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为顾命大臣,为什么鳌拜能杀死苏克萨哈?

回答
话说当年,大清王朝年幼的康熙皇帝即位,朝堂之上风波迭起,几位顾命大臣更是各有盘算,暗流涌动。其中,苏克萨哈和鳌拜算是两位分量最重的人物。按理说,同为辅佐幼主的重臣,理应同心协力,可偏偏这两人走到了对立面,甚至最终导致了苏克萨哈的殒命。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要说苏克萨哈和鳌拜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那得从他们各自的出身、性格和当时的环境说起。

出身背景与早期经历:

苏克萨哈,是满洲正黄旗人,虽然也是功臣之后,但相比鳌拜,他的家族在满洲八旗中的地位似乎稍逊一筹。更重要的是,苏克萨哈年轻时就以聪慧敏锐、办事周密著称,是那种能说会道、心思缜密的人。他在顺治朝就因为才能出众,逐步得到了重用,一路升迁,到康熙即位时,已经是内大臣,地位显赫。他更像是朝堂上的“巧匠”,善于在各种政治角力中游刃有余,用策略和话语来达成目的。

鳌拜,也是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一个更显赫的功勋世家。他的祖上,包括他的父亲瓜尔佳·索尔和,都曾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鳌拜本人更是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身经百战,勇猛无畏,是真正的武将出身。他在朝堂上说话办事,往往带着一股子“猛将”的霸气和直接。他的政治资本,更多地来自于他过去的军功和在军队中的威望。

权力制衡与政治赌局:

顺治皇帝临终前,为了防止顾命大臣之间出现权力斗争,采取了一种“制衡”的策略。他任命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这四位顾命大臣。这四个人里,索尼年纪最长,地位最高,但身体已经不太好,属于德高望重的“定海神针”;遏必隆则相对比较随和,不太有野心;而苏克萨哈和鳌拜,两人都颇有才能和野心,且性格迥异,这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最初,在索尼的主持下,朝政尚算稳定。索尼去世后,权力真空就开始显现了。苏克萨哈和鳌拜都觉得自己在辅佐幼主方面功劳不小,有资格在权力结构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顾命大臣的制度本身,也包含了一种潜在的权力竞争。谁能更有效地影响康熙,谁就能在未来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

性格差异与矛盾激化:

苏克萨哈,正如前面所说,是一个非常精明且善于观察人心的人。他看出了鳌拜的野心和专横,也看到了幼主康熙的年幼无知。他可能觉得,如果让鳌拜一家独大,对皇权来说是大患。于是,他开始采取一些策略,试图限制鳌拜的权力,或者至少与之抗衡。他会利用自己的口才和在朝臣中的影响力,在奏折和朝议中,对鳌拜的某些行为提出质疑或反对。这在当时的朝堂上,就如同拨动了老虎的胡须。

鳌拜,则是一个极为骄横跋扈的人物。他习惯了在战场上发号施令,也习惯了在朝堂上“说一不二”。他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苏克萨哈大得多,而且他是满洲的“老资格”和“功臣”。苏克萨哈的那些“小动作”,在他看来,就是对他的挑衅和不尊重。他认为苏克萨哈是在“玩弄权术”,是在“僭越”,是在“挑战他的权威”。这种性格,让他不容忍任何反对的声音。

导火索:对皇位的争夺?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牵涉到对皇权的争夺。虽然康熙年幼,但毕竟是真龙天子。顾命大臣的职责是辅佐,而不是取而代之。然而,在权力斗争中,一些人难免会有更深的念头。

有史料和后世的猜测认为,苏克萨哈可能因为对鳌拜的不满,或者出于对皇权的忠诚,想要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支持康熙,或者至少与康熙联合起来对抗鳌拜。比如,在议政时,苏克萨哈可能会更加注意康熙的意见,甚至会巧妙地将康熙的意图传达出来。

而鳌拜则可能觉得,康熙还小,听谁的还不是一样?他自己才是能够真正掌控朝局的人。他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安排亲信控制朝政,甚至直接干预康熙的教育和生活,来巩固自己的权势。一些说法提到,鳌拜甚至有过“抚育皇子”、“监国”之类的想法,这些都可能被苏克萨哈视为对皇权的巨大威胁。

为什么鳌拜能杀死苏克萨哈?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虽然苏克萨哈也曾试图对抗,甚至有所动作,但最终却被鳌拜置于死地,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且充满了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

