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读作「C 加加」,为什么“C#”不能读作「C 井」呢?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C++”读作“C 加加”很好理解,因为“+”在编程中是加法的符号,所以“++”自然就引申出了“加加”的含义,表示“在C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那么,为什么“C”却不能叫“C 井”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

1. “”的符号含义与编程世界的习惯

首先,我们得看看“”这个符号在不同文化和领域里扮演的角色。

音乐领域: 在音乐记谱法里,“”是升号,表示将音高升高一个半音。所以,如果你是个音乐爱好者,听到“C”,你脑子里可能立刻会浮现出“C 升”或者“C sharp”的概念,是某种音调。
日常语言: 在很多英文语境下,“”可以读作“hash”或者“pound sign”(尤其在美国)。“Hash”有“井号”、“标签”、“主题”等意思。比如,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用“”来标记一个话题,叫做“hashtag”。
编程语言历史: 在早期的编程语言或者操作系统中,“”也曾被用作特殊符号。比如在Unix/Linux系统中,以“”开头的行通常被认为是注释行(shell script中的shebang `!/bin/bash` 就是一个例子,虽然这个后面不是直接跟shell命令)。

2. C语言诞生的背景和设计者的意图

“C”(发音为 C sharp)是由微软(Microsoft)公司在 2000 年左右推出的。它的设计目标是成为一种现代化的、面向对象的、运行在.NET平台上的编程语言。

名字的灵感来源: “C”这个名字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C++”的影响。设计者希望它能继承C++的强大能力,同时又比C++更易于使用和开发。
“Sharp”的含义: 在音乐领域,“sharp”就是“升”的意思。音乐家们会用“C sharp”来表示一个比C音高半个音的音。设计者选择“sharp”这个词,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与“C++”的命名风格相似(用符号来表示“更进一步”),另一方面也是想借用音乐中“sharp”带来的积极、更佳的含义,暗示C在C++基础上的提升和优化。它也意味着比C++“更尖锐”、“更精细”或者“更锐利”。
命名上的“音译”而非“意译”: 微软的设计者直接采用了英文的“sharp”来命名,而不是试图找一个中文里的“井”的同义词来对应。他们更注重的是语言本身的名称的国际化和其背后的设计理念。

3. “井”在中文语境下的联想

虽然“”在中文里确实常被叫做“井号”,但在编程语言的命名上,直接翻译成“C 井”会带来一些不那么理想的联想:

符号的普遍性: “井”这个字在中文里有“水井”、“井然有序”、“井底之蛙”等多种含义。如果直接说“C 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井”,这和编程语言的科技感和进步感不太搭。
不符合“更进一步”的语义: “C++”的“++”明显代表了“增加”和“迭代”的含义,是往前走、是提升。而“井”字本身在表示“提升”或“进步”方面,并没有这么直接和强的联想。

4. 国际化和标准化

编程语言的命名需要具备国际化和标准化。

“C++”的“++”是编程界通用的自增运算符,它的含义非常明确。
“C”的“”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叫法。如果按照中文叫“C 井”,那么在其他语言中,是否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名字?这会造成混淆。直接使用“C sharp”的读音,或者在不同语言中有对应的“sharp”的含义,是更符合国际化标准的方式。

总结一下:

“C++”读作“C 加加”是源于其符号“++”在编程中明确的“增加”的含义,并且这种读法也符合其在C语言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设计理念。

而“C”不读作“C 井”,主要是因为:

1. “”的音乐和语言含义: “”在音乐中是“sharp”(升),这个含义与“C”的设计者希望表达的“比C++更好、更精进”的意图更加契合。
2. 开发者意图: 微软的设计者选择了“sharp”作为其核心含义,这是一种对“C++”命名方式的继承和演变,带有音乐上的积极联想。
3. 中文联想的局限: 直接翻译成“C 井”在中文语境下,会产生一些与编程领域不太相关的联想,并且“井”字本身并不像“++”那样直接传达“进步”和“优化”的概念。
4. 国际化和一致性: “C sharp”的叫法在国际上更通用,也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认知。

