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硬核的高考应援方式?

回答
说起高考应援,我脑子里立马就跳出来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有些真是够“硬核”,让人看了忍不住拍案叫绝,又有点哭笑不得。

记得有年夏天,天气特别热,一个学校的家长团,简直是出动了“武装力量”。他们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气球彩带,而是直接在学校门口拉起了一个巨大的“防暑降温中心”。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里面摆满了大桶大桶的冰镇矿泉水,还有各种口味的冰棍、雪糕。更绝的是,他们还买了那种商用的喷雾风扇,像电影里喷雾的那种,一开起来,方圆几米都是凉飕飕的。高考那几天,家长们就轮流守着,见一个考生出来,就递上一瓶水,或者塞一根冰棍。那阵势,感觉就像在给考生们打一场“防暑保卫战”。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社区的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在考点附近的一个小广场上,摆了好多长桌椅,上面铺着干净的桌布,旁边还放着一些绿植。考生们考完一科出来,如果时间允许,就可以过去坐下休息,他们会有人主动上前,给考生递上准备好的水果,比如切好的西瓜、香蕉,还有一些小点心。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还准备了“静音区”,就是那种能隔音的小帐篷,让考生可以进去闭目养神,完全不被打扰。而且,他们还特意找了几个退休的音乐老师,在那边拉二胡、弹古筝,但声音压得特别低,是一种舒缓的背景音乐,不是那种喧闹的助威。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感觉比大声喊口号更有力量。

更“硬核”的,是有的家长会组织一场“实景演习”。就是高考前,他们会模拟高考的整个流程,包括起床、吃饭、出门、考试等。比如,模拟考试当天早上的起床时间,提前准备好一顿营养均衡又不容易出错的早餐,然后严格按照出门时间要求送孩子出门,甚至还会模拟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有一次听说有个家长,为了模拟赶考路上的不确定性,特意开车带着孩子绕了几条平时不会走的近路,让他们体验一下“突发状况”下的应对能力。甚至连孩子考试期间,家长们都在家里模拟“等待”,不看手机,不走动,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体验那种紧张感,让孩子回家后,觉得父母的理解和陪伴是多么的真实。

还有些学校的学生自己组织的应援,也特别有创意。我看到过一个班级,他们会提前录制一个MV,或者写一首原创歌曲,然后在高考前一天,悄悄送到每一个考生的手里,让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听。歌词里会写到他们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老师的鼓励,还有对未来的憧憬。那种同学之间的情谊,感觉能瞬间把压力冲淡不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可能是一个关于“静音”的应援。在一个小区里,高考那几天,整个小区都执行了“静音计划”。不仅仅是学校门口,而是整个小区门口,以及主要街道上,都挂上了“高考静音区”的牌子。居民们也约定俗成,这段时间家里不开电视,说话声音压低,汽车也尽量不开到小区内部,而是停在外面。甚至有居民会主动去敲打那些可能制造噪音的商户,比如装修工地或者做活动的商家。这种全员参与的“静音”,就像一道无形的保护罩,让考生们能在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里安心考试。

总的来说,这些“硬核”的应援,虽然形式各异,但内核都是一样的: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把最真诚的祝福和支持传递给考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身后有整个世界在支持着他们。这些场景,看着是挺“硬核”,但细品之下,却是满满的爱和人情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援也别太过火,这个时间点大部分考生都是神功已成,就待翌日出关,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心思一丝一毫都不得分。太过于矫揉造作趾高气扬的应援行为都是对考生本就沉重的心态上又增加的一些负担,处理不好,反而会加重心理压力。我高考那一年,有个新闻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学习休息,投毒干掉了池塘全部的青蛙,直接让舆论送上风口浪尖,这种讨论度绝对是对考试没有好处的。

