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一种「味道」最能唤起你内心深处对过年的记忆?

回答
要说起最能唤起我对过年记忆的“味道”,那一定是那股混合着 年糕的糯米香、油炸的香酥味,以及淡淡的鞭炮硝烟味 的独特气息。

它不是单一的味道,而是多种味道在空气中交织融合后形成的,如同一个味道的交响乐,瞬间将我拉回到那个热闹、期待又充满温情的过年时光。

首先,年糕的糯米香 是基调。每年这个时候,厨房里总会弥漫着一股温暖而甜美的糯米香。那是奶奶或妈妈将浸泡过的糯米蒸熟,然后用木槌一下一下地捣打,将米粒捶打成软糯的糯米团。那种香气,带着米粒本身的质朴和一点点蒸汽的湿润,闻起来就觉得温暖、踏实,仿佛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也承载着全家人团聚的喜悦。无论是正月里用来炸的年糕,还是煮在汤圆里的年糕,那股醇厚的糯米香总能轻易勾起我对小时候围炉而坐的温暖回忆。

紧接着,是 油炸的香酥味。过年的时候,厨房简直是个巨大的“炸货工厂”。各种各样的食物被裹上面糊,丢进热油锅里,瞬间冒出咕噜咕噜的气泡,伴随着“滋啦滋啦”的声响,一股浓郁的油炸香气便开始在空气中扩散。炸年糕、炸丸子、炸藕盒、炸鱼……这些食物本身就带着节日的仪式感,而它们在热油中绽放出的焦香、酥脆的香气,更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味道。那种香气,混合着一点点油温升高带来的醇厚感,闻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开,也让人想起小时候站在灶台边,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想要偷一块刚炸好的东西,被长辈笑着呵斥又无奈地递过来一块的温馨画面。

最后,却也是最难忘、最独特的味道,就是那淡淡的 鞭炮硝烟味。除夕夜的到来,总是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当第一声响亮的“噼里啪啦”在窗外炸开,空气中便会迅速弥漫开一股带着点辛辣、又有点焦糊的硝烟味。这种味道,不像食物的香气那样让人垂涎,却带着一种独特的刺激感,一种解放和喜悦的宣泄。它混合着冷冽的空气,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达到顶峰。这种味道,就像一个无声的信号,宣告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到来,充满了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即使现在很多地方禁止燃放鞭炮,我依然能在回忆里捕捉到那种独特的硝烟味,它与团圆、欢笑、新年的期盼紧密相连。

这三种味道,糯米香的温暖踏实,油炸香的酥脆诱人,鞭炮硝烟的辛辣刺激,它们在我脑海里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像一条无形的丝线,将过年的各种场景串联起来。我可以想象到:

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空气中飘散着刚蒸好的糯米饭的香气,为制作年糕做准备。
父亲带着我,在除夕夜的寒风中,看着漫天飞舞的礼花,耳边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硝烟味,而回家后厨房里油炸的香气早已扑鼻而来。
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餐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其中就有金黄酥脆的炸年糕,空气中是各种食物的香气,而窗外依然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夹杂着淡淡的硝烟味。

正是这股混合着年糕的糯米香、油炸的香酥味,以及淡淡的鞭炮硝烟味的气息,成为我内心深处最深刻的过年记忆的“味道”。它承载了家的温暖,团聚的喜悦,以及对新年的无限憧憬。每当在其他时候偶然闻到相似的气味,我的心便会瞬间被拉回到那个充满仪式感和幸福感的过年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猪头肉和鸡架馅儿饺子。

我88年的,是沂蒙山区的妹子。在儿时的记忆里,盼过年就是为了那些平时很少吃到的菜。小时家里穷,姊妹三个,又是超生罚款,又要交公粮,那些年还老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爸妈就是靠种地干建筑艰难的供养我们。作为父母再怎么穷,也想着过年能让自己孩子吃好一点吧,买肉,舍不得,对于当时我们的家境来说实在太贵,家养的鸡要去卖钱,包括鸡蛋都不舍的吃要去卖钱,我爸就去买便宜又划算的猪头,拿回家自己烧毛,清洗,然后放到柴火大锅里煮给我们吃。一般都是腊月二十八买,二十九清洗,三十早上煮。每次都是拿个烧红的铁钩来烧猪毛,滋啦滋啦的声音,冒着白烟的雾气,扑鼻而来的焦毛味儿——真香啊!直到现在,我都喜欢闻这种焦毛味儿,闻到就兴奋。洗好后就用劈柴的大斧子把猪头砍成大块放入锅里。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烧火煮肉,因为砍的块儿大,煮的时间要很久,等我们起床,看到厨屋里已经是烟雾缭绕,肉香四溢了。爸爸会挑肉多的骨头夹给我们先吃,让我们解馋过瘾。其实,那些骨头根本都没有多少肉,那些猪鼻子,猪耳朵,比较容易剔下来的脸肉都被我爸单独装出来,以便留到年后招呼客人。而且也只是水煮骨头加点盐和姜,其它调味料都没有,但是我们依然啃的不亦乐乎。

骨头啃差不多了,还有好多淌水,倒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妈就回把汤装出来,用来顿白菜,一次顿一点,直到吃完。

过年吃饺子,肉不舍的买,猪头肉要招待客人,过年又不能全吃素馅饺子,因为还要上供各路神仙和祖宗。我爸妈就去买那个最便宜的冷冻鸡架回来,啥是鸡架?就是饲料鸡,肉被剔完了,剩个鸡壳,上面沾一点点实在剔不下来的肉。拿回来洗干净,用斧子背或者锤子一点点的把骨头砸碎,然后放点萝卜混合一起,鸡架馅儿的饺子就成了。其实我是很讨厌这个馅的饺子,因为那个鸡骨头老是卡喉咙,涩涩的感觉,虽然我妈已经很努力的去砸碎敲细,但还是改变不了这种状况,哎,即使不喜欢,但好歹它是荤啊,比素强。

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即使吃穿都没有人家好,我也从没埋怨父母,感觉自己委屈。我深知父母的不易,能把我带来这个世上,(虽然他们最终是想要个儿子),为躲计划生育,百般护我周全,即使旁人一再怂恿把我送人,他们都抗住压力没把我遗弃。并且也竭尽全力的想让我们吃好穿好……这就够了,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得上爸妈这个称呼。大环境下,父母的能力就只有这么大,能给我的都毫不保留的给了,父母爱子,也大抵如此了。

过年回家和妈妈聊天,也会说起之前的苦日子,她会觉得亏欠我们几个孩子,我就开玩笑的说,觉得亏欠的话,今年我们再买个猪头吃,顺便来个鸡架馅饺子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