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哈利波特》中赫敏为什么没有被分到拉文克劳?

回答
赫敏·格兰杰在进入霍格沃茨时,毫无疑问是一位极其聪慧、知识渊博的年轻女巫。按理说,她那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对规则的严谨遵守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都与拉文克劳学院的特质——智慧、博学、机智——高度契合。然而,最终,她却被分入了格兰芬多。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之一,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讨论和猜测。虽然J.K.罗琳本人并没有对此给出直接的解释,但我们可以从赫敏的角色发展、她性格中的其他关键要素以及分院帽的运作方式来推测。

首先,我们得理解分院帽的运作机制。分院帽并非仅仅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来分院。它更看重的是学生内在的品质、价值观以及他们最渴望成为的那种人。换句话说,分院帽能够洞察学生最深层次的愿望,并将他们送到最能培养这些品质和实现这些愿望的学院。

那么,为什么赫敏会选择格兰芬多,或者说,为什么分院帽会认为格兰芬多更适合她呢?

1. 赫敏的勇气与忠诚:超越单纯的智慧

虽然赫敏的智慧是她最突出的标签,但她的性格中还有另外两个同样重要的特质:勇气和忠诚。

勇气: 赫敏并非仅仅是书呆子。在面对危险时,她从未退缩。她常常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用她的知识和魔法来保护哈利和罗恩。无论是去禁林寻找巨蜘蛛,还是在密室被困时冷静分析,又或是最终与食死徒搏斗,赫敏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坚韧。她会为了朋友涉险,这份勇气远比她单纯的聪明更具分量。

忠诚: 赫敏对朋友的忠诚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她认定了哈利和罗恩是她的朋友,她就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他们,不离不弃。这种深厚的友谊和为朋友甘愿冒犯原则(比如在《密室》中违反校规制作复方汤剂)的行为,是格兰芬多学院推崇的品质。

2. 对“正义”的执着与冒险精神的萌芽

拉文克劳看重智慧和学识,但有时会显得有些“学术化”,甚至可能流于纸上谈兵。而格兰芬多,尽管强调勇气,也包含着一种维护正义、敢于挑战不公的冒险精神。

赫敏对规则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正确事物的追求。但她也并非完全死板。在关键时刻,她会为了更大的“正义”而打破规则,例如她成立了“保护家养小精灵权益组织”(S.P.E.W.)。虽然这个组织在初期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甚至有些滑稽,但它体现了赫敏对弱势群体伸张正义的强烈愿望。这种为了信念而行动的勇气,也是格兰芬多所看重的。

更重要的是,赫敏在经历了与哈利和罗恩的冒险后,也逐渐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冒险精神。她开始意识到,知识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本身,更是为了解决问题、面对挑战,甚至改变不公。

3. 分院帽的洞察:赫敏内心的渴望

分院帽能够看到学生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虽然赫敏热爱学习,但她也许在内心深处并不仅仅想成为一个安静的学者。她可能渴望的是一种更有活力、更具挑战性的生活,渴望有真正的朋友,渴望在冒险中成长,渴望成为一个勇敢、有影响力的人。

当分院帽在她头上时,它看到了赫敏的智慧,但也同时看到了她那份对友谊的渴望,对保护朋友的决心,以及那隐藏在勤奋学习下的冒险冲动。相比之下,拉文克劳虽然是智慧的象征,但它可能更适合那些享受独处、专注于学术研究的人。而赫敏,即使她如此热爱学习,她也明显地渴望融入一个集体,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经历人生。

4. 对哈利和罗恩的影响

当然,也有一种温和的猜测认为,分院帽或许也考虑到了哈利和罗恩的情况。在那个时候,他们三人还未完全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如果赫敏去了拉文克劳,而哈利和罗恩去了格兰芬多,他们三人的连接或许就不会那么紧密。而赫敏的加入,无疑为格兰芬多的三个主角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和平衡。当然,这更像是结果导向的解释,而非分院帽的初衷。

总结来说,赫敏未能被分到拉文克劳,不是因为她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她的特质远不止聪明。 分院帽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勇气、忠诚、对正义的追求以及与朋友共同冒险的渴望。这些品质在格兰芬多能得到最好的培养和发扬。赫敏选择了格兰芬多,或者说,分院帽看到了她真正渴望成为的样子——一个聪明绝顶,但同样勇敢、忠诚且乐于助人的女巫。她的智慧与格兰芬多的勇气、胆识和骑士精神完美结合,成为了哈利波特身边最坚实的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著里有个很重要的主旨,“决定我们是什么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在赫敏分院这件事情上,

