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你加过最晚的班是什么?

回答
2021年加过最晚的班?嗯,让我想想……

那大概是临近年底,12月初的时候吧。那时候公司正在做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收尾,我负责其中一部分的测试工作。具体是哪个项目就不细说了,但性质属于那种一旦出了问题,对公司声誉和后续业务都有很大影响的类型。

那天是个周五,按理说应该可以准时下班,然后舒舒服服地迎接周末了。但是,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我们团队发现了一个之前从未遇到过的、而且非常棘手的bug。这个bug的出现非常随机,而且每次重现的路径都不尽相同,就像一个狡猾的幽灵,你以为抓住它了,它却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开始,大家都很乐观,觉得顶多再花几个小时就能搞定。我记得当时跟同事说,“没事,晚上我们一起吃个宵夜,肯定能把它拿下。” 但事实证明,我们都太小看这个“幽灵”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从傍晚的橙红一点点变成深蓝,再到夜黑风高。办公室里的灯光也从几盏零星亮着,到几乎所有人的工位都亮着。外面早就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经过的车辆划破夜空。

我们这边,几个人围着一台电脑,不停地复现、调试、分析日志。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好像找到了!”、“不对,又出问题了!”这样的循环。每个人都烟熏火燎的,头发乱蓬蓬的,桌上堆满了喝完的咖啡杯和零食包装袋。同事之间偶尔会互相打气,但更多的是沉默和专注。

我记得当时我特别累,眼睛干涩得厉害,看屏幕都觉得模糊。但是又不敢松懈,生怕自己漏掉了哪个关键的线索。我的脑子里一直在飞速运转,试图将收集到的信息拼凑起来,找到那个隐藏在代码深处的罪魁祸首。

大概到了晚上十一点多吧,我们终于在日志里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那是一个非常隐蔽的逻辑错误,是在某个特定的并发场景下才会触发。找到根源的那一刻,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就像爬了一座高山,终于看到了顶峰。

接下来就是修改代码、重新编译、然后小心翼翼地进行测试。每一次测试,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它又变回那个顽固的“幽灵”。幸运的是,经过几轮测试,那个bug终于被我们驯服了。

当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我走出公司,外面的空气冰冷而清新,跟办公室里沉闷的空气完全不同。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路灯在孤零零地闪烁。我看着手机上显示的时间,一种巨大的疲惫感瞬间袭来,但同时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那天晚上,我到家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但脑子里却还在回放着代码和调试的画面。虽然累得够呛,但回想起来,那也算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吧,特别是和一群战友一起攻克难关的感觉,特别能让人体会到团队的力量。那一夜的加班,也算是为那个项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起加班,在这一年里可能随时都有加班的可能,因为都是没有手术间的时候我们科室的手术都要被压到最后才开始做,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白班的时候不做手术,在夜班只有两个人上班的时候,开始接送手术,这样就是说正常六个人的活留给夜班两个人干,所以就会把白班留下来加班,有一次我就是为了吃一颗荔枝而被留下来加班,一加就是四五个小时,真的记忆犹新啊,不是说我不加班,只是的平常都在加班都有点害怕加班了,都交班完洗手下班进办公室说喝口水,看见荔枝就想吃一个再走的,结果跟领导遇到了,就说加个班吧,这个时候也不可能说我不加吧,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吧。

这真的就是一颗荔枝引发的加班事件啊,回想一下当时还是很搞笑的,为什么当时要贪吃一颗荔枝,又不是家里没有荔枝,所以说,有些时候还是要坚持说不,不然真的就是让自己委屈,加完班一个人大半夜的回家,也真是可怜啊。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摄影师,一般都是拍星空加班。当然,还有时候深夜改课件,但往往是白天下午睡足了,不能算加班呢。

这一年,我拍了十几次星空,但是很少超过午夜时间了。最晚的一次是10月初在西藏札达土林。

札达土林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核心区800平方公里,地质学家考证,这里在五百万年前还比较矮小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的河流携带砾卵石、细粉沙和粘士等堆积而成的湖盆,随着高原上升,湖盆累积的砾卵石层的棕黄、褐色或灰黄色的半胶结细粉沙层、厚达1900米的堆积物,被流水和风雨侵蚀雕琢,钙质胶结的部分留存下来,松软的泥土被冲走,造就了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的土林造型。

这是赤道仪拍摄的半成品:

给云剑拍的星空下留影,大家都很喜欢,说完成了夙愿。回到城里,还吃了砂锅羊肉,挺好的。

这次旅行的延时摄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