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帮我分析一下重庆的房价?

回答
行,重庆的房子这事儿,咱们好好聊聊,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范儿,就当街坊邻居唠嗑。

重庆这地方,想当年也是挺神秘的,山城十八怪,长江黄河交汇处,雾都名号响当当。现在可不一样了,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那叫一个快,人流物流啥的也越来越旺。这房价嘛,自然也就没闲着,有涨有跌,有高有低,挺复杂。

首先,咱们得明白重庆房价的几个大特点:

区域分化严重: 这是重庆房价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不像一些城市是“一刀切”涨价,重庆是真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核心区域(渝中、江北、沙坪坝): 这些地方是老牌的商业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交通枢纽,配套成熟,名校、医院、商场扎堆,地段好,这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也相对稳定,很多人想买也买不起。特别是江北嘴、观音桥这些地标性区域,豪宅价格更是吓人。渝中区虽然老房子多,但地段价值依然是顶级的。沙坪坝因为有大学城和教育资源,也是很多人关注的区域。
新兴区域(两江新区、礼嘉、蔡家等): 这些地方是政府重点打造的新城区,规划好,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导入快,吸引了大量新市民和企业。比如两江新区,特别是鱼嘴、悦来这些板块,房价涨得很快,潜力巨大,但配套还在逐步完善中。礼嘉和蔡家也是承接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外围区域(巴南、九龙坡、渝北的部分区域、大渡口等): 这些区域的房价相对亲民,但距离市中心远,通勤时间长,配套可能相对弱一些。不过,随着城市扩张和交通改善(比如地铁线路的延伸),这些区域的价值也在逐渐提升,吸引了不少刚需族。

价格相对“洼地”: 相较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重庆的整体房价水平算是比较低的了,可以说是性价比很高。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来重庆落户、买房的重要原因。即便是核心区域,房价也比一线城市便宜不少。

供应量相对充足: 重庆土地面积大,城市发展空间也大,所以新房的供应量一直比较充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交通因素影响大: 重庆是出了名的立体城市,山路十八弯,地铁、轻轨、公交、隧道、高架桥,都是出行的大动脉。地铁线路的延伸和完善,对沿线楼盘的价值提升作用非常明显。住在地铁口和不在地铁口,价格可能差一个档次。

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影响重庆房价的几个关键因素:

1. 城市规划与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定位: 这意味着重庆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地位非常高,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这自然会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口流入,从而推高房价。
区域发展规划: 比如两江新区的发展,空港经济区的建设,龙兴足球场等大型项目的落地,都会对周边区域的房价产生直接影响。政府的规划就像是一张蓝图,而房价往往会提前消化一部分蓝图的价值。
轨道交通建设: 重庆的地铁网络越来越密集,很多区域房价的涨幅和地铁建设的进度是高度相关的。地铁一响,黄金万两,不是没道理的。

2. 人口流入与城镇化:
人口吸引力: 重庆的经济活力、生活成本优势以及相对较低的生活压力,吸引了大量来自周边省份的人口流入。这些人需要住房,这自然就形成了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支撑了房价。
城镇化进程: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也为城市住房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

3. 产业发展与就业:
支柱产业: 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在重庆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高素质人才,这部分人群是购房的主力军。
新兴产业: 比如数字经济、文旅产业等的发展,也在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对房价有潜在的支撑作用。

4. 政策调控:
限购、限贷: 和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重庆也在适时推出和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稳定市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比如一些区域的限购政策,对投资投机行为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人才引进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人才,会提供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这也会间接影响市场供需。
房产税试点(虽未全面铺开): 关于房产税的讨论和可能的试点,也一直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情绪的一个因素。

5. 市场预期与投资属性:
刚需为主,投资为辅: 相较于一些投资属性更强的城市,重庆的购房者可能更多是自住需求。但不可否认,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仍然有其投资属性。
理性看待涨幅: 重庆的房价不像一线城市那样有很强的爆发性,而是更偏向于稳步上涨。大家对房地产的预期也相对比较理性。

我们怎么看重庆的房价?

