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斯克又「炮轰」拜登称「拜登是一个人形湿袜木偶」,对此你有何评价?

回答


马斯克(Elon Musk)对拜登(Joe Biden)的评论——称其为“人形湿袜木偶”(a human sock puppet)——是他在2023年11月左右的一次公开言论,该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讨论。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语境
马斯克在2023年11月的一次采访中(可能是在《The New York Times》或《The Atlantic》的采访中)提到,拜登的政策和政治行为让他感到“不耐烦”,并形容拜登为“人形湿袜木偶”。这一比喻的关键词包括:
“湿袜子”(socks):通常指不体面、不体面的关联,暗示拜登的政策或行为缺乏道德或体面。
“木偶”(puppet):指被操控、缺乏自主性,暗示拜登的政策可能被政治集团、媒体或利益集团操控。

这一言论的背景可能与拜登在2023年美国中期选举后面临的政策困境有关,包括经济问题、社会分裂、对华政策等。马斯克作为美国科技界的重要人物,其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立场和对政治的批评。



2. 马斯克的立场与动机
马斯克的言论反映了他对美国政治的不满,尤其是对拜登政府的政策方向。以下是他可能的立场:
对民主制度的失望:马斯克长期批评美国政治的两极分化和政治极化,认为拜登政府无法有效解决美国面临的挑战(如经济衰退、科技与社会的冲突)。
对“民主”概念的质疑:他可能认为拜登的政策是“民主”制度的失败,即政治权力被少数利益集团(如媒体、大公司、政治团体)操控,而非真正代表人民意志。
个人情绪与政治立场:马斯克作为企业家,可能对拜登政府的监管政策(如对科技行业的限制)感到不满,认为其政策阻碍了创新和自由。



3. 该比喻的含义与争议
“湿袜子”的隐喻:这一比喻可能暗示拜登的政策或行为缺乏道德或体面,甚至可能涉及腐败或不透明。但这一说法可能被解读为对拜登个人的攻击,而非对政策本身的批评。
“木偶”的隐喻:这一比喻可能暗示拜登的政策是被政治利益集团操控的,而非基于独立判断。马斯克可能认为,拜登的政策是“被媒体、政治献金或党派利益驱使”,而非真正为民众利益服务。
争议性:这一言论被许多媒体和公众视为对拜登的不尊重,尤其是拜登作为美国总统,且马斯克的言论可能被解读为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直接批评。



4. 公众与媒体的反应
支持者:马斯克的粉丝和部分政治评论者可能认为,他批评拜登是“对民主制度的必要批评”,认为拜登政府无法有效应对美国面临的挑战。
批评者:许多媒体和公众认为,马斯的相关言论是不尊重的,且可能加剧政治对立。例如,CNN、Fox News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认为马斯克的言论“缺乏建设性”。
政治影响:这一言论可能被用于支持或批评拜登政府,甚至被部分政治团体引用,作为对拜登政策的批评依据。



5. 马斯克的言论与政治立场的关联
马斯克的“政治化”倾向:马斯克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表政治评论,包括对特朗普、拜登、甚至对美国政治体制的批评。他的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立场,而非基于客观分析。
对“民主”的反思:马斯克曾多次批评美国政治的“民主”制度,认为其无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甚至可能“腐蚀民主本身”。他可能认为拜登的政策是“民主失败”的体现。
对“自由”的追求:马斯克的言论可能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如言论自由、经济自由)的坚持,认为拜登政府的政策限制了这些自由。



6. 潜在的后果与影响
对马斯克个人形象的影响:这一言论可能进一步加剧马斯克在公众中的争议性形象,尤其是在美国政治环境中,他的言论可能被解读为“对国家领导人的不尊重”。
对拜登政府的打击:这一言论可能被部分媒体或政治团体用来批评拜登政府的政策,甚至可能影响其政治支持率。
对美国政治的进一步分裂:马斯克的言论可能加剧美国政治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在科技界和公众中,进一步激化对拜登政府的不满。



