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买得起北上广别墅的人,为啥不选择买小岛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一个“买个小岛”的浪漫幻想,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巨大的当下。那些能在北上广深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拥有一栋别墅的人,理论上,他们的财富已经足以让他们考虑很多“非主流”的资产了。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即使有钱,也不倾向于买岛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复杂且现实的考量,远不是简单的“钱多钱少”问题。

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

1. 概念的偏差:我们想象中的“岛” vs. 现实中的“岛”

首先,很多人的“买岛”幻想,其实是基于电影、小说里那种热带天堂、私人领地式的描绘。那种有椰林树影、沙滩阳光、一望无际的大海环绕的岛屿,我们称之为“天堂岛”。

“天堂岛”的稀缺性与天文数字般的成本: 真正符合这种想象、并且地理位置适宜(比如离大陆不太远,交通方便,有一定开发潜力)的私人岛屿,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其稀缺的。它们的价格往往不是按“平米”计算,而是按整个岛屿的“开发价值”和“稀缺性溢价”来定。想想马尔代夫的那些度假村,一个小型岛屿的租赁权或购买权,动辄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美金,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北上广别墅的价格区间。即使有一些相对便宜的岛屿,也往往位于交通极不便利、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础设施的地方,本身价值就很有限。

“北上广别墅”背后的现实价值: 在北上广深拥有别墅,意味着你购买的是一个有明确土地使用权、有成熟城市配套(水电、网络、道路、医疗、教育、商业服务)、有稳定市场价值和变现渠道的房产。它与你当前的生活方式、工作、社交圈紧密相连,是一种“融入社会”的资产。而一个荒岛,首先它可能没有明确的产权(很多海岛的主权在国家),即使能买,也只是使用权,而且基本是“白纸一张”。

2. 开发与维护的无底洞:钱只是开始,精力是无尽的消耗

假设你真的找到了一个“能买得起”的岛,而且也支付了购买费用,那才是噩梦的开始。

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投入: 你想在岛上住?你需要通电、通水、通网络、修建住所、修建码头。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系统工程。电力可能需要自建发电机组或铺设海底电缆(成本极高且易损坏),供水可能需要淡化海水或修建蓄水池,网络信号可能需要卫星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随便一项都可能比你在北上广买的别墅本身还要贵。

持续的维护成本与专业团队: 岛屿往往面临海风、潮湿、咸度等严峻的自然环境考验。建筑、设备、植被都需要频繁的维护。你需要雇佣专业的维护团队,可能包括水工、电工、园丁、船员、安保人员等等。而且,他们也需要吃住行,这又是一笔巨大的日常开销。想想一个大型游轮的运营成本就知道了。

能源消耗: 岛屿远离大陆,能源供应是个大问题。自给自足的能源系统(太阳能、风能、发电机)都需要大量投入和维护。

环境的不可控性: 海岛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台风、海啸、海平面上升等。一旦发生,可能瞬间摧毁你的一切投入。而且,很多海岛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任何开发行为都需要极其谨慎,否则可能带来环境灾难,甚至触犯法律。

3. 法律、政策与边界的模糊

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私人拥有岛屿的权利是有严格限制的。

主权与所有权: 很多国家的领土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只能购买岛屿的使用权,而非绝对的土地所有权。而且,很多有价值的岛屿可能位于敏感的战略位置,国家出于安全考虑,不会允许私人随意买卖或开发。

开发限制与环境保护: 即使你拥有了使用权,开发也面临重重限制。大多数海岛都被视为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政府会对开发项目进行严格审批,限制开发规模和类型。你想建个豪华别墅,可能被要求采用环保材料,限制排污,甚至禁止砍伐树木。这些都会大大增加开发成本和难度。

国籍限制: 有些国家不允许外国人购买或租赁海岛,或者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

边界与管辖: 你买的岛屿属于哪个国家?它的法律法规是什么?如何处理进出岛的边检、海关?这些都比你在国内买房要复杂得多。

4. 生活方式的极端与便利性的牺牲

购买别墅,通常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间,同时不牺牲原有的生活便利性。而选择一座海岛,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颠覆。

