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湖北省属于江南吗?

回答
关于湖北省是否属于江南,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江南”这个概念的理解。简单来说,严格意义上的江南,通常不包含湖北省的绝大部分地区。 但是,如果我们将“江南”理解得更宽泛一些,包含一些文化和地理上的邻近性,那么情况就有些微妙了。

咱们得先弄明白,“江南”到底是个啥?

传统意义上的“江南”:

“江南”这个词,字面意思就是“江之南”,也就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历史上,“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在吴语区。地理上,它大致包括了今天的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徽南部的一小部分。

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呢?

水网密布,鱼米之乡: 这是江南最鲜明的标签。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造就了肥沃的土地,盛产稻米,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
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发达的商业和文化: 因为经济发达,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中心,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艺术流派,比如苏州园林、丝绸、刺绣、戏曲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语言和习俗: 主要通行吴语等方言,在生活习俗、饮食口味上也有其独特的风格。

再来看看湖北省:

湖北省的地理位置,大家都很清楚,它位于长江中游。长江横贯湖北,将湖北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地理气候: 湖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相比江南,特别是江南的杭州、苏州等地,湖北的气候可能略有不同,湿度和年降水量可能稍有差异,但总体也是比较湿润的。湖北的“鱼米之乡”也很多,比如江汉平原就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文化习俗: 湖北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与吴语差异较大。在饮食上,湖北菜,比如沔阳三蒸、热干面等,也与江南的清淡口味有所区别,更偏向于咸鲜和香辣。在历史文化上,湖北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比如楚文化,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与江南的吴越文化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有“湖北算不算江南”的讨论?

这种讨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以下几点:

1. 长江的联系: 湖北虽然在长江中游,但它与下游的江南地区一样,都受到长江水系的影响,很多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长江这条母亲河,将沿岸的省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经济发展与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的便利化,湖北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些经济区域划分的概念可能会模糊传统地域的界限。
3. 文化渗透与交流: 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得一些江南的文化元素可能也渗透到湖北的部分地区,反之亦然。
4. 模糊的地理概念: 有时候,“江南”在人们的口头语或某些非严格的定义中,会被用来泛指长江以南或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区域,这样一来,一些靠近长江南岸的湖北地区,可能就会被沾上一点“江南”的边。

所以,总结一下:

从最传统、最经典的地理和文化定义来看,湖北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荆州、武汉、宜昌等地,是不属于江南的。 它们属于长江中游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比如楚文化的影响力更为深远。
然而,如果我们将“江南”理解为一个更宽泛的区域概念,包含了长江沿岸、气候湿润、农业发达的地区,并且考虑到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那么湖北省的一些南部或东部地区,可能在某些方面会与江南地区有相似之处,或者在心理感知上存在一定的亲近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属于”江南。

你可以理解为,江南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有历史文化根源的地理和文化标签,它主要指向长江下游的吴语区。湖北更多的是长江中游地区,拥有它自己独立且同样精彩的文化印记。虽然它们都沐浴在长江的恩泽下,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和文化板块。

希望我的解释能让你更清楚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估计是湖北老乡提的问题,但你标签里的那个江南(作家)是什么鬼?我按照自己理解题主的意思给改了。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包含文化地理、自然地理、行政地理以及经济地理四个方面的问题,也不知题主具体是指哪一个?我尝试着简单一答,主要只说与湖北省相关的。

“ 江南” 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变动的历史概念。从春秋到明清,乃至到今天,无论其指称的是自然地理范围,还是行政区域,都有一个由西到东、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由泛指到特指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过程与“ 江南”实际所指区域的经济开发、文化发展的历史完全合拍。

“江南”,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即指长江之南,如果这样来看问题,那范围就大了,且有时候文化上的“江南”与自然地理上的“江南”并不完全重合,譬如春秋至秦汉时期之江陵,隋唐之扬州,不过在历史上,人们在使用“江南”一词时,常赋予其不同的地域范围。

据学者考证,“江南”一词始见于春秋时期,时指楚国郢都(今荆州) 对岸的东南地段,范围极小,这是很自然的,那时长江以南绝大多数地方都未开发。

随着楚国不断向周边开拓壮大,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南岸拓地日广,江南的范围亦随之向东南扩展,延及今武昌以南及湘江流域

