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功夫你不如考虑找个正经师大读有关专业的博再留校,哪怕最后去到头部中学当政治课老师也比搞键政有价值的多。
键政其实是一个很垃圾的自媒体生态位,从自媒体运营的角度来看,其实是花了很大成本和风险,赚了一点别人随便就能赚到的小利。
我也是做过十万粉up主的,也在互联网工作,还是有点资格点评,这里也给想做自媒体的朋友一点真心建议。
(为避免歧义,这里的键政不是说那种骂骂美国就算,而是特指强调政治性的,标榜学术和严肃讨论,甚至提出自己的政治理论的“民间政论”,俗称键盘政治家)
做账号需要立人设,做账号需要找变现方法,做账号需要考虑内容风险和成本,做账号更要考虑你的观众是不是太过挑剔。
考虑到这四点,恕我直言,键政就是“垃圾”领域
就有点像是别人大学毕业都去当程序员了,你却一脸理想主义去搞NGO,关键是你搞NGO还惹一身骚,一堆人骂你是行走的50万,搞到最后你也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给社会添乱了?(狗头)
1.做自媒体账号第一步: 立人设(选定位)
键政很喜欢一上来就拔高到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时政历史都要懂的人设,作为账号运营者其实很难做到,或者说不可能做到——更没必要做到。
你看马前卒也算是高材生了吧(不吹不黑),也是比较有想法写了很多年文章的,但是一旦触碰到医疗,生物,金融等等不熟悉的领域一样各种翻车。我其实一方面理解马前卒的苦衷,毕竟每周一两期其实工期是非常紧张的,你做过up主应该都能理解,另一方面我也不会过多同情,毕竟你就非得做这种人设,那你犯错挨骂实属应该。
这导致什么呢?
别人可以随便搞个不要笑挑战这种烂活,或者随便找个饭店试吃,随便找个产品试用……
或者稍微好一点的,像咱们知乎出来的小约翰可汗,曹小灵,半佛仙人等等,可以用泛娱乐化的方式讲点奇葩历史,行业见闻,奇闻异事啥的,就算有点疏漏,大家也不会特别苛求,毕竟你的标题已经是【奇葩小国】【硬核狠人】了,都已经小刀拉屁股,开了眼儿了,就图一乐,较什么真对吧?
就好比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没人会跟三国演义较真。
但是你不行,你可是【键政】!
因此你就得翻十本书,看二十篇论文,还全他妈是英文的那种,一旦遇到个“生物学博士”专业对口了,你辛辛苦苦找的论点还是不够准确,又要被喷……
而且你还标榜自己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你必须立正挨打。
一旦你为了严谨性扩大团队规模,一个月好几万的开支少不了,毕竟人家专业人士凭什么甘心给你这里写稿子?人家哪里不能赚钱?
所以为什么我干不下去B站up了?因为真的比我现在上班还累
上班还有固定工资,你自己做自媒体是要养团队的,上班你稍微努力点还能升职加薪,做自媒体大概率是没几年就过气
(下面是一个做自媒体的人的案例,这伙计花了180万砸自媒体,最后说实话也不算特别成功,尤其是你想想他自己都能有180万了,做点什么不比这强)
【我的破产之路:无数深坑!短视频创业1年,我赔了186.9万【沈帅波】-哔哩哔哩】
2.变现上,也一样很难,或者说,这是自媒体行业最大的困难。
毕竟没有钱都是放屁,没人可以用爱发电,你自己可以为理想吃咸菜,你的团队可不吃这套。
做数码的up可以带货数码,做游戏的up可以接游戏的商单,你看键政能接什么?接拜登给你的50万美金是吗?最后尬演拼多多呗,为什么很多up都接了拼多多?