极端孤立: 除非你的岛屿就在大城市海港边上,否则大部分私人岛屿都意味着相对的孤立。你需要依赖船只或飞机进行交通。日常购物、就医、子女教育、社交活动等都需要长途跋涉。这对于习惯了都市便利生活的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安全问题: 一个孤立的岛屿,安全问题也会变得更突出。你需要自己建立一套完整的安保系统,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和精力投入。

“玩票”性质的昂贵: 很多人买别墅是作为自住或投资。但买岛,更多时候是一种“情怀”或“炫耀”的消费。一旦体验过开发、维护的艰辛,以及岛上生活的单调与不便,很多人会发现,这笔钱花得并不划算,甚至不如花钱去马尔代夫或其他度假岛屿享受一段时间来得更实际、更快乐。

5. 变现的困难与价值的波动

别墅作为房产,有相对明确的市场和变现渠道。而私人岛屿的买家群体则非常小众。

目标客户群窄: 想要购买私人岛屿的人,必须具备巨额资金、对孤立环境的接受能力、以及承担开发维护的能力。这样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非常稀少。

估值与定价的复杂性: 岛屿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开发潜力、以及买家的特定需求。它不像标准化房产那样容易形成公开的市场价格。一旦你想出售,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并且价格也难以预期。

总结一下:

在北上广深买别墅,是对你当前财富和生活方式的一种“优化”和“提升”,它是在现有社会体系下的一种合理且相对保值的投资。而购买一座私人岛屿,则更像是一种极其昂贵、极其耗费心力、并且风险极高的“个人项目”或“生活实验”。

对于一个在北上广深拥有别墅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了相对舒适和便利的生活,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让资产更安全、更有效率地增值,或者提升生活品质。而“买岛”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难以想象的投入、对现有生活方式的颠覆,以及不确定的回报。

所以,即使有能力,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更“实在”、更符合社会逻辑和个人需求的选项,比如继续升级房产、投资其他领域、或者干脆享受生活,而不是去承担一个“孤岛”的梦想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偶尔去一些开发的成熟的度假岛屿体验几天,或许比买下一个荒岛来得更明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上广深的别墅就是普通住宅汪洋大海中的岛屿啊,没这个认知,才会提出这个问题,最终被迫离开北上广深,住到nowhere的岛屿里去。

user avatar

买个破岛,盖上豪华别墅,安心享受,得到的只是内心的宁寂。

在大城市买个别墅,安心享受,既能得到内心的宁静,还能得到周围很多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比买个破岛多了一项。

提这个问题的人明显不懂人性,如果人真的只为了内心的宁静,何必赚钱,去原始森林搭个棚子住就行。

user avatar

几块砖,放到哪里都是几块砖。房产很大的溢价,在于几代市民沉淀下来的社会形态。这个社会形态,讲高级点叫文明,讲通俗点叫安全感。这个安全感,在无人岛上为零,在承包个果园还会被哄抢的地方,是负数。

user avatar

在十几年前,国家刚刚开放无人岛租赁方案的时候,我当时的老板就心动了。心动的主要就是价格,便宜的才几千万,贵的也不过几个亿。

关键能当一个岛主。想想都爽。

但是,仔细调查下来。发现如果不是百亿以上的富豪,你根本玩不起。

如果你认为买下岛屿,就可以任意开发房地产,或者黄赌毒,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买了岛屿,不能随意建设房屋楼宇,不能开发矿产资源。。首先,不能破坏岛屿环境。只能用于开发旅游或者养殖种植。其次,需要自己做好基础设施,水电是大问题。通常,水是一个大问题。一般无人岛,都缺少淡水资源。

在调查中,一个东海小岛,被一个大佬买下,花了7000万,在后续十年里,陆续投资了十亿多。还不完全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

但是,如果同样的钱,在欧洲或者南美洲,你可能买到一个永久产权的私人岛屿,还可以任意发展你想要的行业,只要是合法的。

所以,你还有什么理由买国内50年产权的,被限制开发的岛屿呢?

我是莒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