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需要剥离表面现象看本质。慰问军队,其实涉及一个对军队的定位问题。慰问军队,实际上是对军人这个“职业”的一种带有社会性色彩的补偿。
这话有点绕,说明白点,那就是军人这个角色,长期处于待遇和工作强度严重脱节的状态。而处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待遇还无法得到弥补,所以作为补偿,军人理应受到整个社会的更多优待。所谓慰问,是这个优待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优待,在中国还包括其他一系列优先权。比如购票优先,购票半价,以及诸如就医时有特殊窗口,排队时可以走快速通道等。这一系列,都是军人这一角色在中国所享有的“社会性福利”。
知乎上有过很多诸如“军人优先凭什么”一类的问题。社会上也不乏对军人特殊地位的质疑,认为其违背“职业平等”,“人权平等”等现代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观。而“职业军人”概念的兴起,又加强了社会上对这一现状的质疑。出现“军人不过就是个职业,跟办公楼里敲键盘的,办公楼外擦玻璃的,办公楼下扫大街的,办公楼顶装空调的没有区别。所以军人这个职业,不应该享有这些优先的待遇”这种论调也就不足为奇了。回应这一质疑,首先要从军人的职业属性入手。
广义的职业军人由来已久,从古罗马时代的脱离农田按月领取军饷的soldarius,到中国战国时代坐拥御赐田亩无需上交赋税的魏武卒,都可以笼统视为职业军人。现代社会,志愿役被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职业军人,而与此相对的就是义务役。中国现阶段的国防基本上全部依靠志愿役,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强制兵役制,中国人有权利选择当兵或不当兵,是因为中国有足够的人志愿从军,而不是因为你理应有选择的权利。从这一点上,PLA大致上符合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军人定义。
职业军人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将其国家属性剥离,简化为经济关系。这是自由主义者的常见思维。未见得错误,但是却极为片面。当下的世界,军人的“职业化”达到了人类文明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依然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将军人的“职业化”纯粹简化为经济关系。原因也不难想,待遇。我之前说到出于种种原因,军人欠缺的那部分待遇无法得到补偿。那么我指的是什么呢?
答:按照完全市场化的劳务薪酬定价机制,没有一个国家,付得起军人作为一个纯经济性职业所应得的“工资”。
我们不谈什么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只用朴素的日常逻辑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送快递的小哥的工作有什么技术含量?凭什么能拿过万的月薪?
2.广告公司的小白领文书学历比快递小哥高多了,凭什么只能拿三四千的工资?
3.开挖掘机的师傅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工资为什么能赶得上三个小白领?
4.我隔壁的刘老大比那些私人保镖功夫厉害多了,凭什么那些保镖的月薪能甩他一条街?
大家想都不用想,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
1.快递员辛苦,工作没日没夜,没有规律,虽然低技术但是高强度。高薪不亏
2.文书虽然学历稍高,但是工作强度低,朝九晚五,压力很小。低薪不亏
3.挖掘机师傅虽然只上过技校,但是挖掘机驾驶技能较为稀缺,属于小众专业技能。高薪不亏
4.功夫再好不当保镖就没有危险,当了保镖就要面对潜在的人身威胁甚至生命危险。高薪不亏
能回答的出这四个问题,我们就很清楚这四个职业代表了完全自由的市场化经济体里,对于职业薪酬的制定机制。上面提到的四个职业,分别代表了“无规律高强度” “有规律低强度” “小众专业技能” “潜在人身危险”这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职业的薪酬标准。
把这个规律套用在军人这个职业上呢?
你会发现军人这个职业符合高薪职业的几乎所有特征,工作无规律(紧急拉练,随叫随到的待命状态,节假日过年都不休息),高强度(逼近身体极限的训练和作战,训练中容易受伤),小众专业技能(陆军步兵的枪械使用技能,海空军兵种的装备操控技能),潜在人身危险(救灾时要投入灾区,作战部队的作战处突风险和演习死亡指标,消防部队的用兵千日)。一般的高薪职业只符合以上的一个到两个要素,而军人是少见的同时符合这四个要素的职业。这种职业,你敢用市场化的经济思路来指定“工资”吗?你算得出来吗?你付得起吗?
