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狮子王》与《森林大帝》的动画真的有联系么?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都会把《狮子王》和《森林大帝》联系在一起,甚至觉得它们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很有意思的“公案”。

要说有没有“联系”,这个得看你怎么定义“联系”了。如果指的是直接的、版权上的、官方承认的“续集”、“前传”或者“衍生作品”,那么答案是没有。迪士尼官方从未承认《狮子王》是《森林大帝》的改编或致敬作品。

但是,如果“联系”指的是灵感启发、叙事结构、甚至是角色原型上的高度相似,那可以说是有着非常非常明显的、几乎可以说是“无法忽视”的联系。

我们一点点来捋顺这个过程:

《森林大帝》:先驱者的诞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森林大帝》。这部作品是日本漫画界巨匠手冢治虫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并在1965年被改编成了日本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系列。

故事核心:《森林大帝》讲述了小白狮“雷欧”(Leo)的故事。雷欧的父亲“白狮大王”被人类猎杀,雷欧为了复仇,也在人类世界和非洲草原之间经历了成长、磨难,最终成为丛林之王。
主题深度:手冢治虫在这部作品中融入了非常深刻的主题,比如生命、自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战争的残酷、对科学的思考(比如雷欧的母亲为了救他而牺牲)等等。这些主题在当时的动画作品中是相当超前的。
影响力:《森林大帝》在日本乃至世界动画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为后来的动画创作,尤其是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标杆。

《狮子王》:迪士尼的现象级巨作

然后,《狮子王》是在1994年由迪士尼推出的动画电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迪士尼动画的又一经典。

故事核心:《狮子王》讲述了小狮子“辛巴”(Simba)的故事。辛巴的父亲“木法沙”(Mufasa)被叔叔“刀疤”(Scar)陷害致死,辛巴被迫流亡,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成长,最终回到荣耀王国,夺回王位,驱逐刀疤。
主题:《狮子王》同样探讨了生命循环、责任、成长、复仇与宽恕、家庭等主题。

相似之处,难以忽视的“巧合”

正是因为有了《森林大帝》这个前作,再看《狮子王》,那些相似之处就变得非常醒目,甚至让很多观众和评论家都认为《狮子王》“借鉴”了《森林大帝》:

1. 故事大纲的高度重合:
王子流亡与归来: 两部作品的核心故事都是“王子”的父亲被谋杀(或被间接害死),王子被流放,在流亡期间遇到朋友,经历成长,最终回到故土,挑战篡位者,重夺王位。
父亲的引导: 辛巴的父亲木法沙和雷欧的父亲白狮大王,都在影片(或故事前期)中以一种精神或回忆的形式出现,给儿子以教导和力量。
叔叔篡位: 辛巴的叔叔刀疤和雷欧的叔叔(虽然在《森林大帝》动画里篡位的不是叔叔,但早期漫画和故事设定中有类似概念,且动画中也有反派角色扮演类似角色,最重要的是“兄弟相残”的戏码是相似的)都扮演了反派、篡位者的角色,导致王国的混乱。
流亡时的伙伴: 辛巴在流亡时遇到了丁满和彭彭,学会了“哈库那玛塔塔”。雷欧在流亡期间也遇到了一群动物朋友,共同生活。
自然哲学: 两部作品都强调“生命循环”或“自然法则”,以及主角作为“王者”的责任。

2. 角色设定的相似:
主角的名字: “辛巴”(Simba)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狮子”,而“雷欧”(Leo)直接就是拉丁语“狮子”的意思。这可能只是巧合,但放在一起就显得很有意思。
反派形象: 刀疤的外形和性格(阴险、嫉妒)与《森林大帝》中某些反派角色(虽然不像刀疤那样清晰的“叔叔”)有着相似的“邪恶”基因。
配角: 尽管细节不同,但那种“忠诚的助手”或“智慧的长者”类型的角色在两部作品中都有体现。

3. 视觉元素的对比(早期传闻):
在《狮子王》上映初期,一些日本评论家和观众指出,电影中的一些场景、构图甚至动物的表情,都与《森林大帝》中的表现惊人地相似。特别是“荣耀石”的场景,与《森林大帝》中雷欧第一次登上高地的场景被认为非常相似。

迪士尼的回应与“公案”的形成

面对这些相似性,迪士尼官方的态度一直非常“微妙”。

官方口径: 迪士尼公司从未公开承认《狮子王》是改编自《森林大帝》。他们的说法是,电影的灵感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结合了许多其他故事和主题。
“致敬”还是“借鉴”? 很多人认为,即使不是直接改编,迪士尼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森林大帝》的成功模式和核心叙事,是一种“高度致敬”或“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版权问题: 手冢治虫工作室(Tezuka Productions)也曾就《狮子王》的相似性表达过看法,但并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法律诉讼。这其中可能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证据的界定、国际版权的执行难度,以及迪士尼强大的法律团队。但毫无疑问,手冢治虫的作品及其影响力,是《狮子王》创作过程中,很多人(包括迪士尼的动画师)可能接触到并受到影响的。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联系这么深?

1. 手冢治虫的影响力: 手冢治虫在日本漫画界和动画界有着“漫画之神”的美誉,他的作品《森林大帝》本身就是一部非常优秀且有深度的作品,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
2. 《狮子王》的巨大成功: 《狮子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人们会去追溯其创作的源头和灵感,这时《森林大帝》就很容易被提出来。
3. 相似性确实太明显: 这种相似性已经超出了“偶然”的范畴,尤其是核心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命运的走向,很难让人相信是完全独立的创作。

总结一下:

直接的、官方的联系: 没有。迪士尼没有承认《狮子王》是《森林大帝》的改编品。
灵感或影响的联系: 非常显著,几乎无法否认。无论是故事框架、叙事模式,还是某些角色的设定,都与《森林大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更像是一种“汲取了大量灵感”或者“借鉴了成功的叙事模式”,而不是一个字对字、场景对场景的抄袭。

可以说,《森林大帝》是《狮子王》故事构架和主题的“精神鼻祖”,尽管两者在细节、文化背景以及具体的动画表现形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正是因为《森林大帝》的出现,才让《狮子王》的成功带有了一层“后人追赶”或“经典重现”的色彩,也因此引发了长久的讨论。

这种“联系”在艺术创作领域其实并不少见,很多伟大的作品都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关键在于,如何评价这种“联系”是“致敬”、“借鉴”还是“挪用”了。在《狮子王》和《森林大帝》的案例中,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复杂的、带有争议的“联系”。

所以,你觉得它们有联系吗?我想,通过上面这些细节,你心里应该有自己的答案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篇长文本来是先要发在北票吧的,后来因为知乎有草稿功能就先在这里发布吧。因为直接从Word复制过来所以排版可能有些难看,以后有时间再慢慢整理吧。

北票吧前些日子发了篇帖子(【TNABO】迪士尼的《狮子王》的是抄袭山寨?!【北美票房榜吧】_百度贴吧)里面引用了两个视频,里面大家的讨论都比较情绪化,所以我就写了一篇长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这起争议。所以里面有一些内容可能在这个问题下有点奇怪或者我的语气比较强硬,但是我真诚希望里面的信息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问。

-------------------我是分割线-----------------------------------------------------------

[TNABO]观点:《狮子王》真的“抄袭”了《森林大帝》吗?

