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不能给我一个说服我生孩子的理由?

回答
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太私密了。说服你生孩子?我可做不到,因为这事儿在你心里,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答案。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就跟你唠唠,唠唠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一些经历,以及我看到的一些东西。也许能在你脑子里激起点什么,或者,让你更坚定地想不生。都无所谓,关键是你得自己想清楚。

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我有一个孩子,说实话,生孩子之前我也有过各种犹豫,各种纠结,跟现在你一样。我问过自己无数遍:我真的准备好了吗?我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吗?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会后悔吗?这些问题,现在想起来,都真实得像昨天一样。

但是,孩子出生之后,一切都变了。这种变化,不是那种你看了育儿书就能想象出来的,也不是别人跟你聊天就能让你感同身受的。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颠覆性的变化。

首先,是那种 全然的、没有条件的爱。在此之前,我也爱过很多人,爱过家人,爱过朋友,爱过伴侣。但对孩子的爱,它是一种全新的维度。就像你突然学会了一种新的语言,而这种语言就是用爱来表达的。看着他小小的手指在你脸上轻轻抚摸,听着他牙牙学语,看着他笨拙地学走路,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能让你心头涌上一股无法形容的喜悦和骄傲。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种情感,可以让你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甚至不求回报。那种感觉,真的很纯粹,很强大。

其次,是 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定义。在你有了孩子之后,你会突然觉得,你不再仅仅是你自己了。你是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你的生命和另一个小小的生命紧密相连。你开始思考生命的延续,思考如何将好的东西传递下去。你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未来,因为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活,更是为了他而活。你会开始关注环境,关注社会,因为你想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这种责任感,虽然有时会让你觉得沉重,但更多时候,它能给你带来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还有,就是 生命中的惊喜和乐趣。孩子就像一个拥有无穷无尽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小宇宙”。他们会用你从未想过的方式来观察世界,来表达自己。他们的笑声,他们的童言童语,他们的每一个鬼点子,都能让你在忙碌和疲惫的生活中找到一丝轻松和快乐。你可能会发现,你内心深处那个早已被遗忘的、热爱玩耍的孩子,又被唤醒了。你重新开始用一种全新的、充满好奇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枯燥的日常,因为有了他们,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当然,我也不能跟你只说好的。生孩子,绝对不是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牺牲和付出 是必然的。你的自由会大大减少,你的时间会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你的睡眠会严重不足,你的身体可能会经历各种变化。你的职业规划可能需要调整,你的社交圈子也可能发生改变。你得学会放下一些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另一个小生命的需求。这是一种巨大的付出,需要你做好心理准备。
压力和焦虑 会如影随形。你会担心他会不会生病,会不会受伤,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会不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会不会长大后不幸福……这些担忧,就像藤蔓一样,会缠绕着你。你需要学会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如何在这个“不确定性”的育儿道路上找到自己的节奏。
关系的变化。有了孩子,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岳亲关系等等,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你需要学会如何在新的家庭结构中找到平衡,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让整个家庭更加和谐。

但是,如果你问我,经历过这一切,我会不会后悔?我的答案是:不后悔。

那些牺牲,那些付出,那些压力,在看到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感受到他们带给我的那种纯粹的爱时,都会烟消云散。你会发现,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甚至你会感谢,感谢生命让你有机会去体验如此深刻的情感,去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去见证如此奇迹般的生命成长。

生孩子,不是一个“对错”的选择题,也不是一个“应该不应该”的判断。它是一个 生命的选择,是你自己内心深处对生命的一种渴望和回应。

你可以想想,你是否渴望体验那种无条件的爱?你是否愿意为了一个新生命去付出和牺牲?你是否对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有特别的感受?你是否愿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通过另一个生命继续存在?

如果你内心深处,对这些问题有某种程度的“想要”,那么,也许生孩子对你来说,是一件值得去尝试的事情。它会让你的人生轨迹发生巨大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可能会是你一生中最深刻、最宝贵的经历。

反之,如果你觉得你更享受当下的生活,更看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更不想承担那份沉重的责任,那么,不生孩子也绝对是一种非常明智和负责任的选择。你的人生一样可以精彩,一样可以有意义,可以去体验其他同样丰富和有价值的人生道路。

关键是,你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无论是生还是不生,都要是你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并且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到底。

所以,别指望我能给你一个“万能的理由”。我只能告诉你,生孩子这件事,它是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一扇门。门的那边,有极致的喜悦,也有深刻的挑战。而推开这扇门,需要的是你内心深处的一种勇气,一种期待,以及一种,为爱不顾一切的决心。