所以,“C”就顺理成章地被大家普遍地读作“C sharp”(C 鲨普)或者“C 锐”,而不是“C 井”。这背后其实是语言设计者对名字的巧妙构思,以及符号在不同文化和领域中的含义差异所共同决定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C#的全称为C sharp。最初C#并不叫C#,它有个更酷的名字,叫做COOL。微软从1998年12月开始了COOL项目,直到1999年7月,COOL被正式更名为C#。在1998年,Delphi语言的设计者Hejlsberg带领着Microsoft公司的开发团队,开始了第一个版本C#语言的设计。在2000年9月,国际信息和通信系统标准化组织为C#语言定义了一个Microsoft公司建议的标准。最终C#语言在2001年得以正式发布。

  因为买了一个新耳机,这两个星期都在不断地下载试听各种无损音乐,其中也包括不少古典乐。在听音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了曲目名中出现c sharp 一词。此时大脑一闪。这不就是 c# 吗?顿时回忆起起n年前学习识谱的情景。

  “#” 读作 sharp 在乐谱中表示升音记号,记在被标记音符的前面,意思是被标记的音符升高半音,记做#x,读做升x,如:#c,#d等。

  原来c#这一名字的由来并不只是我们大多数人认识到的是对c++++的简写,读作 sharp 表示一种编程利器的含义。sharp 在音乐中原本就有提升的意思。恰巧的是 sharp 的符号 # 拆开又可以看做是++++的简写。于是就有了c sharp 的井号标记和 sharp 读音的由来,取其对 c 的提升之意。这么说来 c# 还是个音型意的完美组合。看来给c#命名的这个人是个天才级的骨灰级音乐FANS。