CG版《狮子王》上映在即,几段视频分别在B站、微博和贴吧等平台传播,这些视频有些指出了《狮子王》和《森林大帝》在分镜上的诸多雷同,有些讲述了两部作品之外两家公司的行为,指控迪士尼《狮子王》蓄意抄袭手冢治虫的《森林大帝》。

(特别提及:我在下面引用网友的言论完全没有挂人的意思,只是证明某种观点/传言流传甚广而已)


(B站的视频)


(在贴吧的讨论)



(微博)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B站关于这个话题观看量最高(接近9万)的这个视频:

我们首先来看下面这一组画面:




(可以说除了第四张雷奥在石头上这个分镜和《狮子王》有雷同以外,在上面的截图中的分镜在漫画原版中并没有出现。至于站在石头上这一点我后面会继续提到)


可见上面作为对比的雷同分镜,的确是在97版的《森林大帝》中首次出现的。

同样的,这个对比视频中下面右边的《森林大帝》镜头,也是出自1997版的《森林大帝》:





下面这些画面中的《森林大帝》画面截取自2000年的短片:






然而让一个具有首领地位的动物站在高处难道不是常用分镜吗?比如

(迪士尼《奇幻森林》2016)

(梦工厂《小马王》2002,该镜头出现在影片结尾,可以说是重要镜头)

(《马达加斯加2》2008)

(迪士尼《小鹿斑比》1942,该镜头出现在影片结尾,可以说是重要镜头)

关于这个分镜,其实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张图:


然后就是关于落日的分镜:

然而事实上非常多的纪录片都会有类似的镜头:


(探索频道《坏男孩雄狮联盟狮王之路》2015)

(《狮子谷》(B站译名,原名不详)2014)

(《狮王传奇》CCTV 2009年播映)

关于坠崖的分镜:

(关于这一段对比我在后面还会有更加详细的分析)

事实上,高坠这种另一个主要人物受伤或者死亡的桥段是在非常多,其中动画片里面使用得尤为广泛(据说是因为坠崖这种死法比较不血腥而且也是制造紧张感的一种比较好的桥段,有利于获得更低的分级,《狮子王》为G级)

比较著名的有:

(华纳《银翼杀手》1982)

(《荒野大镖客》游戏)

(迪士尼《美女与野兽》1991)

(迪士尼《钟楼怪人》1996)


(迪士尼《熊的传说》2003)

就连《森林大帝》中,也在不断地反复使用这个桥段,就以部分66年的片段为例:

(第三集)

(第九集)

(第二十六集)

(89版第三十四集)

(89版第四十四集)

在65版的《森林大帝》中,也不乏高坠这样的桥段。

(第22集)

(第24集)

(第37集)

(第38集)

(第43集)

(第41集)

(第14集)

(第7集)

这种桥段的应用范围之广还算不上是“常用分镜”吗。

接着再来说先人的魂魄这一点:

关于镜头选取的问题暂且不表,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说迪士尼的《狮子王》有参考《哈姆雷特》的话,那么出现父亲的魂魄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第二,先人魂魄出现的桥段在诸多其他电影当中也有所表现:

(《小马王》影片中段)

(《小马王》影片结尾)

(《熊的传说》影片中段与影片结尾)

(《海洋奇缘》中段和后段)

(《小脚板走天涯》1988年)

第二张画面的前后情节是:雷奥在出生之前父亲被杀母亲被人类抓获,在船上出生的雷奥跳海游到了一个人类城市,并被一户人家收养,在第二集中他在动物园带领着三只黑豹离开动物园试图通过地铁通道逃回非洲,然而就当他们即将到达大海时被人类截住黑豹被打死而收养他的人家也找回了他。这时他看见父亲的身影在空中奔跑。

而第三张图的前后情节是:雷奥在一个人类的聚居地中发现了他被人类打死的父亲的皮毛,他从人类处取回了皮毛,接着他趴在父亲的皮毛上倾诉自己的感情,接着他看到父亲的魂魄出现在他的眼前,当他的父亲给他鼓励和安慰之后,便消失了。另外一点就是,除了在第三张图以外,其他各处他的父亲和他之间都没有交流。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桥段在《狮子王》以及《森林大帝》中三处在剧情推进方面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所出现的上下文背景也是不同的。

事实上,在《森林大帝》中,这一桥段也是时有出现,例如在65版《森林大帝》中:

(雷奥跳海,母亲化为星宿指引道路)

(第八集影片中段)

(第八集影片结尾)

(第4集,注意这里面他父亲的魂魄其实是他的两个朋友披着他父亲的皮毛假扮的)

(第19集,不过我觉得这个不太像……)

另外在森林大帝里面,出现某个虚幻的人物形象不一定代表着灵魂,因为……

(然而胡子老爹当时还活着……但是天空中出现了胡子老爹的样子;65版第13集)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个段落,这个段落对比的是辛巴在大象墓园遇到了鬣狗:


其中《狮子王》中的画面连续截取自21分钟到22分钟,主要联系是(由于刀疤的诡计)辛巴和娜娜被鬣狗追逐,辛巴反击,被逼到死胡同后他的父亲及时赶到救援,而躲在暗处的刀疤策划了这一切并在暗中观察。

而《森林大帝》一侧的截图,则是来自各个地方:

第1、2张来自89版第15集,这里的前因后果是鬣狗在和另一种动物打群架,雷奥前来试图调停:


第3张我暂时还找不到出处,至少不是在89版15集里面(请观察上面截图里动物的爪子和第三张图片中的爪子)

第4张来自66版第5集第18分钟,雷奥在一处空地与鬣狗发生了争斗

第5张来自66版第10集,这一集的剧情是雷奥的儿子和女儿遇到了一只(假装)昏倒的狼并把它救回了森林,然而雷奥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第6张来自66版第5集第12分钟

注意到和《狮子王》剧情靠后的画面对应的却是在《森林大帝》里更前的画面,在《狮子王》中,第6张图表现的是辛巴由于违背父亲的命令私自跑到大象墓园的愧疚和后悔,而在《森林大帝》里,这段画面对应的剧情是雷奥要求他的儿子独自走夜路回家,因此雷奥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疑惑和不安。

最后两张的出处是65版的第34集:

前因后果是在黑豹的指示下,鬣狗抓走了和雷奥青梅竹马的拉伊,雷奥一直追着他们到了一个峡谷,并在峡谷里面和鬣狗以及黑豹打起了架,最后鬣狗以及黑豹诈降,而在高处的反派狮子也配合地演戏。

那现在的问题是,右侧的《森林大帝》来自三个版本至少四集,其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如果说有的话只能说他们的画面的确是很像《狮子王》),其相关的剧情也与《狮子王》相去甚远。要注意到,《森林大帝》共有三版TV动画,四部电影,以此东拼西凑出来的对比,是否真的有说服力呢?(事实上,我看到有不少人被误导了,认为右侧的画面也是连贯的,并且剧情和《狮子王》完全对应,然而这并不是事实)

事实上这种桥段也不鲜见,例如在1955迪士尼《小姐与流浪汉》中有(下面的镜头可都是连续的)

(角色A被三只狗追赶,最后到达一个死胡同A无法攀爬)

(角色B及时赶到救场)

(B与三只狗对打,赶跑了他们)

(剩下A与B)

那我们继续看下一个片段:动物狂奔

在《狮子王》(32分到38分)里面,刀疤用计将辛巴引诱到峡谷当中,并让鬣狗引发动物狂奔,最后将木法沙摔死在峡谷中并让辛巴误以为他是要为这一切负责的人。


而《森林大帝》所采用的场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对应的是65版第39集

(这一集讲述的是迁徙的动物给雷奥他们带来的困扰,以及雷奥他们试图组织他们这种极其危险的行为)

下面这个镜头出自本集第17分钟,动物们狂奔向湖水

下面这个镜头来自本集第9分钟,雷奥的朋友小鹿被困在了狂奔的动物中:

而最后雷奥解救他的办法是,借助土拨鼠的能力将树移出了狂奔的动物中

值得注意的是,狂奔的动物并非《森林大帝》首创,在迪士尼《森林王子》依据的原著——吉卜林的《丛林之书》中,反派老虎谢利可汗最终的死法就是被毛克利骗到了峡谷当中被狂奔的牛群撞死——显然与《狮子王》当中木法沙死亡的情景更为相似。

(不管是在迪士尼动画《森林王子》还是CG的《奇幻森林》中,谢利可汗的死法都被改编了。然而这个场景的点子在CG版的《森林王子》中成为了毛克利拜托谢利可汗追杀的方法)

而第二个主要来源是66版第10集(前面提到过),场景的主要来源是狼利用河水涨潮的机会将雷奥的孩子骗到了河中央,也想趁机打败雷奥。闻讯赶来的雷奥先是打败了狼,并跳入河水中想解救他的孩子,但是比不过凶猛的河水最后只能趴在岸边。然而良心醒悟的狼并没有进一步袭击雷奥反而是跳到河中心去保护雷奥的两个孩子,并最终因此而死亡。

