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四期(下)?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四期(下)的播出,可以说是一场情绪的过山车,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段子,也有触动心底的共鸣,更有一些选手在舞台上的成长和突破,让人印象深刻。

亮点一:选手表现的“炸”与“稳”

这一期,能够感受到选手们在经过前几期的磨合后,都进入了更好的状态。“炸”的选手依旧能点燃全场,而“稳”的选手则用扎实的逻辑和深刻的观察打动观众。

“炸”的代表: 呼兰的段子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小人物”视角,但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现象,比如“内卷”和“躺平”的辩证关系。他的段子处理得非常巧妙,从个人体验出发,延伸到普遍感受,最后抛出一个让人深思的观点。他的节奏感、语气词的使用,以及那种带着一丝戏谑的自嘲,都恰到好处,每一次爆发都踩在点上,让观众笑中带泪。
“稳”的代表: 庞博的表现是“稳”的典范。他在这一期依然展现了其成熟的段子创作能力和强大的控场能力。他选择了一个关于“中年危机”的话题,但并没有流于俗套的抱怨,而是用一种温和而犀利的方式,剖析了中年人在生活压力下的种种挣扎,以及他们试图找回年轻时的自我。他最后的收尾尤其精彩,将个人感悟提升到了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亮点二:话题的深度与广度

第四期(下)在话题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了更大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议题的触碰: 除了呼兰提到的“内卷”和“躺平”,一些选手还触碰了更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但又切实存在的问题。比如,关于“社交恐惧”、“消费主义”、“个人成长”等话题,都被选手们用幽默的方式解读,但内核却非常真实。这种对社会议题的挖掘,让脱口秀不再只是单纯的笑料堆砌,而承载了更多思考。
个人情感的共鸣: 也有一些选手,虽然段子不是那种“一秒爆笑”的类型,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却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比如,某个选手讲述的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代沟”的故事,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那种无奈、那种爱,却让很多人在笑声中,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亮点三:选手的成长与突破

这一期,我们能明显看到一些选手在经历过前几期的考验后,有了显著的成长。

徐志胜的突破: 徐志胜在这一期终于摆脱了之前“农村梗”的标签,尝试了更多关于“爱情”和“社交”的话题。他的段子仍然保留了他朴实可爱的风格,但在逻辑和叙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依赖于单一的包袱,而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制造笑料,这种转变非常重要,证明了他不仅仅是一个“梗王”,更是一个有潜力的脱口秀演员。
龙洋的亮点: 龙洋作为主持人,在本场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她在串场时,不仅仅是念稿子,而是能够结合选手的段子,进行一些即兴的互动和评价,展现了她对脱口秀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她的点评也往往能切中要害,为节目增添了不少趣味。

可能的不足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当然,任何一期节目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部分段子的“似曾相识”: 有些选手的段子,虽然经过了改写,但仍然能感受到一些熟悉的影子。这可能是因为脱口秀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艺术,但也希望选手们能够挖掘出更多更新鲜、更独特的角度。
评审团的“情绪化”: 虽然评审团的反应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但有时也会觉得评审团的投票或者评价,在某些时刻显得有些“情绪化”,或者与现场观众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当然,这也很难界定,毕竟每个人的笑点和评判标准都不同。

总体评价:

总的来说,《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四期(下)是一期高质量、有深度、有看点的节目。选手们在这一期展现出了成熟的创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话题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和贴近生活,为观众带来了欢笑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思考。特别是那些敢于突破自己,尝试新题材的选手,他们的成长让人欣喜。这期节目无疑为《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整体质量又添了一笔浓墨重彩。它证明了脱口秀作为一种新兴的喜剧形式,不仅仅能够带来轻松的娱乐,更能成为一个观察社会、反思人生的平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建国博洋就这么被抬走了,我心情很复杂……

但是,你看了杨波和杨蒙恩这两位杨家将的表演,你又觉得,的确该他们走。

前面看预告看到分组时,我是觉得这组杨波应该被抬走,然后周二看到杨波的表演后,我当时就写了,我说建国博洋应该没了。

这种心情就像上一季王建国看到王勉的炸场表演时说的那样:

“被淘汰了,现在我是又开心又难受。”

脱口秀越来越好了,这一季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人一只手都说不过来了。

而老将的确在逐渐凋零,复活都复活不动,的确得好好休息想想。

我知道二次淘汰后会有很多争议,为什么庞博呼兰写得出来,你们两个就写不出?

