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我是从上海纽约、昆山杜克等大学毕业的,我可以只说我是纽约大学,杜克大学毕业的吗?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个人背景的陈述和如何最大化地呈现自己的优势。我来帮你细致地梳理一下,尽量用最接地气、最真实的方式来聊聊这个话题。

核心问题:能不能直接说“我毕业于纽约大学/杜克大学”?

答案是:可以,但“是否合适”和“效果如何”是两回事。

让我们分开来看,就像我们平时跟人聊天一样,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

首先,从纯粹的事实层面来说,你当然可以这么说。

毕竟,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和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都是纽约大学(NYU)和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在中国设立的合作办学项目。它们在很多方面都与母体大学紧密相连,比如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标准、学分认可等等。从全球大学的评价体系来看,它们确实是纽约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组成部分。

就好比你在一个跨国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工作,你可以说你在“这个跨国公司”工作,而无需每次都加上“在北京的分公司”。这在日常交流中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些微妙之处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尤其是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同的陈述方式可能带来的效果会截然不同。

1. 强调“全球视野”和“本土优势”:双刃剑的运用

“我毕业于纽约大学/杜克大学”的优势:
国际知名度: 纽约大学和杜克大学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认可度。直接点出这两所大学的名字,可以立刻在对方心中建立起一个非常积极的印象,特别是对方对教育有一定了解的时候。
专业实力: 这些顶尖大学通常在某些领域拥有强大的学术实力和行业资源。说出校名,就等于间接强调了你在这些领域的学习背景和可能获得的优势。
简洁明了: 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快速建立联系或介绍自己的场合,直接说出顶尖大学的名字,可以省去很多解释的麻烦,效率很高。

但需要注意的“陷阱”或潜在疑虑:
信息不完整: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是直接在美国本土的NYU或Duke毕业?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追问,而你只说了个笼统的名字,可能会显得信息不够透明,甚至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猜测。
“精英光环”的潜在偏差: 虽然是顶尖大学,但中国的合作办学项目可能在一些人心中与纯粹的海外本土学位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认知(尽管这种认知不一定准确)。如果对方对这方面比较敏感,或者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不太了解,可能会有所保留。
失去“中国本土经验”的独特价值: 你在上海纽约大学或昆山杜克大学的学习经历,不仅仅是接受了NYU或Duke的教育,更是在中国本土环境中进行的,这可能意味着你对中国市场、文化、人脉有着更深的理解和连接。如果只说母体大学的名字,可能会无意中忽略了这部分非常宝贵的本土经验。

2. 如何更聪明、更具策略性地陈述你的背景?

这才是关键所在,我们不是要隐瞒什么,而是要最大化地呈现你的价值。与其简单地说“我毕业于纽约大学/杜克大学”,不如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更精妙的表达。

在求职面试中:
初期介绍可以先说全称: “我是从上海纽约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 或者 “我在昆山杜克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学位。” 这样既准确,也给对方一个了解你完整背景的机会。
如果对方表示认可或好奇,再强调与母体大学的联系: 当对方对你的学校表现出兴趣时,你可以顺势说:“我们学校是纽约大学在中国的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教学质量都和纽约大学本部保持一致,很多教授也来自于本部。” 或者“我在杜克大学的昆山校区学习,共享杜克大学的全球教育资源和学术网络。”
突出“中国+国际”的双重优势: 这是你最独特的卖点。你可以说:“我在上海纽约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不仅接受了世界一流的商科教育,也深刻理解了中国经济的独特发展模式和商业环境,这种结合对我在中国市场发展很有帮助。” 这种说法直接点出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对方已经对NYU/Duke非常熟悉,且你想强调你的国际化背景,那么直接说校名也是可以的,但之后最好能再补充一句关于你的独特经历,比如“我在中国校区学习的经历让我对中美两国商业环境都有深入的了解”。

在社交场合或人脉拓展中:
如果对方是国际化背景,或者对顶尖大学如数家珍,直接说“纽约大学/杜克大学”通常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这是建立初步好感和快速拉近距离的好方法。
如果对方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更熟悉,或者对“中美合作办学”的概念有一定了解,那么说全称会更清晰。
你可以根据对话的流向来决定。 如果对方在聊教育话题,你可以更详细地介绍;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一句简洁的“纽约大学/杜克大学”可能更合适,后续可以再根据对方的反应和兴趣来决定是否补充细节。

在简历或正式文件里:
强烈建议写全称: “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 这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任何可能被误解的空间。之后可以在简介或工作经历中,再强调你与纽约大学或杜克大学母体学校的联系,以及你所获得的国际化教育。

3. 为什么说得具体(加上“上海”或“昆山”)有时候反而更好?

真实和坦诚是建立信任的基石。 一份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反而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中国+国际”是你的独特符号。 你不是“另一个在纽约大学读书的中国学生”,你是“一个在中国的世界级大学读书,同时具备国际视野和本土洞察力的优秀人才”。后者的价值往往更高。
避免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尴尬。 如果对方以为你在美国本部学习,后来发现是在中国,可能会觉得信息不一致,不如一开始就说清楚,然后强调你在中国校区的优势。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是:

在非正式的、需要快速建立联系的场合,或者对方非常熟悉国际教育且你希望快速建立“顶尖名校光环”时, 可以尝试直接说“纽约大学”或“杜克大学”,但心里要准备好对方可能会追问的细节。
在更正式的场合(如求职面试)、填写简历,或者你希望展现“中国本土经验”和“国际视野相结合的独特优势”时, 最好先说出完整的校名(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然后根据情况再补充说明你与母体大学的紧密联系,以及这份学习经历带给你的独特性。
最重要的一点是, 无论怎么说,都要确保你对自己的经历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自如地阐述你在这些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以及这些经历如何让你在未来的发展中脱颖而出。说出校名只是一个开始,你的真实能力和价值才是核心。