你可知道在一个劳务市场里,仅仅一条“无周末,无节假日”能让一个老板多付多少钱才能招到人吗?如果再加上“随叫随到”,“全年无休”,“过年加班”,“跟社会隔离”,“不能随便使用网络”,“长期跟家庭分隔”,“工作期间恋爱受限”呢?普通的职业,在雇佣方和受雇方的价格博弈里,始终能通过提高薪酬补偿损失来达到最终的平衡。军人的职业特点,把这个市场经济原则下的博弈规则直接掀翻。让双方始终找不到那个最终的平衡点。倘若用劳务市场的风险溢价和自由溢价对薪酬的补偿原理,军人符合市场规律的“工资”,是任何一个“老板”所不能承受的。这就导致,军人必然一定程度上吃亏。
自从2014年军人工资大幅调整后,以陆军为例,少尉排长月薪约3000元,校官则大致为5000至6000元。“工资的水平主要跟职务和军衔挂钩,不会根据军种的不同而不同,不过可能有一些军种有特殊的津贴和补助,会体现差距。(时间问题,可能变化极大,据说有的地方标准要比这个高)
少尉排长和校官属于军官,而工作强度最大,负担风险最多,全年无节假日的基层士兵。按照我们上面谈过的薪酬要素,付给个八千到一万,高级士官,月薪付个一两万,不算过分吧。
什么?你嫌贵?那咱们换个说法,你是一个老板,要到劳务市场招聘一个保安,全年无休,随叫随到,给你当保安期间不能谈恋爱,不能随便用手机,没有所谓的下班时间,休息期间也不能随便出你的宅子,除非你让他出去跑腿,过年期间不能回家,要替你看房子。你试试看几千块的月薪能不能招到人?这个保安,就是军人生活的一个概括,你把军人当一般职业?你骗谁呢?
这种工作要求,在劳务市场里,月薪绝对1w起。快递小哥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军人可不比快递小哥轻松,全军都按照这个标准呢?你付得起吗?恐怕军费再翻两倍也付不起。
有没有符合自由主义者心里的,那种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的职业军人呢?有,那就是雇佣兵。这是把军人的国家属性剥离,只留下经济关系的职业。雇佣兵的薪酬是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最普通的雇佣兵年薪都超过三十万人民币,黑水公司的顶级雇佣兵,日薪就超过七千块人民币。很高吗?想想他们做的事情和负担的风险,就不觉得高。这才是真正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职业军人。同时,由于纯粹出于经济利益交换而缔结服务关系,雇佣兵的忠诚度一直很成问题。既然你是为了挣钱来的,那我给你更高的价码,是不是可以直接让你反水?这就是劳务市场中的“跳槽”嘛,很理所应当的市场经济行为。然而,你让一个现役跳槽试试?