甚至会对他们的专业态度,有一些质疑。

但我想帮他们说几句,毕竟现在已经淘汰了,这个舞台是公平的,大家可以不带情绪的听一听。

王建国和张博洋说自己写不出来的原因其实蛮多的。

程璐海源博洋建国,这几个人是笑果的总编剧。每一个上脱口秀大会的段子,他们都要亲自对话,交流,调整。

比如邱瑞的钻石房,大家去B站可以看到原版(邱瑞闹海)结尾其实原本是一个站着尿尿的段子,邱瑞把身体拉成一道弓演绎着夸张的动作。

但这个不适合上节目,于是邱瑞后面又自己迭代想了一些上大号同位角之类的能播出来的段子。




【【脱口秀4】邱瑞钻石房大尺度结局-哔哩哔哩】

其实本身没有尿尿的段子有意思,但你一看也就是按照邱瑞的辅助线逻辑衍生出来的段子。

每个选手每个段子都是这么一遍又一遍打磨,他们需要指点修订,其实是不容易的。

而他们又当节目策划保证整体节目质量又当选手确保话题热度,是很折磨人的。

脱口秀演员,要求段子具备一定的沉淀时间。像他们这种一年到头连轴转的大忙人,的确就很难有时间打磨自己的段子。

他们俩其实都经常忙到没空上开放麦。节目录制周期非常紧张,他们通常改完很多时候就剩一晚上时间写自己的段子。

对比海源程璐呢?他们可能平常不怎么总结喜剧方法,恰巧就是这两个人的自我要求又很高,沉淀多年的喜剧审美摆在那里。

所以他们经常说写不出来,写不出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不是写不出来还行的东西,是写不出来自己觉得能对得起观众的东西。

老规矩,每场开聊前和大家先分享一些脱口秀的冷知识:

Q:我看呼兰在下面看到建国博洋第一个包袱响了以后说总算进去了,进去是什么意思?

进去是指观众有没有进入演员的节奏,一般理解为开场段子,观众有没有接受到演员的第一份情绪

如果有接收到,那后面就好讲一点,观众信任你,喜剧信用建立起来了,段子的节奏就好起来了。相声里面,这个东西叫入活。

为什么需要喜剧信用呢?因为脱口秀不像唱歌或者跳舞或者钢琴,你也会说话,我也会说话,你凭什么听我说话?

这里就需要,我有一些证据和节奏,能快速向你证明,我比你说话要有趣,而你应该仔细听听我说的段子。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脱口秀演员挤破头要上脱口秀大会,因为一旦你出名了,观众们对你脸熟了,你的线下开放麦就会有喜剧信用。

在一个开放麦或者单口喜剧演出的现场,观众就是银行或者陌生人,大多数观众并不愿意出借关注度,而那些自愿或者被迫出借了关注度的观众,则很有可能得不到任何笑点的回报——在段子缺乏设计和准备的情况下,没有喜剧效果是大概率事件。此时这些“逗比段子手”在观众心中甚至已经有了不良喜剧信用记录,更不会有人愿意给出时间和关注度,这会使得后面的表演变得更加困难。

而那些已经有线上脱口秀大会好表现好段子的演员,则会获得这一部分信任。

Q:有时候听到庞博在台下说,这场开得这么开啊,开是指开什么?不是已经开场了么?