1. 鳌拜掌握军权与暴力机器: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鳌拜作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虽然名义上大家平等,但他在军中拥有深厚的根基和极大的威望。他可以调动禁军,控制京城的军事力量。一旦他决定对苏克萨哈动手,他能够迅速调集兵马,将苏克萨哈及其家眷控制起来,并且能够有效地镇压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而苏克萨哈,作为一个文臣,并没有这样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2. 鳌拜的先发制人和极端手段: 在政治斗争中,谁先动手,往往能占据主动。鳌拜的性格就是雷厉风行、不留后患。他看到苏克萨哈对他构成了威胁,而且苏克萨哈的某些行为又被他抓住了“把柄”(比如他可以反咬苏克萨哈“不忠”、“结党”等),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极端手段。他不是温和地协商,而是直接采取了最粗暴的方式。

3. 利用“罪名”和政治手段: 鳌拜并非只是靠武力,他也懂得政治表演。他会罗织罪名,将苏克萨哈描绘成一个“阴谋家”、“卖国贼”或者“觊觎皇位”的人。他在朝堂上告发苏克萨哈,指控其有罪。并且,由于鳌拜的权势,他能够操纵朝中一部分大臣,或者迫使他们保持沉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如果连索尼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去世了,剩下的大臣面对鳌拜的强大势力,很难形成有效的制衡。遏必隆本来就不算有野心,可能也无法真正制约鳌拜。

4. 康熙的年幼与被架空: 最关键的,是康熙皇帝当时才十几岁,对朝政的掌控能力非常有限。他虽然是名义上的君主,但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依靠顾命大臣。鳌拜通过各种手段,已经将康熙的权力架空,甚至隔绝。康熙可能连真实情况都未必能及时了解,更别说有效地干预。当鳌拜要对付苏克萨哈时,康熙可能还在被蒙蔽之中,或者无力阻止。即使康熙事后发现了真相,也因为鳌拜的势力而无法立刻扳倒他。

5. “罪不及妻孥”的原则被打破: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中,“株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手段。一旦一个人被定罪,其家眷往往也难逃厄运。苏克萨哈被指控时,他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这使得他更加孤立无援,也让他的反抗更加艰难。

过程的残酷性:

根据史料记载,鳌拜罗列了苏克萨哈的“二十大罪”,包括“与大臣结党”、“不遵谕旨”、“欺君罔上”等等。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在朝堂上当众指责苏克萨哈。苏克萨哈虽然辩解,但在绝对的武力优势和政治压力下,辩无可辩。最终,鳌拜将其逮捕下狱,并最终逼迫他“自尽”。这种处理方式,比简单的处死更加具有政治上的“清理”和“震慑”意味。