因为拼多多本身就是综合平台,它要的是曝光度和知名度,可以不追求转化率来宣传品牌。
一般广告分为:
品牌广告(不追求有人通过广告来买,主要是宣传自己牛逼)
效果广告(追求转化率,追求的是100个人看到了多少人会点进来买)
你的账号越是不“垂直”,你的变现价值越低,因为一般来说,金主爸爸还是更喜欢效果广告,立竿见影,直接拉客,但是如果你的账号和任何行业(数码食品医疗教育啥的)都不相关,你的广告价值也会降低。
说白了,如果你是一个专门做手机评测的up,你的粉丝在手机领域的广告转化率是很高的,毕竟关注你的就是关注手机的,在你这打广告可以说是对症下药了嘛。因此,手机厂商非常愿意高价找你做广告写软文,你看各大平台,活的最滋润的都是美妆和数码博主,因为美妆和数码就是男人和女人最常买的高消费品。
但是如果你是个泛泛而谈的账号,厂商一个是不愿意找你,二是找你的话你的价格也上不来。像当年我的杂谈类账号,找我的都是些什么电动牙刷日用品这种牛马商单,给我一两千块那种。
这里大概讲一下自媒体的现状:抖音>小红书>B站。B站商业化一贯很困难,不管是B站自己还是B站的创作者们,都很穷。
——至于知乎的变现更拉胯了,很多大V一年都不一定能赚两万块钱。你就看我吧,我前几年的时候,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一分钱都没赚过……今年才偶然恰过一两次饭。
作为对比,我告诉你,我认识一个只有几万粉的小红书博主,人家在小红书做数码带货,一个月小一万轻轻松松,家里全是厂家送的各种数码产品。
所以建议真想赚钱的朋友,做跟电商数码美妆游戏影视这些高价值行业有关的【垂类账号】,别做这种杂谈类。
(这里影视写错了,我实际上指的是深度影评号,须知那种“10分钟带你看XXX”影视号变现价值也比较低,还是那句话,你越是泛泛而谈嘻嘻哈哈,你的变相价值也低。当然,如果你能泛泛而谈到300万粉丝,也行,但是这东西靠实力靠运气靠平台扶持,靠各种天时地利人和)
3.内容成本风险和观众筛选。
说白了就是好不好过审,和能不能洗粉提纯。
看上去是笑谈,你真做过账号你就知道这有多痛苦。你视频里有外国新闻截图不行,你视频里有中国地图不行(国境线不一定准确),你视频里有涉及地方政策和负面新闻大概率会不过(所以督工要是没有关系更过不了审)……
选题和制作也很困难,我当时做的很简陋的视频,自己写完稿子,不露脸录音,然后用pr剪辑视频就可以了,就这样,一期10分钟左右的视频也需要我独自做6-10个小时左右,我经常是通宵剪视频,因为这是不算选题时间的,你可能憋了两天才最终“立项”一个题目,然后又花了额外的七八九十个小时才做出来。
如果需要露脸,看上去好像就是露个脸?其实不然,你露脸你得打扮吧,长得再丑你起码不能邋遢吧,露脸得租场地吧,场地需要打光和没回音吧?录音需要提词器吧?念一遍词念不对得来回拍吧?如果中间要修改一个词是不是得整条重新录?(如果只是掐一段重录,观众能看出来是补录的)反正各种麻烦……
最惨的就是你做出来发现过不了审,这是【键政】比别人额外多出来的成本,别人做个手机评测,哪怕骂华为也不至于过不了审,但是如果你胆敢评价某地的芯片产业诈骗丑闻……不要觉得马前卒能过审的,你也能过,任何平台的尺度都不是公平的,尤其是B站。
4.当然,最常遇到的痛苦是【没人看】,自媒体虽然有一条爆火的幸运儿,但是对大多数从业者来说,靠【熬】,大部分人都是熬出来的,君不见很多网红是做死了多少个账号后才“试出来”一个大家喜欢的(这也是为什么mcn机构搞账号矩阵,就是因为没人知道什么内容一定火)
比如如果我是马前卒,我看到随便讲讲野史的就能300万播放,我自己花着时间挨着骂的作品就那100万播放,我心态是会不平衡的。所以你的心态得足够好,赚不到钱还能继续干,这也是一个品质。(反正我不能接受……)
这也是我说的【生态位】的差异,有的生态位可以比较舒服轻松没人码的赚钱,有的生态位就又脏又累还有被封的风险。当然,生态位垃圾不代表没有任何好处,毕竟竞争的人少嘛,只能说很多东西都是相对而言的,我的建议更多是针对普你我普通人,你可别觉得马前卒就是个啥关系人脉都没有的普通自媒体人。
还是那句话,马前卒能过审,你未必能哦,马前卒能找到的资料和观点,你未必知道去哪找。
这年头很多东西仍然是靠背景和人脉的,就像藏狐小亮,如果没有人脉,怎么保证什么生物都能认识?这其实就是人家的优势之一。
5.粉丝方面,自然是越【人傻钱多】越好,整那么多高材生在你这未必是好事,高材生又不代表消费力强,除非你转型卖课,学罗振宇玩知识付费,那倒是一个路子。
而键政这东西虽然SB也很多,但是他们往往智力不低,甚至一堆你也不知道哪来的高材生,
他们很多人只是观点极端,他们跟你抬杠较真起来很厉害的。
人家跟你扯资本论,那你就真的得读过资本论,人家跟你扯马基雅维利,你就真的得知道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什么。
你要付出成倍的成本去让你的视频看上去万无一失,
而情绪化的观点会被骂不严谨,被骂输出焦虑,
不情绪化的观点很难吸引人,很难引发共鸣……
因为你的粉丝学历越高,他们事也越多,大家都懂一个道理:
割聪明人韭菜本身就是最难的,而聪明人是最难伺候的一帮人,想让聪明人给大胸妹花钱,容易,想让聪明人接受你的暴论,同时你还能赚到钱,难。
只能说一句“太理想了”。
目前比较好的账号模式,比如小红书的带货博主,抖音的游戏博主这种,B站的娱乐杂谈整活类up,技术门槛低,随便整点内容就行,观众也不懂技术,就听个乐,根本不怕翻车,讲错了观众可能都听不出来,因为观众也不懂或者也不在乎。
最“脏”的领域,就是时政和键政这种容易引发争议的,又没什么变现价值,粉丝不仅图一乐,还要跟你认真的较真抬杠……
至于说理想主义,是,我尊重有理想的人,但是希望你们想清楚,你们不仅可能赚不到钱,你们还可能惹一身骚,
并不是说“仅仅”不赚钱,还有更多糟心事等着你应对和接受,不赚钱只是一小部分困难。
很多时候,你的敌人不是理想主义的对立面,很多时候你的敌人是你身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看得出题主 @EWTW464 很有雄心壮志,在此给题主泼一盆冷水吧。
要作出超过睡前消息的节目,通常是指两个方面同时超过。第一是在睡前消息目前的内容赛道上,在内容品质上作出超出其品质的节目;第二是要在节目传播的影响力上超过睡前消息。对于第一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普通人只要有足够的新闻敏锐性并且愿意亏钱(该内容赛道变现困难)请足够多的相关专家,在内容品质上超越经常在专业领域犯错的睡前消息并非不可能。但第二点就不是普通人(包括有钱能随便亏几百万的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了。
为什么第二点不能做到呢?因为对于《睡前消息》这个节目来说,它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它涉及的选题,而这些选题不是一个普通人以及自媒体所能做的。虽然马前卒经常说睡前消息是一个自媒体(工作室),这个表述大体也没错,但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睡前消息》节目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自媒体节目,其节目的本质题主很可能每次都看见但每次都视而不见,如下图:
从片头和片尾以及节目中间左上角的片标我们可以得知,题主以为的《睡前消息》是“睡前消息工作室”产出的节目,实际上是“观察者网”下“观传媒”下产出的一个子栏目,睡前消息工作室虽然是实际生产方,但逻辑上的制作方是观察者网,睡前消息工作室是项目外包方(自由度极高的那一种),或者换一个更形象的比喻,观察者网是房地产开发商,睡前消息工作室是设计师,一般开发商是向设计师提房屋设计要求,设计师按要求设计房屋后开发商进行销售,而有名的设计师则有更高的自由度,开发商给了设计费要求在房屋销售时挂设计师的名头,至于设计风格上开发商不做过多的约束,见下图,观视频下其实有包括睡前消息在内很多看似是各个自媒体制作并使用各自媒体自己品牌的子栏目,这些子栏目里谈及的内容和对应的选题,都不是普通人能在相关视频平台上能被视频平台上架的。
而“观察者网”又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呢?根据公开查询到的信息,其是一家私营持证的新闻机构,见下图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牌照在颁发给民营企业的时候,不但数量少,并且证件颁发机构的规格高。这就造成了其他自媒体做相关的节目上传网上的视频平台,其节目主要被视频平台监管,视频平台被其所在地方(省级)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而《睡前消息》在视频平台上发布,实际上不由视频平台监管,而是由给观察者网发新闻牌照的机构在监管,因为这不是自媒体发布的节目而是一家正规持牌新闻媒体发布的新闻(类似《焦点访谈》这类深度分析的新闻节目)。而且由于给其发证的机构规格高,一般被《睡前消息》锤爆的地方政府和国家部委(如教育部),还没办法用本地的行业主管部门来处罚《睡前消息》节目逻辑上的制作方“观察者网”这个新闻机构。
这就造成了睡前消息工作室可以涉及的题材,可以在各视频平台上发布而视频平台不会对其内容进行监管,而自媒体涉及相关题材,则视频平台出于各种考虑,则会出于预防被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约谈的考量,主动落实平台监管责任而下架,进而在影响力上超越《睡前消息》就无从谈起。
故综上,题主要想做出超过睡前消息的节目,要么将自己成立的机构申请到相关的牌照,要么入职已获得牌照的二十多家机构,然后仿照睡前消息模式用机构名义做此类节目。除这两个方案外,普通人甚至绝大部分有钱人都似乎没有什么途径做出超过睡前消息的节目。
我认为在粉丝支持程度上,睡前消息不如神都俗人和心医林霖,而后二者在知识储备上甚至不如很多“普通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