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排球比赛发球失误很常见?

回答
排球比赛中,发球失误确实是个挺常见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学问。别以为就那么简单地把球抛出去、打出去,其实里面门道可多着呢。

首先,咱们得明白发球在排球中的定位。它可不是随便打打的,而是进攻的开端,是第一个直接得分(或制造机会得分)的手段。一个好的发球,能直接压制对方的接发球,让对方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甚至直接得分(ACE球)。所以,队员们在发球时,总是希望能发得有威胁,想发个好球,这本身就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那压力从何而来?

求胜欲和表现欲:尤其是在比分焦灼的时候,或者关键场次,每一次发球都可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球员们想要通过发球来为球队争取优势,这种“想要做好”的心情,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过度紧张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出现失误。
对手的强大:排球比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方也不是站着不动让你随便打。尤其是水平较高的比赛,对方的防守和接发球能力都很强。如果发球太软,很容易被对方轻松接起,然后被对方打出有力的反击。所以,球员们会倾向于发一些更有力量、更有角度、或者带有旋转的球,希望能“穿透”对方的防线。但这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接着,我们再看看发球动作本身的技术难度。

抛球(Tosser):这是发球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抛球的高度、位置、速度,甚至旋转,都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击球。
高度不够:球没抛够高,你挥臂的时间就短,就容易仓促出手,动作不协调。
高度太高:球抛得太高,可能等你够到球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已经不好了,或者风吹(如果是在室外)会影响球的轨迹,难以准确击中。
位置不对:抛球的位置偏前或偏后,都会让你不得不改变击球点,或者让击球动作变得别扭,影响力量和方向。
不稳定的抛球:即使是同一名球员,每次抛球也可能略有不同。这种不稳定性累积起来,就可能导致发球失误。
击球(Hitting):
击球点:理想的击球点是在球的最高点,身体重心稳定的时候。但实际比赛中,球员可能需要边跑动边调整,或者在很不舒服的姿势下完成击球,这就很难保证击球点的准确性。
力量和旋转的控制:想要发大力球,需要爆发力;想要发旋转球,需要巧劲。这两种技法本身就需要精准的控制。一旦力量过猛,球就容易出界;一旦旋转没打出来,或者角度没找准,球就容易下网。
动作的一致性:发球动作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从抛球到挥臂再到击球,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误。比如,挥臂速度太快,身体没跟上;或者力量传导断了,就发不出想要的球。

再说球本身的不确定性。

排球的材质和充气量:虽然有统一的标准,但不同批次的排球,或者比赛过程中排球的充气量轻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到球的飞行轨迹和触感。
空气阻力:排球在空气中飞行时会受到阻力,这个阻力受到球的速度、旋转、角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组合,使得排球的飞行路径非常难以精确预测,尤其是在发力较大的情况下。

还有场地和环境因素。

室内环境:即使是室内,也可能存在风扇、空调等造成的细微气流变化,对飞行的球产生影响。
室外环境:室外比赛的话,风的影响就更大了。风向、风力都会直接改变球的飞行轨迹,增加发球的难度。

最后,咱们聊聊战术的博弈。

发球是战术的一部分:不是所有发球都追求直接得分,很多时候是发到对方的弱点区域,比如边线、后排某个队员附近,或者直接发给对方的二传手,干扰他们的传球。这种有针对性的发球,本身就包含了更高的风险。为了达到战术目的,球员可能需要发一些比较“险”的球,自然失误的概率就高了。
“搏”与“稳”的平衡:教练和球员需要在“搏”一个好发球来争取主动,和“稳”一个球不失误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是在比分落后或胶着时,可能更倾向于搏一把。

总而言之,排球发球失误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球员自身的心理压力、技术动作的精细要求、对球和环境的精确控制,以及比赛中战术博弈的需要。它不是简单的“打飞了”,而是技术、心理、战术的综合体现。当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一次看似普通的失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排球是个……emmmm……经常大力出奇迹、也容易大力出悲剧的运动项目。

以至于,不少球迷认为,排球是极少数女子比男子观赏性更强的体育项目——因为女性击球力量不如男性,每一分的来回更多,双方有来有回场面激烈;而在男子的大力发球/扣杀面前,接/救球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每个回合往往要直接的多。


与足球不太一样,排球场的面积很小,如果说足球是“通过各种方式创造空间”,那排球就是“尽可能压缩时间”。之所以要尽可能以极大力量去发球,只为减少排球在空中的运行时间,反过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方球员的反应时间,让它们面对来球无法做出正确回应。另外处理高速飞来的的排球难度也会大的多。

施加在球上的力量越大,技术细节动作就越难掌控,失误也就变得常见了。

那么如何通过发球,让球尽可能短时间的到达目标点,直接得分/破坏一传呢?

