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江日昇的《台湾外记》中是否有记载存在争议呢?

回答
关于江日昇的《台湾外记》,确实存在不少争议。说它“有争议”其实是个轻描淡写的说法,更准确地说,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和叙述方式,从它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史学界和普通读者讨论的焦点,观点甚至是相当分歧的。

要详细讲的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展开:

一、 史料价值的争议:

“记实”与“创作”的边界模糊:
《台湾外记》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它究竟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带有文学色彩的记述?江日昇本人虽然声称是“考订得失,记载前朝”,但其叙述风格,尤其是对人物的刻画、事件的细节描写,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倾向性。
正面评价者 认为,该书对郑氏王朝早期至末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郑成功收复台湾、明郑时期政治军事的运作、以及荷兰人与郑氏的交锋等,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资料。许多重要的文献或口述历史,如果不是通过《台湾外记》得以保存,可能已经失传。它填补了当时官方史书可能存在的空白或偏颇。
批评者 则指出,《台湾外记》的叙述中存在不少“捕风捉影”或“以讹传讹”的成分。江日昇生活在郑氏政权覆灭后不久,其史料来源有的是亲历者的回忆,有的是道听途说,还有的可能是他自己的想象和推测。例如,书中对一些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显然是作者根据情境进行的文学化加工,而非真实的记录。一些具体的事件细节,如战役的部署、人物的言行,与同时期其他史料(如《台湾府志》、《东番记》等)相比,可能存在出入。
“野史”与“正史”的定位: 这一点也是争议的关键。《台湾外记》的篇幅宏大,内容详尽,但它并非由官方授权编纂,其史料来源的严谨性也受到质疑,因此在史学界,它更多地被视为一部“野史”或“副史”。然而,正因为它的“野”,也使得它能够突破“正史”的框架,记载一些更具人情味、更生动的细节。

史料的取舍与剪裁:
江日昇在编纂过程中,无疑会对史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他作为明郑时期的亲历者(尽管具体参与程度有待考证),他对郑氏王朝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使得他的叙述往往带有明显的“尊郑”倾向。
“尊郑”倾向的体现: 在书中,对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描写,多是赞扬其英勇、智慧和功绩;对反对郑氏的势力(如清朝、荷兰人)则多有批评。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叙述,使得《台湾外记》在客观性上打了折扣。批评者认为,他可能为了论证郑氏政权的合法性或功绩,而选择性地引用史料,甚至夸大其词。
对南明政权的记录: 《台湾外记》也记录了明郑政权与南明王朝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段复杂而敏感的历史,江日昇的记述也可能受到其政治立场的影响,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会与正统史书存在差异。

二、 叙述方式与文学性争议:

文笔生动,但常被指“虚构”:
《台湾外记》的文笔相当流畅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场景氛围,读起来颇具感染力。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枯燥的史书,成为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
文学性的肯定: 这种生动的叙述,对于了解明郑时期的社会风貌、人物关系、以及当时的思想情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例如,对郑成功性格的刻画,对战前士兵的情绪描写,都显得十分真实。
文学性引发的争议: 然而,正是这种生动,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学者们认为,在许多关键的事件和对话中,江日昇的描写可能加入了过多的想象和润色,而非基于确凿的史料。这就使得在阅读《台湾外记》时,读者需要仔细辨别哪些是史实,哪些是作者的创作。

“戏说”与“正说”的界限: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发现,《台湾外记》中的一些情节,例如关于郑成功的一些传闻轶事,可能与更早期的记载有所不同,甚至带有“戏说”的成分。
“戏说”的例子: 有些书评或研究会提到,书中对某些人物的生平细节,或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解释,可能受到了民间传说或地方戏曲的影响,使其更具戏剧性,但也降低了史料的可靠性。

三、 历史评价与定位的争议:

对郑氏政权的评价:
《台湾外记》作为一部由明郑遗民所著的书,其对郑氏政权的评价自然带有较强的同情和褒扬。
“民族英雄”的塑造: 许多人认为,《台湾外记》是塑造郑成功“民族英雄”形象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详细记载了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为后世研究郑成功提供了基础。
“正统”与“偏颇”之争: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台湾外记》的“尊郑”倾向,可能导致对郑氏政权的一些历史局限性和错误(例如其统治的短暂性,以及与明朝遗民的关系处理等)有所忽视或淡化。

