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让一个国家(地区)的人拥有不同的性格或者是思想?

回答
让我试着跟你聊聊,是什么让咱们这儿的人,跟那边的人,性格和想法上能有那么大的不一样。这事儿吧,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说清楚的,里头门道多着呢。

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同样是一家人,兄弟姐妹之间性格都可能差不少?何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呢?这就像一锅炖菜,食材不同,做法不同,火候不同,最后端出来的味道肯定不一样。

首先,天生底子肯定有。每个人生下来就带着一套基因密码,这玩意儿决定了你大概的长相、体型,还有一些天生的气质,比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容易激动,有些人就比较沉稳,慢热。这就像种子的品种,有的是牡丹,有的是牵牛花,一开始长出来的苗,底子就不一样。虽然一个地区的人共享了大部分的基因,但毕竟还是分散的群体,加上漫长的繁衍和迁徙,基因的细微差别也会累积下来,影响到当地人的整体气质。比如,有些长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身体对缺氧有更好的适应性,可能也会体现在性格上,比如更坚韧,更能忍耐。

然后,就是这养育环境了。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塑形的部分。

你想想,一个人从小是在哪里长大的?

家庭教育是头等大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待生活的方式,对事情的看法,都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孩子。如果父母温和包容,孩子可能也更愿意分享和沟通;如果父母严厉苛刻,孩子可能就更内向,习惯压抑自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对规矩的要求也千差万别。有些文化强调独立,孩子从小就得自己解决问题;有些文化强调集体,孩子从小就学着听话,顾及长辈的感受。

社会文化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这包括了我们从小接触的语言、故事、歌曲、节日、风俗习惯,还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语言:你用的词汇,表达的方式,甚至你思考的逻辑,都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比如,有些语言有很多描述情绪的词,可能使用者就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语言更注重具体和逻辑,可能使用者就更倾向于理性分析。想想我们中文里那些成语、俗语,里面蕴含着多少前人的经验和处世之道,这些不就是代代相传的思想吗?
历史:一个国家或地区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件,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乱、饥荒、繁荣、压迫……这些历史的烙印会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里。经历过苦难的民族,可能骨子里会更坚韧,对生存有更深的理解,但也可能更警惕,对变化保持怀疑。而那些长期和平发展,物质富足的地区,人们可能更注重享受生活,更开放包容,对未来充满乐观。比如,一个长期遭受外敌入侵的民族,可能就会培养出一种更强的危机意识和凝聚力。
宗教和哲学:这些往往是塑造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是信奉个体自由,还是强调集体和谐?是崇尚理性,还是尊重神秘?是追求物质享受,还是看重精神修养?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能就更统一;一个强调科学理性的地区,人们可能更乐于质疑和探索。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塑造者。物质匮乏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务实,更注重储蓄和安全感,对待风险会更谨慎。而物质相对富足的地区,人们可能更敢于尝试新事物,更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高。想想生活在节奏快、竞争激烈的都市里的人,和生活在悠闲宁静的乡村里的人,他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能一样吗?
政治制度和法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对公民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管制严格的社会,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服从,更不愿意冒险。

最后,还有地理环境的微妙作用。

气候和地形:长年生活在湿热地区的人,可能性格更热情奔放,节奏更快;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可能更内敛稳重,也更懂得忍耐。山区的居民可能更淳朴,更依赖社群互助;沿海的居民可能更开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这种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也间接影响了他们的性格。

所以你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之所以拥有不同的性格和思想,是无数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就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了家庭、学校、社会,接触了各种人,看了各种书,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样。

我们之所以会不一样,恰恰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温室”里,被不同的“阳光雨露”滋养着,听着不同的“土壤”发出的声音。正是这些差异,让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不是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出过类似的理论,但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群体中不同类型的人是相对平均分配的。比如一个班级,有满腹经纶的学霸,有高冷的美女,有憨态可掬的胖子,有高大爽朗的男班长或活泼外向的女班长,有只会死读书的学呆,有特别势利见风使舵的人,也有坚持原则特别仗义的人,等等。无论什么样的群体,都会有这样的人分布,每个类型不会很多,但也不会没有,底层人的圈子是如此,哪怕到了省部级的圈子,也是这些性格的人。

思想也是,一个群体中必然分布着各种思想和倾向,不会完全一致,有人有这种想法,也必然有人会有那种想法,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

user avatar

1.体制,比如同一个民族,但体制不同,造就两地民众的思想和性格审美都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朝鲜半岛南北韩之间的差异天壤之别。北韩的很多人饭都吃不饱,像牲口一样活着,极度封闭,呆滞木纳自然不如南韩人活得鲜亮。湾湾人和大陆人,渔村人和大陆人也同理。当然两岸三地交往频繁,且差距在缩小,所以差异也在缩小