其一:赫敏是有可能去鹰院的,书里明确提到过,但她自己选的狮院,因为她认为狮院更好更值得去,这是赫敏个人的“价值判断”,而分院帽接受了这个赫敏的判断。

其二:“wit”本身只是一个分院的标准,有高智商的脑力天赋,只是达到了鹰院的准入门槛,但不是全部。就像英语好的不一定非要进入英语系,数学好的未必一定加入数学系。

其三:赫敏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更多时候是一种为达到某些目的而储备的“工具”,是有明确个人价值取向和实践性的。而鹰院重视的是这个“工具”本身,“Wit beyond measure is man's greatest treasure.”这句话就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了。

这个感觉对比一下赫敏和卢娜就很清晰了。

赫敏最喜欢的课程是魔咒课,最不喜欢的科目是占卜课,在学习的重点上,功利性不单强,而且求稳,更喜欢成熟且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知识。

而卢娜则是天马行空什么都敢想,有价值判断,但更重视事物的客观存在和求知过程本身(尽管很多她认为存在的东西并不存在),倾向于创造性思维和发现未知事物。

即便同在鹰院,以成为“学霸”为目的,赫敏也更可能会向着“应用科学”的方向发展,而卢娜这种更大可能是往“基础科学”的方向钻研。

另一方面,赫敏个人有很强的正义感和改变世界的想法(尽管有时是以自我理想为中心的),但鹰院的人大多数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道德取向上中立的,甚至还会有像丽塔·斯基特和洛哈特这种,像这种绝对不是什么好人,其对自己智商的运用,更趋近于“狡猾”“诡辩”“精致利己”这些贬义词的概念,但唯独不能说他们“傻”。