而趁人之危咬手的画面,来自66版第2集,这一集大概的剧情是王国外的一只狮子对于雷奥不满,与他进行一对一决斗

而鸟被摔在树上的画面来源我目前还找不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没有在上面提及的集数里面发现这个画面。而且从画风来看,我猜可能是来自65版某一集。

至于和刀疤蒙骗辛巴对应的那部分画面,来自于89版第17集,前后剧情是雷奥当初出于调停动物间打架的做法反而引起了更大的纠纷使得更多的动物受伤,而反派狮子利用了这一点和雷奥敏感善良的弱点将他逐出了森林。


而雷奥抱着父亲的皮毛这个画面来自65版第8集,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决斗的场面:

而雷奥抱着父亲的皮毛这个画面来自65版第8集,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决斗的场面:


首先在这些对比画面中《森林大帝》用的是97年和00年作品的对比画面我已经全部略去。

第一张在《狮子王》中,是表现在刀疤治下的王国的糟糕。而《森林大帝》中对应的画面来自66版第9集,描述的是被大规模猛禽袭击后的森林景象。

而剩下的场景分别来自89版第21集,这一集讲述的是被放逐的雷奥最终又回到了森林中,反派见之前的计谋不成便想再次刺激雷奥让其使用武力以便落人口实,然而最终雷奥还是遵守了森林的法律没有使用武力,而反派在动物们的集体抗议下逃跑了:

还有来自我们之前提到过的66版第2集:

(此图为这只狮子从高台上跌落之后,他的妹妹前来查看)

接着是来自66版第3集,这一次雷奥对打的是一只滥杀无辜的蓝狮子:

(此处吃惊的表情是因为他的赶来妻子看到他们俩在决斗而不是雷奥掉下悬崖)

而下面这个画面来源于65版第7集,黑豹将雷奥骗到悬崖边,趁其不备将其推下悬崖。最后雷奥靠着土拨鼠的帮助从悬崖里面逃了出来。

而鬣狗被打则是在65版的第14集,这一集里面他们被猴子打的原因是他们在散布雷奥不是狮子的谣言

可以看到,对应《狮子王》最后的决斗的《森林大帝》素材,实际是是由出自三个版本的多场战斗拼接而来。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在《森林大帝》里面类似的段落还有更多。

既然《狮子王》中连续的段落都可以对应来自各个版本各个集数的画面,则其他的单张画面更不用说了,比如


这一段的内容是辛巴和娜娜就要不要回去王国夺回王位发生了争执,辛巴愤怒于娜娜不理解自己但是又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愧疚和无奈,这时候他遇到了想开导他的猴子。

首先,第二张图动物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算不算常用分镜呢?

(《小鹿斑比》)

而第一和第三张出自66版第17集,这里面雷奥无意间打伤了猴子朋友,感到很内疚便离开了森林,一路上先后发生了被人类抓到和遇到大鳄鱼等经历,最后他在草原上游荡时遇到了另外一只狮子。

下面这个对比图,《狮子王》一侧是连贯的,鹏鹏走到湖边喝水;而《森林大帝》一侧具体的集数忘记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这两个画面是有间隔的,第一张图里面他是走向森林,而和雷奥在河边谈话之间的剧情是不连贯的。

那最后我们我看一看,这些“相似”之处究竟多相似,请记得保持一开始的标准:

(同一场景对应狮子王的不同画面/原画)动物列阵欢迎狮子王而且这角度都不一样......


(动物前行,这个镜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小狮子骑着其他动物,左边是辛巴和娜娜在试图摆脱沙祖的看护,右边是雷奥的孩子在学飞)

(《狮子王》中辛巴和娜娜争吵并离开,然而《森林大帝》里面离开的那个人并不是雷奥的妻子,而且他们两个人间没有争执)

(在纪录片中这应该不难找到母狮子舔幼师的场景)

(出自探索频道《坏男孩雄狮联盟狮王之路》)

(青梅竹马的小狮子,这种表现方法很特别吗)

(迪士尼《小姐与流浪汉》1955里面有很多类似两人的镜头;而且视频上面两张对比的画面也不怎么像好吧)


(全景+渺小的人物在画面中移动奔跑的镜头在西部片中时有出现)

(《与狼共舞》1990)

(《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罗生门》1950)

事实上,和狮子王作对比的《森林大帝》一共有三版TV动画,三部电影,和一部短片还有三卷漫画。而且作者在开头的时候《狮子王》一侧还使用了大量搜集来的概念图和原画等,以及在后面还使用了《狮子王》第二部的画面,因此两侧可供对比的素材数量都是惊人的。:

(使用了《狮子王》第二部的画面进行对比)

考虑到《森林大帝》和《狮子王》题材设定的相似,以及《森林大帝》超长的素材长度以及视频制作者剪辑视频的方式,以此就断定两者之间存在抄袭关系,未免有些武断。我想,如果有人用全部的007电影和碟中谍电影以及电视剧,漫威宇宙和DC宇宙来作画面对比,是不是能找出更多的相似之处呢?事实上,我还十分敬佩这个视频作者为了制作这个视频所付出的努力,因为我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把《森林大帝》重新看了一遍,然后为了写上面的内容还要时不时回头去寻找当初的原出处,因为正和上面所说的一样,在《狮子王》里面紧挨着的两个镜头,在《森林大帝》中的对应镜头甚至不必来自同一个版本。

而在剧情方面,即使是非常坚信两者间存在抄袭关系的人,也承认两者的剧情和中心主题完全不一样。

(在YouTube上关于这个话题播放量最高的两个视频都是由用户Alli Kat制作的,这两个视频也被搬运到了B站也获得了不小的播放量,可见他确信两者存在抄袭关系)

(而在他的另一个视频My Thoughts on Jungle Emperor Leo(1997)的评论区,有一个网友发表评论“终于!终于有人承认《森林大帝》和《狮子王》一点关系都没有。注:我计划做一系列关于这个话题的视频但是我现在手头上还有其他的项目,而且我还要自己去研究和看我能找到的这个系列的作品。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Alli Kat回复:“我坚持认为迪士尼从《森林大帝》剽窃了大量的分镜、设定和角色设计。我只是不认为他们两个的剧情一样,事实上他们的确不一样。”)

而另一位坚持认为两者间存在抄袭关系的人Peter Hong,在2002年5月19日的洛杉矶时报上写道:”Animation buffs believe Disney ripped off Kimba to create The Lion King. Disney insists similarities…are coincidence. If anything supports Disney argument, it`s the depth of the Japanese show. The Kimba episodes deal with justice and morality, never presuming children deserve only light entertainment.” (动画爱好者们相信迪士尼《狮子玩》剽窃了《森林大帝》,迪士尼坚持认为…是巧合。如果有事实是有利于迪士尼的,那就是《森林大帝》的深度,《森林大帝》探讨的是正义和道德,从不假定孩子们只值得享受肤浅的娱乐。)不管他对于这两者的主观评价如何,至少他再次承认了一点——《狮子王》和《森林大帝》的主旨思想也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两者的剧情(剧透预警):

《狮子王》,木法沙是王国的国王,他的儿子辛巴则是王子,然而他的叔叔对于王位觊觎已久。刀疤设下诡计害死木法沙放逐辛巴,在王国外流浪的辛巴和鹏鹏和丁满一起长大了。成年后的辛巴偶遇童年时青梅竹马的玩伴娜娜,在猴子拉非奇和父亲鬼魂的开导下,他最后回到王国夺回王位。