分析一下其中原理——

一块标准排球场地可视为两块9X9的正方形拼接而成,长18米,宽9米;男子排球的球网高度为2.43米(女子2.24米)。


假设发球从A点发到C点——

La、Lb分别为发球点A/目标点C到球网的距离(沿排球行进方向);

C点对应的坐标为 (La+Lb , -ho) ;

d为越过球网后的垂直距离;

α为排球行进距离的角度。

球场侧面看——

h为球网高度;

h max为排球行进达到最高点的高度;

h o为发球时击球位置高度;

另外排球发出时候的速度为V,发球时排球与水平面(球场地面)的初始角度为θ;

B点是当排球经过球网上方的位置(越是高水准的球员,往往B点越会接近球网上沿,但又不会碰到球网);

B点的对应坐标是(La , H−ho) ;

重力为g,发球后球的行进时间为t。


代入抛物线方程式(projectile motion)——

通过两个方程式可以得出:

这样可以得出:​

注,这里只将球的运行轨迹认为是接近抛物线的形态,而不考虑球飞行中可能出现的、更为复杂的马格纳斯效应。


得到球的飞行时间:


所以如何尽可能让球在空中行进的时间更短一些?

前面已经说过,高质量的发球,B点(排球经过球网上方的位置)往往非常接近球网上沿,但又不会碰到球网(不会出现被球网阻挡的情况)

从最终的公式里可以看出:

h o的高度尽可能的高,L b的距离尽可能的长。

即,最好通过非常强大的弹跳在尽可能高的高度击出球,以及通过在己方半场更长的空中行进距离(Lb),来避免排球需要更高的弧度才能过网——这样反而时间更长,对手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如何回应发球。

上面的计算非常非常理想化,现在的排球运动员都掌握了极高的发球技术,也都会利用马格纳斯效应让排球的行进更难以捉摸。比如通过在击球瞬间让球以向上旋转的方式前进(这时候排球上方的空气等于在“压”着排球让它更快下落),排球空中行进的时间也会缩短。

合理利用发球的高度及预计排球行进路线在己方半场的距离,同时学着去更好的击打球,让排球能更快速的行进,发球就会变得更有威胁性——针对性的训练后,发球成功率也会伴随着更高的发球质量慢慢有所提升。