开的意思,一般用的语境是指荒谬点的处理是否精确,素材的利用率高不高。

当然也包含了观众能否明确地get到你要表达的荒诞点。

比如庞博的那个液体粽子,就是形容得非常精确。

奶茶就是液体粽子,而他也迅速用八宝粥顺了顺,来确保自己的荒谬点能被准确理解。

这个点就炸开了。

Q:程璐在后台说了几次,这里音乐可以顶上去,这里表演可以顶上去,顶上去具体是顶什么?

顶上去一般是指情绪性强,富有感染力,把段子的文本演绎到了1+1>2的状态。

不论是上一季王勉的吉他,还是这一季豆豆的表演,其实都是利用自身演绎方式的特殊性,让自己的文本在应该炸开的点顺利炸开,让观众的情绪在该爆梗的时候顺利抵达爆笑。

这就是顶上去了。

Q:有时候听脱口秀演员说,这个段子没有底,底到底是指啥?是指结尾?

段子的底其实不用深究,相声里就是结语,通常来说也是个小包袱博诸君一笑。

和高考作文是一样的,回味悠长啊,开放式结局啊,前后关联呀,就是让人感觉你这表演大概要结束了,和红领巾们演讲最后要开始“让我们一起...”是一个道理。

开放麦没有什么收底的要求,不少演员忘词了直接说“就准备了这么多谢谢大家”就下去了...

线上有个底肯定记忆点更多。

其实这些黑话都是百家布...学相声行话,学话剧行话什么的,用这种简化了的语言讨论起来肯定方便点。

建国博洋哈,我们详细说说。

客观说的话,比上一场好,而且扔垃圾和4x1米的段子,也能看得出是在认真往回找补了。

但有几个比较要命的问题。

一个,是谐音梗。

李诞自己其实也说了,他不反对谐音梗,但是他反对密集,不巧妙的便宜谐音梗。

这一出场那个婵娥奔月,月亮之上的谐音梗,劲儿太大,火候太足,直接把观众吓着了。

说白了大家没有见过这玩意,这是……漫才?不是,二人转?也不是……

真就是小短剧呗……

后面又连着几个谐音梗,直接把李诞干碎了,整个氛围也有点奇怪。

梅花鹿这种破梗……的确大张伟都忍受不了了。

还一个,是组合的主视角关系没有解决。

用相声的话来说,两个逗哏,没有捧哏……

两个都是红花,没有绿叶衬托。

这就导致了观众根本不知道跟着谁的节奏走。

你完全不知道应该代入那个主视角。

人家电影双主角都是分两条线切镜头,他们是同框出现,一人半句,相当于你要代入王建国+张博洋的混合体。

这实在对观众有些挑战。

最后压死骆驼的那一个,是广告。

我知道读广告有钱……但是……总共五分钟表演,你们本来就是两个人一份稿子,插入两个广告,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最后那段周星驰喜剧之王的模仿还有点意思,我个人是觉得ok的。

但是这个表演显然是没有底的,突然就结束了,以至于领笑员都处在一个很懵的状态里。

“什么?这就结束了?刚才发生了什么?”

感觉是因为双人形式其实没有利用得很好...

颜怡颜悦的双人是因为第一她俩体感上就是一个人,其二是在需要双人演绎的时候俩人角色分工清晰,他俩俩人人设都很清晰,并在一起反而没有交集。

然后他们两个整个笑果人设最佛系的人。

企图在这个大家都熟悉自己的舞台,卖惨……装焦虑……装颓废……

我的天……

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俩人各说各的,一份稿子拆开俩人说,观点 态度 情绪,似乎既不属于这边,也不属于那边。

这也不是个漫才,漫才没有分工这么不清晰的。如果说是脱口秀,那一般脱口秀都是对个人,自我有强态度要求的表演形式,就他俩呈现出来的这种分裂状态,给人的感觉还蛮冰冷的。热闹都是各自的热闹。

