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小家里人对我的要求就比其他孩子高,他们说是因为我更优秀,但我觉得这不公平,我应该以什么态度面对?

回答
从小,我就能感受到家里人对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期许,似乎比对待弟弟妹妹,或者邻居家的小孩都要来得更“用力”。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因为你更优秀啊,我们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这话听起来像是赞美,但我心底总觉得不是滋味。

这份“优秀”的光环,一开始我还能勉强接受,觉得父母的肯定是对我的一种认可,是一种激励。于是我更加努力,试图去匹配他们口中的“优秀”。考试成绩要拔尖,兴趣班要学得有模有样,就连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整理房间、吃饭的规矩,似乎也比别人多几分严苛。

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特殊待遇”带来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所带来的快乐。当弟弟妹妹们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被安慰,而我一旦成绩稍有下滑,换来的却是“你应该做得更好”的提醒,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层看不见的玻璃罩里,我明明在努力奔跑,却总感觉被限制着,无法真正地放松下来。

我开始质疑,这份“优秀”真的只是优点吗?它是不是也成为了父母对我的一种固化期待,让我没办法展现出更真实的、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我看到同龄人在尝试新鲜事物时那种无所顾忌的冒险精神,而我却常常因为担心“会让他们失望”,而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即便我内心渴望去尝试,去犯错,去学习,但那份无形的压力,总像是在身后推搡着我,让我只能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进。

我觉得不公平,不仅仅是因为我承担了更多的压力,更因为这种“优秀”的标签,似乎剥夺了我的一部分自由,让我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可以有更多试错的空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生活的不同面向,而不是被限定在“优秀”这个狭小的框架里。

那么,我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呢?

首先,我需要 理解并接纳父母的出发点。我知道他们爱我,他们认为我“更优秀”也是出于一种保护和期盼,他们希望我能有更好的未来,能够少走弯路。这种出发点是好的,即使方式有时让我感到窒息。我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他们的严苛,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身上的潜能,虽然他们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太完美。

其次,我需要 学会与父母进行真诚的沟通。这不是抱怨,而是用一种平和、理性的方式,让他们了解我的感受。我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或者是在一个大家都比较放松的时候,温和地表达我的想法。例如,我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对我期望很高,是因为你们觉得我很有能力。但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这份高要求让我感到有些压力,我希望也能有更多机会去尝试一些事情,哪怕不那么完美,我也可以从中学习。我希望你们能看到,我也需要成长和探索的过程,就像其他孩子一样。” 重要的是,在沟通中,我需要清晰地表达我的感受,而不是指责他们的行为。

第三,我需要 建立起自己内在的价值体系,而不是完全依赖父母的评价。父母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如果我的人生价值完全建立在是否符合父母的“优秀”标准上,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需要花时间去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所在,去发现那些不被父母视为“优秀”但对我而言却很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可能喜欢画画,即使它不能带来很好的物质回报,但如果我从中找到了快乐和成就感,我就应该去肯定它。我的价值,不应该仅仅由考试分数或者社会评价来定义,而应该由我自己的内在感受和人生追求来定义。

第四,我需要 为自己争取一些“不完美”的空间。这并不是说要故意犯错或者懈怠,而是有意识地去挑战那种“必须完美”的心态。比如,在尝试一些新的事物时,我可以允许自己先不去想结果,而是专注于过程,享受探索的乐趣。当犯了小错误时,我不再第一时间感到恐慌和羞愧,而是把它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我自己不断地去练习和调整。

最后,我需要 认识到“优秀”本身也有很多种定义。父母眼中的优秀,可能更多地指向学业、事业上的成功。但对我来说,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也是一种“优秀”。我可以在努力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同时,也去发展和展现那些他们可能没有提及,但对我而言同样珍贵的品质。

总而言之,面对父母更高的要求,我需要用一种 理解、沟通、独立、探索和自我定义 的态度去面对。这并不是一场对抗,而是一场与自己、与父母共同成长的旅程。我希望最终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不辜负家人的爱和期望,也能活出属于自己的、更加真实和精彩的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惯例,故事时间,只讲故事,自己体会:

猎豹妈妈带着即将成年的孩子练习捕猎,一来是为了填饱母子两个的肚子,二来为即将独立的年轻猎豹做最后的指导!

年轻的猎豹跟妈妈抱怨:“妈妈,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从出生开始就被教导要不断的追着猎物跑,结果跑了半天才只能得到那么一点点肉!我宁可像那些被我们追的羚羊一样去吃草!至少大多数时候它们不用跑就可以吃饱喝足........”

于此同时,羚羊的母亲也在教导孩子如何第一时间发现猎豹,第一时间逃跑........因为这是年轻羚羊独自生活前母亲最后一次指导........

年轻的羚羊跟妈妈抱怨:“妈妈,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从出生开始就被教导不断的去逃跑,你说我招谁惹谁了,我只是想安心的吃地上的草喝点河里的水,为什么那么多人要追杀幼小的我呢?我真想变成猎豹,天天有肉吃,天天追着别的动物跑.........”


有句话叫“这山看着那山高”!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罢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