所以,军人,无论你再强调他是个职业,跟你的职业没有区别,你还是在自欺欺人。你们到底还是有区别的,你的职业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但是再职业化的军人,其薪酬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这就是军人这个职业跟其他所有职业最大的不同。你觉得你的职业跟军人平等?骗谁呢?再过一百年,你跟军人依然不是一个层次的职业。除非你愿意用责任感阉割你的工资,仅凭看不见摸不着的荣誉感去做军人的工作。做不到?那就对了,因为你的职业只是一种跟雇佣方的经济关系。而军人不是。军队留人,一开始靠的就不是薪酬,真是纯靠薪酬的话,恐怕留不住几个人。
付不起,所以军人的工资不叫工资,叫“军饷”。他是类似于工资而又不是工资的东西,他的含义就是,我付不起你们军人作为一个“职业”的工资,你得到的这点钱只作为“国家不会让你白干”的表达。而欠你的,就让整个社会来还吧,社会不会还你钱,但是会给予你地位,荣誉,以及在各个场合的尊重,各种事务的优先权,就是对于军人,这个理应是极高薪酬却不得不接受相对低微收入的“职业”的“社会性补偿”。
可是,就连这点基本的尊重和认可,居然也有人不愿给?你何德何能啊?你若真的把军人当普通职业看,那么你永远欠他的。慰问活动,拥军演出,都是这个“社会性补偿”的组成部分。
这样讲说服力还不够?那行,说点现实的。你就继续不尊重军人,继续贬低军人的地位,继续无视军人对社会稳定的客观作用,然后继续称军人为政府的爪牙。然后坐等有一天没有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再去志愿当兵,最终迫使政府恢复强制兵役制吧。你肯定爽了。
那年我七岁。家里旁边是铁路,我在铁路边玩。一列火车停下,一个背着枪押车的士兵问我,哪里有水?他的脸膛红扑扑,嘴唇上全是血口子,脊背挺得笔直笔直。他不能离开车厢,递给我一个掉漆的铝水壶。我回家给他接了一大壶凉白开。还送给他一块大大泡泡糖。他送给我一颗子弹壳。呜呜的可以吹响。
这颗子弹壳现在还躺在我的工具箱里。
普通的兵士该慰问吗?
当然该。
讲个自己的小经历,不知道切不切题(就是跟大家分享个小故事,没什么干货sorry啊)。
是大概四五年前,有一只中国护航军舰在某海湾的港口停靠休整,当地商会和华人稀稀拉拉二十几个人就说要自发的"慰问"一下,搞个欢迎仪式之类的。我恰好也在,就跟着参加了。
舰大概是上午靠岸,我们一堆人扯了“祖国人民欢迎你”的横幅还整了国旗,搞得像..大概就是春晚24点那个“xx国代表团祝祖国人民新年快乐”的感觉,在码头早早的候着。
然后,就看到军舰远远的驶过来了...
近了..
又近了一些....
然后就发现,哎呀!很壮观的,很多士兵们整整齐齐的站在舰边,以同一个频率向我们招手!!
哎呀!好激动!我们也赶紧挥手挥回去。
挥啊!!
挥啊.
再挥啊......
这个看起来离岸很近的大舰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缓慢在靠岸。
挥着挥着...
大地苍茫......
再挥再挥...
万物寂寥....
新年祝福团和战士们隔着这似乎永远驶不到的船,以同样的频率缓慢的互相招手,化做了一个gif动图。
我那会心里弹幕齐飞:
——————————————————————————————
-----你们胳膊不酸么。。。。 .........我酸啊。。 ~~~~ T.T
。。。。 ......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
累了就别挥了!..................~ 不如我们都放下吧~~~
...................你们不放我们不好意思放啊@@ (•̅灬•̅ )
——————————————————————————————
意识模糊中,终于看到舰抛下锚,又见几个领导下来亲切接待了我们,然后很友好的邀请我们上去参观。我揉着酸胳膊,准备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小战士一同控诉这万恶的形式主义,然后..我看到他们,看到有些小战士..
