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年在越南旅游,包车。当地从导游到司机,都特别喜欢听中文流行音乐,老一点的“雪花飘飘北风萧萧”、新一点的周杰伦那一系列歌曲,真的老少皆宜、遍布全越南;
2、还是18年,在重庆团建的时候,遇到好几个从越南过来旅游的学生,问原因,都是被tiktok上那一系列火爆视频吸引来朝拜“圣地”的;
3、好像仍然是18年,在日本旅游,镰仓坐公交的时候,当地初中生几乎都在刷tiktok、好几个还在看李子柒的视频,虽然日语不好,但是明显听到了“丝糕易!”的评价
tiktok、港台流行音乐、李子柒,这几年应该是最成功的输出安利了。
大闹天宫(Havoc in Heaven,1963)。
看到fan大 @FanFanFan 回答时我刚好在y2推荐里刷到了这个视频,顺手给大家补充一下。
另外大家可以瞅瞅我随便在几个视频底下截的这几个评论。
直到现在我见过的相关舆论呈现,基本上依然纯粹就是 “吊炸酷炫”,而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小群人对 “中国” 的认知和情感,不自觉地被影响了。 @FanFanFan
有些事真的很简单,练过举重的白人里,就是不会有种族主义者。
非官方的、纯民间的、非刻意的、零主动设计的、非被刻奇或文化借用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不局限于具体个体的......我能想到的最为成功的广义文化输出即,
中国男子举重队。
因为 “举重” 在我国更像是个奥运项目,而不是个全民健身的存在,所以我国人民对此或许难以想象。而这自然也是得益于 “奥运举重” 作为一个比较普遍的全民健身项目,在欧美国家的相对普及。
吕小军、田涛、廖辉、石智勇、李大银等人,在该亚文化粉圈儿里,基本上就是顶级天皇巨星般的存在。石智勇的标志性 “wocao”,早就成了个meme了。而吕小军对该亚文化圈儿的许多人来说,就是乔丹一般的人物。
我国建国以来的所有体育明星,在全球范围内的正面影响力,姚明第一没什么疑问。紧随其后的,若真的是全球范围,那么或许林丹有一拼。但若只是局限于欧美,我强烈怀疑接下来就是吕小军和李娜了。
几个著名的油管举重频道,都拿2016年安踏做的一个中国奥运军团的广告,剪辑出了里面的男子举重队镜头,remix了一首俄语DJ曲 “Novella” 做片头。
亚文化圈儿的全球肌肉帮子直男们纷纷表示,此曲应该拿来做2021东京奥运会(若发生),举重项目的开场BGM。
直到现在我见过的相关舆论呈现,基本上依然纯粹就是 “吊炸酷炫”,而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小群人对 “中国” 的认知和情感,不自觉地被影响了。
而这也正是最有效的所谓 “文化输出” 的方式:绝大多数正常人,都不谈政治,甚至无关文化,而仅是寻求 “有趣”,崇拜 “牛逼”,追捧 “吊炸酷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