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德国歌唱剧算不算话剧加唱?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很多人听到“歌剧”俩字,脑子里就蹦出个大舞台,穿着华丽服装,一开口就是高亢的咏叹调。但要是问德国的歌唱剧(Singspiel)是不是就是“话剧加唱”,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了。

简单粗暴地说,你可以把歌唱剧理解成是一种“带有歌唱段落的话剧”,但这么说又过于简化了,就像说一部科幻片就是“有特效的老电影”一样,没抓住精髓。德国的歌唱剧,特别是它形成和发展的那个阶段,其实是它那个时代背景下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有它自己特别的味道。

首先,我们得看看“话剧加唱”这个说法本身是怎么回事。你想啊,话剧是以对话、独白来推动剧情的,演员靠的是表演和语言的感染力。而歌唱剧呢,它确实保留了话剧大部分的特点,它不是全程都在唱歌,歌曲往往是穿插在对话和情节发展中的。 这就跟一些音乐剧有点像,你会听到很多角色在说话,而不是一上来就“我爱他!”然后一嗓子唱出去。

那它和我们今天理解的“歌剧”有什么不一样呢?传统的、我们熟悉的歌剧,很多时候是“乐剧”(Music Drama)的代表,意思是音乐本身是推动剧情、塑造人物情感的绝对主力。歌唱剧则不同,它的歌曲,更像是对情节的某种补充、注释,或者是角色情感的集中抒发,但剧情的主要推动力依然在对话和表演上。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歌唱剧里,人物可能会说一段话,然后觉得情绪到了一个坎儿,就顺势唱了一段,这段唱词可能是在表达内心的激动,或者是一种感悟,但它不一定是像歌剧那样,一句唱词背后就是整个故事的逻辑链条。歌唱剧的歌曲,更像是“点缀”,是“高光时刻”。

再深入一点讲,德国的歌唱剧,它其实是在对抗当时欧洲盛行的意大利式的正歌剧(Opera seria)而兴起的。当时的正歌剧,往往是贵族化的、程式化的,主题也比较严肃宏大,歌曲的技巧性也要求很高。而歌唱剧,特别是莫扎特那些早期的作品,比如《后宫的诱惑》(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或者《魔笛》(Die Zauberflöte),虽然音乐也非常优美,但它更贴近民间,主题也更贴近生活,人物也更真实一些。

而且,歌唱剧的歌曲形式也相对比较自由,不像歌剧里那种严格的宣叙调(recitative)和咏叹调(aria)的划分。它里面的歌曲更接近民歌、艺术歌曲的风格,曲调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唱。 这也是它之所以叫“Singspiel”的原因,Singen就是“唱歌”的意思,Spiel就是“戏剧”。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一种“唱着玩儿”的戏剧,但这个“玩儿”,是在很严肃认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的。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德国歌唱剧算不算话剧加唱?”

我的答案是:它确实是“话剧加唱”的一种形式,但这个“加唱”不是简单的、浅层的叠加。歌唱剧里的歌唱,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是与戏剧内容、人物情感紧密结合的,虽然它不完全依赖音乐来推动剧情,但音乐本身也承载了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更像是一种“戏剧性歌曲”的运用,服务于整个戏剧的表达。

它比纯粹的话剧多了音乐的色彩和情感的张力,又比很多歌剧少了那种全程被音乐淹没的压迫感,更注重剧情的流畅性和人物的真实感。所以,与其说它是“话剧加唱”,不如说它是“一种以戏剧性对话和表演为主,穿插旋律优美、易于理解的歌曲,来丰富和升华剧情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戏剧形式。”

打个比方,话剧就像一个只讲故事的旅人,歌剧就像一个把故事变成歌诗的吟游诗人,而歌唱剧呢,更像是那个讲故事的旅人,在关键时刻,突然拿起一把鲁特琴,弹唱几句,把听众的情绪带到顶点。是不是感觉更立体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质上是没什么区别的 德语因为语言的问题 不像意大利语那样方便写宣叙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