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敏性鼻炎夜间犯病的机理是什么?

回答
夜间过敏性鼻炎的犯病,绝非偶然,而是人体在特定时段内,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免疫系统对过敏原过度反应的表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剖析其背后的生理和环境机理。

1. 过敏原暴露的时空聚集:

卧室内过敏原的“温床”: 卧室,尤其是床铺,是许多常见过敏原的集散地。尘螨,这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是引起过敏性鼻炎最主要的元凶之一。它们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而床垫、枕头、被子、地毯等都是它们理想的栖息地。当我们晚上躺下,与这些过敏原近距离接触,相当于将身体置于一个高度浓缩的“过敏原池”中,呼吸道首当其冲。
空气流通的差异: 白天,室内空气可能通过开窗通风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释和置换。但到了夜晚,为了保暖或避免噪音,人们往往会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这使得原本就存在的过敏原浓度进一步升高,更容易触发过敏反应。
过敏原的“二次释放”: 一些过敏原,例如花粉,虽然在白天是主要的过敏原,但它们也可能在夜晚随着空气的沉降或被褥的搅动而重新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对夜间鼻腔的侵袭。

2. 人体生理节律与免疫系统的微妙变化:

皮质醇分泌的昼夜节律: 我们的身体遵循着严格的昼夜节律,其中激素的分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皮质醇,一种重要的应激激素,在清晨达到最高峰,并在夜间逐渐下降。皮质醇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当夜晚皮质醇水平降低时,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可能会相对增加,免疫系统的“刹车”有所松动,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
迷走神经的兴奋度: 迷走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参与调节心率、呼吸、消化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睡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主要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相对活跃。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会促进炎症介质(如组胺)的释放,加剧鼻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
呼吸频率和深度的改变: 睡眠时,我们的呼吸频率可能会减慢,但呼吸深度可能会增加,这使得更多的空气被吸入,同时也带入了更多的过敏原。鼻腔的过滤和加湿功能在睡眠时可能不如清醒时那么主动,导致过敏原更容易深入呼吸道。

3. 炎症介质的持续释放与蓄积:

组胺等炎症介质的作用: 当过敏原接触到鼻腔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时,会触发其释放大量的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鼻黏膜水肿、充血,并刺激鼻腔黏膜分泌更多的黏液,最终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累积效应”: 在白天,即使有轻微的过敏原暴露,人体可能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将症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夜间持续的过敏原暴露,加上生理节律的变化,可能导致炎症介质的释放量逐渐增加,在夜间达到一个“临界点”,从而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

4. 体温和湿度的环境影响:

温暖湿润的环境: 卧室的温度和湿度往往会比室外高。这种温暖湿润的环境,恰好是尘螨等过敏原繁殖和活动的理想条件。同时,相对较高的湿度也能促进某些过敏原(如霉菌孢子)的生长和传播。
皮肤散热与鼻腔功能: 睡眠时,身体会进行一定的散热,这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微妙变化,某些个体可能对这些变化更为敏感,加剧过敏反应。

总结来说,过敏性鼻炎夜间犯病是一个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室内过敏原浓度的升高,尤其是尘螨的聚集,是直接的触发因素;而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如皮质醇水平的下降和迷走神经的相对兴奋,则为过敏反应的发生提供了易感性;炎症介质的持续释放与蓄积,最终导致症状的爆发。因此,针对夜间过敏性鼻炎,不仅要积极控制过敏原的暴露,如做好卧室的清洁,使用防螨床品,还要关注个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夜间虽然花粉传播得少,但是你对螨虫和霉菌都过敏,这可能就是你夜间症状比白天重的原因。

尘螨也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之一。

尘螨这家伙,你瞪成牛眼都看不到,据说一克床尘里,能住进2万只尘螨。

床上用品要常洗、常晒、常除螨,鼻子才能爽爽的。

下面深读君就说一说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要说鼻炎,得先说鼻子。

尘土满天飞,柳絮飞满天,这样的空气怎么吸?鼻毛表示,有我在,这些垃圾休想进门。

冬天空气又干又冷,直接入肺可不行。鼻子对空气加温、加湿后,肺表示没毛病啊,666。

鼻子怎么对空气加温加湿的呢?

鼻子里凡能接触到空气的地方,表面都覆盖着一层鼻粘膜。

鼻粘膜不断分泌粘液,空气就直接和粘液中的水分结合,干燥的气体就湿润了。

加温更简单,空气和鼻子多接触,温度不就被鼻子“和谐”了吗?

“鼻粘膜好牛啊!”

别着急感慨,过敏性鼻炎就是这鼻粘膜有炎症啦!

这事还得从大白说起,人体有个自我保护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里当差的统称为大白。

花粉、灰尘什么的,随着气体进入人体,大白本来不把它们当回事,它们来鼻子里溜达一圈,很快也就随着鼻涕、鼻屎离开了。

突然有一天,平日在鼻子里出出进进的花粉、灰尘,引起了免疫系统的注意。

“以后这几个全是通缉犯,各单位注意,一旦发现,立刻攻击。”

花粉啦、灰尘啦,不明不白地被贴上了通缉犯的标签,这就是医学里说的IgE。

只要被贴上通缉犯标签的家伙再进入人体,免疫系统就进入战斗状态,释放炎性物质。

这好端端的释放炎性物质,搞得鼻粘膜里的正常细胞是死的死,伤的伤,鼻粘膜就这样发炎喽。

花粉、灰尘,这些被冤枉的吃瓜群众,就叫过敏原。

免疫系统莫名其妙把它们列为通缉犯、并实施打击的行为,称之为过敏反应。这种打击造成的炎症,称之为过敏性炎症。

空气里总有花粉啦、灰尘啦,所以你的鼻子就总有炎症!

鼻炎来了,鼻粘膜上的血管受刺激,扩张啦,充血啦。鼻粘膜就开始肿胀啦,水肿啦。

本来好好的气道被搞得窄窄的,气体难通过,鼻塞喽。

鼻粘膜上的腺体受刺激,疯狂分泌分泌物,这就是鼻涕啦,擦不完的鼻涕。

炎性因子刺激到神经,鼻痒就来了。

炎症动静大了,惊动了肺,肺也想出点力,给一组加压的气体,吹走搞事的坏家伙,喷嚏就来了。

这就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的原因啦。

内容来源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