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准备入手第一辆车,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回答
恭喜你准备入手人生第一辆车!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它会给你带来全新的自由和便利。不过,对于初次购车的朋友来说,确实会有点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下手。别担心,我来跟你好好聊聊,给你一些掏心窝子的建议,争取让你这次购车既顺心又明智。

第一步:冷静下来,想清楚你的需求 (这是最重要的!)

在任何销售顾问的忽悠、亲朋好友的推荐之前,请你先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梳理一下你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别急着去4S店或者看车展,先坐下来问问自己:

你的预算是多少? 这绝对是第一道门槛。不光是裸车价,还要考虑购置税、保险费(这是个大头!)、上牌费、以及可能的贷款利息。算清楚你能承受的总价,而不是只盯着车价。别到时候看中一辆车,但其他费用加起来超出了预算,那就尴尬了。
你用车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通勤? 如果只是上下班代步,市区为主,那小巧省油的车型会是好选择,停车也方便。
家庭用车? 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经常接送,那么空间、舒适性、安全性就变得很重要。SUV、MPV或者空间大的轿车可能更适合。
长途旅行/户外活动? 如果你喜欢自驾游,经常跑高速或者去一些路况不太好的地方,那么动力、续航、通过性(SUV的优势)就很重要了。
载物需求? 有没有经常需要拉货或者搬东西的需求?旅行车、SUV或者皮卡可能要考虑一下。
你对动力有什么要求? 是只求代步,还是喜欢一点推背感?纯电、混动还是燃油?不同的动力形式体验差别很大。
你对车辆类型有什么偏好?
轿车 (Sedan): 经典的车型,操控稳定,油耗相对较低,适合城市代步和日常家用。
SUV (运动型多用途汽车): 视野好,通过性强,空间也相对宽敞,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选择。
MPV (多用途汽车): 空间灵活,乘坐舒适,尤其适合大家庭或者商务接待。
两厢车 (Hatchback): 通常比三厢轿车更灵活,后备箱开口大,装载更方便,适合城市驾驶。
旅行车 (Wagon): 兼具轿车的舒适和SUV的装载能力,但国内市场选择相对较少。
你对品牌有什么倾向吗? 有没有特别喜欢的品牌?或者有没有听说过哪些品牌口碑比较好,维修保养比较方便?
你对配置有什么侧重? 是注重科技感(大屏幕、智能互联),还是安全配置(主动刹车、车道保持),或者是舒适性配置(座椅加热/通风、全景天窗)?

把这些问题都捋清楚了,你就已经给自己的选车画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第二步:初步筛选车型,做足功课

有了明确的需求,就可以开始大海捞针了。别怕麻烦,多看多研究才能选到最合适的:

汽车网站和App: 像汽车之家、易车、懂车帝等平台都是宝藏。你可以根据预算、车型、品牌进行筛选,查看各种车型的配置、参数、价格,以及其他车主的评价和口碑。
专业汽车媒体评测: 很多汽车博主、媒体会发布详细的车型评测视频或文章,从驾驶感受、空间表现、油耗经济性、质量可靠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车主论坛和社群: 加入你感兴趣车型的车主论坛或社群,看看真实车主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的经验,这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更有参考价值。
了解车辆的优缺点: 不要只看广告里的光鲜亮丽,要重点关注车辆的常见故障、油耗表现、维修保养的便利性和费用。

我给你的几个“过来人”的建议:

别被“网红车”冲昏头脑: 有些车可能因为营销做得好、外观好看而火爆,但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一些小毛病或者并不适合你的需求。
可靠性比花哨配置更重要: 尤其是第一辆车,可靠性是基础。经常出小毛病的车会让你非常头疼,影响心情。
考虑长期持有成本: 除了购车价格,还要考虑油耗、保险、保养、维修费用。有些品牌的零配件可能比较贵,维修起来也更费劲。
关注保值率: 如果你打算几年后换车,保值率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一些热门品牌和车型通常保值率会更高。

第三步:实地看车与试驾 (这是环节中的关键!)

功课做好了,理论知识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实践出真知了!