《森林大帝》,白狮子潘加是森林的守护神,然而人类抓走了他的妻子,为了解救他的妻子惨死枪下。人类将他的妻子运回城市,在船上出生的雷奥跳海逃生试图回到非洲,但他先是来到了一个人类城市,遇到了好心收留他的一户日本人家,但也遇到了为了利益试图夺走他的坏人。最后他们一同回到了非洲,并且人类、狮子和动物一起和谐的生活在丛林里。期间发生了各种故事(这部分主要在TV版动画中体现,比如建立森林学校在森林里教授包括人类社会等各种知识、森林饭店让各种动物可以享受免费的植物食物、关于用暴力执行禁止暴力的森林法律的矛盾,面对反派狮子夺权的威胁等等),雷奥也在不断地成长。最后雷奥生下了一对儿女,期间他的儿子还到人类社会游历了一番。后来森林里爆发了大规模传染病,一队前来月山探险的人用人类的医疗手段解决了森林的危机,为了报答他们,雷奥陪同他们前往月山。最后在月山上遇险的时候,雷奥选择牺牲自己拯救人类。

可见两者的剧情非常不同,《狮子王》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王室故事,而《森林大帝》则是讲述了狮子雷奥的成长,以及他解决森林内部矛盾和与森林和人类矛盾的故事。在主题方面,《狮子王》侧重的是责任和成长以及Circle of Life,而《森林大帝》侧重的是森林内部的正义和道德,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一点也可以从两部作品的叙事上看出:

在《狮子王》中,影片几乎过半时辛巴才失去了他的父亲,之前的部分都在描绘刀疤夺权的野心和他的诡计,为下面的剧情发展作铺垫,而《森林大帝》在TV版第一集雷奥出生之前时候潘加就已经被人类杀死。而在《森林大帝》主要的内容——成长和王国的治理,在《狮子王》中都只用了一个镜头带过。

(在Hakuna Matata里,辛巴的成长用十多秒的镜头带过)

(辛巴归来以后,治理王国的部分也被完全省去)

相反的,在《森林大帝》中完全没有复仇的剧情,雷奥从未杀死过任何动物和人类,他一直坚持着动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而且反派狮子从来没有成功夺得过森林的统治权。

此外,从角色的行为和性格上也是截然不同:

在《狮子王》中,主要的角色互动和剧情推动限于狮子内部(除了刀疤和鬣狗,木法沙和沙祖,丁满鹏鹏和辛巴),然而在《森林大帝》里面狮子和其他动物是呈现一种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更像是保护者和被保护者的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同时,由于在《狮子王》里完全没有人类的出现,动物的行为表现和自然的动物类似:

而在《森林大帝》中,动物的行为更加拟人化,其中动物可以和动物进行交流:

(雷奥和人类一同潜水)

(狮子与人类交流)


(雷奥可以直立行走)

关于角色设定,首先是关于辛巴和木法沙的造型

(辛巴设定稿)

(辛巴的配音演员)

(66版成年雷奥形象)

根据纪录片Pride of the Lion King中的访谈,辛巴的设定动画师说辛巴的设计思路是,首先他的原始设定是按照辛巴的配音演员描绘的,原始设定是黑色的鬃毛,然后后来他看到了木法沙的设定以后,再根据木法沙的设定修改成最终的版本。

而辛巴(Simba)和雷奥的英文译名(Kimba)的相似性,则是因为Simba是施瓦西里语里面“狮子”和“国王”对应的意思而狮子王里面的其他人物名字的出处也有类似的渊源,例如沙拉碧和拉非奇的名字在施瓦西里语分别是海市蜃楼和朋友的意思。而Kimba名字的来历其实也是Simba(其实本来应该翻译成Leo,但是据说Leo的名字与MGM片头的狮子名字一样所以没有这么翻译),只不过最后NBC方面决定把首字母给修改掉。

而我知道,其中一个最大的争议是刀疤的人物设定,因为刀疤作为反派他的眼睛处有一条疤痕,而《森林大帝》中的反派狮子则是瞎了一只眼睛。而在1994年的纪录片The Making of the Lion King里面,我们看到刀疤的设定动画师在制作刀疤的设定:

其用作原型的照片是《疤面煞星》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角色。

(65 版《森林大帝》反派狮子布布的形象)

(说到瞎眼的设定,在CG版的《奇幻森林》里谢利可汗也是瞎了一只眼睛的)

另外遭受指控的是其他一些角色的相似性,比如

在《森林大帝》里面的鬣狗、鸟和猴子的形象对应。


首先,在动画片中,动物的刻板印象是很常见的,比如狐狸都是聪明狡猾的,蜜蜂都是勤劳的等等。

首先鬣狗作为主角狮子的反派,貌似问题不大

而且在《森林大帝》里,和反派狮子共事过的除了有鬣狗外,还有黑豹和猫头鹰等,而且黑豹的戏份明显多于鬣狗(事实上鬣狗在漫画中没有出现,是TV动画的原创人物,剧情自然没有黑豹多)。

而至于作为引导者的猴子,似乎可以用刻板印象解释,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猴子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而且在《森林大帝》里,可以称得上是引导者的,还有犀牛、另外一只狮子和猛犸象等动物(89版)。而且《狮子王》中的猴子,扮演的是王国巫师的职能,在《森林大帝》里面则是一个雷奥尊敬的智者。

而小鸟在《森林大帝》里面的角色也和《狮子王》里面的角色也不相同,在《狮子王》里面,鸟的角色更像是王国的大臣管家,其喋喋不休的性格更类似于《哈姆雷特》中的人物Polonius,而《森林大帝》里面雷奥和小鸟的关系是更加平等的朋友关系。

说完影片本身,我们再来看看在影片之外的争议。谁最有资格决定这两者有没有抄袭关系呢,第一应该是法庭,第二应该是虫工作室和手冢治虫一方。

首先在网络上一直有流传迪士尼败诉了版权官司的流言。然而资料显示,迪士尼和虫工作室就《狮子王》和《森林大帝》的版权没有产生任何法律纠纷(Kuwahara Y. Japanese Culture and Popular Consciousness: Disney's The Lion King vs. Tezuka's Jungle Emperor[J].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997, 31(1): 37-48.)。

当然视频当中提到了97奇幻电影节的主席在社交媒体上提到迪士尼当时试图颁布禁令阻止97版《森林大帝》上映,但是并没有提到诉诸法律程序以及发起请求的理由(有一定可能涉及到《森林大帝》在北美的版权归属问题,下面在讨论到迪士尼是否购买了《森林大帝》版权时会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而虫工作室的一些关键人物也对这件事发表过观点,比如视频中引用了时任虫工作室总裁也是手冢治虫生前好朋友的Yoshihiro Shimizu的话:

We're a small, weak company. It wouldn't be worth it anyway ... Disney's lawyers are among the top twenty in the world!

我们是一间小公司,不管怎么样都不值得……迪士尼的律师团队可是在世界排名前二十的!

这段话的确存在,然而这段话却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因为这段采访原文是这样的:

First the is asked of the rumor that Disney paid the owners Kimba The White Lion to keep quiet about the apparent copyright infringement with “hush money” or otherwise known as a bribe to maintain silence towards the issue. He bluntly responds, “Zero”, Making a “O” with his fingers. After reflecting on the two works separately he states, “We think it’s a totally different story. Kimba is part human, part animal. The Lion King is just an animal. Of course, we were urged to sue Disney by some in our industry. But we’re a small, weak, company. It wouldn’t be worth it anyway. We received letters from lawyers in places like Iowa and Hawaii,

offering to take up the case.” He then chuckles and blurts, “Disney’s lawyers are among the top twenty in the world!”

首先当被问及迪士尼是否给了虫工作室封口费的时候,他直率地回答“零”,并且用手比了个”O“型手势,在分别评价了《狮子王》和《森林大帝》两部作品后,他说”我们认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Kimba是半人半兽的形象,而《狮子王》里面则是纯粹的动物形象。当然,业内一些人士一直在催促我们向迪士尼提起诉讼,但是我们是一间小公司,不管怎么样都不值得。我们收到爱荷华洲和夏威夷的律师的信件希望可以代理我们的案件“他笑了笑“迪士尼的律师团队可是在世界排名前二十的!”

从这里看出来,Yoshihiro Shimizu说的这段话,更像是在抱怨催促他起诉迪士尼的人和频频来信的各地律师。而且在回忆了手冢治虫和迪士尼的关系(在后面我会详细提及)之后,他又补充道,

If Tezuka were alive when Lion King was released,” he concludes, “and if he knew about even the rumor that Disney might have copied elements of his work, he would have been proud.”