观众其实在作为观众的时候是最接近小孩子的,他们的直觉可以迅速得知你是什么样的人,虽然他们说不出,但感受得到。

如果他们觉得你这样的人讲不出这种稿子,虽然他们可能会鼓掌,但会感觉到一丝诡异。

所以他们被淘汰,我完全觉得正常,因为这就是个半成品。

当然,看完赛后采访,我还是觉得,这两位老OG挺不容易的。

可能真的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审美大于自己现在的能力,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

但他们也在这样的磨合尝试中,找到了新的动力源。

希望他们后面能带给我们新的东西吧,重新上路。

再说杨蒙恩,杨蒙恩我一直说的是,他就是线上脱口秀的标准模板。

即便强如呼兰,也有时灵时不灵的时候,杨蒙恩基本上不会。

他太熟悉怎么应对这个线上综艺PK性质的脱口秀舞台,他就是这个规则之下的优等生。

蒙恩作为一名播音系毕业的学生,完全没有播音腔,反而非常接地气。

他的段子,平湖惊雷,都是普通人生活中的小事,但是演绎的非常巧妙。

(当然这可能依赖于他在家乡做电台主播的经历)

我觉得程璐对他的这段点评非常精确:

杨蒙恩的表演是他的绝活儿。

但这种表演并不是豆豆那种风评两极分化严重的表演。

他的脱口秀是把人生活中的那些小情绪,用他的脑洞放大,再充分演绎给你看,让你消解掉这份负面情绪。

这是他的取胜利器。

他的现挂特别多,总能找到一些特别巧妙的入活技巧。

比如这次他找到的切入点就是“新人来势汹汹,老人抱团划水”。

直接把观众从王建国组合演砸的萧索气氛中拉回舞台中央。

然后开始自己的个人秀。

今天这段领导的手势操,让我想起了之前张博洋的自信体操。

娘中带刚,笑翻全场。

如果要想说好线上脱口秀的演员,真的要多去看杨蒙恩的段子节奏。

他基本上每个爆梗都一浪高过一浪,一段爆破你一个领笑员,如果你没拍,不要紧,后面还有更猛的。

如果单拧出来看,互联网企业爱起英语名字的段子已经很不错了,最少有四颗星。

但比起后面老板花员工辛辛苦苦挣的钱去上总裁班逛KTV,让员工恨铁不成钢的好笑程度,那就是五星往上。

他非常注意自己段子的层次和结构,绝对确保观众的情绪强度,是越往后越强。

这种做法对线下来说可能意义不大,但线上比赛来说,确保了领笑员有足够的机会拍灯,根本没有机会掉下来。

值得单独说一句的是,有人说他最后一个临时现挂喊宁静拍灯,其实我不是这么看的。

因为他那个举动,明显和王建国一样,是有点攻击情绪的现挂。

这就好像之前他带着弹弓上场要给张大大来一下一样。

蒙恩是带着点血性的脱口秀演员,非常的正。

所以我觉得他真的赢的实至名归。

好接着说小块,小块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脱口秀演员,北京拆二代,拆迁脱口秀绝活哥。

我是觉得他非常像一个人,吴星辰。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们都是内容有东西,但之所以那么好笑,一半在于他们身上那股劲儿。

就是那股全天下都是傻子的混不吝气场。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

因为我觉得小块,明显,在这一场表演中,失去了一部分自信。

这导致他的气压有点低,有些应该中气十足喊出来的台词,他是慢吞吞正常说出来,效果就不如文本本身。

他在反复的打磨和试错中,失掉了自己的那份自信。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他的段子其实真的很棒。

实际上炖鱼这个段子是没啥问题的。

但他反复磨反复磨,大家也都是在忙着打磨自己的段子,不一定能给他想要的爆笑反应。

这种“我的段子好像没那么好笑,可那些我觉得不知道哪好笑的段子他们又笑,搞不清现在观众的审美”的情绪,带来了小块的犹豫。

而犹豫,就会败北。

然后是基德KID,我看赛前的小片时觉得他应该不太行,属于这一组里的添头。

因为你看他这个赛前状态……

像不像那些考不好又自闭的学生?

