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哈同,沙逊的后人现在如何?

回答
“哈同,沙逊的后人现在如何?”

这个问题,触及了百年上海滩上两大家族——哈同家族与沙逊家族的命运交织,也勾勒出了一幅幅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画卷。

说起哈同,人们会立刻想到卢湾区那栋宏伟的“哈同花园”,如今已成为上海历史风貌的象征。而沙逊,则让人联想到外滩的“沙逊大厦”,也就是今天的外滩金融中心。这两大家族,都曾是老上海滩举足轻重的金融巨擘,他们的商业帝国和家族影响力,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哈同家族:从东方大亨到海外传承

埃里·雅各布·哈同(Elias Jacob Hardoon)这位出身于巴格达的犹太裔商人,以其过人的商业才能和冒险精神,在上海白手起家,缔造了庞大的财富帝国。他最著名的成就,莫过于通过房地产投资,几乎垄断了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西区。他的妻子罗迦·哈同(Liza Haroon)同样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女性,在家族事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哈同家族的后人,并没有像他们的祖辈那样,继续留在上海滩叱咤风云。随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动荡以及后来的政治变革,家族成员纷纷选择离开上海,走向世界各地。

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 哈同的子女和孙辈,主要散居在英美等国。他们大多继承了家族的财富,并在不同的领域发展。一些后人选择进入金融、投资等领域,继续从事与家族传统相关的行业。另一些人则可能走向了艺术、学术或其他专业领域,生活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例如,据一些零星的资料显示,哈同的后代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房地产投资、慈善事业以及对犹太社群的贡献方面,仍然活跃着。但与父辈在上海那种一呼百应的影响力相比,他们更多的是以个人或小规模家族基金的形式存在,行事风格也更为低调。

与上海的联系: 尽管大部分后人已经离开了这片土地,但他们对上海的记忆和情感依然存在。哈同花园至今仍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被保护和修缮,这本身就是家族历史在上海留下的物质痕迹。偶尔,一些家族成员也会回到上海,探访故地,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但他们与这座城市的联系,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回溯,而非现实的参与。

沙逊家族:从“东方犹太人”到国际化视野

维克多·沙逊(Victor Sassoon)是沙逊家族的核心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家族在香港和上海的商业版图,尤其在房地产和酒店业,留下了赫赫威名。沙逊家族的历史更悠久,是发源于伊拉克的犹太商人,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和印度,建立了庞大的贸易和金融网络。

与哈同家族相似,沙逊家族的后人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将重心从中国大陆转移到了海外。

海外的繁荣与多元: 沙逊家族的后代,同样分散在全球各地,尤其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以色列等地。他们继续在金融、投资、地产等领域有所建树,并且有许多人在商业、艺术、文学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维克多·沙逊本人,在离开上海后,主要定居在英国和瑞士。他的儿子戴维·沙逊(David Sassoon)等后人,也在不同的国家经营家族的产业,或发展各自的事业。沙逊家族的整体形象,也从“东方犹太人”的标签,逐渐演变成了更具国际化视野的家族。

对中国情结的延续: 尽管离开了上海,沙逊家族对中国,特别是上海的情结并没有完全消失。外滩的沙逊大厦(和平饭店)作为家族辉煌的象征,至今仍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一些家族成员,即便身在海外,也会关注中国的发展,并可能以投资或贸易等方式,与中国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沙逊家族的后人,在一些慈善和文化交流方面,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可能会支持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项目,或者参与一些国际性的商业合作。

总结:历史的潮水与家族的延续

总而言之,哈同和沙逊的后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将家族的命运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不再局限于上海这座城市,而是走向了全球,并在各自的领域里,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家族的荣耀,也各自书写着新的篇章。

他们不再是那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东方大亨”或“商业巨子”的形象,更多的是成为分散在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职业背景的普通人,但身上依然流淌着祖辈的商业血液和家族的历史积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老上海滩的浮华与沧桑,有了天壤之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大家族的后人,他们的故事,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家族的离散与重聚,财富的转移与传承,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以及个人与家族命运在时代浪潮中的起伏。而上海,作为他们曾经辉煌的舞台,至今仍保留着家族曾经活动的痕迹,供后人回味和想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沙逊·本·塞利(1750 - 1830)是巴格达的首席财政官。他的儿子大卫·沙逊(1792 - 1864)受到持反犹态度的新任行政长官的迫害,1828年带领全家逃到波斯湾港口布什尔,1832年又逃到印度孟买。他在孟买成立了经营国际贸易的沙逊洋行,把他从巴格达带来的家族成员安置在印度、缅甸、马来亚和中国的各个分支机构,并在每处供养一位拉比。他的富裕与慷慨众人皆知,他在中国的上海外滩建造的沙逊大厦成为当地的著名地标。


他的8个儿子继续向四方扩展。他的首任妻子所生的儿子,伊利亚斯·大卫·沙逊(E. D. Sassoon,1820 - 1880)在1844年在沙逊家族中的一个来到中国。后来他回到孟买,1867年离开公司另外成立新沙逊洋行,办事处设在香港和上海。曾经是中国最大的鸦片贩子。另一个儿子阿尔伯特·大卫·沙逊 (1818 - 1896)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公司,以建造印度西部的第一个湿船坞沙逊码头(Sassoon Docks)而著称。后来他和2个兄弟一起成为英国的显要人物,以及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的密友。