7. 总结与评价
马斯克将拜登称为“人形湿袜木偶”的言论,本质上是对美国政治体制和拜登政府政策的批评。这一比喻可能反映了他对美国政治的失望,以及对“民主”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追求。然而,这一言论也存在争议,因为它可能被解读为对国家领导人的不尊重,甚至可能加剧政治对立。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马斯克的言论揭示了美国政治中“民主”与“自由”的复杂性:一方面,他可能认为拜登政府未能真正代表民众利益;另一方面,他的言论也可能被部分人视为对民主制度的不尊重。这一事件也反映了美国政治中公众与政治人物之间的张力,以及社交媒体时代政治言论的影响力。



8. 延伸思考
马斯克的言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他的批评是否代表了更广泛的社会情绪,还是仅是个人立场?
美国政治的“民主”困境:马斯克的言论是否反映了美国政治中“民主”制度的结构性问题?
科技界与政治的关系:马斯克作为科技界代表,其政治言论是否具有代表性,或只是个人立场?

这些思考可能帮助更深入理解马斯克言论的背景和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关注新老money的争端之外。

还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美国许多网友和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都指出,福特,通用的许多电动汽车都是在墨西哥生产的。

反而特斯拉是在美帝国内生产,没有到墨西哥投厂。

福特和通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削弱对于在墨西哥扩大产能的需求。

拜登强行宣传福特和通用的电车工业贡献,可见跨国资本集团确确实实是纯天然的叛国者。

在美利坚合众国所有的危机之中,我一直认为,中国和俄罗斯都排不到第一。

很多小粉红可能不服气,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是美国最大对手,最可怕敌人了。但我不这么认为。

如果短期内发动总体战,中国肯定优势明显,毕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保持了战时总动员机制的有核大国。

比起很多网友认为的继续发展的时间越长,中国优势越大的想法,我倒觉得短期内凭借总动员机制优势,现在立刻翻桌子的话,中国是无敌的。

但是长期低烈度,慢性对抗的话,中美还有的拼。我们在文化舆论领域,是极度弱势的,生育率也非常不理想。这在将来会不会有很恶性的后果,犹未可知。

尽管在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势力范围内,中国已经在经贸领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但我始终觉得,美国人最大的隐患,最大的崩盘危机来源,始终是美墨边境。

虽然美国领土辽阔,具有广袤的平原,但其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海洋文明的体制和文化。处理美墨边境这样漫长的陆地边境线,对于海洋文明国家来说很可能力有不逮。

墨西哥靠跨国资本掏空美国普通工业制造业,已经跻身全球工业产成品产值前七。大量的跨境产业和工厂设立,使得美墨的工业品贸易极度繁华。

随之而来的就有服务业的进一步繁华。

简化报关手续,简化过境手续,跨境人流量之大,地势之复杂,管控难度之高,对于海洋文明运作模式的美国政府来说,监管基本上就成了空架子。

然后就是药物泛滥,非法移民和犯罪激增。

还培养出了无数条罪恶的跨境地下产业链还有美墨一体的既得利益群体。

而且墨西哥和别的移民还不一样,墨西哥人有着非常虔诚的天主教信仰,墨西哥政府早年间N次试图打压天主教会都是失败告终。

还爆发了各种基督教圣战游击战争,和墨西哥政府军干的是有来有回。

天主教赋予墨西哥移民和中南美洲移民一些特殊的纽带和联结,在底蕴上面对清教徒至少绝对不是仰视。

巧合的是,拜登是个天主教徒,而且自称非常虔诚。

尽管美帝欧裔天主教徒和老墨天主教徒的系统上还是有区别的。但是统一的一点就是清教徒的势力范围是日趋薄弱。且为了生存和对抗,呈现出分支极端化现象。

所以拜登给福特,通用站台,无视特斯拉,可不仅仅是拿了好处费或政治献金那么简单。

毕竟很难说靠天主教徒身份,老拜登到底从老墨们那里捞到多少票。

user avatar

01/30/2022

大过年的更新一下,因为实在看不起这种脑阔不好的论调…

压根儿不想遮名字了,评论区奇奇怪怪论调一堆堆的,大多都自己删除了,所以赶紧保留一下截图。跟这货扯了半天,这货群靠一句鬼扯,完全不做理性讨论。这种没营养的评论就别怪我拉黑了…



评价?嘿嘿,作为一个马黑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自从被推上世界首富之后,马一龙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放飞自我了啊,不过也一定程度上越发证明其本质上是一个素质并不高的自闭症患者。当然,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的,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出于极度的自卑(甚至是自闭)而攻击他人的行为也是非常常见的。