然后他上台前有两个小的互动,这两个动作让我觉得很温馨。

一个,是给呼兰打了个招呼,呼兰也用眼神和掌声回应他:没事,你行的。

一个,是候场区,豆豆给他来了段说唱自我介绍:

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特别真诚又单纯的舞台。

大家都在互相鼓励,一起向前走,能走多远是多远。

然后我是觉得,KID的表现和前面的小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就是他前面准备时不和人沟通。

但他的状态和气场,非常稳。

他对自己要讲的内容,和观众的反应,充满自信。

所以他的包袱都响了,效果也出来了。

我看他模仿出租车司机时,我甚至第一反应是:

“这人周奇墨附体了!”

真的特别惊喜,上一次这么惊喜,还是前面的杨波。

今年的新人真是太好了。

然后是张灏喆,我今天和朋友聊了下,他第一场为什么不好,第二场为什么这么好。

得出结论就是,第一场他是做自我嘲讽的段子,说自己胖,自己肥,自己不好看。

但他其实不是很相信这个东西。

说的直白点,这是一个有傲气的胖子。

所以他自嘲身体缺陷时,很假,情绪上观众能get,进不去那个状态。

你看他第一场这个情绪,其实是很假的。

这里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脱口秀演员的表演,一定是和自己的真实负面情绪息息相关。

比如小块说拆迁脱口秀,这就是他独一份儿,那个只有他能演绎的情绪,你让一个没有拆迁过的人来演,就会变成读稿子,不会有任何效果。

下面那段,吐槽团建的,吐槽职场奋斗内卷的,吐槽老板的,就real起来了,情绪节奏也就对了。

的确很强,有一说一,的确很强,但是没有双胞胎强。

比较令人诧异的是他居然知道电脑课鞋套的梗。

因为这个梗真的很老很老了,让我非常怀念。

最后说双胞胎,双胞胎真的感觉完全进化了。

前面张博洋总结的其实很对,那就是如果双人脱口秀能成立,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双胞胎。

因为她们是用两个人的内容,共享一个主视角,而双胞胎的默契与长相上的优势,能确保观众能代入进去。

她们在保持双胞胎人风格的前提下,吸收了一些杨笠的东西(指好的部分),让自己的文本的厚度上来了。

比如这场她们两个小女生,你想没什么职场阅历吧?

结果她们从职场女性的容貌焦虑去切题,还切得非常巧妙。

就是她们精确地提纯了职场上男性女性在化妆打扮上的差异,而且用讽刺的方式把这种荒诞全部吐槽出来,而且通过美少女战士的梗彻底引爆。

我是感觉她们比起上一季,文本强了一大截,而且两个人的分配比例也明显调整过。

如果说王建国张博洋是各说各的,她们就是两位一体,非常精彩。

而且文本的厚度起来了,也可以期待能走的更远。


这一期看下来,我觉得新人一波比一波强,关键是去年的新人明显都成长起来了。

百花齐放,是真的百花齐放,你喜欢的词都用不完,新选手太多太好了。

比去年整体来说,我仔细斟酌了下,要更好看。

期待下周的比赛吧。

user avatar

还没看完,就说说看完的。

1王建国张博洋。

心情没那么复杂,其实这个段子文本真的可以,确实感觉缺了捧哏。但不知道为什么,虽然表演地不好,但看着特别开心,特别放松。淘汰是对的,但其实论带给我的快乐,这一组倒是最多的。