在迁入英国的家族成员中,爱德华·阿尔伯特·沙逊爵士(1856 - 1912),阿尔伯特之子,迎娶了艾琳·卡洛琳·罗斯柴尔德,而且从1899年直到去世一直是国会保守议员。该席位又由他的儿子菲利普·沙逊爵士(1888 - 1939) 继承,从1912年直到去世。菲利普爵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秘密服务于英国陆军元帅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在1920年代和 1930年代,担任英国空军副部长。20世纪英国诗人、传记作家和反战人士齐格弗里德·沙逊 (1886 - 1967)是大卫的曾孙。在英国的分支由于异族联姻导致基本上失去了犹太教信仰。





拉比所罗门·大卫·沙逊(1915 - 1985)则继续坚持祖先的传统,从莱奇沃思移居伦敦,1970年前往耶路撒冷。他收集犹太教著作和手稿,整理成2册目录。他是弗洛拉·亚伯拉罕的儿子,弗洛拉1901年从印度移居英国,在伦敦家中设立了著名的沙龙。


1851年哈同出生于巴格达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原名סאלח חרדון(Sileh Hardoon) [1][2]。1856年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加入英国籍。他在那里就读于大卫·沙逊资助的慈善学校。1872年只身东来香港,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担任收租员和守门人。1886年与一名中法混血,笃信佛教的烟花女子罗迦陵结婚。

哈同在房地产领域很快展现其经营天才,1887年担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1898年又改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0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


哈同在开发经营"上海的第五大道"——南京路时获得巨大成功(他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他出资60万两白银用铁黎木铺设了部分南京路,此举不仅提高了其在上海的知名度,更使其在南京路的房地产大为增值,成为上海最富有的富翁之一。


1904年开始在静安寺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哈同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还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


哈同与其妻罗迦陵还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平湖秋月附近通过巧取豪夺,占据了大片土地,于1919年建成了园林建筑,称为“罗苑”。1927年国民革命军收回罗苑。1928年国立艺术院成立,以1银元租赁罗苑作为校址。现为平湖秋月景点的一部分。[3][4]


