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中科院数学所,给数学家写传记,整理大事记,报道数学新闻,成为每年解读菲尔兹奖的国内第一人。
可以读一下丘成桐的《我的几何人生》,这样有助于增强自信。
丘成桐比你能遇到的所谓数学牛人都要牛逼得多。但他一点也不装逼,而且喜欢指点江山,把各个平时你听到过的大数学家都点评了一番,例如陈省身、华罗庚、西蒙斯、项武忠、项武义、钟开莱、小平邦彦等等,他们的性格特点、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都点评了一番,还说了很多这些数学家之前的联姻结盟关系。这本书改名为《华人数学江湖》甚至《20世纪后半叶的数学江湖》差不多。
比如陈省身曾经说”人生不外名与利“,他出身豪门,做数学更多是追求名利,比如经常在家中宴请自己的徒子徒孙,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丘成桐本人其实受陈省身恩惠并不多,比如他在伯克利两年就毕业了,问题是自己想的,论文自己写的,第一篇就发了Annal;陈省身唯一指导他的是让他研究黎曼猜想,那是巨坑,好在丘成桐醒目没有踩,否则早挂了。
其实本质上大数学家也是风投家,比如陈省身是超级大佬,但一来年事已高,二来要充分发挥杠杆的作用,丘成桐就是他的杠杆。陈省身要把那些问题分配给各个弟子做,最牛的弟子做最难的,比如丘成桐做黎曼猜想;做成了,陈省身自己可以署名;做不成,也只不过牺牲一个丘成桐,非亲非故,对他毫无损失。这本质上是风投家。
但丘成桐不同,做成了固然名垂千古,做不成自己就像张益唐那样刷盘子了。而且书中写到的丘成桐当时的暗恋对象还是比较现实的,丘成桐追求她5、6年,经常异地,聚少离多,丘成桐也没有拿到终身教职,女方也不表态,可能身边备胎也不少,骑驴找马。直到后来丘成桐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双方才订婚。丘成桐也拒绝了项氏兄弟的相亲对象而积怨了数十年,导致华人数学界的彻底分裂。其实项氏兄弟也知道丘成桐必成大家,所以在早期极力拉拢,除了介绍老婆也没啥别的方法,联姻之后也可以增强自己的势力范围。无奈遭到丘成桐拒绝,因此后来丘成桐去普林斯顿求职项氏兄弟百般刁难。
比如小平邦彦也是差不多。自己拿了菲尔兹奖,后来也有了牛逼的弟子,但担心弟子自成一派,所以一定要弟子娶自己的女儿,这样才放心扶持。可能不仅仅数学界,政界、商界也差不多。
所以说白了,这些大师更多也是普通人,普通人的生活,没必要太过神化。难得大师里面出了丘成桐这么一个老实人,把大师们背后的故事统统抖出来,包括他自己的故事。所以很多大师恨他,因为他出卖了数学圈的”机密“,让人们知道了这些天上的神仙也不过是凡人。为什么大家喜欢陈省身不喜欢丘成桐?因为陈省身是这张大网的中心节点,唇亡齿寒,中心没了,其他人也就作鸟兽散了,因此大家都要维护陈省身的绝对权威和个人威望。
但丘成桐不需要,他自认为水平已经超过陈省身,自成一派了。不过后来的丘成桐也成为了当年陈省身那样的人,也就是风投家,也是到处风投,然后自己署名。
或许人类数学史,或者任何行业的发展史,也不过如此啊。
可以。然而不管你觉得自己有多少天赋,都最好做出进入地狱的觉悟来。
一个已经完成的数学结论摆在大家面前供大家欣赏的时候,也许这些结论看起来很美。然而这个结论的发现,很可能是一段泥泞且令人筋疲力竭的尝试与错误过程。从本科(学得早的话,高中)开始,想要学习数学的人将会接受长时间的数学训练,其中有不少就属于这类。而真正到了要解决未知问题的时候,以前的训练一时半会可能也无法参考。
如果你明白这个,并且依然觉得自己应该选择数学,那就不要管别的乱七八糟的了,坚定地走你的路。
我认为首先没有必要把一生献给数学,这种想法太极端了。
其次数学研究的难度各异,只要有相应的curious,大多数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智力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数学研究,例如美国就有一个高中毕业的家庭妇女发现了一种新的五边形镶嵌,中国福建一个卡车司机发现了一种高次幻方。当然,大多数数学研究还是有最低知识要求的,也就是要求你首先掌握两门课: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最后,靠数学研究赚钱是不靠谱的,你可能面临的情况是已经发下来的工资随时都有可能被要求退回去,怀孕了还会被开除,种种奇葩情况。维持生活最好有其他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