他们哭了。
我是有些无措的,有种“我抱着军舰一日游的心,你却动了真感情”的意外和惭愧。
当然啦,哭可能是因为挥手累哭了~太阳晒出眼泪了~“终于可以上岸了开心哭了”,但其中一个原因确确实实的是“见到你们在岸上招手,不知道怎么就想哭”。
这是一个战士跟我说的。他很高兴的带着我在甲板上溜达,巴拉巴拉的好像很久没说过话一样。
晚上是我们欢迎团搞的正式欢迎宴。
几天前我爸跟我讨论过该怎么整,他的构想是“搞一个卡啦ok机,弄点烧烤,大家吃吃饭唱唱歌”。
我说爸,咱能不搞成中老年联谊会么。我爸白了我一眼,打发我出门给战士们买酒。
那天下午我看到被临时改造过的操场,中间摆着一个不知道哪里搞来的面目可憎的卡啦ok机,周围一圈千拼百凑形状各异的桌椅。回想起上午在舰上看到装修精良的篮球场、健身房、图书室和电影厅,隐隐一丝心塞。
当然,我又错了一次。
唱k的时候,领导先唱,小伙子们站起来喝彩,齐刷刷的鼓掌。
舰上漂亮的文艺女兵唱,又是一阵叫好,小伙们脸红扑扑的,眼里散着光。
他们撸着串儿,敬酒,劝酒,干杯,大声聊天,有人哈哈哈大笑,又有人在抹眼泪,时不时的有人过来说句谢谢,说完人家就仰脖一饮而尽。卡啦ok机也没闲着过,从菊花台一路换到五十六个民族。
喝了多少酒呢......总之我去酒库里一口气买光了两张酒证,心狠手辣整了许多高度威士忌,一瓶都没剩下。
送他们走的时候,一个个都醉成无意识,我一路还要像玩扫雷一样跳过各种呕吐物。
那个场面,大家见过毕业散伙饭没。
那是散伙饭6 plus。
噢,对了,这些人只是能下船的一小部分。还有好多小战士,我看见他们往船上运圆白菜,看他们围着舰转来转去忙了很久,就再没看见他们。
似乎是不让下船自由活动的。
你问“慰问军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必要性么”,或许我说的这个没什么普遍代表性,我也总结不出什么“政治经济文化”高度上的深刻意义。
我就说说大白话:
他们高兴么,他们毫不掩饰的高兴着呢。我们作为承办方,因此也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成就感。
有必要有意义么,有啊,当然有了,许多年后我在家看央视那个军事纪实的时候,恰好看到这艘舰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报道,想起那些红着鼻头的小伙子,我这个麻木的人,心里还是感觉软软的。
而且不知道是为什么 ...似乎还有一点点莫名的骄傲..
题外话:说实在的,现在我也不能完全理解他们那些情感。
但毕竟这世界上我们不能亲历者众,它们都不是没有意义的。
去年1509,在nk训练的时候,训练强度高,很高,九九阅兵两年,零九阅兵一年,九三阅兵满打满算半年(别的方队不清楚,只讲我们方队)基本没有休息,真的,每次教育全部都在打瞌睡,刚开始方队长点人,后来不点了,太多了,阅兵村有句话叫“休息靠下雨 ”。刚开始每次去六楼晒衣服都有人偷偷点着烟看着天,后来我们下雨穿雨衣去休息棚踢腿,加练受罚更是习以为常,到中后期天天晚上腿抽筋,每个人都带伤,每个人都不敢讲,怕被刷掉,全程淘汰真恶心……我会说到九月三号下午阅兵结束后我们还接着带到二号道训练?两公里多的训练场毛都没有,终于没有跟我们抢场地的了……带队走过岗哨的时候卫戍区的哥们说了一句“这那个方队啊,真扎实”_(•̀ω•́ 」∠)_,慰问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真的是难得的休息,每次有文工团的在上面讲“你们辛苦了”的时候,台下必回“为人民服务”好一个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喊破嗓子喊哑喉咙铭记于心的誓词,人民子弟为人民,而人民?我们为的是什么?义务兵一个月八百多的津贴?士官三四千的工资?值得我们膝盖积水肌肉拉伤半月板损伤磨烂脚掌去踢那九十六米,一分零六秒,一百二十八步?hh,我们需要的不是慰问,是肯定,是让我们知道有人还记得我们,对,当兵需要无私的,默默无闻的奉献,但是,希望有人能看到我们的奉献,我们是军人,但首先,我们是人,不要等到战争来临,才有所谓的“军人优先”。
