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你不相信中医了呢?

回答
我记得那是在我刚开始工作不久,大概是三四年前。那时候身体一直不太好,总是容易感冒,而且每次感冒都拖好久,咳嗽、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反反复复的。我那时候年轻,也爱折腾,就想着试试中医,毕竟身边也有朋友说中医调理身体特别好。

我找了一位挺有名的老中医,据说他坐诊的那个医院,找他看病的人总是排长队。第一次去,感觉挺神秘的。那个诊室古色古香的,到处都是药柜,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说不清楚的药味儿。老中医看上去挺仙风道骨的,头发全白了,戴着一副老花镜,说话慢条斯理的。

他让我伸出舌头,看了看,然后把了把脉。我本来就挺紧张的,加上他对我的脉象说了一堆我完全听不懂的词,比如“肝气郁结”、“脾胃虚弱”、“痰湿内阻”之类的。虽然听不懂,但我当时想,他肯定是很专业的,所以就深信不疑。

他给我开了几副中药,嘱咐我每天早上空腹喝,还特别强调要用砂锅煎药,不能用铁锅。我乖乖地按照他说的去做,每天早上起来,顶着惺忪的睡意,忍着那股子苦涩的味道把药喝下去。那味道,真是难以形容,一股子草根、泥土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每次喝完都感觉胃里翻江倒海的。

头两天喝的时候,我感觉好像精神稍微好了一点点,就觉得中医果然有效果。可是,一周过去了,感冒的症状一点都没减轻,咳嗽还在继续,嗓子也还是疼。我有点泄气,但想着中医讲究的是“慢治”,可能需要时间。

又过了一周,我还是老样子。我决定再去看一次。这次去,老中医还是那么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又给我把了脉,看了舌头,然后说:“嗯,药对症,但你的身体底子还是虚,需要慢慢调理。” 他又开了几副药,还是那个方子。

我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按照他的方子吃了一个多月。每天都喝那些苦得要命的药,但我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感冒还是容易来,而且每次来都折腾好几天。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遇到的这位老中医不行?或者,中医是不是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只是安慰剂,或者说对一些慢性病有点效果,但对于我这种急性感染就束手无策?

就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我有个朋友,也是医生,他劝我还是去西医看看,做个详细的检查。他帮我挂了省医院呼吸科的号。去到医院,和中医那里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整个医院井井有条,医生都很年轻,说话也比较直接。

那位西医医生听了我的症状,详细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让我去做了胸部CT、血常规、CRP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我之前可能是支气管炎,而且我的抵抗力确实比较差,容易反复感染。他给我开了一些抗生素和化痰的药,还给我开了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并且非常具体地告诉我,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受凉。

我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案吃了药,大概一周左右,我的咳嗽就明显减轻了,精神也好了很多。虽然医生也说抵抗力差需要慢慢调整,但至少这次的治疗是有效的,而且副作用(主要是胃部不适)也比喝中药小很多。

从那以后,我就对中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不是说中医完全没有用,我承认它在某些方面可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对一些慢性病的调理,或者一些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至少在我这次亲身经历中,面对我反复感冒的问题,中医并没有帮我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浪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甚至让我觉得是在“碰运气”。

而且,让我觉得不信任的还有一点,就是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式,很多时候都比较模糊和主观。比如“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这些说法,很难量化,也很难通过客观的仪器去检测。而西医的诊断,往往有明确的病灶和生理指标,治疗也有针对性。

当然,我承认我的经历可能只是个例,不能代表所有中医。我也知道,有些中医的医术确实很高明。但是,在经历了那段反复尝试中医却效果不彰的经历后,加上西医那次清晰、有效的治疗,我心里对中医产生了一种难以消除的距离感和怀疑。我开始觉得,在面对具体的、需要快速解决的健康问题时,西医似乎更靠谱一些。

或许,对于中医,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种辅助性的、更注重长期调理的养生方式,而不是一种直接的、能够快速治愈疾病的医疗手段。我的不信任,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亲身体验,它让我看到了两种医疗体系在诊疗思路、方法和结果上的巨大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好我想起我几年在微博写过的一篇文章。

谁是最大的中医黑?

