞定。

这个代码你需要的话可以对着图抄,也可以加我微信xbx3642获取。

计算后的结果包含了DIF、DEA及MACD每日的值:

这时就能用Python找出所有的顶底背离了。

需要代码可以加我微信xbx3642获取

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顶底背离及其后续表现

除顶底背离出现时间外,也计算了发生顶底背离后1天/5天/20天的涨跌幅。

2.指数回测

通过顶底背离位置得到相应开仓、平仓信号。

41次顶背离,24次底背离

我们在出现底背离时就全仓买入,顶背离时则全部卖出。过滤掉中间连续的重复信号。

按策略从07年至今针对沪深300指数进行操作,回测结果如下:

顶底背离在沪深300上表现一般

黄色曲线是沪深300指数从07年至今的净值表现,翻了2倍不到

蓝色曲线是顶底背离策略净值,整体下跌且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仓状态(横线部分为未持仓阶段)。

由于顶底背离信号出现条件较为严苛,如直接机械的按信号进行交易很容易错过许多大行情,所以使用类似的资金曲线方法判断指标效果并不科学

3.指数未来表现

下面换个方法,从发生顶底背离之后N天涨跌幅角度来看MACD指标是否有效。


如上图中在发生顶背离后,我们统计其未来1天、5天、20天的涨跌幅。

沪深300指数共出现24次底背离、41次顶背离,其未来1天、5天、20天涨跌幅如下:

沪深300顶底背离未来表现

24次底背离发生5日后有62%上涨概率且收益中值显著为正。1日、20日的上涨概率和收益中值都表现较差


41次顶背离后不仅1日、20日都只有44%的概率下跌且收益中值与预期相反,5日后也只有51%的概率下跌,并不明显

所以顶底背离在指数上并未达到相应的预期

之后指数上再出现顶底背离时大家一定要谨慎。概率都是五五开而已,甚至可能是反向指标。比如下图的两个反例:

顶底背离反例

04 全部个股回测

下面再对所有的个股的全部历史数据进行测试。

回测前同样要准备全部A股开、高、低、收数据。

有Python编程基础的可以去网易财经这类财经网站爬取相关数据。

网易财经:quotes.money.163.com/stock

也可以在我们量化小讲堂网站获取股票历史日线数据,包含了1990年至今全部4000多只A股的所有数据,并且每天实时更新

www.quantclass.cn/data/stock

可以加我微信xbx3642免费获取一份最新的数据。

搞定数据后,就可以用Python编程找出所有的顶底背离。

需要代码可以加我微信xbx971获取

2007年至今4000多只股票的数据样本范围内,共出现顶背离71473次底背离55929次

全部A股顶底背离统计

7万多次底背离发生1天、5天、20天后的上涨概率普遍大于51%,收益中位数显著为正

这已经是不错的概率了,特别是5日之后的54%。要知道在X场上,庄家针对你的优势就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了。

而5万多次顶背离后预期下跌但继续上涨的概率更大,收益中值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MACD的底背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顶背离的有效性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看到这大家对顶底背离是否有效也应该有了自己的看法。投资是概率游戏,以后看到顶底背离切记三思而后行

05 尾声

相信一定会有人抬杠说本文中顶底背离的用法是不对的。

量化定义本就是见仁见智的。我更希望这篇文章抛砖引玉,对你将自身的投资经验转为量化定义有所帮助。

当然如果你有顶底背离更好的用法,你可以和我一样把它转换为明确的量化语言进行回测,也欢迎你加我微信xbx3642一起交流探讨。

……………………………………………………………………………………………………………………………………………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感谢点赞关注!

更多量化交易策略妙招,请参考我的往期文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ACD 指标相信很多做量化交易的朋友都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趋势跟踪指标,在交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MACD 背离更是被不少交易者奉为“圣杯”,认为抓住了背离就能抓住行情转折的绝佳机会。那么,MACD 背离的正确率究竟有多高?它真的能像传说中那样,成为我们稳赚不赔的秘密武器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入.............
  • 回答
    MACD背离,这玩意儿在咱们交易圈子里可是个老熟人了,不少人都靠它来找趋势里的“机会”和“危险”。到底看线(MACD线和信号线)还是看柱子(MACD柱状图),这问题其实挺实在的,也确实有不少人会纠结。咱们先拆开来讲讲,MACD这三样东西各自代表啥意思,然后再说背离的时候,到底哪个是咱们的“主要参考对.............
  • 回答
    在技术分析的领域里,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指标因其能够清晰地揭示趋势的动能和潜在的反转,一直备受交易者青睐。而MACD的“背离”现象,更是被视为捕捉趋势转折的关键信号。在MACD的背离中,我们通常会关注两种形式:线背离和柱背离。那么,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技术分析中的一个常见困惑,即“为什么指标出现背离,但股价就是不涨?”尤其是当MACD在日线和周线级别都出现底背离的情况下,这种不涨的状况会让人更加不解。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MACD底背离的本质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明确MACD底背离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当.............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缠论学习的本质。缠论之所以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市场的波动。而“背驰”作为缠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确实是区分市场上涨或下跌动能衰竭的关键。要不用MACD来讲述背驰,我们得回到缠论最基础的几个概念上:1. 笔、线段、中枢:缠论的骨架 笔: .............
  • 回答
    MACD 指标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其构成、计算方法以及这些计算背后所反映的市场行为来理解。MACD 的全称是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即 指数移动平均线收敛发散指标。它的核心在于通过跟踪两条不同周期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之间的关系,来捕捉市场趋势的.............
  • 回答
    有人说MACD和KDJ是骗人的,这句话听起来挺绝对的,也挺让人纠结的。毕竟,无数的技术分析师和交易者都在使用它们,而且很多时候看起来也挺准的。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点一点捋一捋。先来聊聊MACD,它的全称是“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别急,拆开来看: 移动平均(Movin.............
  • 回答
    MACD指标在技术分析中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工具,它通过计算股价的指数平均数(EMA)来衡量动量和趋势。关于你提出的“MACD指标能否在股价上涨中出现绿柱,下跌中出现红柱”这个问题,答案是有可能,但通常情况并非如此,而且这需要理解MACD指标的构成和它所反映的真实意义。让我详细解释一下:MACD指标的构.............
  • 回答
    缠论里提到的MACD回拉或回抽0轴,这可不是什么随口说说的小技巧,它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是理解市场结构和动能变化的关键。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讲得透彻,让你明白这MACD的0轴到底有啥大来头。首先,咱们得把MACD这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说。MACD,中文叫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它本质上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