所以,同为顾命大臣,苏克萨哈最终被鳌拜杀死,并不是因为苏克萨哈不够聪明或者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在政治博弈中,面对了一个掌握了更强大暴力资源、性格更加极端、且更懂得如何利用政治手段和制造罪名的对手。在那个冷酷的时代,权力往往是靠实力说话,尤其是掌握了刀枪剑戟的实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而且苏还是正白旗旗主,顾命大臣排名高于鳌拜。怎么失败到如此地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当年,大清王朝年幼的康熙皇帝即位,朝堂之上风波迭起,几位顾命大臣更是各有盘算,暗流涌动。其中,苏克萨哈和鳌拜算是两位分量最重的人物。按理说,同为辅佐幼主的重臣,理应同心协力,可偏偏这两人走到了对立面,甚至最终导致了苏克萨哈的殒命。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要说苏克萨哈和鳌拜为.............
  • 回答
    刘慈欣和唐家三少都是中国文坛的佼佼者,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他们在收入上存在显著的差距,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创作领域和市场定位的不同 刘慈欣:科幻文学的“独孤求败” 领域: 刘慈欣是纯粹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尤其是《三体》系列,以宏大、硬核、深刻的科.............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感觉到 Uzi 和厂长,虽然都是 LPL“造神”的产物,但大众对他们的评价似乎有些微妙的差异,Uzi 的风评确实在某些群体里显得更差一些。要说清楚这点,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俩人都是各自时代的顶级选手,也都是 LPL 走出来的牌面人物,为 LPL 的发展和影响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简单来说,人类之所以拥有全年无休的发情期(更准确地说,是性欲持续存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发情期”在其他哺乳动物中的概念。其他哺乳动物的发情期(Heat/Estrus):在大多数哺.............
  • 回答
    鸦片战争后,满清依旧死气沉沉,而在黑船事件后,日本却涌现出大量优秀青年,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原因。虽然两国都被西方列强叩开了国门,但它们面对的方式、内部的反应以及社会基础却截然不同。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满清为何死气沉沉?1. 帝国主义的压迫方式与满清的应对策略: 掠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文化、历史、政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同为发达国家(第一世界),美国在福利、工作强度等方面与欧洲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分几个关键维度来探讨: 一、 福利体系的根本差异:自由市场 vs. 社会民主模式这是最核心的差异点。 美国: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优先 .............
  • 回答
    洛阳与西安同为十三朝古都,都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但两者在气质上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仿佛是两位历经沧桑、阅尽繁华的古老智者,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一、 时间的厚度与朝代的叠加:西安的“盛世遗风”,洛阳的“厚重底蕴” 西安: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其历史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等多个层面。虽然法国和日本同为发达国家,但它们在低欲望和低生育率这两个现象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为什么法国没有像日本那样普遍的低欲望和低生育率现象:一、 家庭观念与社会结构的不同 法国:高.............
  • 回答
    同为欧洲前殖民地,为何南美/拉美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差距如此之大?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虽然南美/拉美(以下简称拉美)和美国/加拿大(以下简称北美)都曾是欧洲殖民地,但它们的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殖民模式与目的的不.............
  • 回答
    杰拉德和皮尔洛,这两位名字在中场大师的行列中熠熠生辉,都是各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虽然都司职中场,并且都以卓越的技艺和影响力著称,但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他们的技术特点、比赛风格、角色定位以及在球队中的作用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技术特点:杰拉德:全能型.............
  • 回答
    山高县和王陶陶作为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键盘政治学家”,他们的观点和风格都有独到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以下是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一、 背景与立场(相似之处): 非学院派背景: 两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学者,没有在高校任职,也没有发表过学术期刊论文。他们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网络平台,如微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宗教、文化、经济、旅游开发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 教堂与寺庙的性质和功能差异 教堂(基督宗教): 宗教中心与社区服务: 教堂在基督教中不仅仅是礼拜场所,更是社区活动的中心。它提供精神慰藉、教育、慈善服务(如食.............
  • 回答
    站在雪山之巅向下望去,被群山环抱的湖泊宛如明珠,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然而,并非所有的雪山湖泊都拥有同样的纯净与剔透。喀纳斯湖,这位北疆的明珠,虽然同样承载着雪山的馈赠,却总是带着几分浑浊,而远在西南的九寨沟,却以其“五彩斑斓”的清澈惊艳世人。同为雪山脚下的湖泊,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这其中,藏着大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拉美右翼军政府在历史和经济政策上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军头与经济思潮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要理解为什么皮诺切特在经济自由派中“独树一帜”,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与其他几位军政府领导人(斯特罗斯纳、魏地拉、特鲁希略、加尔铁里)在几个关键维度上的差异。1. 经济政策的“彻底性”与“芝加哥.............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文化传播、市场策略和受众认同等多个层面,要说星球大战在国内不如漫威火,绝非仅仅是故事或剧情的简单优劣之分。虽然这两点确实是影响因素,但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且要细致地聊,得把时间线拉得长一些,把角度放得更广。1. 时代背景与“抢滩登陆”的差异星球大战最早进入中国是在 80 年代,那时.............
  • 回答
    2017年,对于任天堂的Switch平台来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两款堪称“神作”的3D大作横空出世:《超级马力欧奥德赛》(以下简称《奥德赛》)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以下简称《旷野之息》)。它们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游戏评论界赢得了无数赞誉,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游戏。然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许多武侠迷心中萦绕已久的一个疑惑。梁羽生、金庸、古龙,这三位大师无疑是中国当代武侠小说的三座丰碑,共同塑造了我们对侠义江湖的想象。然而,说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梁羽生确实似乎稍逊一筹。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存在,而.............
  • 回答
    飞虎队执行任务时戴头套,这背后可不是为了耍酷或者什么神秘主义,而是实打实地基于一系列严谨的考量,尤其是在面对高风险、高压力的行动时。作为同行,我们深知每一次出警都可能是一场生死较量,而飞虎队更是身处战场的尖端,他们的装备选择,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关乎任务的成败。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
  • 回答
    嘿,哥们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2米奥杆这玩意儿,看着都差不多,但内里乾坤可大着呢。尤其是举重杆和力量举杆,它们之间就像是短跑选手和马拉松选手,各有各的“装备”和“路数”。别小看这几厘米的直径和几公斤的重量差异,对你的训练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让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你脑子里也变得清清.............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德国的议会制政府稳定性通常被认为优于日本,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各自的政治体制设计、历史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文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二元判断,而是两国在不同框架下追求稳定性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一、 议会制的核心挑战与两国应对策略议会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灵活反映民意,但也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