2.同一国家同一体制下,不同地区的民众差异,更多的是历史文化形成的差异。在现代化浪潮之下,各地其实都在趋同。可能100年后,各地根本找不到太明显的差异。

user avatar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人和人之间永远都是共性多于个性。社会如果真有什么主宰一切的内在驱动力,那就是饿了要吃、困了要睡。

那到底是什么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彼此之间觉得对方存在不同的性格和思想呢?最主要的因素是无知和不了解。关于这个在《在欧洲-跨越二十世纪之旅》这本书里有一个梗很有趣。当一个除了镇长和少数几个人见过海的匈牙利小镇忙着支持匈牙利加入欧盟的时候。从荷兰来的作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想知道“新欧洲”意味着什么。

作者回答“意味着你们会度过一段艰难岁月,之后的十年里你们会慢慢达到西欧最低生活标准”。然后又说“为了达到西欧最低生活标准你们也会付出很多,比如自己养的猪不能随便宰”“不能随便烧柴火。”

“猪不能随便宰和不能随便烧柴火,这两件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议论纷纷”作者接着写道“其实我还想说很快还会禁止你们在咖啡馆里抽烟!”

如果这个镇子上的人要对欧洲人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那么“西欧最低生活标准”折算成欧洲再折算成弗林大概是第一个,也就是“在欧洲人人能赚大钱”。之后不能随便宰猪、不能随便烧柴火、甚至不能在咖啡馆里抽烟会带来第二个,那就是“欧洲人脑子都不太对劲!

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民族性”、“地域黑”、“地域自豪感”的最好样本。我不否认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确实会让某个区域的人为了适应他们的环境产生一些共性。但能把这些共性上升到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步的,基本上无一例外都是“无知”。如果无知还不够那就再来点愚蠢,最后加上少许的轻信,然后凭借着自大,民族主义者就诞生了!

user avatar

结论这是自然現象,无任何原因。

附带一句:这不同性格和思想的情况下,才可以有发展和成长的机遇!