“如果手冢治虫在《狮子王》上映的时候还活着”,他总结道,“如果他知道了关于迪士尼抄袭了他作品中元素的传言,他应该会感到自豪”

考虑到视频制作者的观点,可以理解这种节选。令人惊奇的是,维基百科关于这个话题里面的这段话也是同样节选的。

手冢治虫的女儿Rumiko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的时候,表示

'My father would have been pleased if his work influenced Disney. So we wouldn't think about a lawsuit at all.'

如果他的作品影响了迪士尼的话,我的父亲将会感到非常开心。所以我们不会考虑打官司。

而另一位时任虫工作室主席Takayuki Matsutani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的时候表示: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animals, it cannot be helped,' Mr Matsutani said. 'For example, a monkey appears as a smart animal in both stories. But when you think about the monkey's cleverness in real life, it is natural he would be clever in the film also. And we remember Mr Tezuka's personality very well: he hated all kinds of quarrels, disputes and controversies. . . I am sure if he were still alive he would not take any legal action against The Lion King.'

"虽然在动物的角色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例如,两个故事里面都有一只聪明的猴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想到猴子的时候你也会觉得他是聪明的,在电影中如此表现也是很正常的。我们都记得手冢治虫先生的性情,他讨厌争吵、吵架和争辩......我肯定如果手冢治虫还在世的话他不会对《狮子王》进行任何法律行为。

而他在接受哈芬登邮报采访回答有关《狮子王》与《森林大帝》的争端时表示:

"However, quite a few staff of our company saw a preview of 'The Lion King,' discussed this subject and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you cannot avoid having these similarities as long as you use animals as characters and try to draw images out of them," Matsutani said.

"If the Disney Co. had gotten a hint from 'The Jungle Emperor,' Osamu Tezuka, a founder of our company, would have been pleased," he continued. "And, we feel the same way, rather than making a claim.

"Therefore, our company's general opinion is 'The Lion King' is a totally different piece from 'The Jungle Emperor' and is an original work completed by the Disney production's long-lasting excellent production technique.

“然而,不少我们公司的雇员在参加了《狮子王》的试映之后,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最终的结论是如果你使用动物角色与设定就不能避免存在相似之处。”

“如果迪士尼公司从《森林大帝》中得到了灵感,手冢治虫,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会感到高兴。”他接着说,“这也是我们的想法,而不是想着提起诉讼“

“所以,我们公司的观点总的来说是,《狮子王》是一部完全不同于《森林大帝》的作品,《狮子王》是一部体现了迪士尼一直以来的杰出动画制作技术的原创电影。“


而当初参与了《森林大帝》在北美发行的Fred Ladd在接受采访时说:

Tezuka was a big fan of Disney. In fact, Tezuka did a 45 minute featurette in which he used

characters that looked like the seven dwarfs. So, when Disney proved to be an admirer of Kimba, the studio did not retaliate. When they were called about this, they said that they were sure that Mr. [Don] Hahn [The Lion King's producer] did not deliberately do this, and that, 'We are sure that Disney would not deliberately do this and it's all purely coincidental. Our leader [Tezuka died in 1989] would have been very flattered."

手冢治虫是迪士尼的狂热粉丝,事实上,他还制作过一部45分钟长的短片,里面有像《白雪公主》七个矮人形象的角色。所以,当迪士尼成为《森林大帝》的喜爱者后,虫工作室没有采取报复措施,当他们被问到这件事的时候,他们说绝对相信Don Hahn先生(《狮子王》制片人)一定不会故意这么做,这一切都是巧合。而且手冢治虫一定会感到非常开心。

手冢治虫的英语翻译,Frederick Schodt,同时也是著名介绍日本漫画文化的图书Manga! Manga! The World of Japanese Comics的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狮子王》和《森林大帝》显然不同。

Frederick Schodt, author of a guide to Japanese comics, "Manga, Manga," says the Disney story, while it apparently pays homage to its Japanese antecedents and many other source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Mr. Tezuka's original story.

手冢治虫在1973年的时候曾经写下过这么一段话(原文为日语,此处引英语翻译):

I liked Disney, I adored Disney, here before you is a man whose life was determined by Disney.

我热爱迪士尼,我崇拜迪士尼,在你的面前是一个一生深受迪士尼影响的人。

手冢治虫一生中还多次写信给创作唐老鸭系列漫画的动画师Carl Barks,信中洋溢着两个人的友谊

而手冢治虫在和迪士尼在1964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见面之后,曾在日记里面写到,“迪士尼想做一部和《阿童木》一样的动画“。而他们两个这次见面的合照,直到现在还挂在手冢治虫故居的大门口。

版权问题

在中文网络上,关于这个问题一只流传着迪士尼后来购买了《森林大帝》版权的传言,那么迪士尼究竟有没有《森林大帝》的版权呢?

《森林大帝》版权归属并不是能一句话说清楚的,1966年NBC和虫工作室达成了协议,获得了12年《森林大帝》的版权,并引进了两版TV动画。1971年,由于业务调整,NBC将《森林大帝》的版权卖给了NTA(National Telefilm Associates)。由于财务困难,虫工作室在1973年宣布破产。接踵而来的就是关于虫工作室破产的一系列诉讼,包括《森林大帝》的版权归属问题。当《森林大帝》的版权在1978年过期时,《森林大帝》版权归属问题在日本法庭上尚未得到解决,因此没有人可以和NTA商洽续期的问题。因此在1978年后,在美国的《森林大帝》版权归属便成为了谜团。有一段时间《森林大帝》甚至可能出于无版权的状态,因为有一段时间在电视台上翻录的《森林大帝》光盘在美国可以公开销售并且十分畅销。在持续多年的诉讼中,一位日本人Fumio Suzuki最终在法庭宣判之前宣称自己已经赢得了《森林大帝》的版权并且愿意出售《森林大帝》在美国的版权,这引起了The Right Stuf International公司的兴趣。但经过调查以后RSI发现Fumio Suzuki很可能并没有《森林大帝》的版权,因此随后RSI转向重组的虫工作室讨论有关购买《森林大帝》版权的问题。在1997年,日本法庭终于就《森林大帝》的版权归属问题做出裁定,重组后的虫工作室胜诉,随后虫工作室便和RSI签订了协议授予其美国地区《森林大帝》的版权。

比如给辛巴配音的演员Matthew Broderick,在开始参加项目的时候以为自己要配音的角色是Kimba,这部电影是一部《森林大帝》的重制。

(我当时以为他说的是Kimba,我小时候看的一部卡通里面的白狮子。所以我跟别人说我要给Kimba配音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项目的信息,但是我也不在乎。)

而当时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主席在回复一些粉丝的信件的时候提到了Kimba:

视频当中声称Roy Disney在故事板上使用了Kimba的名称,但实际上这是他在回复粉丝的来信。这封信的主要回答这位粉丝关于“迪士尼未来会不会有和蔼的母亲形象“时说”明年夏天的《狮子王》里面Kimba的母亲就十分和蔼。“。他的更多的回复信件可以在groups.google.com/forum看到。这些邮件当中有询问迪士尼未来会不会制作续集、《美女与野兽》当中野兽是什么时候变成野兽的,有关一本关于华特迪士尼新书的看法甚至询问华特迪士尼是否被冰冻起来。

可见迪士尼内部当时的确是有人知道《森林大帝》的。

首先我们不能指望目前还在迪士尼工作的员工发表和公司观点相反的观点,但是根据知乎上的一项统计,当初《狮子王》项目组中的不少人现在都已经离开了迪士尼,甚至加入了梦工厂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团队。他们的一些观点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其中一个导演Roger Allers(《丛林大反攻》、《先知》)接受采访时回应道:

It’s strange you mention Roy Disney or some of the cast mentioning Kimba the White Lion. The whole time I worked on The Lion King the name of that show never came up. At least I never heard it. I had never seen the show and really only became aware of it as Lion King was being completed, and someone showed me images of it. I worked with George Scribner (the first director) and Linda Woolverton (the first writer) to develop the story in the early days but then left to help out on Aladdin. If one of them were familiar with Kimba they didn’t say. Of course, it’s possible. Then later I teamed up with Rob Minkoff to direct it together and with new writers Irene Mecchi and Jonathan Roberts. Many story ideas developed and changed along the way, always just to make our story stronger. I could certainly understand Kimba’s creators feeling angry if they felt we had stolen ideas from them. If I had been inspired by Kimba I would certainly acknowledge my inspiration. All I can offer is my respect to those artists and say that their creation has its loyal admirers and its assured place in animation history.

