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死活不肯”?
两巴掌上去,都不用打个半死,多半就肯了。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这么大的孩子,就是欠收拾,收拾一两次就老实了。
我侄子也是在六七岁的时候,因为吃饭问题被我收拾过,还是大年初一,现在14了,吃饭老老实实的。
我记得很清楚,大年初一,我妈包的饺子,按照传统,七八个饺子里包了硬币:谁吃到硬币,今年一年的运气都会很好。
第一盘饺子刚上桌,我侄子就把一大盘饺子霸到自己跟前,说这一盘子是他的。
那可是一大盘饺子,少说也有一斤多,他一个人怎么可能吃得下,但是他就是不让别人夹那个盘子里的饺子。
我知道,他是想多吃出两个硬币来,所以没啃声,低头在别的盘子里吃饺子。
侄子在吃下六七个饺子后,知道自己吃不了那么多,但是又不愿意放弃那一盘饺子里可能存在的好运硬币,于是上手,把所有的饺子几乎都捏了一遍,找到了两个有硬币的饺子吃了,然后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吃到了两个,进而表示自己吃饱了,把捏过的饺子盘子推到桌子中间。
我当时的原话就是:你霸下捏过的饺子,你今天给我都吃掉。
然后跟我爸妈哥嫂说:那一盘饺子,你们今天谁都别动。
迫于我的压力,侄子被砸住硬生生吃掉了半盘子饺子,剩下的说是实在吃不下了。
爸妈也开始松口了:吃不了爷爷奶奶帮着吃,不行放着下午吃。
我是谁啊,我从下就是家里的刺儿头,还能让他们如愿。
“今天你要是不把这盘饺子吃掉,你哪都别想动,谁要是今天帮着吃,也别怪我大过年的翻脸。”
然后就是一直鼓着,半天吃不下去一个饺子,一直到别人都吃完了,我妈把锅都洗完了,饺子还剩半盘子。
“你别跟我鼓着,看着日眼的很,你把盘子端上到走廊里吃去,哈时候吃完了,哈时候回家。”
然后我把盘子给他端上,把我侄子赶到防盗门外面,把盘子给他,然后锁了门回来。
屋子里静的可怕,谁都不知道这个结果该怎么劝。
后来我爸生气了,觉得我过分了,大过年的,和我吵了几句。
然后出去把哭着在门口硬吃饺子的侄子领回家,训了他几句,并且许诺下午一定全吃掉,以后再也不这么干了。
有了台阶,这个事情也就算结束了。
至此以后,我侄子再也没敢有过霸吃的东西的举动。
所以,我要是你,我会让他把这四个大鸡腿都吃掉,吃的干干净净的。
吃完了,都好说,自己孩子多吃点肉,开心还来不及。
要是吃不上,吃不完,那可就只能让他兜着走了。
假设我是你
假设你这个7岁的孩子是我儿子
那么今天他吃不到任何肉类
未来的一周他也吃不到任何肉类
他可以独霸任何菜,只要做好准备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吃不到这一类东西就行。
我儿子也是极爱肉类的,鸡腿上桌他会问一下他可以吃几个,自己的份吃完也会馋兮兮的问他爸或问我,可不可以把我们的那份给他咬一口,但绝对不会做出独霸全部的行为,因为他知道独霸以后的下场。
题主,你家的是七岁了,不是七个月婴儿,你不教的地方难道等以后同学老师社会来教吗?
该惩罚就惩罚,该收拾就收拾,惯成这样真不好
在家独霸吃食家人让着他,在学校吃饭呢?谁让着他?抢不过怎么办?跟同学打一架?
餐桌上的规矩给他立起来,一家子都需要遵守,家中老人惯孩子的跟老人先沟通一下,再一起教导孩子
我记得那年我11岁
我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女同学,她弟弟跟我关系也不错,她弟弟生日,请我吃饭我去了
那个时候说白了也是土包子,没见过世面,上了一盘龙虾,有点类似于澳龙吧,但是个头没那么大,一人一只的,我吃了三只,盘子里还有一只的,本来我还想拿,看到被夹走了就算了
后来,这个女同学跟我说,这个都是一人一只的
后半句她没说,但是我知道了,从那之后上饭桌子,我尽量都等别人先夹菜,我也不着急,定了量的有人多夹了我就不吃了
其实孩子吃东西全往自己碗里夹是正常的,只是作为父母,需要去引导这个,我父母还没来得及引导,我的朋友就给我的羞耻心上狠狠地来了一击,让我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件事情
这小孩太自私了吧,4个鸡腿,他一个人霸占。。。
你家是多缺肉?