去4S店:
货比三家: 不要只去一家4S店就做决定。多去几家同品牌的4S店,比较一下他们的报价、优惠力度、服务态度,甚至可以试着讲讲价。
仔细检查车况: 坐进车里,感受一下座椅的舒适度,看看内饰的做工细节,检查一下车漆是否有划痕、钣金是否规整。
试乘试驾: 这个环节务必认真对待!
模拟你的日常驾驶场景: 尽量在城市道路、高架桥、甚至一些稍微颠簸的路段都体验一下。
感受动力响应: 油门和刹车的线性程度,加速是否顺畅。
检查视野和盲区: 坐在驾驶位上,看看前后左右的视野如何,哪些地方有较大的盲区。
体验悬挂舒适性: 路过颠簸路段时,看看悬挂的过滤能力如何,车身是否会有多余的弹跳。
感受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 看看车内是否安静,发动机噪音和胎噪控制得如何。
操作便利性: 方向盘是否顺手,换挡是否平顺,各项功能按钮是否容易找到和操作。
试乘同伴的感受: 如果有家人朋友一起,让他们也坐进去体验一下后排的空间和舒适度。
带上懂车的朋友: 如果有朋友对车比较了解,可以请他们陪你一起去看车试驾,多一个人帮忙看看,总能发现一些你可能忽略的问题。

第四步:关于购车方式和细节

当你确定了心仪的车型后,就到了谈价格和办手续的阶段了。

砍价技巧:
明确自己的底线: 你能接受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了解市场行情: 知道这款车的大致优惠幅度。
不要表现出对某个品牌或车型特别执着: 稍微流露出你还在考虑其他选择,可能会让你有更大的议价空间。
关注附加的优惠: 除了裸车价的优惠,还可以争取赠送的保养、脚垫、贴膜等。
区分“裸车价”和“落地价”: 一定要问清楚你谈的价格是否包含了购置税、保险等费用,避免被“低价”吸引后,再被各种附加费用“套路”。
贷款购车:
了解贷款利率和手续费: 不同银行、不同金融机构的政策可能不同,多比较。
谨慎选择贷款期限和金额: 合理规划自己的还款能力。
注意贷款购车可能存在的附加条件: 有些金融方案可能会要求你在指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或者有其他捆绑销售。
保险选择:
必须购买的险种: 交强险是强制的。
推荐购买的险种: 第三者责任险(保额越高越好,至少100万)、车损险。
其他可选险种: 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玻璃单独破碎险、不计免赔险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最好在购车前就了解清楚各种保险的含义和价格。
提车验车:
仔细检查车身外观: 漆面、钣金、玻璃、轮胎等是否有损伤。
检查内饰: 座椅、仪表盘、中控屏幕、安全带等是否完好。
检查随车文件: 行驶证、大绿本(登记证书)、购车发票、保险单、说明书、保养手册等是否齐全。
启动发动机,检查各指示灯: 确保没有故障灯亮起。
检查各项电子设备: 导航、音响、空调、车窗升降等是否工作正常。
检查车辆的生产日期: 确保不是库存车。

第五步:购车后的注意事项

恭喜你终于提到爱车了!但事情还没完:

熟悉车辆: 认真阅读车辆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车辆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
磨合期: 注意车辆的磨合期(通常是前10003000公里),避免急加速、急刹车,让发动机和变速箱有一个良好的磨合过程。
定期保养: 按照厂家规定的保养周期进行定期保养,这是保证车辆良好运行的关键。
安全第一: 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把安全放在首位。

最后,给你的额外几个真心话:

别怕问问题: 无论是销售顾问、维修技师还是懂车的朋友,但凡有不清楚的,一定要问明白。
保持理性: 购车是件大事,不要被一时的冲动或者销售的“套路”左右,多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
享受过程: 选车、看车、试驾本身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放平心态,把它当作一次学习和体验。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你!祝你早日提到心仪的爱车,开启愉快的有车生活!如果还有什么具体的问题,随时可以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自己是本本族还是正常的有驾驶能力的现代人,这点很重要。

绝大部分人不会跟你讲,

买车和买表最大的不同是,表你长个手就能戴,车不行,它需要人驾驶,是一吨多重,普遍一百几十匹马力,停车场能把人挤扁,高速上约等于炮弹的这么个玩意。

我建议您抽空去一趟本地比较大的卡丁车场,不是哄小孩的游乐园碰碰车,

起码有教练指导的,上车前要开个短课培训的,有衣服头盔,完赛后给你一张纸打着成绩的。

给自己的标准是完赛,圈速上下浮动不大,既没有成龟速路障把后面的车都堵上,让人家一辆一辆超你,也没有野蛮驾驶,用碰撞解决问题,撞了之后在原地哇哇大叫,不管不顾,

冷静,清楚,淡定,把这个过程走完,让自己心如止水,且有一丝丝成就感。

这么一趟流程下来,

确定自己是个现代人,开车是为了通勤,买菜,接送孩子,以及有需要的时候,载老人去医院,去朋友楼下接走哭哭啼啼的闺蜜,心情不好的时候开到很远的地方,看看风景,把坏心情丢在路上,然后整理仪容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家。

