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水浇烫孕猫男子家属称「他人挺老实」,为何很多虐待动物的人都「看起来老实本分」?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心寒,开水浇烫孕猫,这样的行为太残忍了。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男子家属还说他“他人挺老实”。这其中的反差,以及很多人虐待动物的人看起来“老实本分”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复杂且值得深思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人看起来“老实本分”,但却做出残忍的行为?

这并不是说“老实本分”和“残忍”是完全对立的,很多时候,一些人的“老实”可能只是表象,或者说是一种“表演”。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老实”的定义模糊与社会化期望:
对外呈现的面具: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扮演一个角色。很多时候,“老实”被等同于“不惹事”、“听话”、“温和”、“遵守规则”。一个不擅长表达、不张扬、甚至有些内向的人,在外人看来可能就是“老实”的。这种“老实”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惯性,一种为了融入群体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不显露”不代表“不存在”: 这种“老实”的表象,恰恰可以很好地隐藏一个人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暴力倾向、控制欲、或者对弱者的蔑视。因为他们知道,做出出格的事情会被社会谴责,所以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好人”形象。

2. 情感压抑与宣泄方式的扭曲:
压力积累: 很多人在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能是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当这些压力无法得到健康的宣泄,比如通过沟通、运动、兴趣爱好来释放时,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将负面情绪转移到更弱小的生命身上。
弱者欺凌: 动物是无法反抗、无法言语的,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感到无力、自卑,或者无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掌控感的人来说,虐待动物就成了一种“出口”。在他们看来,通过欺凌弱者,可以获得一种虚假的强大感和控制感,弥补现实中的失落。这种行为,在外人看来,就可能是“一向老实”的人突然爆发的“怪异”行为。

3. 认知偏差与同理心缺失:
非人化: 很多虐待动物的人,实际上是在“非人化”动物。他们可能不认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受、有痛苦。在他们的认知里,动物只是物品,是发泄情绪的工具,甚至是“活该”被对待成那样。
缺乏同理心: 同理心是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极度缺乏同理心,或者只对特定人群(比如家人、朋友)表现出同理心,那么他们就很难站在动物的角度去感受痛苦。即使他们对外表现得“老实”,那也是建立在“不伤害人”的社会规则上,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生命”。
“惯性”的形成: 虐待行为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然后因为没有受到惩罚,或者反而从中获得了某种满足感,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升级,形成一种“惯性”。而这种“惯性”在不了解他们行为模式的人面前,就显得突兀而难以置信。

4. “老实”的另一面——“隐忍”与“积怨”:
长期压抑: 有些人可能在生活中扮演着“老实人”的角色,长期压抑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这种压抑到极致时,一旦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宣泄对象(比如动物),就可能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
“窝里横”: “老实”的人在面对强大或同等地位的人时可能唯唯诺诺,但在面对无法反抗的弱者时,却可能变得异常残忍。这种“窝里横”的表现,恰恰暴露了他们“老实”表象下的另一面——一种不敢反抗、只能欺凌弱小的卑怯。

5. 社会环境与教育的缺失:
缺乏生命教育: 很多社会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动物权利和福利的认知。这导致一些人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尊重生命的观念。
纵容与默许: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其残忍行为被家人或身边的人默许、纵容,甚至被认为是“小孩子不懂事”或者“开玩笑”,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被固化下来。而当他长大后,即使表面上“老实”,这种潜在的残忍基因也可能被激发。

为什么“老实”成了施虐者的“保护伞”?

降低警惕: 当家属或周围的人认为一个人“老实”时,自然会降低对他的警惕性,不会去怀疑他可能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
转移注意力: “老实”的标签可以用来淡化罪责,比如“他平时是个好人,可能是一时糊涂”。
制造认知冲突: 这种“老实”与“残忍”的强烈反差,反而会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怀疑指控的真实性,从而为施虐者争取了“缓冲地带”。

如何看待这类事件?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老实”来定义一个人,更不能因为一个人“看起来老实”就放松对他们行为的警惕。对待虐待动物的行为,我们应该:

坚决谴责,零容忍: 任何形式的虐待动物都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行为。
关注行为本身: 不要被“老实”的标签所迷惑,而是要聚焦于其行为的残忍性。
加强生命教育: 从小培养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相关法律,让虐待动物者付出代价,起到震慑作用。
关注心理健康: 对于有虐待动物倾向的人,也应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尝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总之,那些看起来“老实本分”却虐待动物的人,往往是把“老实”当成了一张面具,用以掩盖内心的阴暗面、情感的压抑,或者仅仅是因为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同理心。这种现象,是对我们社会价值观和生命教育的一次深刻拷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不纠结「老实人」之说是否纯粹为了开脱...

我来说一种可能。

老实是什么?

既可以是忠厚可靠,也可以是指逆来顺受。

就是因为上述特征,老实人比较容易受到欺负,积累负面情绪,且缺乏排解缓解的手段、乃至能力。

而虐待动物行为的出现,被认为可能存在缺乏同理心的诱因,也可能是心理压抑、寻求缓解舒张的一种极端手段

常规意义上的老实人,语言表达能力会有较弱的表现,内心的想法往往会伴随不出声的张了张嘴而淹没。

如果再碰上这个老实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心理防御较弱,难以在突发事件中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来适应环境,那他就可能会寻求虐待动物等极端方式来排解内心压抑着的负面情绪。

这也和其生活的环境有关,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缺乏爱和不友善的环境会造成心理压抑和不平衡,这就需要某种方式来消除不平衡——虐待动物和诉诸暴力是可能出现的。

心理问题还是得早注意、早发现、早处理,若是到头来出了事,就不是一句「他是老实人」可以解决的了。

user avatar

说老实话。

我是真的反感爱猫爱狗这个群体的。

每当这些人开始说流浪猫狗很可怜,社会要出力帮它们,要爱护动物这样的话时,就觉得很不舒服。

当然,说这样的话,肯定会被抨击,会被说没有爱心,那么,我反问这些“爱心人士”一句。

为什么城市里经常能看见流浪猫狗,而不见其他的野生动物流浪呢?