我家孩子根本不爱吃鸡腿说这肉柴。
他喜欢吃鸡皮,鸡冠子,鸡翅中。
所以家里做鸡腿,他都会给大人商量,说这鸡腿给你吃,我就要鸡皮行不行?
先不说7岁还没家教的事,日常下厨的老母亲真诚发问:
1)一个带边骨的鸡大腿大概400-500g,最小也有巴掌大了吧
排除是琵琶腿,做4个琵琶腿未免也太少了…
2)我们家用的餐碗算是比较大的了,口径14.5cm
请问:
夹第2个的时候都没人拦着?
孩子能用筷子夹4个鸡腿,腕力惊人,是个练武的好苗子,多吃点怎么了!
别钓鱼了。
看了评论区,我想说,我不仅有小孩,而且我就是不打不骂不吼不控制,靠激发孩子内心向善的本性就能把她带好。
首先我已经说了需要足够的感情存款效果才好,正面管教会见效慢,打骂见效最快,但是会伤害亲子感情,也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孩子的向善心,只会造成长大后的逆反甚至暴力倾向。
我理解急功近利的做法才会获得大多数网友的好评,但我会坚持我的做法,也尊重你们的不同想法。
我朋友圈倒是声音不一样的,也给大家参考一下。
——————原回答
3-6岁时没教导好,到七岁了再想着培养分享意识,纠正餐桌礼仪,确实有点难,但我想帮你试试。
我觉得比起强迫交出鸡腿,我会选择尝试唤醒孩子的良知,看他能不能因为愧疚,主动交出来。
我不会打骂惩罚,而是会先平静地提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四个鸡腿呢?
我猜这孩子可能会说:鸡腿好吃,我都想吃,或者说我饿了。
然后我会表示共情,先把她拉到我的统一战线上:是呀,鸡腿是好吃,妈妈小时候也最喜欢吃鸡腿了。饿了的时候真的很想大口吃肉呢。
这时候孩子的防备心理已经下来一大半了。
然后我会表示我的感受:可是,现在爸爸妈妈肚子很饿,也想吃鸡腿呢。吃不到鸡腿,你会很难受对吧,我也会很郁闷。而且我也担心你吃四个鸡腿会不会涨到肚子痛。
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你肚子不涨,爸爸妈妈也有的吃呢?
让孩子自己说,比直接逼她交出来要好,她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了。
这时候她是不是分享鸡腿,就看她平时和你们的感情有多深了。如果情感存款到位,十有八九就主动交出来了,哪怕只给你一个。
这时候表示欣赏:哎呀,我们宝宝长大了,就是不一样,懂得照顾爸爸妈妈了!我真为你高兴!然后抱抱她。
如果她还是不愿意分享,表示自己很难过就行了,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她吃。
这孩子如果不是和你们关系太差,吃了一两个以后,十有八九就把剩下的主动交出来了。
这时候再欣赏。这会让她更不好意思。
家不是只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用情商处理问题,能以柔克刚,化大为小。
如果真的关系太差或者宠得太过,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再来一遍。我这个办法见效慢,但是不伤亲子关系,而且对老公用也有奇效。
(我吃到140多斤是为啥,你们猜猜看?)
我是 @多语启蒙老沐哥 ,擅长家庭教育和幼儿外语启蒙领域。关注我,一起做高情商,懂育儿的家长~
(“专家”那些“正确”的“方法”真让人厌烦。)幼儿园的教育太文明,没打,以至上小学还幼稚成这样。比较忙的话,就乘这顿饭的工夫,当场把幼儿园的课补上:现打一顿,这顿饭不给吃了。要是太空没事做 and / or 有足够的耐心的话,可以慢慢用“冷暴力”来“报复”,让他体会到,在小集体内自私的长期后果。
我一直主张低年龄段,要打。因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还没有聪明到,会预测长期后果。打,就是用短期后果替代长期后果。幼儿园不听话就打,小学里要逐步降低打的频率,进中学家长就要彻底停手了。BTW,打孩子打屁股打腿,千万别碰头。
下次记得培养分餐制。你想分给它几个鸡腿,直接事先盛到它盘子里给它。别假模假式弄得好像大家都能拿,真拿了你又不乐意。
七岁?