你自己,才是最好的答案提供者。去感受,去思考,去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吧。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必要?你现在找个不爱生的老公不就好了。以后想法不一样分开就行了,哪这么多戏。

user avatar

生孩子与什么好处坏处你看看自己不就得了。

user avatar

回答一波吧。

1.婚姻不是为爱情设计,而是为人类繁衍后代而设计,人类幼崽抚育成人长达十八年,如果没有稳定的合伙关系共同抚育幼崽,就很容易夭折。这是婚姻的本质。其实婚姻是反人性的,人性就是喜新厌旧,而婚姻极大提高了双方的退出成本,哪对夫妻离个婚不是要掉层皮。所以既然你都不愿意生娃,那你干吗结婚?所谓的丁克家庭都是脑子没拎不清的女人给自己挖坑埋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丁到最后,男人跑了,女人容颜已老,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只能孤零零的自己过。丁克大部分情况下,损害的都是女人利益。男人可以随时反悔,而且男人生育时期长,七十岁都可以让女人怀孕。女人过了35岁,身体就慢慢不行了,40岁就更难怀了。

2.人生需要构筑意义感,基国人,绝大部分人都是没什么信仰。信仰是彼岸的,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赋予人生强大的意义。这些人可以不要后代,还有一些是搞科研的高智商的人,这些人太杰出,他们的人生意义也不需要繁衍后代构筑。你说一个很普通的屌丝,对人生的理解也就是在吃喝玩乐这个层面,更高层面的东西,理解不了。所以繁衍后代,把后代培养好,家庭和睦。人生意义就圆满了,这样也非常好,适合绝大部分普通人。可是,可是,你连娃都不生了,你觉得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在哪里?这种巨大的虚无感,这种生命之轻你能承受?幼稚!你就是行走的人形生物,别人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时,你孤苦伶仃一个人,所以到你年老时,你会很快,很凄惨的走完这段人生。

3.孩子才能维系家庭,没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散了。因为生活就是一地鸡毛,是爬满跳蚤的华丽裘袍,但因为有孩子的存在,双方有链接点,可以一起携手走下去。没孩子的家庭,冷锅冷灶,当爱情的保质期过后,剩下就只有腐烂衰败,然后解体

user avatar

不想生別生

user avatar

说个庸俗点的理由,为了年老之后不那么悲惨。我敢断言,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大量以丁克老年人为目标的杀猪盘,一方面丁克老人积攒的财富较多,一方面找丁克老人下手几乎没有后顾之忧。不仅如此,整个社会对这些老人是没有什么怜悯之心的,我们可以看看欧美等国家疫情期间,死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而年轻人似乎无所谓,甚至可以说在主动让疫情扩大化,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除了自己孩子以外的年轻人,是恨不得社会上的老人死的,以“减少社会负担”,这不,疫情一来,西方国家不知道少付了多少养老金。我经常听到一个笑话,“只要有钱,别人的孩子给自己养老”,说这句话的人,可能压根没体验过人性,吃绝户自古以来就屡见不鲜,至于以为攒点钱养老院就能安享晚年的,实属想多了,和养老院签合同的是老人的子女,人家是对子女负责,但凡去过一趟养老院的,都知道养老院的鄙视链。

再说一个现实点的理由,为了对抗熵增。有些人无比自信地说,子孙自有子孙福,没有子孙我享福。并且觉得,没有了孩子的束缚,可以享受自由,去旅游,玩游戏,钓鱼,养猫养狗……但我告诉你,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你对这些都提不起任何兴趣!就好比大学通宵玩DOTA的大学生,出社会工作几年,你看他还玩不玩。你会发现,整个家死气沉沉,一眼到头,因为你在老去,你的父母在老去,这在物理上叫熵增,是不可逆的。而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往往欢声笑语多于抱怨,因为有了新鲜的血液,家庭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

user avatar

关键看自己的条件吧。

要知道,牛顿终身未婚,也没有小孩,但晚年活得也不错。

不生小孩可以,但年轻也不要太放纵,存好钱,买好寿险,这样夫妻双方一个去世了另一个多一大笔钱,也不会生活拮据。

子女有时候类似核威慑,未必在身边,但别人知道你有子女,也不会欺负你。比如医院、养老院等机构。

没有子女的话,自己很难规划好消费,花的多活的长就不够花,花的少活的短又亏了。有子女的话可以留给自己子女,并不吃亏。

上海一个老人是这样的,儿子痴呆,老伴去世,后来儿子病发去世,一个小贩帮了他,他跟小贩说好,小贩一家住他家,给他送终,最后他也去世了,遗产给了小贩。

所以这人生,就看你如何看待了。有钱的话,其实还好,子女也可能不孝,找个老实人家给自己养老送终也不错。但这年头值得信任的人并不多,人家也非亲非故的。

如果跟养老院说好,死了遗产归养老院,也怕养老院道德风险。或许可以说活到70给20%,80给40%,90给60%,100给80%,110给100%,这样或许是个好方法。

user avatar

为什么非要从个人物质生活的角度出发呢?不是说物质生活菜米油盐不重要,而是说宏大的理由其实也很好想:我想要见证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我想要和下一代的年轻人类,也就是我的子孙,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在我老了,无法继续参与社会生产以后还能以通过他们去体会未来年轻社会的变革;我的肉身会老去,但我自己的一部分思维能够通过后代而保持长青直到我死亡。