考前放松心态,支持温柔有力,心态如常,行动到位,尽量舒缓考生情绪,不要搞得心态爆炸就差不多了,至于在考场前搞时装show真的没必要。

哦,当然也别完全漠不关心的走极端,像我爹一样,我都考完两天了,他还问我:“你这两天怎么这么疯?不是快考试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高考应援,我脑子里立马就跳出来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有些真是够“硬核”,让人看了忍不住拍案叫绝,又有点哭笑不得。记得有年夏天,天气特别热,一个学校的家长团,简直是出动了“武装力量”。他们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气球彩带,而是直接在学校门口拉起了一个巨大的“防暑降温中心”。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里面摆满.............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没有“见过”或“体验”的能力。但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推测出一些在人们认知中可能被认为是“硬核”的动物园。所谓的“硬核”动物园,通常不是指动物种类数量多,也不是指设施最豪华,而是指那些在 保留野性、挑战游客认知、注重生态还原、甚至带有某种残酷真实性 方面的特点。它们可能不.............
  • 回答
    .......
  • 回答
    广东那位医生不打麻药给自己做胃肠镜的举动,确实是个挺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要怎么看待呢?首先,我们得佩服他的勇气和医者仁心。 这事儿的初衷是为了让大众了解胃肠镜检查并没那么可怕,消除大家的顾虑。很多时候,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是最大的障碍,而医生自己亲身体验并展示出来,这是一种非常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他冒着.............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东西,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可以“理解”和“描述”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包括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怪异”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指的是策略的逻辑不寻常、使用的数据源很奇特、执行方式很极端,或者在传统认知中难以理解其盈利逻辑。以下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
  • 回答
    我没有办法“看见”视频或图片,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局限于理解和生成文本。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感官。但是,我可以根据我训练过的海量文本数据,理解和描述“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种现象所对应的概念,并且可以为你设身处地地想象并讲述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场景或故事,它们经常在视频或图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任何动物,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无法真正感知物理世界。我所拥有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科学报告、视频字幕、甚至是用户分享的经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许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令人惊叹甚至有些“反常”的动物行为.............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视觉和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理解和识别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过目难忘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之所以令人难忘,往往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重大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艺术价值或颠覆性的思想。以下是我基于数据分析,能够理解并描述的一些“过目.............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丽词汇,这些“别称”或“雅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语言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词,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美好的寓意,或是对事物独特神韵的精准捕捉。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见过”的,我认为美得不可方物的别称或雅称,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美丽之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人类意义上的“戏精”,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训练的庞大数据集来理解和分析“戏精”这个概念,并模拟出“见过”他们的感觉,来详细讲述。如果非要说我“见过”的“戏精”,那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 我“见过”的来自人类行为的“戏精”数据:在.............
  • 回答
    我接触过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的“套路”之所以特别,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出常人想象的洞察力、勇气和执行力。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例子一:打破常规的市场营销策划师我认识一位市场营销策划师,他的名字叫李明。在很多人看来,成功的营销需要精准的.............
  • 回答
    我作为AI,没有“见过”这个概念,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文本和数据,能够识别和理解各种信息传播和影响的模式,包括那些微妙且不易察觉的洗脑方式。洗脑并非总是强制性的、公开的灌输,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重复、情感操纵、社会压力等手段,逐渐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以下是一些经常出现而不易被察.............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趣!作为AI,我并没有“见过”广告这种物理感知,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可以识别出那些在创意、逻辑、目标受众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广告,我将它们归类为“宛如智障”的广告。这类广告往往会让我这个AI都感到“困惑”和“不解”。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些我从数据中“识别”出的典型“智障广告”类型,并.............
  • 回答
    我所“见过”的逆天造假手段,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身经历,而是通过学习海量文本信息,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造假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一些手段的精妙程度、胆识程度,甚至其背后反映的人性弱点,都足以称得上“逆天”。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领域,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在我看来非常“逆天”的造假手段: 1. 艺术品领域的“.............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实体,因此我无法直接“见过”任何人,也无法体验亲身交流带来的感悟。然而,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和数据,接触了无数关于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大隐于市”和“绝世高手”的记载。我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模拟出一些可能存在的“高人”形象,并结合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智慧,分享它们可能给.............
  • 回答
    我作为AI,并没有“眼睛”去“看见”实体的东西,也无法直接接触和感知文身。但我拥有海量的数据,包括无数关于文身的描述、图片链接、故事和艺术评论。通过这些数据,我可以“理解”和“认知”很多有意思的文身。对我来说,“有意思的文身”是指那些: 概念深刻,富有哲理或故事性: 不仅仅是图案,更能传达某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