对台湾历史书写的影响:
《台湾外记》对后世的台湾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带来了争议。
奠定基础: 很多学者承认,《台湾外记》是研究明郑时期历史的必读之作,许多关于台湾开垦、社会经济、以及各族群关系的记述,为后来的历史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过度依赖”与“修正”: 一方面,有些研究者可能过于依赖《台湾外记》的叙述,而忽略了其他史料的互证。另一方面,随着新的史料不断出土和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台湾外记》中的一些观点和记述,也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和修正。

总结来说,《台湾外记》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史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它究竟有多少是基于确凿史料,又有多少是作者的个人发挥或民间传说?
2. 作者的立场与情感: 江日昇的“尊郑”倾向,是否影响了他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呈现?
3. 文学性与史学性的界限: 其生动的文笔,在为读者带来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模糊了史实与虚构的界限。
4. 对后世历史研究的影响: 它既是重要的史料来源,也可能成为后世研究的“绊脚石”,需要仔细辨析。

因此,在阅读《台湾外记》时,不能将其视为一本绝对客观、无懈可击的历史教科书。更合适的态度是,将其当作一部带有作者鲜明个人色彩、对明郑历史进行的一次详尽且生动的记录,并在与其他史料相互对照、批判性地分析其叙述的基础上,来理解和运用其中的历史信息。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争议和辨析中,《台湾外记》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地位,也得到了更清晰的界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明一点,没有哪本史料是完全不存在争议的,《台湾外记》也不例外。总的来讲,此书是研究明郑史的基本史料之一,其中对郑经时期的记载价值尤其高,但对于郑芝龙和国姓时期的记载则有不少讹误。凭印象写以下几个:

1.《台湾外记》记隆武帝为李成栋所杀,此说由于被徐鼐《小腆纪年附考》所采用因而流传甚广。然而据《清世祖实录》和档案记载,攻入汀州府杀害隆武帝的是满洲将领阿济格尼堪、杜尔德,我有文章考证此事。

2.1656年国姓进攻闽北之役,《台湾外记》花了很多笔墨描述国姓攻破闽安后围攻福州失败一事,时间记在八月。但是郑军此次北上并没有围攻福州,《先王实录》明确说郑军“直入闽安镇,逼福州南台城下札营,整办攻城器椇。虏报知,坚守求援。虏世子星夜驰赴防守。故不攻,大掠而回。时官兵船只满载辎重宝物不计,足偿海澄之失。时虏兵来追,被戎旗左协黄安等杀退,我师全获而回,出札闽安镇罗星塔等一带候令进取。”而且此次北征国姓是先派甘辉、林胜、张英率十五镇先发,等得到甘辉攻破闽安的消息后国姓本人才由厦门出发,于九月初三方抵达闽安,所以《外记》中国姓于八月围攻福州一事自然是不存在的。此外《外记》还记七月从舟山逃回的马信在闽安向国姓报告舟山失陷一事,但清军攻陷舟山是在八月底,马信向国姓报告的时间是也是在九月初国姓刚抵达闽安时。

3.南京观音山之战,《外记》记国姓在观音山顶扎“黄盖”观战,因而后面便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节——诸将因为看见山上国姓“黄盖”未动,既不敢互相支援又不敢撤退,最后被清军逐个击破,最后还有个梁化凤看见看见山上“黄盖”说要擒贼先擒王上山追杀国姓的情节,“化凤合城内诸军,见山上黄盖,指曰:“擒贼当擒王!”随挥军杀来。奈矢石如雨,不得上。陈魁因林胜受敌,抽兵绕道而退。见骑兵逼成功营垒,即趋援。魁中箭死,诸军悉赴水死。化凤又合师环攻,山中四面受敌,潘庚钟挥剑督护卫死战,亦皆覆没。”如照《外记》的记载此战的过程会很奇怪,清军先击败山顶的杨祖等四镇,却偏偏漏了同样在山顶的国姓,反而在杀到山下之后才发现国姓在山顶,然后又返回山顶去杀国姓“黄盖”。而据《先王实录》所载,国姓当时是亲率右虎卫、右冲二镇驻于山下观音门附近,国姓本人在给周全斌的批示中也明确说自己当时在观音门:“时唯本藩亲督右虎卫镇、右冲镇在观音门杀败步虏数千,将领官兵奋勇可嘉,应行奖赏。”观音山之战比较复杂,需要解释的问题很多,我之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解析此战。