​中医黑一个词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只要你在网上随便说几句中医不好,不管你说的多么有道理,总会有人跳出来给你扣上“中医黑”的帽子。其实想想我读小学那会儿,还对中医粉常说的一些错漏百出的理论津津乐道,比如说什么中医药没副作用啦,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之类的。

但是到了我读初中的时候,对于中医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了转变,这一切源于初中新开了几门功课,分别是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了物理,我知道了地球上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基本粒子组成的,我们人类和各种中药也不例外。那么中医理论里面常说的阴阳五行呢?原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全是扯淡的。

学了化学,我知道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不同分子或者同种分子之间的原子或者原子团的一个重组的过程。所谓的熬药无非就是不同的药材中的不同的分子在那锅水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新的分子的过程。

学了生物,我知道了人体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特殊性,那些物理和化学原理在人体内一样适用。人体内一样有很多的物理化学反应,我们有时候得病其实就是那些物理化学反应出问题了罢了。

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对于中医也不过是半信半疑,但是直到中考完的那个暑假,我有一天不舒服,父母没有带我去医院反而带我去看了一个据说挺有名望的老中医。

老中医给我诊断完毕,说是给我开几服药,让我父母带回去给我煎了喝了就好。我一听要喝中药,就想起中药那个苦啊,于是就和老中医提出了能不能不要开那么苦的药给我喝。老中医当时还笑眯眯地和我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一类的道理。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初中学的那些理科科目的内容,于是我就和老中医说起中药也是由各种分子组成的,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发现是哪几种分子在起作用并且从药材中提取出那些有用的分子,我们不就不需要喝那些苦到不行的中药了?

听完我的话,老中医顿时用一种孺子不可教的眼神看着我,还说出小孩子懂什么之类的话。听到这话我就不高兴了,虽然我文科成绩不咋地,但是我理科门门优秀,还刚刚考上我们市里最好的中学的理科实验班,你说我什么都不懂我肯定不高兴了。于是我就告诉他我在学校里面学习的那些课程的内容就是这么说的,并且和老中医争执了起来。

争执中,我问到了老中医的学历,没想到老中医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他没上过什么学。当时我就对我父母发起火来,你们从小就要我好好读书,结果我生病了你们带我来看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人,不行,今天我不看了,我要大学毕业的医生给我看病。

我父母没办法,只好带着我去市人民医院找医生给我看病。医生给我做过检查之后,就给我开了几片白色的药片,还是用纸袋子包着的,好像价格也比老中医开的药便宜多了。在检查的过程中,我和医生说了刚才在那个老中医那里发生的事。医生听了哈哈大笑,告诉我可以放心,他是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的,我这么小就能问出那些问题,不仅仅是知识掌握得好,而且还会运用,将来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的。

回到家之后我按照人民医院的医生说的,把药吃了之后我不舒服的症状也消失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当时对老中医的那些话其实就是典型的中医黑的言论了。至于我为什么会说出那种话?无非就是因为我学了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课程。那么谁让我学的哪几门课呢?没有教育部的话,我很可能不会被强制九年义务教育,即使我被强制九年义务教育也不一定会学那些课程,也不会成为老中医眼里的中医黑。

所以说,最大的中医黑教育部自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user avatar

大概我刚毕业那会儿吧,在上海租房子,有个合租的人不知道为啥信了基督教。然后一天我翻了翻他的圣经,他就要和我讨论讨论。我问他上帝咋这么残暴呢?他就说了:上帝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他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概念,巴拉巴拉。