扯远了,回到这次喷biden的行为,他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biden从始至终没有公开支持过tesla,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给传统车企站台。这个主因我能理解,毕竟如果我是马一龙的话,我也会觉得堂堂potus就应该不偏不倚呀,您不谁也不支持也不能给我竞争对手站台啊。可问题是,作为一个democrats和一任potus,biden到底为啥要给马一龙站台呢?tesla全球雇员也就2万不到,其中还有很大一部份是海外营销人员和超级工厂的工人,在美国本土也就是一个规模不大的雇主而已。你把美国本土所有tesla铁粉和tesla员工加一起,估计也不会超过50万。像比较而言,盘踞dearborn的两大传统巨头光本土工厂的雇员就快50万人了,这还没算f150啥的吸引到的上百万级别的死忠粉。那么对于一个需要非常依赖全国范围内的地方选票的美国政客来说,到底是去讨好一个几万人规模的中等雇主有用呢,还是为一个直接和间接影响规模达到至少百万级别的大雇主站台有意义呢?我为GM站台可以至少锁定几十万选票,为tesla站台有啥好处?是止跌的股票?还是那个跟硅谷科技大佬们也不对付的马怼怼不稳定的支持?

从政治出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tesla全球有一半的产能在上海这就不说了,即便是在美国生产了大量的汽车,tesla现在也已经完全不在蓝州了呀。准确地说,马一龙旗下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依托蓝州来发展的了。四大里的tesla和spacex都在texas;spacex的发射任务大多数都在florida;boring基本上现在就在nevada和new mexico玩沙子;唯一一个号称留在加州的solar city本身的已经几乎惨败了,目前基本上就是在依托tesla苟延残喘着,或许后续也就是作为tesla充电桩业务的一部份继续活着?上面列出来的有几个还是在democrats的领地里发展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原本被称为“铁锈地带”救世主的马一龙现在已经基本上在mid west没有啥影响力的原因。目前的马一龙和旗下的企业,基本上就是深红色的,你看看之前trump在任的时候跟GOP走得那叫一个亲近啊…

你去找一个GOP的potus让他支持你我能理解,要求biden这种democrats的支持?除非你把工厂挪回蓝州,再扩招个几万人呀,否则讨好tesla对于biden和整个democrats的中期选举都没有任何帮助啊。本身biden这次(包括之前试驾电动f150的时候)也就是给democrats站了个台而已,有没有一捧一踩,马一龙这么跳脚也是够可以的了。

anyway,马一龙这回的行为其实我已经见怪不怪了,看看之前怼bernie那个狠劲儿就知道他素质有多低了。

立场不同可以理解,毕竟bernie也只是建议要对富人多征税,但是人家再怎么说也是一个80岁老人,谁能接受对这一个80岁老头说“你咋还没死”?换个角度想,一个40多岁男人对这别人说“你咋还活着”,那么也不外乎三种解释:1)这个人压根儿就没素质,完全不知道什么话是不能说的;2)这个人嘴上没门儿,说话不过脑子;3)这个人情商过低,开玩笑都不知道怎么开。我也不知道马一龙的行为该按哪一种解释,反正都不正面就是了。btw,马粉不要跟我说这是文化差异,我在美国呆了那么多年,文化差异也不是这么玩的。所以要我怎么评价,乐色终归还是乐色啦…

user avatar

我觉得马斯克是一个现象,是末期资本主义的怪胎。

首先马斯克的所有生意 -- 新能源汽车、SpaceX、脑机接口、隧道,无一例外都是所谓“前瞻性”的领域,也就是近期不可能自负盈亏,必须依赖很强的产业政策和投资。但是他本人的言行是极力支持小政府、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这就很诡异,显得非常臀脑分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马斯克成功有两个原因 1.打造人设和讲故事,靠资本运作成功的在资本市场募集到了海量资金 2. 跨国资本可以不单纯依赖本国的产业政策--其实马斯克在中国和欧洲都吃到非常丰厚的产业政策红利。