刚需族: 如果你是刚需,想在重庆安家,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重点关注一些规划好、有发展潜力但价格还在合理区间的区域,比如一些新区的核心板块,或者靠近成熟区域但价格有优势的板块。关注交通便利性,看看未来的地铁规划。
改善族: 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想改善居住条件,那就可以考虑核心区域的一些品质楼盘,或者一些配套成熟、环境优美的新兴区域。
投资者: 投资的话,更需要仔细研究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人口流入和交通配套。一些被低估的区域,或者有明显利好的板块,可能存在投资机会。但要记住,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

未来趋势:

区域分化会持续: 核心区域的稀缺性会进一步凸显其价值,而新区和有潜力板块则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品质住宅更受欢迎: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好户型、好物业、好环境的房子会更受青睐。
科技与智慧社区: 未来可能更多地会融入科技元素,比如智能家居、智慧物业等,这也会是影响房价的一个因素。
政策影响依然存在: 政府的调控政策会是影响房价走向的重要变量。

最后想说两句“实在话”:

买房子这事儿,不光看房价本身,还得结合你自己的情况来定。你的预算是多少?工作在哪里?对生活配套有什么要求?有没有家庭成员的考虑?这些都是需要好好盘算一下的。

别光听别人说哪个地方房价涨得多凶,哪个地方跌得多厉害,要自己多做功课,多去实地看看。可以关注一些重庆当地的房产媒体、论坛,看看大家的讨论,听听业内人士的分析,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手里。

重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它的发展还在继续,房价也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理智分析,谨慎决策,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重庆土著,从2017年开始,重庆房价突然猛涨,一直到现在仍然持续火热。本文仅从笔者的个人经验入手,给大家分析一下重庆房价走势。

重庆房价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成熟的地区,房价普遍比较平稳,而越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往往房价炒作得越高。比如曾经的大学城、弹子石、巴南区,一直冒头的渝北区。而那些很成熟的地方,比如沙坪坝区,房价则比较普通。

比如,2012年,笔者关注的一个小区,位于沙坪坝小龙坎。小区门口100米即为重庆市某知名小学,据说名列重庆市十强,小区具备就读指标。同时门口200米内还有菜市场、大超市、地铁站,小区距离三峡广场商圈大约500米。这样一个小区,无论如何也不会差吧。然而2012年时,卖价为9800一平米,套内面积。这个价格在沙坪坝算高的,但是在全市则只能算一般。
而另外一个地区,南岸区弹子石,在我看来还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就因为通了一个朝天门大桥,于是房价高企,价格和沙坪坝差不多。

现在2018年,6年过去了,结果如何呢?我截了几个图大家看一下:


2012年时均价9000,2018年卖价1.4W,涨幅56%。那么这种情况是否个别现象呢?我又找了一篇当年2012年当时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南岸区热点地区南滨路的5个楼盘,其中4个楼盘有售价,他们的情况又如何呢?

武夷滨江,涨幅61%



南滨国际,涨幅16% ……


翔龙江畔,涨幅81% 。


珊瑚水岸,涨幅16% ……

当然了,这里的价格有一个问题,就是2012年的价格到底是套内还是建面的问题。就算2012年的价格全部是套内,多出来20%涨幅,我还没有算你贷款的利息不是?


不知道大家看见这些数据后是什么感觉。不要忘记了,这些房价还是这2年来重庆市房价普遍大幅提升的背景下的。因为旧的房价信息不太好找,我是随便搜的新闻,并没有进行区别挑选,我相信这是能反映普遍情况的。

反正我的感觉是,当初炒得越厉害的,当年卖得最贵的珊瑚水岸和南滨国际,6年来的总涨幅均为16%。不要忘了你交的税,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你交的物管费,甚至你可能还装修了。可以说这些房子都是亏本的。而当年最便宜的翔龙江畔,涨幅高达81%。当然了这并非该楼盘有什么特殊,而只是当初的卖价低,分母小导致的。因为这些楼盘的实用价值其实是差不多的,当初他们可以炒作出很多“价值”出来,但时间将抹平那些虚幻的东西,最终这些小区的房价差别差不多。