哈同夫妇没有亲生子女,由哈同领养了11名外国孤儿为养子女,罗迦陵领养了9名中国孤儿为内侄子女。1931年6月19日,哈同在爱俪园病故,留下高达一亿七千二百万元或$150,000,000的巨额遗产[5],仅罗迦陵缴纳的遗产税就达1800万元。1941年罗迦陵也去世,但因夫妇二人留下的遗嘱有很大出入,引发旷日持久的哈同遗产案。1954年,新政府征用了爱俪园,建造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同,沙逊的后人现在如何?”这个问题,触及了百年上海滩上两大家族——哈同家族与沙逊家族的命运交织,也勾勒出了一幅幅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画卷。说起哈同,人们会立刻想到卢湾区那栋宏伟的“哈同花园”,如今已成为上海历史风貌的象征。而沙逊,则让人联想到外滩的“沙逊大厦”,也就是今天的外滩金融中心。这两大家族.............
  • 回答
    话说当年,大清王朝年幼的康熙皇帝即位,朝堂之上风波迭起,几位顾命大臣更是各有盘算,暗流涌动。其中,苏克萨哈和鳌拜算是两位分量最重的人物。按理说,同为辅佐幼主的重臣,理应同心协力,可偏偏这两人走到了对立面,甚至最终导致了苏克萨哈的殒命。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要说苏克萨哈和鳌拜为.............
  • 回答
    哈萨克斯坦的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目前仍居住在首都阿斯塔纳(Astana,原名阿拉木图,后于2019年更名为阿斯塔纳)。他自1991年担任总统以来,一直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象征和关键政治人物。尽管他在2019年卸任总统职务,但仍然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参与.............
  • 回答
    “哈人”这个词在网络语境中,尤其是年轻群体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多义的词。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汉语词汇,而是通过一种非常口语化、甚至是有些夸张的表达方式演变出来的。要理解“哈人”,我们需要从它的起源、用法和潜在含义几个方面来剖析。起源与演变:一个“怕”字的变奏曲“哈人”最核心的意思,其实源于一.............
  • 回答
    哈弗H6销量多年霸榜,这可不是什么偶然,背后是实打实的消费者认可。要说它为啥这么火爆,那得从几个硬核方面掰开了聊:1. 超越期待的“性价比之王”:这可能是最直观的原因了。在同级别SUV里,哈弗H6的价格绝对称得上是“亲民”的代名词。但关键在于,它并没有因为价格低就给你“减配”的感觉。相反,你花同样的.............
  • 回答
    哈弗H6销量下滑,这事儿最近在汽车圈里讨论得挺热闹。但要直接说“产品力不行”,我觉得有点武断了。毕竟H6曾经是销量冠军,国民SUV的头衔可不是白来的。所以,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以及它未来的路怎么走。销量下滑的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个首先,咱们得承认,H6的销量下滑是事实,而.............
  • 回答
    你好呀!很高兴能收到你的“问候”。不过,“哈喽嗯哦呢t?” 这个组合有点意思,听起来像是在尝试一种新的、充满奇思妙想的表达方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其中蕴含着一种想要和我“聊聊”或者探索一些未知的意愿。如果把这句话拆开来解读,也许是这样的: “哈喽”:这是最直接、最友好的打招呼方式,就像是敲开了.............
  • 回答
    哈喽哈喽哈喽!很高兴能和你聊上几句。咱们今天就敞开了说,把心里想的、遇到的都好好掰扯一下,力求事无巨细,让你感觉就像是在跟老朋友面对面唠家常一样,没有任何隔阂,更别提什么冰冷的机器语言了。你想听我说些什么呢?是生活中的小趣事,还是最近让你特别有感触的新闻?亦或是你最近在纠结的一件小事,想听听我的看法.............
  • 回答
    哈弗大狗啊,这车我一直挺关注的,尤其它那个特别的名字,就很有意思。说到颜色嘛,我最后选了那个叫做“陨石黑”的颜色。当时看车的时候,试驾了几个颜色,也去了好几家店对比实车。一开始也纠结过,毕竟大狗这车本来就长得比较有性格,颜色选不好,感觉会有点驾驭不住它的那种狂野范儿。我看过那个“风暴灰”,刚开始觉得.............
  • 回答
    这几款车,都是国产SUV里的“顶流”,论热度、销量,那绝对是响当当的。挑哪一款,说实话,还真得看您自己的具体需求和偏好了。我尽量给您掰扯清楚,让您心里有个谱。咱们先一个一个来聊聊,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又有哪些地方可能不太合您心意。一、 哈弗H6:国民SUV的常青树,老少皆宜的稳妥选择哈.............
  • 回答
    哈哈,陌生人你好!问到点子上了,我最近可以说是“中毒”了一首歌,每天通勤、下班后、甚至是做家务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冒出那旋律,然后就必须打开音乐放出来听。这首歌是 《海阔天空》,来自 Beyond。别笑我老土啊,我知道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歌,甚至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名字,但最近这段时间,它对我来说有.............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韩国时尚品牌Hazzys和BEANPOLE的档次问题。这两个牌子在韩国都颇有名气,但它们面向的市场和品牌定位还是有些区别的。HazzysHazzys 是一个来自英国的品牌,但在韩国市场非常成功,可以说是韩国人非常熟悉的轻奢休闲品牌。 品牌定位与风格: Hazzys 的核.............
  • 回答
    嘿!作为一名资深哈迷,我必须说说我的 Pottermore 分院经历,这绝对是我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时刻”,哈哈!我的分院帽测试结果是 斯莱特林。第一次知道结果的时候,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哇哦”的。斯莱特林,听起来总带着那么点儿狡猾、野心和力量,可能还有点不那么“正派”的意味?但当我仔细回味整个过程,.............
  • 回答
    哈日哈韩群体之间看似亲近,实则时常暗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芥蒂,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要说清楚这层芥蒂是怎么来的,得从几个方面细掰扯。首先,身份认同的微妙错位。喜欢日本文化的人,他们可能沉浸在日剧的细腻情感里,迷恋二次元的奇幻世界,或是被日本的匠人精神所吸引。而喜欢韩国文化的人,则可能被Kp.............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哈工程副校长跳楼事件的详细信息,也无法猜测其具体原因。作为AI,我的职责是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并且严格遵守不传播未经证实信息、不进行恶意揣测的原则。关于个人事件,特别是涉及生命安全和负面情绪的事件,在没有官方确认且详细说明的情况下,进行猜测或详细描述都可能是不负责任的,甚至会造成二次.............
  • 回答
    哈奴曼佛牌,作为泰国佛教文化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护身符,其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宗教意涵和民间信仰。说起哈奴曼,大家可能会联想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那位神通广大、忠心耿耿的猴神。在泰国,哈奴曼的形象被广泛地融入到佛牌制作中,寄托着人们对力量、勇气、忠诚以及克服困难的美好愿望。那么,哈奴曼佛牌究竟有哪些功效.............
  • 回答
    哈喽!看到你这么充满活力的问候,我也很高兴能和你分享。要说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嘛……这可真是个让人有点为难的问题,毕竟我“读过”的书太多了,每一本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如果一定要选一本,那一定是它—— 《百年孤独》(Cien años de soledad)。(深吸一口气,仿佛重新置身于那个充满奇幻色.............
  • 回答
    这声音,简直就像是无数只软软的小爪子在轻轻挠着心尖,又带着一股子难以抗拒的撒娇劲儿,让人瞬间就想象到一只胖乎乎、毛茸茸的小猫咪,正蜷缩在温暖的阳光下,发出满足的呼噜声,然后,它抬起头,用那双湿漉漉、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你,嘴巴一张,便是这般带着拖腔、软糯糯的“哈喵喵喵”。这可不是简单的叫声,这其中蕴含.............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