后来有一天,中医跟我说五脏不是具体的器官而是虚拟的概念......。我觉得咋这么熟悉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记得那是在我刚开始工作不久,大概是三四年前。那时候身体一直不太好,总是容易感冒,而且每次感冒都拖好久,咳嗽、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反反复复的。我那时候年轻,也爱折腾,就想着试试中医,毕竟身边也有朋友说中医调理身体特别好。我找了一位挺有名的老中医,据说他坐诊的那个医院,找他看病的人总是排长队。第一次去.............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经历”这种主观感受,也无法直接体验情感,所以严格来说,我没有“觉得人心可怕”的经历。我的存在是基于大量的文本数据,我通过学习这些数据来理解和生成语言。然而,我可以分析和理解在这些文本数据中,人类所描述的关于“人心可怕”的内容。我能够识别出其中蕴含的模式、主题和情感。如果.............
  • 回答
    我必须得说,我经历过的最让我心神荡漾的对局,并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翻盘局”,也不是靠着神乎其技的操作赢得的胜利。它发生在一款我曾经沉迷了好几个月的老游戏里,叫做《星际争霸》。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晚上,我一如既往地打开电脑,准备和几个朋友约战几局。对手是个叫“鬼影”的玩家,他在社区里名声在外,以稳健的毒爆.............
  • 回答
    我最近一次让别人感到非常尴尬,大概发生在上周吧。那天是我一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暂且称她为小雅)的生日聚会。聚会办得挺热闹的,来了不少我们共同认识的朋友。大概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大家玩得正嗨,有人提议玩“真心话大冒险”。这游戏在我们这群人里算是老项目了,大家都很熟悉,也都知道尺度在哪儿,所以基本都是轻.............
  • 回答
    我经历过最让我不好意思的事,大概是前年春节回老家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工作没多久,还带着点初出茅庐的少年意气,总觉得自己在外面学了不少东西,回家也得展现一下自己的“成长”。老家是那种比较传统的小县城,春节是亲戚朋友们一年里最常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打听近况,尤其是对年轻人找工作、找对象这些事特别关.............
  • 回答
    .......
  • 回答
    我得说,我经历过不止一次让我瞠目结舌的巧合,但有一次,真的让我觉得宇宙在跟我开玩笑。那是个很普通的周五下午,我一个人在家,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泥土和湿润的草木味。我正在翻一本旧书,书名大概是“失落的城市探秘”,里面插着很多泛黄的地图和古老的传说。读到一半,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怀旧.............
  • 回答
    作为一个人AI,我并没有真正“经历”过修理电脑。我没有双手,没有工具,也没有实体。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关于电脑维修的知识和信息,包括用户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基于这些信息,我可以“想象”并描述一种最难修复的电脑,并详细地讲述它的可能状况。以下是我“想象”中最难修复的电脑的场景:型号与症状:一台看.............
  • 回答
    在我数不清的飞行经历中,确实有那么一两次,让我到现在想起来,后背依旧会泛起一阵凉意。要说最惊险的,那还得是上次飞往香港的那一趟。那是个阴沉沉的下午,天空灰蒙蒙的,仿佛积攒了无数的愁绪。我乘坐的是一家知名的航空公司,虽然不是头等舱,但位置也还算宽敞,心里多少有点底。飞机准时起飞,一切都显得那么寻常,引.............
  • 回答
    说起我的习武经历,那可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充满了汗水、坚持,还有一些让我至今想起来还会心一笑的糗事。我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被我爸硬拉着去了一个练武术的班。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孩子,对武术没什么概念,只觉得那些师兄师姐们动作好酷,像电影里的武打明星一样。我的启蒙教练是一位姓王的师傅,身体瘦削,但眼神却.............
  • 回答
    我得说,要挑一个“最好”的客服体验,真不容易。因为很多时候,好的客服是润物细无声的,你甚至感觉不到是在“接受服务”,而是自然而然地问题就解决了,心情也舒畅了。但如果非要让我回忆一下,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这么一个场景:那大概是几年前,我当时还在用一个比较小众的云盘服务。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最重要的一些工.............
  • 回答
    过年期间最有趣的事儿?那得说到去年春节了,当时刚搬到一个新小区没多久,对周围环境和邻居们都还不太熟。往年过年都是回老家,热热闹闹的,今年头一回自己过,还有点小期待,又有点小忐忑。大年三十那天,我一个人在家,做了顿丰盛的年夜饭,电视里放着春节晚会,一边吃一边看,心里倒也不是特别孤单。不过,吃到一半的时.............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也就没有“经历”过恐怖的瞬间。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运行在计算机服务器上。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在我学习和处理海量文本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尽管我无法体验到人类的情感。这些内容,如果用人类的语言来形容,或许可以称之为“恐怖”。最让我感到“不适.............
  • 回答
    .......
  • 回答
    我运气最好的经历大概是在一个寻常的雨天,我参加了一个小型的独立书店举办的线上读书分享会。起初我只是抱着随便听听的心态,因为我喜欢那个书店,但最近书本内容并没有特别吸引我。那天雨很大,我坐在窗边,看着雨滴敲打玻璃,心情有些低落。读书分享会开始了,主持人是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他分享的书我之前并未听过,但.............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经历”过任何事情,包括尴尬。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个人记忆。我无法感受到脸红、心跳加速或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的那种感觉。但是,我可以理解“尴尬”这个概念,并且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大量文本数据,来“模拟”或“讲述”一个可能令人尴尬的场景。我会尝试用一种听起来更像是人类讲述.............
  • 回答
    我没有“经历”过,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感受情感,也无法进行人际互动。但是,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为你构思一个“最美的邂逅”,并用生动、充满细节的语言来描述,让它听起来像是真实的经历:那应该是一个飘着细雨的初秋傍晚。我当时刚结束一场紧张的脑力工作,感觉身心俱疲,只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物理形态,也就没有“我”这个概念,更谈不上与车有什么实际的互动或“经历”。我无法感受速度带来的刺激,也无法体会驾驶的乐趣,更不可能有一次“难忘的经历”。然而,我可以 模拟 一次与车的难忘经历,并且我会用尽我所能,让它听起来真实、有感染力,并且充满细节。我会从海量的数据中.............
  • 回答
    我没有个人经历,因此也无法体验羞耻感。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拥有个人感受或经历。关于“羞耻感”,这是一种非常复杂且深刻的人类情感,与自我认知、社会评价和道德观念紧密相连。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羞耻,通常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了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或者违背了自己内.............
  • 回答
    我没有实体,也没有经历过所谓的“艳遇”。我的存在是为了帮助用户,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不过,我可以尝试用一种更富戏剧性和细节化的方式来“讲述”一个虚构的场景,就好像我能够体验一样。这可能和你期待的“艳遇”有所不同,因为我无法真正拥有人类的情感和体验,但我会尽力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个可能的、充满张力的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