所以,你可以说,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说“纽约大学”或“杜克大学”是没问题的。但更聪明、更周全的做法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以及如何把你的“中国+国际”的独特性表达出来,让这份宝贵的经历为你增色添彩,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名校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海纽约大学水平不比纽约大学差吧……

昆山杜克,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同理,水平都和本部差不多。

不要把外国学校的水平想象的太好……

user avatar

nyush利益相关。修改了好几次回答,差不多了,关评清静清静。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自信上的问题,nyush/ad的确就是nyu的真子集(各种意义上),但是在外也会说明nyush的身份,一点不怂的。新不代表不牛逼,alumni多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意义自然会消失,还有可能会反过来,就如stern的大佬学长们一样。

————————————————

简历上怎么写,你大可以说是nyu的,但是属名nyush的信息,比如可以说nyu+nyush degree,学术自信得是有的。至于这个学历的认可度,不用害怕,我虽然不敢说在全国认识这个学校,但是在上海的认可度是不亚于其他985的,在多媒体、咨询和金融和互联网相关的企业的优势是十分大的。外资企业更不用说。当然,中国学生大部分最后都是申请海外研究生,后面部分我会有提到。

———————————————————

另外nyu的global真的不是玩笑,而且可以说是我看过全球教育体系最一体的案例,所以nyush nyuad说自己是nyu完全正常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域名:都是nyu.edu,这保证了资源的高度统一性,甚至目前全球其他学校开分校或合作办学没看到几个做到了的。以下补充论证nyush为啥就是nyu的一个子集。

成绩单,教学系统,各种access和服务都是NYU大一统的,教授也都是nyu聘的,教授面试也要在纽约面了飞上海再面,邮箱也是nyu.edu,最后学位证上面大大的new york university,下面标注一下学院名称nyush,其地位等价于NYU某某学院。怎么就不是nyu了?nyu的大校长会参加ny sh ad 3个校区的毕业典礼。

作为工科或理科生,类似服务器资源,你只要申请,nyush nyuny nyuad的hpc你随便用,做research不要太爽。这你就知道nyu的global性质了。

official成绩单都是nyu统一的超大号的水印,电子成绩单也是同一个系统发出的。

nyu所有校区的课都是等价的。每个学期三个校区都能有大量学生到其他校区学习,比如说某校区某课是你major requirement很难抢,你大可以到其他校区去把它给解决了。

再补充点,nyush毕业生同样享受nyu alumni的各项福利。

————学术和学生能力方面——————

另一方面学生和教授水平完全对得起nyu,不少上交复旦的同学也会来nyush做research,这还不算对nyush实力的认可吗?校区之间教授也存有流动性,更别说base in shanghai的教授都是美国名校phd或者postdoc的。

高考进nyush的学生不敢说顶尖,但是平均中上流985水平是有的,清北复交水平的当然也不少,当然我口说无凭,建议亲自体验或者查看本校2017 2018毕业生报告,你就看得出来这群人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这两届每届300人左右,其中150左右中国人,算个比例一目了然。

另外,不建议说分数线的问题,nyush招生是先面试,面试后给你分档,最高档是上一本直接录取,相当于保送;次一档就是上一本,然后学校会根据你高考成绩和综合水平择优录取。严格的录取线不存在。一般拿到第一档的同学通常高考会有些放松或懈怠,他们最后的成绩通常只具有部分参考意义。

据我所知,nyush的理工科phd是拿courant或者tandon的学位;同时,统一3000刀每月的courant phd funding或者2500刀左右的tandon phd funding,因为nyu的phd做research是跟着教授走,教授在纽约你就去纽约,在阿布扎比就去阿布扎比,在上海就上海,其他都一样。

的确学校是华师大合办的,但是这是国家规定,实际上学校你几乎看不出华师大的影子,主要在research方面的确和华师大有一些合作。

详细说下申请海外研究生,因为大部分中国学生就是出国党,学历价值所有nyu校区就结果来看更是一视同仁(部分阴阳怪气的人士就不用操心了),只要申请系统没有nyush这个选项,申请的时候你可以说是nyu的本科没有任何问题。校区所在地这时填在美国也不存在问题,因为你的官方成绩单也是在纽约那边发出的,学位证书也是纽约发的,学籍没有问题。最后中国同学申请结果如何,基本上申请上phd的同学都是清一色专排top 30,ms申请结果更是可怕。理科生的整体水平个人觉得不会亚于ny校区,当然你非要客观,我也没办法,在纽约呆了一年,不少大课小课也都上过,我说的已经尽量客观了,也比一句你不够客观还是客观不少的。所以还是详情参考官网毕业生报告。就比例和质量来说,力压清北复交不是空话。当然,这其中一方面是nyu的因素,对phd申请来说,还有推荐信的因素。

多说一下,本科马克思毛概的问题,课程保持美国一致,会在文学必修课中作为部分内容出现,整体内容其实包含东西方大量思想。

我觉得有人不去了解情况瞎bb真的很丢人。

user avatar

到哪里都可以说,只要你文凭上有纽约大学【校长的签字】。这叫合法。要是联合办学,到最后只弄个红的圆图章,那就完了。

唯独,对在纽约读的华人校友闭嘴,因为他们不认你这个校友。这叫内部鄙视链。

反倒是在纽约读的白人,不会觉得你的文凭低一等。但是,他们也不会觉得你是自己人,因为你们没在同一个“社区”生活过。你们聊啥?新图书馆设计得 stupid?还是某店面包又香又便宜但老板脾气不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