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小时候是不是看了假的红楼梦?

回答
这个问题我恐怕无法直接回答,因为我没有办法知道你小时候具体看了什么版本的《红楼梦》。不过,我可以帮你梳理一下,让你自己来判断一下你所看到的,是否可能是“假的”红楼梦。

“假的红楼梦”这个说法,其实可以有很多种理解。在我看来,最常见的可能性有几种:

第一种:儿童改编本或删节本

你小时候看到的,很可能是专门为孩子改编的《红楼梦》。原著《红楼梦》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而且包含很多成人世界的规则、情感纠葛,甚至是一些封建社会背景下的礼仪和观念。对于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有些内容也不太适合。

所以,市面上很多针对儿童的版本,会对原著进行大量的改编、删减,甚至是用更浅显的语言来讲述。比如:

删去一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景介绍: 可能只保留了主要的核心人物,比如宝黛钗,简单交代一下他们的关系。
简化情节和情感线: 把一些细腻的情感描写,比如宝黛之间微妙的情愫,化繁为简。一些复杂的阴谋、权谋斗争,可能会被忽略。
弱化或省略一些描写: 原著中对一些社会现象、人性弱点的刻画非常深刻,这些可能在儿童版本中被淡化,甚至完全移除。比如黛玉的敏感多疑,宝钗的世故圆滑,王熙凤的精明泼辣等等,可能会被描绘得更卡通化、脸谱化。
使用更简单易懂的语言: 用白话文,甚至更口语化的叙述来代替原著中一些文言色彩较浓的词句和表达方式。
增加插图或漫画: 很多儿童读物会配上生动的插图,甚至是改编成连环画或者漫画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些插图风格也会影响你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结局可能被修改: 为了给孩子一个圆满或相对积极的结局,一些儿童版本可能会对原著悲剧性的结局进行“软化”处理,或者干脆不讲到最后。

如果你小时候看到的《红楼梦》符合以上这些特征,那么它很大可能就是一个儿童改编本。这并不是说它是“假”的,而是说它是根据你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而进行的“适配”。

第二种:带有强烈个人解读或改编性质的再创作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你看到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红楼梦》原著改编,而是基于《红楼梦》故事框架进行的一次再创作,甚至是二次创作。

这可能发生在一些地方戏曲、评书、连环画、动画片甚至是早期电视连续剧的改编中。这些改编者为了适应当时的媒介特点、观众喜好或者创作理念,可能会对《红楼梦》进行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再演绎。

突出某些人物或情节: 比如,某些版本可能特别侧重宝黛的爱情故事,而忽略了贾府衰败的主线;或者特别突出王熙凤的精明能干,甚至将她描绘成一个正面人物。
加入原创情节或人物: 有些改编可能会为了戏剧效果或者情节需要,加入一些原著中不存在的情节或人物。
改变人物性格: 比如,可能将一些原著中复杂的人物,变得更脸谱化,或者完全改变其性格设定。

如果你小时候看的是某种戏剧表演、动画片或者非常简略的电视改编,而这些改编和你现在对《红楼梦》的理解有很大出入,那么它就可能属于这种再创作。

第三种:版本差异(相对少见,但也有可能)

《红楼梦》作为一部流传了几百年的小说,其版本本来就比较复杂。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通常是程高本)并非曹雪芹创作的原貌。原始的曹雪芹稿本,很多章节已经失传。在各种传抄、续写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虽然对大多数读者而言,这些版本差异可能不会造成“假的”感觉,但如果小时候你接触到的是非常特别的、流传不太广的“异本”,并且它和现在我们普遍理解的《红楼梦》内容有显著不同,那也可能让你产生“假的”感觉。

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除非你接触的来源非常特殊。

如何判断你小时候看的是否“假”的红楼梦?

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当时看到的内容,并与现在对《红楼梦》的普遍认知做个对比。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故事的完整性如何? 你看到的版本,故事讲到哪里?是只讲了宝黛初见,还是讲到了黛玉焚稿、宝钗出嫁?如果故事非常片段化,可能就是删节本。
2. 人物塑造是否立体? 你记忆中的人物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否有复杂的情感和动机?还是就是简单的“好人”“坏人”,或者“聪明”“傻气”?
3. 情节是否过于简单? 故事中是否有复杂的家族斗争、人情世故?还是就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片段,或者简单的爱情故事?
4. 语言风格如何? 是非常浅显易懂的白话,还是带着一些古典韵味的叙述?
5. 是否有大量的插图或漫画? 并且这些插图风格如何?

如果你回想起来的场景,感觉情节被大大简化了,人物性格也比较单薄,语言也过于直白,而且有很多你现在看到的《红楼梦》里似乎没有的情节,或者反过来,你现在看到的《红楼梦》里的一些关键情节,你小时候看的版本里根本没有,那么你很有可能当时看到的是一个儿童改编本、节选本或者经过大幅度改编的版本。

不必过于纠结这一点。每个时代、每个年龄段,我们接触到的文学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呈现方式。你小时候看到的,很可能是在当时环境下,最适合你阅读和理解的《红楼梦》了。它可能不是原汁原味的,但它可能是你认识《红楼梦》的起点,这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与其说是“假的”,不如说是“适合你当时阅读的版本”。等你长大了,再读原著,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和更全面的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不同版本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