电动汽车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要依靠政府意志来推动的。对于厂商来说,非常幸运的是中美欧三大市场的政府对于推动电动车的意志都很强。马斯克虽然在中欧市场吃了很多红利,但是血浓于水吗,中欧都有亲儿子。特斯拉肯定 还是希望有亲娘疼的,而且它觉得以自己的实力,就是美国市场当仁不让的唯一亲儿子。只可惜好像老B登不这么想,至少老B登不想只有这么一个独子,所以马斯克和他不对付。这句“湿袜子人偶”实际上是双重含义,熟悉美国校园文化的人都知道,“湿袜子”就相当于中国的“餐巾纸,卫生纸”,是打飞机工具的隐喻。袜子人偶就是提线木偶的意思。所以这个推的侮辱含义是很强的,马斯克认为现任总统是他竞争对手 -- 传统美国汽车巨头通用、福特的傀儡兼肉便器。反应的是 他的一种对于任何威胁其未来垄断地位势力的刻骨的仇恨。

马斯克之前还跳出来反对电动车产业政策,不是因为他吃的政策红利少,恰恰相反,他吃了最多的红利。他这个时间点反对红利是因为他是头一个翅膀长得相对硬的--他养了最多的膘,所以希望现在来一场大饥荒--虽然他也挨饿,但是其他人会直接饿死,而他活下来,之后日子好了赢家通吃。


马斯克就是这样的一个末期资本主义毒瘤,干着最进步的产业,但是拥有最反动的心态和做事情的方式

user avatar

他和拜登政府关系不佳是事实。但一般的企业家不会这样说话。

马斯克的独特行为、乱七八糟的推特、时常亢奋时常易怒的情绪、异乎寻常的野心等都指向他很可能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这种病能让患者周期性地精神高昂、工作效率奇高、野心抱负爆棚。

user avatar

我倒还真不觉得马斯克是基于炒作目的,而是拜登确实跟他非常不对付。

马斯克一个南非人本来也就不会轻易被美国传统老钱们接纳,很正常。

去年拜登牵头开大会,提出到2030年,零排放汽车将占美国乘用车和轻卡新车销量的50%。

这事儿本来对于全球新能源领军者特斯拉来说,怎么看也是它发挥龙头作用,毕竟理论上特斯拉应该算是2010年之后美国兴起的最强造车势力。

结果拜登压根没有去邀请他。

在8月5日的白宫会议上,和拜登一同到场的,还有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斯特兰蒂斯集团北美首席运营官马克•斯图尔特。

所以当时马斯克就抱怨了:

很明显,当时拜登政府的态度就是:我要支持那些有百年历史的老企业,而不是你特斯拉这种鬼知道会不会哪天总部都搬到中国去的愣头青。

其实除了可能涉及到通用福特跟民主党利益往来的因素外,拜登作为个体也不会喜欢马斯克。

毕竟后者简直就是个翻版特朗普。

除了人不在白宫之外,其种种表现跟“推特治国”有啥区别?

再加上从立场看,似乎马斯克在特朗普任期内跟川宝走得也很近:

但马斯克似乎比其他人更受特朗普的青睐。在展现特朗普白宫生涯初期的一书《火与怒》(Fire and Fury)中,作者迈克尔•沃尔夫表示,马斯克至少向特朗普游说过他宏大愿景中的一项关键计划——SpaceX飞船的火星任务,“特朗普非常激动”。马斯克还同意担任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和制造业就业机会计划委员会的成员,即使在特朗普签署了对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的签证禁令、并引发Uber的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辞职后,他仍然任职其中。

哪怕后来扎克伯格等那帮互联网大佬集体反水黑川宝,马斯克都没有落井下石。

你不反川,还想让民主党有好脸色?

所以事实上,马斯克跟拜登已经翻脸了。

现在呢,一年过后拜登执政表现乏善可陈(虽然可能比川宝在国际上的号召力强点),此时不痛打落水狗,更待何时?