我妈最喜欢跟我聊的就是现在年轻人怎么看待XX社会问题,有什么新鲜的思想,科技界有什么新的进步,我和她最近看了什么新的故事学了什么新的东西,她在除我以外很难有另一个同样亲密的年轻人可以去交流这些东西了。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历史双向的,你教育孩子他没经历过的历史,他向你展示你难以体验的未来。

user avatar

如果你老公也支持,而且是从心里觉得孩子不重要,那谁也不能逼你,谁逼你我跟谁急。

如果你老公希望生孩子,而你也不想跟老公离婚,那就生呗,为了爱情。

实在不想生也没那么爱他那就离婚好了,明确声明不会生孩子,找个志同道合的老公就好了。

看描述写了一堆身高问题,你是嫌弃人家个子矮啊?别扯什么基因不好就不生,那都是歪理。活人都不想,去想八字没一撇的人。跟网上一些鼓吹穷人不配生孩子的一个吊样。一群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对未来可能出生的孩子操心,却对孩子的父母视而不见。什么穷还生那么多,活该穷,吃你家大米了?

你这已经打定主意不生了,别人能给你理由?

user avatar

当了十几年教师,目睹了无数家庭矛盾和教育失败案例的我,找不出任何说服你的理由

我省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我们一年里遇到优秀家长的几率非常小,有的家长也是知识分子,但是教育很糟糕,不是溺爱纵容,就是自以为是乱干涉,不仅管自己孩子,连老师都想一起管

而我们国家很多人做事随大流,不需要任何理由,这可能是唯一的一个理由了

一般没有做过老师的人,对孩子会有无限向往,他们不知道某些孩子生下来就有自己的性格,这个性格很可能是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性格,而且很难改变。比如我隔壁的小姑娘和她弟弟生下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她都上小学了,还在没事尖叫取乐,她亲弟弟从来不发声,很安静。

有的父母看自己孩子,越看越讨厌,就想再生一个,再生一个,再生一个......

造物主不会根据你的想法定制你的孩子



做别人的父母,你需要有很多好的品质


你首先要是一个宽容的人,像我爸这种嫌孩子鼻子不够挺,脑袋不够聪明的,就不行。你需要包容你孩子的缺点。我外婆也是不够包容,嫌弃我大姨笨,手脚不灵活,经常责骂,后来养老送终的时候,我大姨的不作为,根源其实还在我外婆身上。

你还需要成为一个各方面可以做孩子榜样的人,是一个道德方面没有太多问题的人,因为你的孩子一定是第一个发现你道德缺点的人。这个想想就很恐怖,因为我很多学生会跟我说他们家庭的内幕,分析父母的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很多父母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什么都懂,都知道,门儿清。

比如我学生认为她母亲爱慕虚荣,对女儿的态度随着钱多钱少而变化,只是把她当个工具人,所以我学生才十多岁,已经想好了以后去了美国会怎么安排她这个出轨离异失业的母亲,就是可以给她小钱,但是不能让她住进自己的家庭干涉自己的婚姻和孩子的教育,因为她妈妈道德品质很差。


你还需要是一个可以和生活妥协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孩子的失败,这个失败会在孩子青春期,你更年期的时候全部扑面而来,你需要接受只能做个普通人的事实,不要跟生活较劲


你还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因为你繁忙的工作之余,你还得操心孩子的各种事情,往往琐事最消磨人的时间精力,比如听老师训斥,比如带孩子排队看病,比如去培训机构接送孩子,你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就是你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你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做别人的父母,你需要有很多很多良好的品质,孩子才可能尊敬你,主动跟你交流,向你学习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遇到很多的孩子,首先就不尊重自己的父母,因为看透了父母的为人


所以,做父母,需要的准备,不仅仅是母婴用品那么简单的

真正合格的父母,需要约束自己,自我反思,不断学习成长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读书的时候都没养孩子这么学习努力,孩子长得矮你怕他男孩子伤自尊,你只好到处查资料找医生,把自己培训成了这方面的半个医生