特别能理解他们感觉跨过去了那种感觉。就是那么多年演下来,想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再想说的就不搞笑了,就要交心要沉重了。他们不是写不出来了,他们还是能写出很好的段子,但这些段子对他们自己来说就觉得有点行活了,他们不是瓶颈,而是感觉撞到墙了,感觉从哪个方向去都在这个墙里,写不出去了。所以这次他们要尝试新的。他们跨过去了,不是他们说的那种更难的经历这种,而是他们又找到了一种放松的状态,所以这场这的看的我很爽,那种戏谑、放松、搞笑,太舒服了。有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2、杨蒙恩。

有冠军相。太专业职业了。其实感觉他当天那场状态特别不好,后续交流状态特别差,但开头的现挂,还有表演状态都维持住了,真的太厉害了。开头的现挂很好,然后的英文梗有点冷场,一个并不是所有职场都英文环境,一个撞梗了。然后就进入状态了,一直维持到结束。

3、小块。

其实我觉得他最大的问题不是审美,而是偏题了。你再怎么说家庭是职场,但和大家吐槽的职场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所以看的时候就是感觉怪怪的,感觉他和别人讲的都不是一个东西。然后吐的槽有些就为了套题会很诡异。

其实大家都期待他讲的就是家里有房无职场,或者无职场困扰这种,讲自己讲脱口秀都可以。也许是他不想太符合大家预期吧。但这个家庭职场,真的不搭。他也没有讲出家庭职场和一般职场的不同,只能说,他真的太久远离职场,或者因为家境,对职场的感受和大家差异太大,说的职场不伦不类。他一定要把家庭讲作职场,就有点拧巴的感觉了,有点输出价值观的味儿了。我不是说他真的想这样,而是就容易有这种感觉,所以淘汰是对的。说到底,他讲家庭职场,没讲好。

这一段最有记忆的反而是宁静,这个人真的完全不懂脱口秀!!!脱口秀我觉得是支持价值观,而不是输出价值观的。而宁静把这里当做奇葩说吗?看到合自己价值观的,竟然站起来大声呼吁,太丢脸了。有可能她在其他地方,凭着价值观的正确,可以不讲究说理过程,直接就站队,算的耿直,但在这个讲究语言幽默的地方,目的就不是最终的观点,而是说理过程,甚至是说理的趣味,她直接跳过,还站起来要支持,太过分了。

4、kid

质量非常高。我甚至觉得是完美的表演。很舒服。节奏特别对。淘汰很可惜。唯一的缺点其实是有点地域攻击,虽然一般不说什么,但这种确实会让人出一下情绪。但最后的call back是用对了,把攻击性消解了。还是觉得很可惜,这个表演的质量被低估了。

5、张灏喆

我总是打成张镐哲,段子质量太高了,演的觉得有点油。有可能这种表演方式适应这种比赛,就是容易爆,但其实不好。我看到这里其实是对这个节目有点意见的,就是明明有更对的表演方式,但为了晋级,大家都不得不选择了错误的表演方式。还有开头那个小眼睛现挂,直接冷场了,太尴尬了,基本功上还是需要磨练的。段子质量高得离谱,但不知道为什么没人提这个。带了个社会,酒吧做ppt,后面那个PowerPoint这种脏东西,还有表情包,众王登基,这个段子的质量太可怕了。

6、颜怡颜悦

不舒服,我确实没get到好在哪里。我是在美少女变身这里才将将进去的。以前我也挺喜欢她们的,但这场确实感觉就这样,是个好的表演,但不应该是这种全场爆笑的感觉,大概我看到最后有点累了吧。有可能一开始的那个讲职场的只有她们这组是女的,这个段子说实话有可能我想太多了,导致情绪很难进去。我其实觉得这个段子放在结尾会更好一点。还有我个人觉得她们扣题上有点偏,尤其在前一位扣题扣得那么好的对比下。