2、确定自己喜欢的离地高度

有些人开轿车有安全感,离地越近心理越有底,

有些恰好相反,喜欢坐姿非常高,必须看到周围以及旁边轿的车顶才能开车,

先考虑自己是哪种喜好,

找差不多同级别的,A级轿车和城市suv来试试,

如果自己是“视野需求”,即开车喜欢坐板正,倒车和城市路段需要抻长脖子左顾右盼的,把握车距和周围障碍物,城市suv比较适合,可以提供大量的视野,

如果自己是“重心需求”,对离地高的车有反应,比如对晃悠,或者车在起步和刹车时候的点头抬屁股,重心转移非常敏感,那A级轿车往往更合适,

不要听别人的说一定要开高的,如何如何,自己亲自坐上去试一下。

有些明明适合轿车,且驾驶水平足够的女司机,错买了suv,可能一直都没有驾驶体验。

同理,很多女生开轿车很吃力。

3、确认自己是不是能抗事能办事的人

跟车辆有关的需要一定亲力亲为的事情非常多,定期给车子车检、保险、保养、产生事故需要和报警、报案,和车险公司和4s店沟通,

不操心的命是全天下最好的命,没有之一,

假如头一辆车也不用自己操心,有事都有别人办了,我上面提到的1和2都搞定了,

其实买车就是买包无差,

挑自己喜欢的颜色款式牌子,买就行了。

相反都需要亲力亲为的话,

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居住的环境,路况,离4s店的远近。

先去掉几个在本地保有量低,服务网点少的品牌,

尽量在保养便宜,好维修,店离家近的品牌中间选,如果很有品牌的需求,想一步到位上豪华品牌,

起码保险要上足。

4、了解用车成本,了解真实需求

其实除了过分远的通勤考量,一般家用的代步车,油耗都不会相差很悬殊,油钱也不是用车支出的大头,

有车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开销增加的大头,

原来宅家里看剧点外卖,因为有车了可以去商场约朋友吃饭,逛街看到衣服买两件,

原来放假坐火车出门,现在自驾游了,一路上人吃马嚼的,一年多折腾一趟,就抵掉全年油费开支了,

所以说车这东西既是消费品,也是奢侈品,

匹配住了自己需求,匹配住了自己生活水平和兴趣爱好才差不多,不然就被车牵着走。

比如其他答案里说的,

要了解需求,

买车要不要带一家人出去玩,如果出门,要考量后排如何如何的,

难道这家人有车之前就从来不出门玩么,

所以说买车,哪怕是家里第一辆车,哪怕是男性买车,其实也不必过多考虑成员和家人的事情,

城市人群一部车大部分时间还是驾驶员在使用,

绝少满载,或者天天拉人的情形,

我知道的不管男生女生,就有人第一次买车搞个7座suv,家人都非常支持,理由就是一大家子开开心心出门如何如何的,

实际上从买这个车到卖掉,贬值大几万,也没怎么一家人去哪,

有那折损的钱,一家人能报个很好的团,想去哪去哪。

国内两厢车总是卖不好,旅行车也卖不好,suv卖得不要太好,

正好说明大家对车的需求都是冗余的,

车承载了过分多的潜在的诉求,但是真正能把这种诉求变现的永远是人,

先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是车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的圈层,还是给亲人一个交代,然后根据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车型就行了。

user avatar

讲真,要省油省心,日系车还是首推

国产车可能不省心(近年有所改善,但是需要观察)

德系车就不谈了,十万的首付加上5000一个月的只能考虑考虑大众斯柯达这些,最近大众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慎重

美系现在不是以前的油老虎,但是省心程度跟国产差不多,存疑

韩系车我个人不是很了解,因为不喜欢,也不说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推荐日系吧,省油省心,多好的配置不一定有,但是女孩子开还是挺省心的(我家05年雅阁目前已80万公里,还在开)

女孩子开车的技术一般不是很好,我推荐一下小车吧,缤智可以考虑一下

user avatar

月薪5千……

别贷款吧,用首付的钱全款买十万以内的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