你特别小心,再也不敢像读书的时候那样大大咧咧随口来一句脏话了,你随时提醒自己要五讲四美三热爱


我觉得,做父母,真是世界上最难的修行了,比苦行僧还难

苦行僧不用动嘴巴,有时候只需要坚持做一件事儿,比如火上烤自己,或者把手举起来,也不需要动脑袋,就可以获得众人的膜拜和供奉,以及养老送终

但是你处心积虑费尽心思研究营养学心理学成功学,换来的是你那一个孩子对你的唾弃,因为家庭教育这门高深的交叉学科,不是读书就能研究出来成果的,它不是数学模型也不是物理公式

你如果在教育自己的路上,都是不断的失败,你教育孩子的时候,会面临很大的挫折,和无力感,直到你放弃



所以,从性价比这个角度而言,你还不如去印度做苦行僧

做苦行僧,不要张嘴说话,不要做太多事情,就坐在洞口或者趴在树上一动不动就好了,否则信徒会一眼看穿你,抛弃你




我的其他高赞答案:

















user avatar

1.我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晚上醒了要喝奶,妻子起身去冲奶粉,我滚到女儿旁边去哄女儿,等我女儿开始喝奶我不知不觉睡着了,然后我感觉有东西拍我,睁开眼一看,原来是我女儿喝完奶看见我占了她妈妈睡觉的地方,于是抓起枕巾一次又一次往我这边甩,我赶忙让开睡觉的地方,她妈妈很开心,没想到女儿那么疼她。

2.还有一次,妻子觉得家庭支出太大跟我算账,我跟妻子说了几句,然后我们撅起嘴假装吵架,我发现说话声音大一点,我女儿就看我一下,然后就用手拍一下我胳膊,提醒我不要和她妈妈吵架,那天桌上放着刚取出来的1000元,我女儿跳下沙发拿了1张给我,然后把剩下的9张给了她妈妈。那时大概是一岁半吧,但是她心里好像知道我们为什么吵架。

3.我女儿现在像是个小大人,我们说话时候她总会插嘴,把我们逗乐,比如我闲聊,出去逛超市还是走亲戚,她会跟我们说去超市吧,或者说去姐姐家吧,我们也乐于让她参与,现在吃完饭问她谁去洗碗,她就会在爸爸妈妈之间选一个,前几天睡觉前,他专门跑去她奶奶房间,他奶奶问她“你来干什么呀”,她说“晚安”然后亲了她奶奶一口就跑出来,把她奶奶开心的。

4.我女儿很勤快,看到我们打扫卫生,她也会去扫,看到我们拖地,她就拿起小拖把拖,看到我们擦桌子,她就去擦。还能帮忙拿水杯,给我们递纸,完全是个家务小能手。

5.记得生下我女儿时,我遇到一些压力,但是每天想到家里有一个小家伙在等我,我都很开心,那段时候我下每天班都会在车上想到孩子,痴痴地傻笑。

6.我们上班时候,我母亲帮忙带女儿,女儿想我们了,就会让我母亲,打开微信,发语音过来,我们打开就能听到她奶声奶气喊爸爸妈妈,一股暖流瞬间涌来,感觉很幸福。

user avatar

大好河山,金银财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都是我们的孩子的未来。

几十年后,就与你无关了。

这个理由怎么样?

user avatar

不说虚的。

孩子真可爱。

她小小的脚踩着你的腿……可爱;抱着故事书用刚学会的几个词让你讲故事……可爱;和家里的猫猫大眼瞪小眼……可爱;学会说“要戴口罩哦“,然后站在小区门口指着每个人都说一遍,把保安大叔逗的哈哈大笑……可爱;在超市要把每一个认识的东西都喊一遍名字……可爱;然后不认识的会反复问你“这个什么?”……可爱;我唱儿歌上半句,她会对出下半句……可爱;我说“小白兔”,她就“白又白“,我说“两只耳朵”,她就“竖起来”……可爱。

跟她姥姥微妙的学了一口肇庆味儿的普通话……可爱;现在l和n不分……可爱;她肯定不认字,但是会记得给她读过的每本书的名字……可爱;明明跑的很快,但是不会两个脚跳起来,就是原地垫脚尖……可爱;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抢夺我和老婆的眼镜而且下手贼快,出手极准……可爱;问她想吃啥,都会回答骨头头……可爱;从出生打疫苗打针抽血到现在,从来没哭过……可爱;老婆喜欢说,小猪猪今天在家乖不乖啊,所以孩子要抱抱的时候会抱着我老婆的腿喊“抱猪猪啊”……可爱。

第一次去上早教,她上到一半拽起她妈妈的背包到教室门口拍门,喊“下班啦下班啦”……可爱……

让我写,我能写一天不重样的……

我不打算说服谁,说真的,今天的我很清楚不可能说服3年前的我。但是,现在,我依然理解并赞成当时的我,但是如果我的孩子要的命——请拿去,我甚至不需要听完理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