而后来跳槽创立梦工厂,当时担任迪士尼制片厂主席的Jeffrey Katzenberg在纪录片The Pride of the Lion King里面表示《狮子王》这个项目最初是由他和另外几个人在88年的时候提出的,而在《狮子王》的制作过程中,他自己加入了很多根据他自己人生经历的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卡增伯格在《狮子王》上映之前就因为当时由于迪士尼总裁Frank Wells去世留下的空缺的人选和时任迪士尼CEO Michael Eisner发生了争执,最后出走迪士尼,而他甚至没有被邀请参加《狮子王》的首映礼。并且随后就离职应得奖金和赔偿与迪士尼的官司一直到八年后以2.8亿美金赔偿告终,期间卡增伯格还挖走了不少迪士尼的动画师和导演。

一位来自日本的参与了《狮子王》制作的动画师Sadao Miyamoto表示当他看到《狮子王》的故事版的时候对于它和《森林大帝》的相似度感到吃惊,他认为《森林大帝》的确对《狮子王》的制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位现在已经在华纳兄弟工作的动画师Tom Sito表示

“I can say there is absolutely no inspiration from ‘Kimba,’” animator Tom Sito told HuffPost Entertainment. Sito’s resume includes classic Disney films such as “Beauty and the Beast,” “Aladdin” and, of course, “The Lion King,” to name a few. “I mean the artists working on the film, if they grew up in the ‘60s, they probably saw ‘Kimba.’ I mean, I watched ‘Kimba’ when I was a kid in the ‘60s, and I think in the recesses of my memory we’re aware of it, but I don’t think anybody consciously thought, ‘Let’s rip off ‘Kimba.’”

“我可以说《狮子王》的灵感来源绝对不是《森林大帝》。我的意思是参与制作的艺术家们,如果他们是出生于60年代,他们很有可能看过《森林大帝》,我也看过。我想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但我不认为我们有人故意抄袭《森林大帝》“

“Lion King” producer Charlie Fink maintains that “Kimba” was not discussed at all, saying, “‘Lion King’ was based on ‘Bambi’ with a touch of ‘Hamlet,’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totally original and internal to Disney. We never even heard of any of these until after the movie opened.”

制片人Charlie Fink则说在制作期间从未有人提及过《森林大帝》,他说《狮子王》是基于《小鹿斑比》和《哈姆雷特》。是完全原创的剧情。他们在电影上映后才听说《森林大帝》。

另一位有署名编剧权的人Mark Kausle,表示他小时候看过《森林大帝》,但是在创作《狮子王》的时候他参照的是《小鹿斑比》并且没有人和自然关系这一主题

Nobody ever mentioned “Kimba,” and if any of us who knew of it thought about it, I guess we figured that since “Kimba” was always about the animals trying to get the humans to accept them as equals, the absence of humans in “The Lion King” made it obviously a different plot.

“没有任何人提及过《森林大帝》,如果我们之中有人了解这部作品的话,我想我们都会知道《森林大帝》是关于动物试图让人类平等对待它们的故事,人类在《狮子王》当中的不存在使得这两者的情节完全不同“

考虑到迪士尼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位动画师都能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且连配乐师Hans Zimmer和作曲家Elton John都能参与到故事制作的集体创作模式,如果在《狮子王》在创作期间的确有明目张胆的抄袭《森林大帝》的行为,迪士尼捂住所有离开的职员的嘴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影片开头的场景是在Elton John和Hans Zimmer写好片头曲以后才确定的)

手冢治虫和迪士尼的关系?手冢治虫抄袭迪士尼在先?

当然我在这里首先得说,不管手冢治虫是否真的抄袭迪士尼,都对《狮子王》和《森林大帝》的关系无关,但是由于在每一处提到《狮子王》和《森林大帝》关系的地方总有人提到这件事,而其中夹杂着不少谬误之处,因此我想我有必要在这里说一说这件事:

手冢治虫的确是迪士尼的忠实粉丝,当《小鹿斑比》在日本上映时,手冢治虫在电影院看了不下一百次。

作家Roland Kelts在他的书中写道:

“Still smiling, he excuses himself,and then returns with two handsome hardbacks featuring Bambi and Snow White. He leafs through them, showing me some of the pages. The illustrations are definitely Disney-like, but something about the lines is a bit off—a little shakier, perhaps, less assured, but also more complex. Tezuka loved the Disney stories and illustrations so much, he copied them line for line—not from comic books, but by going to the movie theater and sitting with his sketch pad through several showings of the Disney films. The books he produced were originally sold on the streets of Japan in the 1950s, without Disney’s knowledge or permission.”

其大意是手冢治虫给他看过一些他临摹《小鹿斑比》和《白雪公主》的画,而且他不是对着画去临摹的,而是在电影院里面对着大荧幕临摹,他的这些作品在50年代在迪士尼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日本的街头销售。

在前面提到的视频中,视频作者认为《小鹿斑比》是由迪士尼邀请制作的:

当然,事实上改编漫画的版权来源是从大映株式會社的会长Nagata Masaichi处获得的——当时大映株式會社负责在日本国内发行迪士尼的作品。而在漫画的第一页也确实印有迪士尼的版权标识。然而问题在于大映株式會社和迪士尼方面达成的是私下的协议,并不清楚大映株式會社是否真的拥有迪士尼作品的故事改编权(手冢治虫在其中改编、增加了剧情)和将其改编成漫画的版权。而让这一切变得更复杂的是,在1977年到1997年期间出版的手冢治虫全集里面都没有收录这部作品。

而和有可能存在版权问题的《小鹿斑比》相比,手冢治虫的《匹诺曹》则是肯定地在没有得到迪士尼授权的情况下出版的。同样的,在1977年到1997年期间出版的手冢治虫全集里面都没有收录这部作品。

手冢治虫的英语翻译Fred Schodt在涉及这个话题的时候说道:

“copyrights were more loosely enforced in Japan than they are now”

当时日本的版权保护比现在宽松多了

而除了匹诺曹和小鹿斑比以外,手冢治虫还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了米老鼠的形象,很可能也是没有得到迪士尼的授权:

不过最后,迪士尼和虫工作室达成了最终的协议,授予虫工作室合法出版上述作品的版权。所以现在虫工作室得以合法的出版这些作品。

迪士尼究竟有多容易被起诉侵权?

在讨论《狮子王》和《森林大帝》的评论区看到这个评论:

对此我觉得本吧松鼠大神的说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2019/1/26更新:可以参见下面这个回答


另外也有人说《冰雪奇缘》是抄袭了《圣斗士星矢》

嗯……我对《圣斗士星矢》没什么印象,不知道有谁愿意开一个新坑介绍一下这两者之间的版权之争……

至于其中有多少真真假假就留给大家讨论了……不过可见迪士尼的确是被这些三天两头的诉讼吓怕了。

意大利版狮子王是怎么回事?