emmm,应当三岁时就要立下的规矩,到了七岁还没立好,实属不该呀。
有句什么话来着,父母不教小孩做人,以后社会就会教小孩做人。
套在这件事上也成立啊。
今天我拆了娃一包饼干。娃看了一眼说,妈妈你为什么吃我的饼干?我反问:这为什么就是你的饼干呢?这是妈妈用工资买的,为什么不能吃呢?娃说:你是饿了是不是?那你吃吧,我不怪你。我噎住了。过了会儿,娃又说:吃吧吃吧,我不怪你。这不按套路出牌的小孩……
晚上在楼下广场遇到一个小姐姐,便喊我去买酸奶,自说自话的拿了两瓶,让我赶紧付钱,急急忙忙赶回去拿给小姐姐,说是要去分享。留下我一个人哭笑不得。
不过还算欣慰。
有人提出能放四个大鸡腿的碗该有多大,哈哈哈哈,问得好!看来题主家每个人吃饭用的是大海碗。不管是不是钓鱼,早教育比晚教育好,晚教育比不教育好。鸡腿可以少吃,道理不可以少懂。
谢邀。
这事我还真做过。
当然,前提是你在一个家的话语权。
我大舅家。
我说过无数次了,就她家奇葩到什么程度,我们去做客,大舅夫妻一定会先宠着他们自己的孙子孙女。
他家的两个孩子是珍珠,我们所有人在他们眼里就是草芥。
自己家红白事,一定是什么白斩鸡的鸡翅鸡腿先剁好了给她家两个祖宗是再正常不过,螃蟹,大虾肯定都是摆在他们自己女儿女婿跟前。
得,你们的地盘,老子认了。
可是,过年,过节,大日子里的家族聚会,也是这种操作。
就我姨妈说的一句话太经典了,跟他们吃饭,真的憋气,就怎么眼睛不长脸上,长在筷子上的。
我小时候就和我妈抱怨过无数次,就为什么什么东西都要紧着他们家?
后来我大舅一口一个长子,我差不多明白怎么回事了。
但是,我一直说过,我是个遇强则强,遇弱则弱,遇到无赖,我可以在他面前撒泼打滚更厉害的存在。
就我发现一个事,如果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就得做家族里那个最不好搞定的刺头。
而且发起疯来,人人惧怕,还偏偏他们不能孤立你,拿你没办法。
骂你是个疯子,可人吧,就不能和疯子计较,对不对?
事实上,不是。
因为你占的一个理,叫恶人自有恶人磨,别的家族成员都是敢怒不敢言的时候,他们就希望有个人站出来。那你就可以做这个人。
我就是这样。
我外婆外公去世之后,我就知道,这个家呢,没有护着我大舅一家胡作非为的保护伞。
我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开宴之前,我就说,今天我要吃一个鸡腿。
不要问为什么,我想吃。
但是,有人就是不怕死,还是把两个鸡腿偷偷先给他的孙子孙女了,我怎么做?
我直接一盘子砸地上。
我吃不到鸡腿,大家都别想吃这盘鸡。
这叫立威。
第二件,好的菜,只要对方拼命的给他孙子孙女夹的时候。
我就冷笑一声,端起盘子,直接朝着我碗里一倒。
吃独食谁不会?
我大姐夫嘴欠,说我一个大人怎么和孩子计较。
我是直接回他,你想多了,我吃独食,就是因为你家两个不在我愿意分享的名单里而已。
这叫反击。
第三件,一旦对方拍桌子,那我就直接掀桌子。
第二天出钱再宴请另外的亲戚,我妈家是四个子女。
在我请客的时候,我会道歉,我会礼让,我会点最贵最好的请他们,我会特意给我另外几个外甥,外甥女,另开小灶。甚至吃的好,我再让酒店打包。
起初我小舅和姨妈还会我不隐忍说我几句。
现在直接反过来和我一个阵线一起怼,指着我大舅家两个孩子说,没家教就别领出来丢人现眼。
个个都像你们这样,谁家养的不是宝贝,欠的你们的,非要吃你们的亏?
