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起了:有一个周润发早期的电影,骗媳女咋的,装着在练拳击,然后嘴里反复念:
机关枪啊机关枪,迫击炮啊迫击炮,打一发啊对不起啊再来一次
机关枪啊机关枪,迫击炮啊迫击炮。
对应的是啥呢:
金属氢啊金属氢;
氮爆弹啊氮爆弹!
2017年1月26日,在同一天,有两则十分有趣的科技新闻:
1是美国造出“金属H”,不是氢弹胜是氢弹。美国科学家将氢气压缩制成“金属氢”:室温中的超导体
2是中国造出“N2爆弹”,不是核弹胜是核弹。中国第四代核武器技术获突破 N2爆弹已与美并驾齐驱 (N是氮,氮爆弹)
自从世界各国签属“停止核试验协议”以来,主要大国再没有从事核炸逼的实验。核武器的发展物理上处于停滞状态。
然而,大流氓们并没有就此收手,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在不违反“停止核试验协议”的前提下,研究新的威力更强的大炸逼。
于是,巧就巧在同一天,有了美国的金属氢,兔子的N2爆弹。
这个就又是金属氢,267万个大气压,超导!
那还不如用液氮低温超导呢!
难怪我们导师经常说:学术就是自娱自乐,提出一个问题,编一个故事,凑点数据,发一篇论文。
如果能够被多方验证,这个论文的科学价值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基础科学意义。
高压超导最大的科学价值在于,高压HS体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干净的超导研究环境,来验证传统的BCS超导的上限在哪里。
这个超导故事起源于Ashcroft对于金属氢是室温超导的猜测,但实际的进展是来自吉林大学的崔田和马琰铭团队的理论预测。他们首先利用结构搜索+第一性电声耦合计算,预测了高压HS体系可能是高温超导体。没有纷繁复杂的强关联模型,没有两层纳米材料的拧来拧去,没有复杂的费米液体相图,就是简单直接的近自由电子气+电声耦合,足以解决强关联体系高温超导界几十年没有突破的室温超导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在第一性原理框架下非常干净利落地进行描述,以至于精确到足可以进行定量预测。因此,当一个问题不是炼丹的时候,出现大的进展理所当然是可以期待的。
具体的细节,等我认真读过文章后再回来更新。
超低温常压超导,超高压常温超导……
有没有常温常压超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