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南达南岭一线。

而在实际应用中,“ 江南” 的范围极为宽泛,如:

李斯《谏逐客书》云: “ 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
《史记· 始皇本纪》载: “ 王剪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

金锡历来被视为东南吴越之方物土贡,故而可见,秦汉人的观念中,江南包括了今天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

不过,相对于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区而言,秦汉时人指称下游的江南地区用得最多的还是“ 江东” 、“ 江左” 等名词。当年从吴县起兵反秦的项羽,在乌江亭长面前即口口声称: “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所以,从春秋到秦汉时期,“江南”主要就是指今天的湖北、湖南地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应该不包括长江以北的今湖北地区,例如襄阳等地,但也不好就此武断地下结论,比如,秦置南郡,范围大概包括后来的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襄阳等府,郡治在江北的江陵,而更南边的地方,如洞庭郡等,开发程度更低,从文化的角度,很可能会以“江南”指代整个南郡地区。故大致可以说,长江中游的古楚地,包括湖北省,在这一时期属于“江南”,较为专指,而后世所认为的“江南”,这时候更常被称为“江东”、“江左”。

自孙吴立国江东,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

江东经济文化在经过秦汉数百年的相对沉寂之后,开始得到新的发展,其后历经东晋南朝,都城建康逐渐成为整个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随之,“ 江南” 所指的范围也慢慢由西向东转移,成为一个意有所属的特指概念。

南朝文学家谢眺在《人朝曲》中写到:“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这表明:

1、此时江南的范围已由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移至下游的江浙一带;

2、“江南” 一词的内涵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相联系,故而被誉为“ 佳丽地”,后人以“ 塞北江南” 来喻指北国风光,其着眼点也正在于此。

所以,从东吴开始,“江南”这一名词就逐渐离今日之湖北省远去,时间越往后,“江南”就越特指今江浙一带

行政地理上来看,最早以“江南”作为行政区划名的是王莽改夷道县为江南县(今湖北省宜昌宜都市)。很明显,这个时期的“江南”与今天的湖北省是关系最为密切的。

唐太宗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其中就有“江南道”,江南道的范围最广,囊括今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起四川、贵州,东至海滨的近半个中国,可谓名副其实的“江南”,湖北省仅有长江以南的鄂州武昌一带属于“江南道”。

但要注意的是,此时的“道”只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再加上“江南道”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大部分地区的所谓“江南”认同感是很低的。到了安史之乱后,随着藩镇割据,道和节度使合二为一,才成为行政区。

不过在开元二十一年,原来的十道被改为十五道,今湖北长江以南的鄂州武昌一带属于江南西道,不过很快遇到安史之乱,湖北南部设鄂岳道,湖南设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只剩今江西省,湖北省也从此在行政区划上与“江南”无缘。而江南东道则在乾元元年(758年)被分为浙东、浙西、宣歙、福建四道。

宋朝亦有“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这两个行政区。

再次出现“江南”行政区,则要到清初改明之南直隶为江南省了,包括今苏皖两省,后亦于康熙初年至乾隆年间逐渐分省,但直至晚清,人们习惯上仍常用江南省来代称江苏省,如道光十七年七月, 给事中孙宝善在奏折中称“ 江南省之徐州府”。

而如果从经济地理上来看,湖北省基本与“江南”没有多大联系。

因为南方大多数地区在宋朝以后才开始开发,及至明清时期江南完全超过中原和北方,而那个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江南也多指的是今天的江浙一带,大则囊括苏皖南部、浙江全省乃至江西大部,小则仅有太湖东部平原之一角。

若以府计,则有苏松常镇或苏松嘉湖四府说、苏松杭嘉湖五府说、苏松常杭嘉湖六府说、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说、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八府说、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徽九府说、苏松常镇宁杭嘉湖甬绍十府说等等,从来就与湖北省无关。

综上,湖北省属于江南的历史大致在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前,在这之后,“楚地”与“江南”渐行渐远。

“江南”的概念初形成于今湖北省,而“发扬光大”于今江浙苏南,现在再说湖北省属于江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绝大多数都不会这么认为的,不过从广义的自然地理来说,即将“江南”解释为“长江以南”,勉强也是可以的,那么湖北省一小半地区属于“江南”。

回答完毕。

——参考徐茂明《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傅林祥《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李伯重《简论“ 江南地区” 的界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