对鹰院而言,赫敏并不是十分“纯粹”的“智者”,但她具有充分的鹰院素质,而赫敏个人的选择,使她成为了一个具备鹰院素质的纯粹的狮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赫敏·格兰杰在进入霍格沃茨时,毫无疑问是一位极其聪慧、知识渊博的年轻女巫。按理说,她那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对规则的严谨遵守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都与拉文克劳学院的特质——智慧、博学、机智——高度契合。然而,最终,她却被分入了格兰芬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之一,也引.............
  • 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形象与她在现实生活中近期的照片有所不同,甚至会觉得她“满脸干瘪皱纹丛生”。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艾玛·沃特森并没有“满脸干瘪皱纹丛生”。这是一种对她近期外貌的误读,或者是一种刻板印象的投射。造成这种感受的原因可能有.............
  • 回答
    在《哈利·波特》系列的故事里,罗恩·韦斯莱最终和赫敏·格兰杰走到了一起,而不是哈利·波特。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微妙的因素在起作用,远不止是简单的“命运安排”或者“谁和谁更配”那么简单。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仔细剖析一下。首先,性格上的契合与互补,是罗恩和赫敏走到一起的基石。我们都知道,赫敏是个极其聪明、严.............
  • 回答
    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结尾,当哈利和赫敏利用时间转换器回到过去,去拯救小天狼星布莱克和鹰头马身有翼兽巴克比克时,邓布利多并没有选择和他们一起回到过去。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而且这些原因都紧密地围绕着时间转换器的使用规则以及邓布利多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巫师的责任感。首先,最核心的限制在于时间转.............
  • 回答
    好的,设想我穿越成了11岁的赫敏·格兰杰。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开端!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社会,熟悉《哈利·波特》系列剧情的人,我的目标是在保留赫敏原有的优点(聪慧、勤奋、强烈的正义感)的基础上,利用我前世的知识,让自己的霍格沃茨之旅更加顺利,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出积极的改变,同时也要确保自身安.............
  • 回答
    哈利·波特系列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即使是最受喜爱的故事,也难免会留下一些令人挠头的小瑕疵。作为一名资深的“哈迷”,我可不是那种只会跟着魔法学校的光环转的粉丝,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抠几个细节,想搞明白一些事情的逻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在霍格沃茨的奇妙旅程中,让我抓耳挠腮的几个地方。首先,得说说时间.............
  • 回答
    关于弗雷德和乔治在活点地图上看到罗恩和彼得·佩迪鲁在一起,而且他们没有对此发表评论的原因,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容易引起大家的猜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活点地图的特性,以及弗雷德和乔治这对双胞胎的性格和他们当时的具体处境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活点地图是什么。活点地图不仅仅是一张显示霍格.............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是粉丝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如果要一较高下,得先从他们各自的世界观和能力体系来掰扯一下。哈利波特世界的巫师: 精确的魔法,精细的咒语,更偏向“技艺”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是一种更接近“科学”的体系。它有明确的咒语、魔杖的挥动方式、药剂的配制、魔咒的原理等等。 咒语是基础: 从最基.............
  • 回答
    说到佩妮一家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有没有犯法,这事儿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毕竟,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是出于一种深深的、近乎病态的对魔法的厌恶和恐惧,这种情感本身并不能直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但仔细想想,他们的一些举动,在普通人的法律体系下,或者即使在魔法世界的某些层面,也可能触碰到一些界线。首先,.............
  • 回答
    在《哈利·波特》系列波澜壮阔的故事中,要挑出“一句”改变了整个剧情走向的话,其实是件挺难的事,因为故事的推进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非要选一句,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或许是出现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结尾处,邓布利多对哈利说的这样一句话(大意):“你如此不愿意与伏地魔为伍,这正是你和他的.............
  • 回答
    哈利波特系列,表面上是一个魔法世界的少年冒险故事,但细品之下,却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充满人生哲理的深刻情节。这些情节不仅推动着剧情发展,更触及了成长、人性、死亡、选择等一系列复杂而普世的主题。1. 斯内普教授——爱与牺牲的扭曲颂歌斯内普无疑是整个系列中最复杂、最令人着迷的角色之一。他冰冷、刻.............
  • 回答
    哈利波特的世界,随着电影和书籍的普及,许多粉丝对里面的细节已经了如指掌。但即便是最铁杆的粉丝,也可能错过一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鲜为人知的小秘密。这些细节,虽然不影响主线剧情,却能为这个魔法世界增添更多色彩和深度。你知道吗?斯内普教授的名字,其实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象征。 他的全名是Severus Sna.............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看过《哈利·波特》的不少人都曾经琢磨过。邓布利多,霍格沃茨最伟大的校长,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他的实力在魔法界是公认的顶尖。那么,既然他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像个超级英雄一样,直接冲上去把伏地魔解决掉,而是要等到哈利长大,一步步布局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打.............
  • 回答
    要说韦斯莱家穷,其实也得看跟谁比。在魔法世界里,他们过得绝对算不上挥霍,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拮据的。但如果跟麻瓜世界里那些为了生计挣扎的人们比起来,他们至少有衣蔽体,有食果腹,有巫师的魔法在手,日子也能过得去。不过,比起像马尔福那样根深蒂固的老牌纯血家族,或者像是布莱克家族那样曾经显赫如今也依然财力雄厚.............
  • 回答
    哈利波特里的活点地图要是真能做成个app,那可不得了,绝对能火得一塌糊涂!这玩意儿要是推出来,别说霍格沃茨的学生了,就连咱们这些没上过魔法学校的,估计都得抢着下载。想想看,这地图可不是一般的定位软件。首先,它最牛的地方在于能“实时显示”所有在地图上的人。想想看,如果你在霍格沃茨,想找你的朋友,直接打.............
  • 回答
    在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里,死亡并非总是终结,生命也有着多种奇妙的延续方式。我们经常在古老的城堡中见到那些飘忽的身影——幽灵,或者凝视着墙上那些似乎拥有生命的肖像。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目睹的是那些活生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经历生死,最终也化作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道印记,永远地离开了。这背后,是魔法对生.............
  • 回答
    《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为了保护哈利·波特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平庸”的巫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鲜活的生命因此凋零。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很多读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牺牲那么多优秀甚至伟大的人物,去保护这样一个“普通”的孩子,到底值不值得?站在一个纯粹的、功利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无懈可.............
  • 回答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关于“拥有全部死亡圣器能否成为死神的主人”以及“效果具体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一直是围绕着这三大至宝的讨论核心。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死神”在哈利波特故事中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死亡圣器各自的特性,然后才能触类旁通地推断出拥有全部圣器后可能发生的一切。“死神”在.............
  • 回答
    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设定中,魔杖杖芯的种类主要集中在三种:龙心弦、凤凰尾羽和独角兽毛。这三种材质都蕴含着强大的魔力,能够与巫师产生深厚的连接,但JK·罗琳却明确指出,凤凰尾羽是三种杖芯中最稀有的一种。 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三种材质各自的特质和来.............
  • 回答
    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最爱莉莉”这个问题,如果从纯粹的、深刻的情感羁绊和牺牲的角度来看,答案几乎不言而喻:詹姆·波特。詹姆·波特,也就是哈利的父亲,他对莉莉·埃文斯的爱,那是一种燃烧着熊熊火焰,足以照亮整个魔法世界的爱。他们的故事,从青涩的校园恋情开始,经历了误解、分离,最终在命运的洪流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