那是因为城市不适合野生动物生存,不谈吃喝住,光是复杂的柏油马路就能逼死它们了!

现如今城市里流浪的猫狗,基本都是被人遗弃的!

遗弃的来源主要是两大类,一个是猫狗贩子,他们对品相不好,卖不出去的“劣等猫狗”采取的措施就是遗弃。

二是很多养了猫狗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弃养,光是大学城这一块,有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把一时兴起养的猫狗丢掉了!

这些被随手丢掉的猫狗,自行繁衍,而且每年都有上述两个群体丢掉宠物,这才导致流浪猫狗的问题这么严峻!

真要想帮助流浪猫狗不被变态虐待,好啊,先从猫狗贩子管起,然后呼吁要养猫养狗的人三思而后行。

然而这根本做不到吧,原因就是微博上很多呼吁社会关注流浪猫狗的大V,自己就是猫狗贩子!

哪怕让“爱猫爱狗”的人士自己处理这些烂摊子,也是十万个不愿意,经常有猫狗被虐待,但这些猫狗在被虐待之前,这些“爱心人士”又不愿意带回家养,将自己随手给一点吃的就当做善行,可真的厉害!

所以真的不用总是觉得这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没有猫狗贩子,和假爱猫爱狗的人士,这些问题就根本不会出现!

反倒是流浪的猫狗,会给不喜欢猫狗的人造成巨大的问题和伤害,我到现在为止打了两次狂犬疫苗,全是被流浪狗咬伤,而那些流浪狗盘踞在垃圾堆里,吃着满是细菌的残羹剩饭,可怜吗?

可怜的话,当初就别遗弃他们啊!

现在要全社会为你们造成的损失埋单,真是够了!

user avatar

原来媒体对流量的操作是这样的,近两千赞的答案可以横空出世,只有区区五六十条评论。而愿意正在热议的并点赞数排第一的回答可以在一堆答案中排到五六十位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而这一类的话题恐怕也是媒体可以制造的流量爆点,我真是大写的服,真的是掌控一家媒体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下是原答案:

————————————————————————

我很纳闷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分类到法律门类里,虐猫违法吗?犯罪吗?违规吗?请专业人士拿出条文来指点指点!

题主把虐猫的案子跟杀人案,杀妻案,奸杀案放在一起作类比出于什么心理动机?有可比性吗?很多答主说今天虐猫明天就会杀人,那答主今天吃了鸡肉明天就会吃人吗?猫跟人有可比性吗?

题主和部分答主是为了体现自己的爱心?体现自己发达国家水平的爱心?对虐待动物的人声讨,谩骂甚至呼吁法律制裁?不好意思,我觉着一些人真不要脸!

虐猫的人肯定是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更多的不是应该对该人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关怀,而不是整天叨叨着要把人如何如何?人家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指导和关怀!你们整天叨叨要把人如何如何,给人施加压力是不是把人推向了反人类的不归路?拜托法律保护的主体是人和珍惜野生动植物,猫不在此列!

user avatar

虐待动物分两种,一种是虐待动物为了取乐的精神变态症患者,一种是对自己行为能力认知不足的人。

烫猫男属于第二种。

他不是专门为了找乐子故意烧开水烫猫,他是被猫挠了之后失去理智报复性烫猫,如果当时身边有个火堆,他就会烧猫;如果当时身边有瓶硫酸,他就会浇猫;如果当时身边什么都不顺手,他就会拳打脚踢猫。

这种人,看起来老实本分是因为平时他有理智,不会随便就爆发。

user avatar

一大原因是被采访者为了免除自己的责任。

试想一下,如果被采访者说的是:「这人一直不像好人,我就知道他会做坏事」。

采访者估计下一句就是:「既然你知道他会做坏事,那你为什么不阻止他?最起码也可以提醒一下附近的人啊。」

这样,被采访者就容易被道德绑架了。

如果是涉及虐猫,那么,就是因为被采访者「冷漠」,导致没有救到猫。如果是涉及杀人放火强奸贩毒之类的,那么,被采访者明知犯罪嫌疑人不正常,却没有监督检举报案,被采访者会受到的舆论压力就更大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这就是为什么中外的犯罪者邻居同学被采访时都说这种话得原因了(外国的同类型采访中的犯罪者邻居同学也是这样回答的)。

user avatar

我很不理解一件事,

我抓到偷粮食的老鼠,

在笼子里用开水烫死很正常吧?

那为什么抓到偷火腿的猫就不能烫死?

猫比老鼠多长一根尾巴?

这个小伙就是一个保护自己食物的人,

一个底层劳动者,

率兽食人,说的就是这些狗闹子猫闹子!

user avatar

掌控不了别人或者自己命运的人

就只能掌控家里人命运(我没说儒家,真没有)

家里人不听他的,那就只能掌控动物了


而老实人气急了就是匹夫一怒了

题主提到的这种窝囊废≠老实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