淘汰上没什么,就是觉得kid有点可惜,但说实话也不想颜怡颜悦被淘汰,希望都能带来更好的作品吧。

刚看了第五期上,看到了吴星辰,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不爆,他的段子质量很高,如果呼兰来讲就热点了,但吴星辰来讲,感觉就水花都没了,感觉有点可惜。还没看到最后淘汰结果。越看越觉得,有些时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四期(下)的播出,可以说是一场情绪的过山车,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段子,也有触动心底的共鸣,更有一些选手在舞台上的成长和突破,让人印象深刻。亮点一:选手表现的“炸”与“稳”这一期,能够感受到选手们在经过前几期的磨合后,都进入了更好的状态。“炸”的选手依旧能点燃全场,而“稳”的选手则用.............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七期(下):笑料与深度的交锋,谁能笑到最后?第四季的《脱口秀大会》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摸索期到现在的炉火纯青,每一期都承载着观众的期待。而第七期(下),无疑是这场狂欢中又一个值得细品的节点。本期节目,延续了上半场的精彩,将笑料与思考进一步融合,几位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既有让人捧腹.............
  • 回答
    聊聊《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二期(下)这集,感觉就像是夏天里突如其来的骤雨,有些湿了裤脚,但也透着一股清爽劲儿。这一期,特别是下半场,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谁拿了多高的分数,而是那种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那种碰撞。选手们的表现:有惊艳,也有让人捏把汗。不得不说,这届选手真是各显神通。像晓卉,她那一贯.............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六期(下):笑点背后,那些“不够劲儿”的隐忧第四季《脱口秀大会》第六期(下),可以说是把节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也让不少观众在欢笑之余,品出了一丝难以言说的“不那么尽兴”。这一期,可以说是集中的“爆梗”与“失落”于一体,既有令人捧腹的金句,也有让人捏一把汗的“滑铁卢”。笑点:依.............
  • 回答
    《脱口秀大会4》第五期(下):惊喜与遗憾并存,新人崭露头角,老将挑战自我《脱口秀大会4》第五期(下)的风头,无疑被几个关键词牢牢抓住:黑马的逆袭、老将的突破,以及稍显平淡的笑点。这期节目,可以说是新人崭露头角、老将自我挑战的一场精彩展示,但也夹杂着一些让人稍显遗憾的时刻。新人黑马的闪耀:让老将们也感.............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一期(下)观后感:老炮儿们的稳,新力量的冲说到《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一期(下),我心里是挺复杂的。前一阵子看完了上集,当时觉得挺不错的,有老面孔的回归,也有一些新人的亮点。这下集嘛,怎么说呢,它延续了上集的基调,但又在某些地方让我觉得“哦,原来是这样”或者“还可以更好”。老朋友.............
  • 回答
    “南广智北志胜”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六期(下)的PK表现,可以说是当晚的“压轴大戏”,也无疑是整个赛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对决之一。这场PK,与其说是两个选手之间的较量,不如说是一场关于“表达”、“内核”与“观众连接”的精彩探讨,两位选手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让大家看到了脱口秀的多样可能性.............
  • 回答
    行吧,咱们来好好唠唠《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的第四期。说实话,这期节目算是让我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感觉,情绪起伏那叫一个大,一会儿觉得“哎哟,这水平真不赖”,一会儿又得捏把汗,“哥们儿,你这玩笑是不是有点过了?”这期节目,其实有几个蛮突出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人里的“黑马”与“扑街”首先,得.............
  • 回答
    第四季第七期(上):熟悉的配方,新鲜的“料”,笑声依旧,思考也悄悄进场第四季《脱口秀大会》第七期(上),可以说是把“熟悉的配方”玩出了新的花样。这一场,在以往的基础上,既有我们期待的那个能让我们从头笑到尾的能量场,也开始悄悄地往里面掺了点“新鲜的料”,让笑声之余,我们也能多想那么一两分钟。一、 老将.............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五期(上),这期节目简直就像给观众喂了一口浓烈的“情绪鸡汤”,混合着笑点和槽点,让人回味无穷。怎么说呢,它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情绪过山车”,从一开始的憋闷到中场的释放,再到最后的升华,环节安排得相当到位。开场,依旧是那熟悉的“死亡五秒钟”采访环节。这次把焦点放在了选手们对“内卷.............