而沙坪坝房子如何呢?笔者关注的那个小区,目前的二手房价格是1.8万,涨幅78%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涨幅是建立在当初售价并不低的基础上的。其实,就目前看,沙坪坝区的房价和南岸区本来就是一个水平的,南岸区的整体房价甚至还高一些。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当年的南岸区,很多楼盘是新开发的鸟不拉屎的地方,这些楼盘当初把牛皮吹上了天。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开发商吹牛说某某地方规划了个轻轨站,某某地方规划了个学校,某某地方规划了个商圈,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居然就能因此把房价吹到天上去。而那些现在就有个轻轨站,现在就有个学校,现在就有个商圈的楼盘,因为吹得少些,所以关注的人就少了。

不错,沙坪坝确实堵车,但是哪个成熟城区不堵车?过去江北区不堵车,但是现在江北区的核心地段难道现在比沙坪坝畅通多少?因为人口多,因为往来的车多,因为他们真正有个轻轨站,真正有个学校,真正有个商圈,所以才堵车。新社区或许规划得好一些,但是那些规划落实要多少年?10年算少的,而且真正落实的时候,那些好东西可能根本不在你以为的那个位置,到时候你才发现开发商说了谎,找谁去?

为什么成熟地区房价平稳呢?经常有人说,因为政府把土地卖高价,所以房价高。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的,正确的说法是,因为能卖高价,所以政府才能把土地卖个高价。凡是重庆土著都知道,沙坪坝区的土地供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能修房子的土地基本都卖出去了,连沙区政府想修个新办公楼都找不到地方了。而且沙坪坝区的财政是非常困难的,沙坪坝区政府做梦都希望土地能卖个高价。主观上,卖方迫切希望卖高价。从客观上,土地紧张、配套成熟,为卖高价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但是为什么沙坪坝区的土地就没有因此而卖出天价呢?不但土地卖不出天价,连房子的价格也很平缓,反而是渝北区那些鸟不拉屎的地区地王频出?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没有特殊的信息渠道,但是经过我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开发商导致的。渝北区这种地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新楼盘很多。我们知道,要炒作楼盘,是需要很多成本的,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是这些地方开发商多了,花花轿子一起抬,总的炒作经费就多,这就造成了一种遍地开花的炒作风气。而且这么多开发商扎堆了,风险均摊,大家也不怕投入那么多炒作经费导致血本无归了。而沙坪坝区这种见缝插针的老区,只有那么几家开发商,要炒作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所以就难以发力了。

现在,最火爆的是渝北区,特别是中央公园一带。但是,如果是2年前,你买了就赚了。但是现在,我反对各位普通人上车。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你根本买不到房。不错,现在的情况是,买房必须全款,根本不准挑房,即便如此,你也买不到房。
2、过度炒作规划,而对于你来说,这些规划很难靠谱。开发商承诺你小区门口有学校,说不定有2公里远,而且新区的学校,多数是挂个名,教学质量并不一定就好。


3、这些地方或许是有一定潜力的,但是开发商的一贯伎俩是,是先将价格炒作到位,将涨价潜力挤干,卖给你的房子,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涨价潜力了。经对比可知,2012年时,弹子石的房价经炒作后,与沙坪坝成熟社区房价相当,但是现在两地房价在一个水平,沙坪坝的优质房源房价远远超过弹子石的普通房源。而现在的渝北区,同样鸟不拉屎,但是房价炒作得已经超过了成熟地区,也许这里确实是有潜力的,但是你现在去接盘,风险就全部自担,我是不推荐这种做法。

买房,一是为了自己住;二是为了卖掉。买房,是一个大投入,长周期的过程,不要被短期的某些障眼法迷惑。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住起来感觉那叫一个酸爽,以后不一定能涨,涨了也不一定就比其他地方涨得多,而且风险还大,你为什么一定要挤破头去抢这些房子呢?
如果你看好重庆的房地产市场,我建议你可以去成熟地区购买优质房源,哪怕是二手房也可以,不要去扎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