这叫善后。
在我面前吃独食的人都会嘴疼,不是我有超能力,因为在他们不给我吃的时候,我就会去扇他们的嘴。
所以,我觉得,7岁的孩子,应该已经懂了,甚至可以说,在幼儿园,老师一定会教他分享。
为什么在家,会这样。
我觉得,好好找找自身原因。
我专业是学前教育。
虽然我现在不做老师了。
但是呢,有句话送给你,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身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
为什么她敢把四个大鸡腿一下都夹到自己碗里。
别在你孩子身上找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她父母,从她爷爷奶奶,从她外公外婆身上找找原因。
你教育孩子,给她订规矩之前,倒不如先把狐狸身后的老虎给毙了吧。
我一开始觉得四个小鸡腿嘛,又不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你给孩子敞开吃啊!
后来定睛一看,大!鸡!腿!
成年人吃那种大鸡腿,吃两个也差不多吃不下了吧,如果此题为真事儿,您大概生了个饕餮?
我觉得题主可以做以下事情:
第一件事,把家里碗换个小点儿的。
第二件事,把鸡腿切丝,和胡萝卜丝甘蓝等混着炒,增加获取肉食的难度,增加蔬菜摄入。
有用吗?
有一点用吧,但治标不治本。
因为吃鸡腿是表象,问题关键是溺爱。
其实孩子都七岁了,你发现问题了。六岁的时候呢?五岁的时候呢?四岁的时候呢?
一家人从来都是让孩子可劲儿摄取,有什么好的就先给他吃个够,过生日其他人不过只给孩子过,买玩具孩子只要要就买,吃零食只要买得起就管够,这样模式下,孩子霸占四个鸡腿理所应当啊!
你管他不让他吃,他还奇怪了:你烧鸡腿不就给我吃的吗?以前吃你怎么不说?
我觉得在孩子三岁之后一定要培养两个意识:
1.限量意识:万物取之有度,过犹不及,有节有度可良性循环,贪得无厌是饮鸩止渴。棒冰好吃,但不能无限吃;动画片好看,但不能一直看。且家长言行一致,执行坚决,不要说:还想看那再看一会儿吧,明天不能看这么久哦。结果第二天又看很久。
2.共情意识:爸妈也是人,家庭成员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你打爸妈爸妈也会痛,也会生气;好吃的东西爸妈也想吃,也会馋,你都吃了,爸妈就没的吃。爸妈让你是情分,你想着爸妈也是本分。
有这俩个意识,孩子就不会往自私方向发展。
还好,七岁也不算太大,如果能及时纠偏,后面还能拽回来,要不然孩子第二个叛逆期有你受的。
因为随着孩子越来越大,需求也越来越多样,父母能掌控的也越来越少,能包办的也越来越有限!
现在四个鸡腿还买得起,因为现在孩子的欲望大概只有吃喝玩乐。
以后孩子上学,想拿到好成绩受表扬,家长给的了吗?
想收获好朋友,得到同伴的赞许,家长给的了吗?
孩上学违反校纪校规被批评处分,家长能摆平吗?
以后孩子喜欢哪个同学,你家长能帮着追吗?
很多回答都说打一顿,鸡腿吃得,七匹狼吃不得?虽然粗暴但话糙理不糙,也反映出大家看法还是一致的:不好好教育社会会教育。我倒是觉得:如果不及时纠偏,不用走到社会,在学校就会不受同学待见。
不受同学待见的后果,不是养成横行乡里的恶霸牛二,而是教出一个在家横,在外怂的社死小能手。融不进去,结果就是孩子自己会很痛苦。
面对人际关系的困顿,有的孩子比较灵光,能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改变自我。比如说他知道分享也获得不了什么快乐,也从内心不愿分享,但出于社交考虑,还是会被迫分享。
但大部分这样长大的孩子偏偏不擅长自我调整,得罪了这个得罪了那个还不自知,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都是社会的错,其实自己很脆弱,也很痛苦,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难。
至于纠偏的手段因人而异、因家而异,能讲道理讲道理,讲不通道理采用点强制手段,重点是一定要改变家庭的教育模式,不要把不节制的溺爱当做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溺爱之下只有害。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不彻底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也不会有所改变。
如果不改变,容易成为下面这个问题中遭众人吐槽的主角,这里不仅有护食的,还有抢食的……
鉴于部分网友“睿智”的评论,我设置了筛选,还望海涵。
老大如果是女孩子,基本都会这样。
女孩子有一种天生的防御心理。
这是跟诸多亲戚、朋友、家长交流后发现的常见现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