知乎机构号:ASICS亚瑟士

专栏:ASICS亚瑟士跑步分享汇

内容汇总:ASICS亚瑟士知乎内容汇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排球比赛中,发球失误确实是个挺常见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学问。别以为就那么简单地把球抛出去、打出去,其实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咱们得明白发球在排球中的定位。它可不是随便打打的,而是进攻的开端,是第一个直接得分(或制造机会得分)的手段。一个好的发球,能直接压制对方的接发球,让对方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
  • 回答
    这问题我太懂了!每次一上场,感觉脑子里像被一团浆糊糊住了,平时训练得心应手的东西,临到比赛就好像突然失忆了一样,这可真是让人抓狂。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心理这个坎儿,实在是太难跨了。 紧张感作祟,身体的“叛变”。 一到比赛场上,那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加上赢球的压力,心跳.............
  • 回答
    排球,这支在国际赛场上常常闪耀着中国光芒的运动,确实有着傲人的成绩,但要说它“始终发展不起来”,这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也触及到了一个核心的困境:为什么明明实力强劲,却在普及和商业化上总感觉“差一口气”?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在起作用,不是某一个单一原因就能简单概括的。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
  • 回答
    200cc的血量,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大概只占全身总血量的4%5%。所以,献血200cc后,身体并不会有太剧烈的反应,但也不是毫无影响。你去打篮球比赛?嗯,这个嘛,说实话,有点冒险。理论上说,你不会立刻晕倒,但你的身体在那段时间里会有点“不在状态”。想象一下,你的身体是个精密的机器,血是流动的.............
  • 回答
    在篮球比赛现场,震耳欲聋的音乐早已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无论是球员们准备上场时的热身,还是暂停间隙的互动,亦或是精彩进球后的欢呼,音乐总是如影随形,牢牢抓住观众的神经。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篮球比赛如此热衷于音乐,而像足球、棒球、网球这些同属热门的体育项目,却鲜有在比赛过程中大肆播放音乐的呢?这.............
  • 回答
    关于足球比赛主客队球迷被严格分开,而篮球比赛相对宽松的原因,这背后牵涉到历史、文化、体育项目的特性以及组织管理等多个层面的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1. 历史遗留与文化差异: 足球的早期起源与“部落化”倾向: 足球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早期英格兰的工业城市,足球俱乐部往往与工人阶级、.............
  • 回答
    足球场上的判罚,总是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弦。当皮球飞入网窝,欢呼声与质疑声齐飞;当裁判哨响,点球判罚或红牌出示,场上的局势瞬间风云变幻。与NBA那种频繁且细致的镜头回放辅助判罚不同,足球比赛在引入类似机制时,却显得格外谨慎和保守。这背后,其实有着许多深层的原因,远非简单的“不愿意”三个字可以概括。首先.............
  • 回答
    足球比赛中,我们通常听到的是“英格兰队”,而不是“英国队”或“大不列颠队”,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相当悠久且复杂的历史渊源。这不仅仅是足球领域的特殊情况,更是英国政治和文化身份认同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明白“英国”和“英格兰”之间的关系。英国(United Kingdom)的构成首先,英国并.............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这其实涉及到数学里的“比”和足球比赛计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用了“项”这个词,但意义完全不一样。咱们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弄明白数学里的“比”。在数学上,我们说“甲比乙”,记作甲:乙,这里的甲叫做比的前项,乙叫做比的后项。比的本质是一个分数,也就是甲除以.............
  • 回答
    足球比赛,说到底,是一场对空间的残酷争夺,是两支队伍围绕着球场上每一个可用“有利空间”的博弈。这个“空间”并非仅指地理上的区域,更包含着动态的、多维度的概念。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窥探到足球比赛深层的战术奥秘。什么是“空间”?在足球语境下,“空间”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物理空间: 最直观的就是.............
  • 回答
    足球比赛中设置越位规则(Offside Rule)是足球运动中一项关键而复杂的规则设计,其核心目的是维护攻防平衡、提升比赛的战术深度和竞技性。以下是关于越位规则的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为何引入越位?1. 起源与初衷 越位规则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中期,是现代足球(英式足球)诞生初期的重要规.............
  • 回答
    足球比赛中之所以设定三个换人名额,以及增加换人名额甚至不限制换人名额可能对比赛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涉及战术、体能、观赏性以及公平性的复杂问题。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足球比赛为何只有三个换人名额?三个换人名额的设定并非随意而为,它基于历史演变和对比赛设定的考量:1. 战术与体能的平衡: 最初足球比赛是没有.............
  • 回答
    排球,这项充满力量、智慧与团队协作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爱好者群体,但要说它在中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体育”,恐怕还稍显勉强。与篮球、足球这些风靡街头巷尾的运动相比,排球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不远不近的距离。为什么排球在中国普及度不如篮球、足球?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探讨:1. .............
  • 回答
    说起足球比赛设平局这事儿,确实有不少人觉得不过瘾,觉得要是总有输赢,那才叫精彩刺激呢。不过,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不是咱们凭感觉就能轻易推翻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足球这玩意儿,之所以吸引人,不光是靠进球和赢球,它本身的魅力就在于那种充满变数和策略的对抗。比赛的激烈程度,可不是简单地加减输赢就能衡量.............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在业余足球比赛里,确实经常能看到一些技术相对粗糙、跑动能力稍弱的球员被安排到后卫线,尤其是中后卫的位置。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而且原因还挺复杂的。咱们就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AI话,直接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这背后的逻辑。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业余足球的水平参差不齐是常态。 大.............
  • 回答
    关于FIBA篮球比赛得分不高、观赏性不足的说法,这确实是不少球迷,尤其是习惯了NBA比赛节奏的观众会有的感受。深入分析,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规则、战术风格、球员特点以及篮球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差异。1. 规则的差异与影响:首先,FIBA规则和NBA规则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就是三分线距离。FIBA的三分线比NBA.............
  • 回答
    看完一场完整的足球比赛,很多人会觉得C罗的表现不如梅西,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两人在场上展现出的不同风格、影响力和比赛方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掰扯。首先,比赛的“全局观”和“影响力”。足球比赛从来不只是进球的堆砌。一场好的比赛,需要的是球员在攻防两端、整体配合、节奏掌控.............
  • 回答
    姑娘们对足球不感冒,这事儿说起来嘛,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总不能一句“女生就该怎么怎么样”就给打发了,对吧?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喜欢的、不喜欢的,那都是自己的事儿。但要说为什么,我感觉原因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一、从小到大接触的环境和熏陶这可能是最现实、也是最普遍的原因了。想想咱们小时候,身.............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足球运动在组织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维度。我们平时听到最多的,是国家队之间的较量,比如世界杯、欧洲杯,或者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像欧冠、解放者杯。但如果细究起来,确实很少有“城市之间”的正式足球比赛。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足球运动的天然组织框架.............
  • 回答
    足球比赛的魅力,常常不在于进球的多少,而在于那些更深层次的、触动人心的元素。为什么有些人偏爱那些比分胶着、进球稀疏的比赛?这背后有着复杂而细腻的情感和认知。首先,对于那些进球不多的比赛,很多球迷会更加欣赏比赛中的战术博弈和球队的防守功力。当双方球队都采取严密的防守策略,寸土必争时,每一次成功的抢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