贴几张以前的照片
天安门预演
方队摄像,跟主旗手张宏杰
一起训练的将军
阅兵村的味道是藿香正气水的味道,市面上的藿香正气水我都喝过。
衣服永远是湿的,还好要是有太阳可以晒干,干了之后就是一朵朵碱花
这就是碱花
踢腿是最可怕的事情:)
英俊的答主被方队总教练表扬了,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早已心潮澎湃。作为列兵的我自从那以后天天被方队长调戏……(解放军画报拍照片,连续踢了一下午,倒了好几个,预备都没了,中午出公差没睡觉,下午又玩命踢,中暑了,死撑着没倒下,把舌头咬破了,喊答词一直喷血沫,方队长看到问我行不行,我说行,第二遍问我就说不出话来了,中暑加脱水加全身抽筋,护士姐姐把我上衣扒光了,吸氧加口服葡萄糖,因为抽筋连握枪的手都掰不开,我他妈是靠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信念支撑下来的:)从那天起方队长每次合练都问我“小家伙这次打算什么时候晕啊?”每次给我用手刮完痧捏着我鼻子给我灌霍正,我九六年的一列兵确实小,方队长是副师长,两毛四,星星多的晃眼,军旅生涯中最敬重的首长)
本来只是随便答答,没想到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看了几天的评论,一直没有出来说说,很惶恐,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有点忍不住了,出来随便说几句……
第一,我知道三十晚上没月亮,哈哈哈哈,所以我说了月亮很小,十几年前的事真的记不太清,可能那晚的月亮只是存在于我的回忆吧。边关冷月,常住我心。各位有强迫症的天文学家们请自觉忽略那句吧。
第二,关于评论里的各种黑,我可以理解,也不想解释,希望大家也不要互相攻击了,没必要。对于这个特殊而相对神秘的职业,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想法自然不同,我们可以理解。我固守本心,但允许这个世界有不同的声音。
第三,对于那些部队姓什么,弱不弱势的问题,我曾经和无数人辩论过,在这里不想再过多的去讲了,因为,在开放的网络平台,我没有去讲这些话的权力。但我实话实说,神圣的教师中也有范跑跑,天之骄子中也出过马加爵,白衣天使里也有莆田系的。军中也有败类,军人也是凡人,不能保证人人都是人。
但无论我们姓党姓国还是姓民,当地震来袭的那一刻,当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每一顶钢盔前进的方向都和难民相反。当我们走向死亡的时候,脚步铿锵!
以下为原答案:
有一次我和班长大年三十晚上站岗,岗亭很高,风很大,月亮很小。
偏远的哨位突然来了一辆车,停车走下几个人,我们很紧张,远远的问了他们口令,得知是上级来慰问我们的,说要给我们唱歌。
由于哨位很敏感,我们并没有让他们靠近,于是,两个到现在我都看不清面貌的姑娘隔着一道铁门、四十几米的距离,扯着嗓子给我们两个人唱了青藏高原和十五的月亮。
风声太大,盖住了歌,眼泪太多,看不清人。
忘记他们是怎么走的了,只记得他们车灯看不见了之后,我那个十一年的,立过两次三等功的,胳膊摔断了还能咬着牙开坦克的铁人班长,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问我:弟弟,你说咱们值吗?