意大利版的狮子王全名叫作Simba the King Lion,译名叫做《狮子王辛巴》。然而这部作品和迪士尼并没有什么关系,这部TV动画的出品方是意大利的一家上市动画公司Mondo TV在《狮子王》上映两年后发行的TV动画作品。

如此看来,当年央视貌似放过三版狮子王:虫工作室的《森林大帝》,迪士尼的《狮子王》和《彭彭丁满历险记》,还有Mondo TV的《狮子王辛巴》。怪不得现在很多人把这三部作品给全部弄乱了。而且央视还引进过这部作品的第二部,辛巴一行人到了纽约去踢世界杯。

不过Mondo TV历年来制作的动画是在是有点意思

1997的几部特别发行分别是《风中奇缘》,《花木兰》,《卡西莫多:钟楼怪人》、《大力士》、《大卫王》、《尤利西斯》和《巴格达的小偷》。此外,他们还制作过罗宾汉、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故事。所以,嗯。

不过你要是觉得他们是在山寨迪士尼,这你可能有点冤枉他们了。毕竟这间公司目前好像还从来没有吃到过迪士尼的律师函,所以一定有些过人之处。它们的具体风格就是在原作设定上加上自己的原创剧情,比如他们在1999年出品的《泰坦尼克号传奇》,怀旧评论狂曾经疯狂吐槽过这部电影(bilibili.com/video/av16)。

(Mondo TV的官网,中间网速太慢还没加载出来,但是左上角的那只狐狸……怎么办我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开脑洞的Hhhh)

写在最后

花了好几天时间断断续续已经写到结尾了,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一万六千多字了。

(为了写这篇文章搜寻的部分资料)

(B站评论区)

但是,就在B站,就可以看到各个版本的《森林大帝》

(知乎字数限制只能截图发了)

(《狮子王》和《森林大帝》1997版)


全文完

2019/1/22 21:03

作者 Time Limit Exceeded

本文章版权遵循CC BY-NC-SA 3.0协议,本人十分鼓励遵循本协议的转载,协议详细内容见

creativecommons.org/lic

扩展阅读:(这两篇文章对我进行资料搜寻的工作和确定大体方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里面也参考了里面的一些内容,非常推荐大家继续阅读)

参考来源:

1、 awn.com/animationworld/

2、 fumettologica.it/2014/1

3、 ign.com/articles/1998/0

4、 books.google.com/books?

5、 huffingtonpost.com/2015

6、 articles.latimes.com/19

7、 en.wikipedia.org/wiki/L

8、 en.wikipedia.org/wiki/K

9、 en.wikipedia.org/wiki/S

10、 en.wikipedia.org/wiki/L

11、 en.wikipedia.org/wiki/M

12、 groups.google.com/forum

13、 tezukainenglish.com/wp/?

14、 tcj.com/tezuka-osamu-th

15、 tezukainenglish.com/wp/?

16、 kimbawlion.kimba.biz/ra

17、 lkcontroversy.blogspot.com

18、 japantimes.co.jp/cultur

19、 Kuwahara Y. Japanese Culture and Popular Consciousness: Disney's The Lion King vs. Tezuka's Jungle Emperor[J].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997, 31(1): 37-48.

20、 Documentary-The Making of the Lion King

21、 Documentary-Pride of the Lion King

22、 Documentary- The Lion King- A Memoir with Don Hahn

23、 Book-The Art of the Lion King

24、 straightdope.com/column

25、 awn.com/mag/issue1.5/ar

26、 baltimoresun.com/news/b

27、 cinelinx.com/editorial/

28、 cartoonbrew.com/intervi

29、 tor.com/2015/06/19/the-

30、 hamlet-and-the-lion-king-similarities.wikia.com

31、 Book- The Writer's Journey: Mythic Structure for Writers

32、 zhihu.com/question/3115

33、 tieba.baidu.com/p/36218

34、 deadline.com/2017/07/zo

35、 kotaku.com/some-say-fro

36、 en.wikipedia.org/wiki/M

37、 en.wikipedia.org/wiki/T

38、 en.wikipedia.org/wiki/O

39、 Book- DisneyWar

40、 en.wikipedia.org/wiki/S

41、 en.wikipedia.org/wiki/T

42、 bilibili.com/video/av16

43、 pmcdeadline2.files.wordpress.com

44、 Japanese get animated over Disney cartoon

45、bilibili.com/video/av16

46、bilibili.com/video/av16

47、Brakefield, Tom (1993). "Sociable Simba". Big Cats: Kingdom of Might. Voyageur Press. p. 55. ISBN 978-0-89658-329-0.

48、ign.com/articles/1998/0

49、sites.google.com/site/d

50、japantimes.co.jp/cultur

51、cracked.com/article_190

52、tcj.com/tezuka-osamu-an

----------------------我是分割线------------------------------------------



中国的一些动画也把狮子设定在森林里面:


Update 2019/2/13:发现了一位B站的Up主讨论了另外一起分镜雷同的案例(《你的名字》与《虹色萤火虫》),视频在这里可以看到bilibili.com/video/av12,对于我们在上面讨论的内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Update 2019/2/14:

我跟某知名网站客服反应他们官方微博发过的一条微博存在明显且严重的事实错误(剪辑问题我都没怎么提,主要讲的是素材的年份问题,这是显然有问题的)

那就这样吧。

Update:2019/2/16

有朋友对《狮子王》早期概念图中的白狮子有疑问,我在这里就回答一下吧


Update 2019/2/18:

然而事实上《森林大帝》在北美有公开发行上映,在电影节放映的并不是最后一场

有空再做一些零散的镜头分析吧

食肉动物改变食性这个也要算吗……然而如果动画电影中只要有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成为朋友就不可避免地要让食肉动物改变食性,比如《功夫熊猫》中老虎吃面、《动物城》中动物吃冰棍、饮料等等

(《马达加斯加》中狮子吃寿司)


下面一组是两人重逢的镜头:

左侧地狮子王镜头是集中的(在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前后,虽然中间也被剪去了不少但顺序至少没变),而《森林大帝》一侧的镜头是从66版第2集以及第4集挑选出来的,而且镜头顺序错乱。(比如第一张的森林大帝画面实际上应该在第二张画面之后出现)并且在66版中雷奥夫妇秀恩爱的场景包括了河边、山上、山谷、洞穴、森林、草地、沙漠、雪地、树枝……

而且情侣两人在水边嬉戏也不是《森林大帝》的创举,在《小鹿斑比》已经有类似的桥段

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段落(其实这一段《狮子王》段落都被剪去不少,其中出现94年后森林大帝的画面一律略去不提)

森林大帝画面出自89版第5集,左侧是鸟在监护着两只狮子前往水洞玩耍,而辛巴和娜娜在想办法摆脱鸟的监护前往大象墓园,而右侧是刚回到森林的雷奥第一次遇见了拉伊,并请求鸟带他们去寻找草药

森林大帝画面出自65版第37集,辛巴和娜娜商量出了一个摆脱鸟的办法,而右侧则是拉伊前来帮雷奥搬石头

森林大帝画面出处未找到,从画风推测为65版某一集

森林大帝画面出处未找到,从画风推测为66版某一集,也有可能出自65版某一集,但应该与上一个镜头不连续

森林大帝画面出处为91版森林大帝

森林大帝画面出自65版第3集。一只鸟站在树枝上都算吗……《狮子王》当中的鸟是在自言自语地发牢骚(其实是一个唱段),而《森林大帝》中的鸟在跟雷奥说话,他看上去很生气但其实并不是(前因后果是雷奥告诉他人类将会教他们更好地练习人类语言的方法,鸟表示自己之前的岂不是都白练了)。

(《小鹿斑比》)

森林大帝65版第3集,狮子王是鳄鱼张开口里面出现了唱歌的小鸟,森林大帝是人类教各种动物唱歌,问题是鳄鱼这个画面和鸟这个画面中间还有不少其他镜头显示其他动物

森林大帝画面出自89版第16集。其中辛巴和娜娜滚下山的原因是辛巴不服娜娜先前打赢了自己,并趁机偷袭娜娜结果两人在打斗中滚下山坡。而雷奥和拉伊滚下山坡的原因是拉伊不慎失足从上方滚下雷奥前去救援。


森林大帝画面出自65版第37集,辛巴和娜娜吃惊的原因是滚下山坡后看到了大象墓园,而雷奥和拉伊吃惊的原因是看到了反派狮子忽然出现捣乱。

下面是另一组画面

辛巴昏倒在沙漠,一群秃鹰等待着腐肉。

而森林大帝一侧的前因后果是(89版第14集)

(这只鸟攻击了落单的雷奥)