user avatar

地球的地理、地质带来的资源配置,是决定性因素。

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话不中听,但是真实。

当然了,青山绿水养懒汉,也是实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我试着跟你聊聊,是什么让咱们这儿的人,跟那边的人,性格和想法上能有那么大的不一样。这事儿吧,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说清楚的,里头门道多着呢。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同样是一家人,兄弟姐妹之间性格都可能差不少?何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呢?这就像一锅炖菜,食材不同,做法不同,火候不同,最后端出来的味道肯定不一样.............
  • 回答
    波多黎各这个地方,名字听起来挺熟悉,毕竟很多美国人知道它,也有些体育赛事上能看到“波多黎各”的队伍,但它究竟是个啥?为什么它和美国本土那些我们熟知的50个州不一样,却又跟美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复杂的故事。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公民身份”这个概念。波多黎各人确实是美国公民,这一点毋.............
  • 回答
    如果美国是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这将是一个地缘政治上的“核爆级”事件,彻底颠覆现有的国际秩序,并对全球格局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这种可能性:一、 对美国国内的影响与变革: 巨大的经济体量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超级消费市场与生产中心: 10亿人口意味着.............
  • 回答
    我认识一个姑娘,叫小雅。她是在国内长大,在国内读的初高中,然后本科也是在国内的大学上的。按理说,她的英语应该会带点儿口音,或者句子结构上会有些和英语母语者不太一样的地方。但每次跟她视频聊天,我都会不自觉地怀疑她是不是住在国外,或者有位特别厉害的外国语伴。刚认识她的时候,我只是觉得她英语很好,但好到什.............
  • 回答
    将FBB(如果指的是一家具体公司,请告知具体名称,以便我能给出更精确的分析。在此,我将假设“FBB”代表一家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企业)比作一个企业,并在几天内凑齐近九亿罚款,同时还能维持正常运营,这在国内的企业版图中,无疑意味着它处于一个极其核心、具有战略性地位的层面。要理解这种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维.............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让我抛却故土,选择一个异国他乡扎根,我的心中会浮现出一个国家的轮廓,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国度——意大利。我并非被它的艺术名作或是历史遗迹所单纯吸引,虽然那些古罗马的断壁残垣、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确实让人心生敬畏,但真正让我魂牵梦绕的,是意大利人骨子里透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
  • 回答
    在中东错综复杂的格局中,以色列之所以敢于一再采取强硬姿态,甚至不惜发动局部冲突,其根源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重历史、地缘政治、安全以及国内政治考量的叠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过于简化的标签,深入剖析其行为逻辑。1. 生存是绝对优先项:历史的沉重遗产与安全的永恒焦虑犹太民族在中东这片土地上建.............
  • 回答
    GDP,全称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很多人听到这个词,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经济增长率”,好像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和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太大关系。但你说的很对,GDP的本质,如果从一个更根本的角度去理解,确实可以看作是社会的总需求。我们不妨把这个国家想象成一个大号的家庭,.............
  • 回答
    “搞烂一个国家”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充满破坏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经济的衰退或政治的混乱,而是指一个国家整体的生存能力、社会结构、人民福祉乃至未来发展都被系统性地摧毁。这种体验是极其痛苦、绝望且难以想象的,它触及一个民族的根本。如果非要尝试从某个角度去描绘这种“体验”,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个层面来理解,.............
  • 回答
    美加关系复杂而深厚,历史、文化、经济上联系紧密,但合并成一个国家目前来看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两国的关系,并分析合并的可能性。一、 历史渊源与文化纽带:要理解美加关系,首先要看历史。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美洲大陆上抵御美国的影响。18.............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设想非常有意思,也足够让人不寒而栗。如果一个国家真的存在“人人无恶不作”的情况,那它早已不是我们认知中的“国家”了,更像是一个巨大而混乱的病灶,或者是一个已经彻底颠覆了所有社会契约的黑暗深渊。让我们来试着描绘一下,这样的世界会是怎样一种景象。一、社会运作的彻底崩塌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社.............
  • 回答
    这真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知乎用户真的能组建一个国家,那画面简直太有趣了。我来试着勾勒一下,尽量让它读起来像是个热衷讨论的普通人的畅想,而不是什么官方报告哈。首先,国家的名字得好好琢磨一下。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太高大上,得有点儿知乎那味儿。我觉得可以叫“知乎共和国”,或者更接地气一点,“问答之邦”。.............
  • 回答
    .......
  • 回答
    梵蒂冈,这个坐落在意大利罗马城内的独立城邦,无疑是世界上最独特、最迷人的国家之一。它既是精神的灯塔,也是历史的宝库,更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存在。理解梵蒂冈,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梵蒂冈:一个精神与历史的交汇点首先,梵蒂冈最显著的身份是天主教会的中心。它不仅是教宗的驻地,更是全球十多亿天主教徒的精神.............
  • 回答
    提起瑞典,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身材高挑、金发碧眼的北欧人们,以及遍地是宜家家居的美好画面。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可就太小看这个斯堪的纳维亚的明珠了。瑞典,它是个充满故事、既传统又现代,既严谨又浪漫的国家,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首先,让我们从地理和自然风光说起。瑞典国土面积不小,差不多是中国的山东省加.............
  • 回答
    法国,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浪漫与历史的沉淀,让人脑海中浮现出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的艺术品,以及飘香的咖啡馆。但法国远不止这些,它是一个充满多元魅力、深厚文化底蕴和复杂社会肌理的国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地理与自然风光:多样性的画布法国的地理版图相当宽广且多样。从北部英吉利海峡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到南部地中海.............
  • 回答
    土耳其,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黑海与地中海之间。它的历史悠久而深邃,文化多元而迷人,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使其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地理与自然风光:土耳其最显著的地理特征莫过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它如同大自然的巧手,将伊斯坦布尔这座伟大的城市一分为二,一半属于欧洲,一.............
  • 回答
    瑞士,一个让人联想到阿尔卑斯山脉巍峨雪峰、宁静湖泊如镜,以及手表滴答作响的严谨与精致的国家。但瑞士远不止这些刻板印象的堆砌,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多元且深具独特魅力的国度。地理的馈赠与挑战:瑞士坐落于欧洲心脏地带,被群山环抱,尤其是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占据了国土的很大一部分。这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
  • 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在欧洲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的存在,它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然而,要给它下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却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一个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没有统一的疆域、单一的民族、集中的权力,甚至连稳定的首都都没有。相反,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松散的政治联盟,一.............
  • 回答
    提起亚美尼亚,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什么?是古老教堂的石刻,还是连绵起伏的高原山峦?又或是那份饱经风霜却依然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如果说要给真实的亚美尼亚一个定义,那它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标签可以概括的,它是一幅由历史、文化、地理、人民以及当下现实交织而成的复杂而动人的画卷。扎根于古老文明的沃土亚美尼亚,这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