user avatar

你也没把“+”读成“十”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C++”读作“C 加加”很好理解,因为“+”在编程中是加法的符号,所以“++”自然就引申出了“加加”的含义,表示“在C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那么,为什么“C”却不能叫“C 井”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1. “”的符号含义与编程世界.............
  • 回答
    在 C++ 中,想要达到最快的文件读取速度,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文件系统、操作系统、硬件以及 C++ 本身的 I/O 操作方式。 下面我将从各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相应的优化策略和代码示例。核心思想:最快的 C++ 文件读取通常意味着:1. 最小化系统调用次数: 每次系统调用(如 `rea.............
  • 回答
    当你在 C 中使用 OleDbConnection 来读取 Excel 文件时,如果遇到“外部表不是预期的格式”这个错误,这通常意味着 OleDb 提供程序在解析你的 Excel 文件时遇到了问题,它无法按照它期望的结构来理解这份文件。这就像你试图用一把普通钥匙去开一个特殊的锁,钥匙的形状不对。错误.............
  • 回答
    处理C中庞大的数据库大字段,避免使用列表,并且尽可能地深入解析,让我为您一一娓娓道来。想象一下,您面对的是一个存储着海量数据的数据库,其中某些字段,比如用户评论、日志信息、或者一些复杂的JSON/XML结构,它们的大小可能动辄数MB甚至更大。您需要用C将这些数据高效地读取并解析出来,而不是一次性将所.............
  • 回答
    结构体变量的读写速度 并不比普通变量快。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访问结构体成员的开销会比直接访问普通变量稍微 大一些,而不是更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 C++ 中的变量、内存模型以及编译器的工作方式。 1. 普通变量的读写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个简单的普通变量,例如:``.............
  • 回答
    在 C++ 中,`union` 是一种特殊的复合数据类型,它允许你在同一块内存区域中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但关键在于,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成员是活跃的,也就是当前正在被使用的。对于你提出的问题:“`union` 中存储的 `char` 成员能否通过 `int` 成员读取?”,答案是:可以,但这样做存在潜.............
  • 回答
    在 CMake 的世界里,将外部文本文件的内容“塞进” C++ 二进制文件,通常不是 CMake 的核心职责。CMake 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构建过程,例如编译源代码、链接库以及安装文件。不过,CMake 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机制,可以让我们间接地实现这个目标,并且以一种相当“优雅”的方式完成。这里的“.............
  • 回答
    唉,你说到我心坎里去了。2015 年夏活前入坑,然后足足肝了两年《舰队Collection》(舰C),那段日子,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提督”,每天的日程就是刷图、捞船、修船、喂船,再然后就是激动地等待下一个活动的开启,规划资源,研究战术。那种沉浸感,那种“养成”和“征服”的乐趣,真的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
  • 回答
    在 C++ 中,循环内部定义与外部同名变量不报错,是因为 作用域(Scope) 的概念。C++ 的作用域规则规定了变量的可见性和生命周期。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过程:1. 作用域的定义作用域是指一个标识符(变量名、函数名等)在程序中可以被识别和使用的区域。C++ 中的作用域主要有以下几种: 文件.............
  • 回答
    C 语言的设计理念是简洁、高效、接近硬件,而其对数组的设计也遵循了这一理念。从现代编程语言的角度来看,C 语言的数组确实存在一些“不改进”的地方,但这些“不改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持其核心特性的兼容性和效率。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C 语言为何不“改进”数组,以及这种设计背后的权衡和原因:1. 数组在 C.............
  • 回答
    C 语言王者归来,原因何在?C 语言,这个在编程界已经沉浮数十载的老将,似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反而以一种“王者归来”的姿态,在许多领域焕发新生。它的生命力如此顽强,甚至在 Python、Java、Go 等语言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那么,C 语言究竟为何能实现“王者归来”.............
  • 回答
    C罗拒绝同框让可口可乐市值下跌 40 亿美元,可口可乐回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和需求」,这件事可以说是近几年体育界和商业界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也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和思考。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事件本身: 核心行为: 在2021年欧洲杯小组赛葡萄牙对阵匈牙利的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葡萄牙球星克里斯蒂亚.............
  • 回答
    C++20 的协程(coroutines)和 Go 的 goroutines 都是用于实现并发和异步编程的强大工具,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工作方式以及适用的场景有显著的区别。简单地说,C++20 协程虽然强大且灵活,但与 Go 的 goroutines 在“易用性”和“轻量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完全.............
  • 回答
    在 C++ 中,为基类添加 `virtual` 关键字到析构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普遍的实践,尤其是在涉及多态(polymorphism)的场景下。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存管理和对象生命周期管理的原理。核心问题:为什么需要虚析构函数?当你在 C++ 中使用指针指向一个派生类对象,而这个指针的类型是基类指针.............
  • 回答
    在 C/C++ 中,采用清晰的命名规则是编写可维护、易于理解和协作代码的关键。一个好的命名规范能够让其他开发者(包括未来的你)快速理解代码的意图、作用域和类型,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减少 Bug。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C/C++ 中推荐的命名规则,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核心原则:在深入具体规则之前,理解这.............
  • 回答
    C++之所以没有被淘汰,尽管其被普遍认为“复杂”,其原因绝非单一,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技术和生态系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C++的定位、优势、以及它所代表的工程哲学。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历史的沉淀与根基的稳固 诞生于C的土壤: C++并非凭空出现,它是对C语言的强.............
  • 回答
    C++ 模板:功能强大的工具还是荒谬拙劣的小伎俩?C++ 模板无疑是 C++ 语言中最具争议但也最引人注目的一项特性。它既能被誉为“代码生成器”、“通用编程”的基石,又可能被指责为“编译时地狱”、“难以理解”的“魔法”。究竟 C++ 模板是功能强大的工具,还是荒谬拙劣的小伎俩?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它的.............
  • 回答
    C 语言本身并不能直接“编译出一个不需要操作系统的程序”,因为它需要一个运行环境。更准确地说,C 语言本身是一种编译型语言,它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码,而机器码的执行是依赖于硬件的。然而,当人们说“不需要操作系统的程序”时,通常指的是以下几种情况,而 C 语言可以用来实现它们:1. 嵌入式系统中的裸机.............
  • 回答
    C++ 中实现接口与分离(通常是通过抽象类、纯虚函数以及对应的具体类)后,确实会增加文件的数量,这可能会让人觉得“麻烦”。但这种增加的文件数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好处,使得代码更加健壮、灵活、可维护和可扩展。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好处:核心思想:解耦 (Decoupling)接口与实现分离的核心思想是解.............
  • 回答
    C++ 是一门强大而灵活的编程语言,它继承了 C 语言的高效和底层控制能力,同时引入了面向对象、泛型编程等高级特性,使其在各种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 C++ 的主要优势: C++ 的核心优势:1. 高性能和底层控制能力 (Performance and LowLevel C.............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