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三期,豆豆那一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记得当时看完,心里就一个字:绝了!他这次选的切入点就很不一般,谈的是“被拒绝”。在脱口秀这个领域,大多数段子手都喜欢讲自己成功、牛逼的事,或者是在一些生活琐事里找乐子。但豆豆不走寻常路,他偏偏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失败者”的位置上,用一种近乎自.............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二期(上):新面孔的冲击与老将的沉淀要评价《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第二期(上),我得先说,这一期的观感确实是丰富且有层次的。少了第一期那种初来乍到的摸索和新赛制的不确定性,这一期的选手们明显进入了状态,带来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段子。同时,也能感受到新老选手之间的碰撞,以及整个节目.............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二期,新人选手小佳的登场,无疑是当晚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之一。作为新人,他能在大赛的舞台上稳住阵脚,并带来如此有个人风格的表演,这本身就值得肯定。优点: 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记忆点: 小佳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丧”和“社畜”人设。这不是那种为了“丧”而“丧”的刻意,而是在他身上.............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总决赛(上),也就是第十期。这一期可是够劲儿,一上来就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竞争的白热化程度,比前几期都高了好几个档次。整体感受:压力下的火花,有人飞升,有人挣扎总的来说,这一期的基调是“高压”。选手们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观众的期待值也拉满了,所以每一句话、每一个.............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九期(上),无疑是一场让人看得酣畅淋漓又带着几分忐忑的“内卷”之战。尤其是在经过了前面几期相对平缓的铺垫后,这一期的比拼,特别是上半场,直接将观众的情绪拉到了最高点。赛程的残酷与个人的闪光首先,第九期(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赛程的白热化。随着淘汰赛的深入,每一场表演都关乎着能否继.............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八期(上):舞台上的“出圈”与“内卷”,谁能抓住机遇?第四季的《脱口秀大会》走到第八期,这几乎意味着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经过层层选拔,留下的都是顶尖的选手,而淘汰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让每一场表演都充满了看点。这一期的“上集”,可以说既有选手们“出圈”的亮眼表现,也折射出行业内部.............
  • 回答
    《脱口秀大会4》第一期(上):新选手“锋芒初露”,老选手“状态待定”,“喜剧效果”仍需打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开篇,总是带着一丝观众的期待与审视。毕竟,这项以“一本正经地讲段子”为宗旨的节目,已经走到了第四个年头,观众的口味早已被“磨砺”得愈发刁钻。第一期(上)的播出,如同一次“预热”,既有令人眼.............
  • 回答
    说实话,宁静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三期的表现,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与其说“表现”,倒不如说她那股子“宁静”劲儿,彻底炸翻了全场。首先,她来参加脱口秀大会这件事本身就挺让人意外的。毕竟,我们印象中的宁静,是那个气场全开、敢爱敢恨的实力派演员,是那个在节目里直言不讳、不留情面的“大姐大”。她怎么.............
  • 回答
    杨笠第六?《脱口秀大会4》总决赛排名的背后:喜与忧的复杂滋味《脱口秀大会4》的总决赛落幕,杨笠以第六名的成绩定格了这个赛季的她。这个结果,无疑是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毕竟,在前几季中,杨笠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敢于戳破现实的犀利段子,积累了超高的人气和极高的期待。那么,这个第六名,究.............
  • 回答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七期王勉、颜怡颜悦退赛事件,确实是当年一个挺让人意外和讨论度很高的话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也顺带看看王勉当时是怎么回应的。退赛原因:为什么是他们?首先得说,这次退赛不是空穴来风。在第七期节目播出之前,网上已经有一些风声了,大概就是说有选手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会退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