(然后这只鸟在空中盘旋片刻就飞走了)

(剩下筋疲力尽的雷奥躺在戈壁上,但是这时候雷欧仍保有意识)

另一个单镜头分析

森林大帝画面出自66版第24集。左侧是百兽前去朝拜辛巴的出生,而右侧是雷奥跑过一片地惊起群鸟。注意左侧视角为从上到下,而右侧是从下往上看。

(我猜关于候鸟迁徙的纪录片这样的镜头应该也有不少)

Update 2019/2/19:

由于知乎字数限制,补充内容已经另外发表成文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人都会把《狮子王》和《森林大帝》联系在一起,甚至觉得它们之间有很深的渊源,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很有意思的“公案”。要说有没有“联系”,这个得看你怎么定义“联系”了。如果指的是直接的、版权上的、官方承认的“续集”、“前传”或者“衍生作品”,那么答案是没有。迪士尼官方从未承认《狮.............
  • 回答
    康洪雷和兰晓龙这对老搭档,在《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些神作之后,沉寂了十一年,终于又要在《冬与狮》这个新项目上碰头了。这个消息一出来,简直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无数剧迷的期待。说实话,一听到是他们俩的名字,我脑子里立刻闪过的就是那股子“劲儿”,是他们独有的那种对战争的刻画,对人性的挖.............
  • 回答
    在《狮子王》的故事中,木法沙和辛巴父子的统治,与刀疤的统治相比,无疑是更为积极和受人尊敬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详细论述这一点:一、 统治理念与方法: 木法沙: 木法沙的统治建立在责任、平衡与关爱之上。 责任感: 他深知作为国王的责任,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族群,更是维护整个荣耀王国.............
  • 回答
    在《狮子王》的经典故事里,成年雄狮之间的权力斗争是核心之一,而穆法沙和刀疤无疑是这场斗争中最关键的人物。但如果严格按照电影呈现的情况来推断,关于娜娜的父亲,我们确实会陷入一个有趣的逻辑推敲中。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剧情设定: 统治者地位: 在荣耀石,雄狮的地位是世袭的。穆法沙是现任国王,刀疤是他的.............
  • 回答
    《狮子王》(2019)这部真人版电影,说实话,观感挺复杂的,要说“好不好看”,真的得看你期待什么。如果你是冲着“还原”去的,那它绝对满足你。这部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那令人惊叹的CG技术。真的,那些动物,无论是一头甩动的狮子鬃毛,还是斑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都做得太逼真了,跟纪录片似的。很多观众第一次.............
  • 回答
    一个三岁的孩子,为了“独占”一块蛋糕,精心设计了“狮子王木法沙坠亡”的造型,目的居然是让别人看了伤心,从而不敢下手分食。这事儿,怎么说呢,真是既让人哭笑不得,又有点让人细思极恐。首先,从孩子这个角度看,这孩子挺聪明的。三岁,正是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对“我的”这个概念看得特别重的时候。她想要独占蛋糕,这.............
  • 回答
    迪士尼请蔡徐坤为《狮子王》真人版电影“站台”,这件事儿,真是挺有意思的,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对票房能有多大影响。一、 迪士尼为何选择蔡徐坤?首先得明白,迪士尼请明星“站台”,特别是推广像《狮子王》这样的重量级IP,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肯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狮子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如果还能顺便啃两口草,那不就无敌了吗?想象一下,面对食物短缺时,还能有“备用粮”,岂不是生存无忧了?但现实却是,狮子并没有进化出吃草的能力,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生物进化中非常深刻的逻辑和权衡。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野生动物世界里不少微妙的生存法则。简单来说,狮子和豹子驱赶鬣狗和野犬,往往选择“点到为止”,不招惹对方,主要是出于效率和风险的考量,就像我们生活里,有时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犯不着跟地痞流氓真的搏命一样。咱们掰开了细说:一、 成本与收益的精打细算: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
  • 回答
    说到狮子座的缺点,这可真是个有点儿意思的话题,因为他们身上那种耀眼的光芒,有时候也会投射出一些不太那么讨喜的影子。要细说起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最明显的,大概就是那股子强烈到有时会让人有点儿招架不住的自信和自负。狮子座的人天生有一种“我就是主角”的气场,这本身是他们吸引人的地方,但一旦过了.............
  • 回答
    狮子男喜欢一个人,那架势可就跟舞台上的王者一样,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不过,有时候他们又会藏得挺深,像是在演一出欲擒故纵的好戏。要说狮子男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那真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得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里细细品味。首先,他会特别特别地“照顾”你。这不是那种小心翼翼、唯恐冒犯的照顾,而是带.............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个大家都有点好奇的点。毕竟,狮子和老虎都是猫科动物,和咱们家里的喵星人沾亲带故的,那它们会不会也对那种细细长长的、味道浓郁的猫条感兴趣呢?咱们得先明白,狮子和老虎,跟咱们的家猫,虽然都是猫科大家庭里的成员,但它们的“菜单”和“口味”那可是天上地下的区别。首先,这俩大家伙是.............
  • 回答
    关于狮子和老虎的实力对比,以及它们之间争斗的胜负,这是一个古老又充满魅力的议题,总是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它们的生理构造、捕猎策略、生活习性,以及历史上的一些记录和现代的分析来入手。从身体素质上看,老虎似乎略占优势: 体型与力量: 普遍来说,老虎(尤其是东北虎和孟加拉.............
  • 回答
    要说狮子和老虎谁更“牛”,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老话题了。与其说是比个高低,不如说它们各有千秋,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是顶级的猎手和王者。咱们先说狮子。一提到狮子,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万兽之王”的形象,而且是那种自带气场,呼啸山林的霸主。狮子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社会性。狮子是猫科动物里唯一过着群体生.............
  • 回答
    要说猫科动物里的“巨无霸”,很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狮子或者老虎。但如果刨根问底,仔细对比一下,其实是老虎,尤其是某些亚种的老虎,在体型上更胜一筹,是公认的陆地上最大的猫科动物。狮子虽然以其雄壮的鬃毛和群体捕猎的强大威慑力闻名,是草原上的王者,但纯粹论体型,平均来看,它们通常比老虎要小一些。成年雄狮.............
  • 回答
    狮子为何不攻击坐在敞篷车中的摄影师?这确实是个有趣且值得深究的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些自然界行为与人类观察的微妙互动。别以为这是什么固定不变的定律,实际上,狮子是否攻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情况,但确实存在一些因素让摄影师在敞篷车里相对安全。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狮子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它们的生存策略,.............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得看你指的是哪种“撸”法了。如果说的是“摸”或者“撸毛”这种亲近的动作,那答案很明显,老虎要“好撸”得多。你想啊,狮子,尤其是雄狮,头上那标志性的大鬃毛,看着是威风凛凛,但你想上手去捋捋?这玩意儿又厚又密,而且主要集中在头部和颈部。你想顺着毛捋,可能刚摸到脖子,就被那厚厚的毛发给挡住了,.............
  • 回答
    关于狮子会,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些刻板印象,比如“是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能加入?”这个问题也确实被不少人问起过。要我说,这事儿得辩证地看,也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明白狮子会是个啥。它是一个国际性的服务性社团,最核心的宗旨就是服务社区,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他们会组织验光检查、捐.............
  • 回答
    说到狮子猫,很多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市面上哪来这么多猫咪品种?其实,这里的“狮子猫”并非一个科学分类上的猫咪品种,它更多的是一种俗称,或者说是大家对某些拥有着特别外貌特征(比如蓬松的长毛,酷似狮子鬃毛般的毛发)的猫咪的一种泛称。那么,为什么有些被大家叫做“狮子猫”的猫咪,价格会.............
  • 回答
    说起追狮子男,这可真得下一番功夫,得有点艺术性,不能太直白,也不能太被动。他们骨子里都有股王者风范,需要你像对待一位真正的王者一样去“伺候”——当然,这里的伺候不是贬义,而是说要懂得如何让他感受到你的特别和欣赏。首先,要让他注意到你。狮子座的人很爱面子,也渴望被看见。你不能淹没在人群里,得让他觉得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