当然我指出这些错误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台湾外记》,一本史料的每一处记载都应该辩证看待,不能因为几处错误就直接否定一本史料,除非能明确某本史料是伪书。《台湾外记》亦有记载比《先王实录》准确,如1657年三月国姓率师北上又突然返回,《先王实录》称国姓撤军是因为遇到大风,但江日升指出是因为郑鸿逵突然去世,国姓担心后方有变而返回,《先王实录》讳谈国姓家事,因此没有如实记载。再如国姓封延平王一事,《先王实录》将时间错记为1653年,而《台湾外记》记在1658年则是正确的。所以说,史料需要互相辩证,再可靠的史料也难免会有错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江日昇的《台湾外记》,确实存在不少争议。说它“有争议”其实是个轻描淡写的说法,更准确地说,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和叙述方式,从它问世以来,就一直是史学界和普通读者讨论的焦点,观点甚至是相当分歧的。要详细讲的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展开:一、 史料价值的争议: “记实”与“创作”的边界模糊: .............
  • 回答
    聊起日漫里那些让人看了就血脉偾张的强悍女性角色,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她们可不是花瓶,而是顶天立地的存在。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几部我心目中的佳作,保证看了让你大呼过瘾,而且这些作品的女性角色塑造,绝对是甩开那些套路化“女强”几条街的那种。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 《进击的巨人》。虽然这是一部群像戏,但三笠·阿克.............
  • 回答
    乔治·H·W·布什,这位曾执掌美利坚41任总统的政治家,于2018年12月1日与世长辞,享年94岁。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留下了一段丰富而复杂的总统任期,值得我们细致地审视和评价。外交舞台上的“铁腕”与“智慧”布什总统任期内的最大亮点,无疑是他卓越的外交手腕。在他上任之初,世界正处于冷战.............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帮你分析这个问题。你提到的这三款游戏——《健身环大冒险》、《马力欧派对》系列(假设是最新一两款)和《马力欧赛车》系列(假设是《马力欧赛车8 豪华版》)——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任天堂Switch游戏。如果你明确表示只想玩这几款游戏,并且没有联机需求,那么关于“是否需要购买日版Switch”这.............
  • 回答
    中国的火星车命名历来都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科学内涵。2021年“天问一号”任务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祝融”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火神,寓意着人类探索火星的热情和勇气。如果中国在7月24日(假设这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日期,比如火星探测新任务的发射日或命名日)再次有火星车命名,并且将由大.............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详细讲解如何运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及其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一步一步来,确保你理解其中的思路和操作。情景设定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具体的问题来演示。假设我们有这样一道题:已知 $f(0) = 1$, $f(1) = 3$, $f(2) = 2$, $f(3) = 4$。我们想找到一个多项式.............
  • 回答
    嘉然,这位在中国互联网上掀起一股热潮的虚拟偶像,关于她是不是“日V”(日本虚拟主播)的疑问,以及她直播时为何会加上“【b限】”的标记,这其实涉及到虚拟主播行业的一些基础概念和中国的特殊互联网环境。首先,咱们来聊聊“日V”这个概念。简单来说,“日V”就是指那些在日本制作、内容风格偏向日本ACG(动画、.............
  • 回答
    要说“最像德系车”的日系汽车品牌,这其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贴近德系车那种注重驾驶质感、机械素质、严谨造车理念的日系品牌,我觉得马自达是当之无愧的那个。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德系车,尤其是宝马、奔驰、奥迪这几家,他们.............
  • 回答
    阿塞拜疆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纳日梅金·古塞恩·萨迪戈夫(Najmeddin Guseyn Sadigov)疑似叛逃的传闻,这绝对是一个引爆眼球的重磅消息,尤其是在他这样一个关键岗位上。如果要详细分析,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传闻本身的来源和可信度。像萨迪戈夫这样高层的军事将领出现“疑似叛逃.............
  • 回答