我抱着枪,话都说不成个儿了,我说,值。苦点累点都值。以前苦的现在觉得值了,以后苦下去还是觉得值。
2007年大年三十,下岗后的班长和我,喝了一个通宵的酒……
感动不了你们,因为你们没有这份经历,写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猛然发现都3千了,估计是哪位大v带逛,不胜惶恐。
谈不上慰问军队的。我也是军人,单位有一个哨所,属于不享受各种补贴的艰苦偏远地区但确实与世隔绝很艰苦,就两个兵守着。去年单位领导突发奇想要组织个文艺小分队下基层慰问演出。作为宣传干事的我义不容辞抓了两男三女5个兵,说是演出,不过是唱几首歌跳个江南style什么的。可是哨所的两个班长听说我们要去,特别早就起来打扫营院,我们中午到了,两个人军容严整地列队敬礼欢迎我们,当女兵准备换裙子跳舞时两人强烈要求不要换了,尽管才十月可是山里已经下雪了,班长说不能因为演个节目把女兵冻病了。最后三个平时嘻嘻哈哈的女兵硬是冒着冷风表演完,是在室外因为室内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当时气温接近0℃,我们走的时候不见了一个兵,车快开了他才气喘吁吁跑来,捧着个大可乐瓶说,这是山里新鲜的泉水,拿回去泡茶好喝喱!班长跟我们握手告别时眼圈都红红的,车绕了好几个弯我回头时看到班长还站在那招手。那一刻我明白了与世隔绝的人是多么需要与人接触,得到关爱。
“在国家有大量军费供应的条件下,这样的「慰问」具体有何必要性?”这个说法似乎以为社会给了钱给军人就完事了,是一场劳务交易,这是典型的最原始的自由主义者的思维方式,随意将政治关系简化为经济关系,是极其幼稚的想法。
现代国家的军队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物质交易,那叫雇佣军。雇佣军在关键时候是会掉链子,会跑路,会为了钱叛变,会被收买,会成立军政府的。在自由主义者的脑子里,军队恰恰就是雇佣军。而在真实世界里,当兵就是花几年时间,与社会基本隔绝,学一些完全没用的技能,落下一身伤病,随时准备牺牲,手里拿着枪还不能对国家政治经济指手画脚,这样的条件,自由主义者会愿意干吗?如果彻底是个交易,自由主义者会不会因为敌人多给了15%的工资加上牙医保险就叛国?
正因为真实世界里,国家不可能靠自由主义者理解的金钱交易,用那么少的钱换取忠诚和牺牲,所以国家才需要用政治信仰、爱国主义、排山倒海般的尊敬来说服军队,一方面要坚决听从人民的命令,战斗到最后一个活人,甚至要大义灭亲(例如武力消灭台独),另一方面不要用手中无可匹敌的武力威胁人民、取得政权。
有的人可以单纯用政治信仰说服。全世界到处都是为了政治信仰而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人物。有些人自己庸俗,没追求,不要以为别人统统都没追求。按这些人的想法,华盛顿将军干嘛要领导殖民地人民建国?把殖民地民兵出卖了,大英帝国保他子子孙孙荣华富贵,什么农场,来50个都没问题。
大多数人都需要用信仰,钱,爱国主义,社会地位,生活保障等等一系列手段说服,而慰问军队就是这几个手段的具体体现。其他手段还有,春晚必然保留几个节目非常正面地描述士兵,展示全国人民虽然在春节期间自己胡吃海喝去了,但是心中还是非常感谢保卫自己的士兵的;有破坏军婚罪,另外禁止婚姻一方在另一方服役时提出离婚;逢年过节大领导慰问烈士;买票可以插队、打折。这样的待遇,是钱能买的到的吗?这样真诚的拥护是政变后还会有的吗?
自由主义者想要摧毁政治的力量,最终会要付出被奴役的代价。当然,自由主义者一般都寄生在国家这个他们厌恶的机制下,享受着所在国家的军队的保护,却痛骂国家是奴役。这些人大可以去索马里住,体验完全金钱化的保护是有多好。
一边是周末办公室加个班不给加班费就要死要活就找老板掀桌骂街上微博呼朋结伴买大V发帖了。
另一边是某些白领们大谈当兵这种高风险高强度高技能稀缺度的职业是就该奉献爱国累死算的——你们逼乎的用户里持有这种观点的不是少数。
加班记得找老板要加班费,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大旗让人承担如此类型的工作的时候,也要记得至少摆个样子让这份工作让人看起来不是简单的“我给你(很少很少的)钱,然后你替我去死”的活,1917大兵变还没过百岁生日。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