说不定等到2024年川宝又想坐回川皇位置的时候,马斯克还会炒作一番帮忙拉票呢。

毕竟即便最终还是拜登连任,也足够让他恶心很久了。

user avatar

马斯克这句话讲的非常对,很精准,这次我挺马。

拜总其实就是个木偶,代表了一部分大佬的利益而已,整个米国就是个大公司,拜总就是个发言人。

至于白宫会议请谁,都是那几家老钱人说了算,拜总也说了不算。

所以马斯克说得很精准,拜总就是个木偶,只是马斯克讲话太艺术了,说成人形湿袜木偶就非常有戏剧性,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希望以后马斯克多发点此类妙论,这个比喊单狗狗币有意思。

user avatar

拜登很喜欢马斯克这样的炮轰,以此表示拜登并不给大资本家站台。

民主党的人设是要为劳工和底层民众服务,争取美国社会的贫困人口选票。

马斯克的叫骂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人形湿袜木偶”完全没有任何政治意义,就是单纯在发泄情绪,这就非常符合美国的政治正确。

给政治家取绰号本来就是美国的一个传统。

任何领导人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反而是一种亲民的表现,以显示在拜登的领导下民众可以畅所欲言,连资本家都在骂总统,说明了总统的立场。

拜登认为通用和福特在国内生产的电动车更多,而后被打脸。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对此表示,福特此举是“将企业的贪婪和更多潜在的利润置于美国就业之上”,并计划在墨西哥、而不是美国俄亥俄州生产新的电动车型。  

这只能说明拜登可能并不了解实际情况,但是他的初衷是鼓励大公司应该为美国民众就业做出贡献。

美国民众看待拜登这样的发言,实际上会进一步提高对拜登的认识,那就是美国总统偶尔出现错误的言论反而是一种率真的表现,而不是一个读稿机。

这种逻辑在西方文化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马斯克言论的逻辑在于,他没有和政府勾结,他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奋斗,他的成功只能归功于他个人,毕竟敢于得罪总统的资本家是一个带种的资本家,而强调个人奋斗是美国最大的政治正确。这几乎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去年的时候,拜登在登机时摔倒,还一连出现了几次。

这个镜头被很多人嘲笑,认为拜登就是个老迈的废物。特别是在和英国首相会谈的时候疑似流屎的新闻,更是冲上了全球热榜。

然而,我实际上听到了另一部分美国民众的声音,那就是对拜登的大加赞赏。因为一个人身残志坚就是美国一个绝对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人敢瞧不起一个残疾人。而拜登这样风烛残年的人还要为美国操心,相当于一个残运会运动员,而这样人甚至达到了个人奋斗的顶峰,成为了美国领导人,这就不得不令人佩服了。

我也算是一个经常写文章骂美国的人,但是核心在于大家要真正深入地了解美国,明白美国人的思维逻辑。

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在讲美国精英是如何互立人设。

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很忌讳政府和资本家相互勾结,以联盟的方式统治国家。虽然这几乎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但是这个东西不能表面化。

至少在表面上,两者是有矛盾的,甚至于相互对骂。

对立是最好的保护措施。

美国领导人公开赞扬一个美国大资本家,这个信号对双方都不利。这样的信息很明显在告诉公众:你看总统和某位资本家是好朋友。

通用和福特这样的百年企业,确实为了解决美国人就业和国家发展做出过贡献,希望他们继续为了美国人的利益而努力,这个说法还是靠得住的。马斯克这样的暴发户,又有南非、加拿大、美国三重国籍,很难认为他会为美国的利益着想。

而暴发户在西方文化中的延伸就是你没有贵族血统,暴发户的发迹往往是可疑的。

西方文化一方面肯定个人奋斗,一方面又特别看重血统和政治传承。要想取得民众的认可和政治地位,需要很实际的表现。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ussia Today TV或Russia Today,或称今日俄国电视台,缩写为RT)是俄罗斯一家国际新闻频道,也是第一家全数字化的俄罗斯电视频道,由国有的俄罗斯新闻社所拥有。

俄罗斯的媒体力挺马斯克,这很明显在拱火,虽然进一步打造了拜登的人设,表明了拜登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形象,但是也在制造美国政府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毕竟美国政府领导人并不会真的去讨厌一个有钱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目前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美国的利益和无数的美国资本家的利益勾连在一起,他们本来就是联盟关系,如何破坏这种联盟,正是斗争的方式。

拜登不待见马斯克,既说明马斯克这样的资本家和美国政府的矛盾在加深,又指出了所谓百年老厂“将企业的贪婪和更多潜在的利润置于美国就业之上”既然美国有利用对立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那么再加深一点,以影响美国的舆论环境。

美国的两党政治,自然有人喜欢听美国总统的笑话。

总之,美国政治环境希望有这样的对立情绪,这样的新闻越多越好,然后将真实的社会矛盾压下去,大家永不抬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