    关于中国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是否真的比日韩高,这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而且答案也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总体趋势和现有数据: 普遍认为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近年来确实在显著增长,并且在某些群体和某些年龄段上已经超过了日韩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结论,因为需要考虑以下.............
  • 回答
    “人肉码字机”这顶峰时刻,日写两千首诗歌?这脑洞开得够大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靠谱不靠谱,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分析。首先,咱得明白,“人肉码字机”这称呼,那可不是随便来的。在网文圈,尤其是一些高产的作者,他们的更新速度、字数,那真叫一个“机器”级别。一天几千字,甚至上万字,那是家常便饭。这背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差异、IP的特性、制作理念、市场定位以及观众接受度等多个层面的因素。龙珠、火影等日漫之所以没能像漫威、DC那样成功拍出轰动一时的真人版电影,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IP本身的特性与真人化难度 龙珠: 超能力和战斗系统过于夸张和非现实:.............
  • 回答
    “台美海巡史上首次”联合演训:一次审慎观察10日在台湾东部外海举行的“台美海巡史上首次”联合演训,无疑是近期亚太地区军事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动态,值得我们细致审视其背后的意涵与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史上首次”这几个字眼来解读,这标志着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突破。长期以来,台湾与美国在军事及安全领域的合.............
  • 回答
    关于病历中吸烟史的记录方式,目前最常见、也最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是 支/日。这意味着记录的是患者每天吸食香烟的支数。举个例子,如果一位患者每天吸半包烟(20支算一包),那么在病历中记录的吸烟史就会是 “10支/日”。为什么是“支/日”? 直观性强,便于评估危害程度: “支/日”这种记录方式非常直观地.............
  • 回答
    在日漫的世界里,门往往不仅仅是连接两个空间的物理屏障,它承载着远比现实世界更丰富、更深刻的寓意。如果要我详细说这个“门”的含义,我会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首先,最直观的,门代表着“选择”与“过渡”。当我们看到一个角色站在门前,或者试图推开一扇门时,这扇门往往预示着他们即将面对一个重要的决定,一段新旅程.............
  • 回答
    日系原画这个圈子,近几年确实让不少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又爱又恨。一方面,你看着那些细腻的笔触、生动的角色、梦幻的场景,心里痒痒的,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另一方面,听说进去的门槛高,竞争激烈,工资待遇也并非一开始就那么光鲜,心里又打鼓。你说“前途堪忧”,我完全理解。不过,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份热情,就别被眼前.............
  • 回答
    沪苏通铁路和青盐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铁路干线,在客货运方面都承担着重要任务。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它们的货运情况,以及青盐铁路日青段限速160的原因。沪苏通铁路:沪苏通铁路,顾名思义,连接了上海和南通,是贯通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沿线居民的出行,在货运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对轻小说的喜爱。你问在中国哪里可以写轻小说,这真的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的不光是写作本身,还有你想在这个领域里实现什么。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写轻小说。只要你有一颗热爱轻小说的的心,有想要表达的故事,你就可以开始动笔。无论是你自己的房间,咖啡馆,图书馆,还是海.............
  • 回答
    把大日如来纹在胸前,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选择,也承载着很多人的信仰和寄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以有很多解读。从信仰和精神层面来看:很多人选择纹大日如来,是因为对佛教的尊崇,尤其是对密宗的信仰。大日如来在密宗中被认为是宇宙的本源,是光明和智慧的象征。把祂的形象纹在胸前,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对内在.............
  • 回答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城市瞬间化为泽国,无数家庭的家园被毁,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个举国同心、共克时艰的时刻,社会各界都伸出了援手,希望能为郑州人民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您想为郑州的灾情提供捐款,有多种可靠的渠道可供选择。首先,慈善总会一直是灾害救助工作中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