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宪政制度里有一个小设计,能有力地克服议会内阁制带来的政局不稳,就是建设性不信任案制度。
众所周知,议会制如果出现内阁与议会的分歧,一般最终会导致两种局面:或是内阁辞职,或是解散议会重新大选。导致这两种局面发生的方式,通常是发生了不信任案投票。如果内阁无法挺过不信任案投票,那么就难逃下台命运。
德国的宪政制度在设计上采取了一种名为“建设性不信任案”的制度,也就是联邦议会在对总理提出不信任案投票同时,必须提出一名总理候选人。由于传统议会内阁制下的府院分裂,往往是执政联盟的分裂造成的,而此时并不见得形成了新的多数派,所以往往无法提出可以获得组阁票数的总理候选人人选。如此一来,内阁的地位就大大稳固了。
补充一下 @张霜 ,个人认为德国建设性不信任案并不是造成德国总理任职比日本首相久的原因。1955年后的日本首相几乎没有因为不信任案而下台,自民党一般能获得议会六成议席。
德国总理被限制行使议会解散权,只有在信任案被否决或不信任案被通过却未能选举出总理,总理才能要求总统解散议会下院重新选举,而日本首相随时可解散众议院,宪法上权力比德国总理灵活得多。
个人认为主要是频繁的选举导致日本首相任期短。
1.自民党总裁的每届任期短,以前是每届2年,连任一次,最长只能当4年。现在改为每任3年。
2.强势的参议院。日本的参议院也是民选的,和众议院权力不相上下,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不能解散,参议院选举失败,作为自民党总裁的首相要下台负责。
3.频繁的众议院选举。日本首相可以自由解散众议院提前选举,虽然众院任期4年,但一般2年左右解散选举,众议院选举失利(丢掉较多议席),首相要下台负责。
日本首相,几乎每1年,都要经历以上3个选举中的一个或更多的选举,只要有一个失败,就要下台负责,这样来说,一年换一个首相,几乎是大概率事件了。
而德国总理和政党领袖是分离的,参议院是由各州任命的,下院任期4年,几乎不能解散,总理4年才经历一次选举,而且德国选举几乎没有一个政党能获过半议席,执政党即使选举丢掉很多议席,只要继续和其它党组联合内阁,就可以继续执政,不用下台。
这样看,在制度上,德国总理任期就是日本首相4倍以上,所以看起来较稳定。
作为一个学机械的大学生,强答,请轻喷。
谢邀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自民党的问题了,而是日本政坛政治“固有逻辑”的问题。
有些人说短命政府是自民党体制造成的,然而在非自民党执政党时期,首相同样更迭特别快……
1993-1996年的各党联合执政时期,4年换了3首相(细川护熙8个月,羽田孜2个月,村山富市1年6个月)
2009-2012年的民主党执政时期,也是4年3首相(鸠山8个月,菅直人1年2个月,野田佳彦1年4个月)
所以这不仅仅是自民党的问题,这是日本政坛的固有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在日本,政党本身是没有任何信仰和政治立场可言的,政党,在政治家眼里,是一个个小的利益团体组织成的“同盟”,所以日本政治家对政党基本没有忠诚可言(日共和公明党可能除外)。
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政党虽然里面充斥着政客,虽然有很多口号只是空口许诺而已,但是还是有一些基本政治诉求的——比如德国,有基督教民主联盟,和社会党,他们都有各自的执政主张,甚至绿党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毕竟他们需要拉拢各自的选民团体。
而在日本,因为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农村有农协,大城市有企业),和超低的投票率(经常只有三成左右),所以日本的强势议员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盘支持势力,就根本不怕落选,再加上还有比例代表制度保底,所以强势议员的权力是稳固的,几乎不会变动,还能传给儿孙——所以日本才会有那么多世代议员。
于是,日本政客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脱于政治诉求之外,单纯只为自己而战(安倍其实没有被右翼裹挟,而是自主操纵右翼,他参拜不参拜靖国神社根本不用看谁的脸色,所以这几年他都没去),党派对他们来说只是实现利益的工具而已。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可以参阅下。
日本政坛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特点,政党之下还分为泾渭分明的派阀。一些议员并不对自己的所属政党有归属感,反而效忠于自己派阀的首领。这种派阀政治数十年来就成为了日本政界的顽疾,无法根除。
常年以来,日本都有一些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在某地当选的议员,这些资历深厚的议员依靠自己的影响力能够得到大量的资财。而当他将自己的影响力和资财去帮助其他亲信的人去选举,等到这些亲近人当选之后,就形成了类似“将军”和“家臣”的关系。
这些“家臣”们对政党丝毫不感兴趣,只是跟着“将军”走,他们清楚政党能够他们带来的东西,远远不如“将军”的。
小泽一郎就是其中一例,他出身于日本东北的岩手县,从1969年开始连续当选国会议员从未间断,他的很多秘书(比如高桥嘉信、藤原良信、石川知裕等等)都曾被他扶起来参选议员,其它受他恩惠的人更是不胜枚举。1993年他从自民党离党时,40多位两院议员云起响应;2012年他退出民主党,又有50名两院议员望风跟随!
还有个很出名的妖怪是渡边喜美,他是自民党大佬渡边美智雄的儿子,这个人也是一个跟小泽差不多的权欲很重的人,在自民党混得不爽了,干脆就自创一个党当党首(众人之党),只不过他没有小泽那样的能力和魅力,所以只拉走了十几个国会议员(当然这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很可怕了,特朗普就算和共和党建制派不对付,他能带十几个国会议员一起去自立政党吗?没人会这么做,这是政治自杀)。
再参阅我的这个回答,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政党不稳定,带来的就是党首的不稳定(动不动就发动内部造反,哪怕民主党当权的时候也是一样,鸠山由纪夫就是被党内造反逼下台的)。
根据日本宪法,总理(首相)并非由国民直选而是来源于国会内的执政党,于是政党内部一旦发生变动,更换党首,那么首相也会被新党首取代。这种强势议会制制度就给了政党内部暗箱操作的空间,理论上在4年的众议院任期内,这个执政党可以任意更换党首,也就是更换总理。
所以,日本屡屡更换首相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日本政客对政党没有忠诚,也没有约束,屡屡发动造反;
其次,根据宪法,只要执政党换了党首,首相就要换人。
所以,只要有这些政坛客观条件存在,同时没有足够强势的领导人的话,哪怕不是自民党执政,日本依旧会频繁换首相,不会有什么例外。
所谓政治,在日本已经被玩成了一个封闭小圈子内的游戏,一帮世代垄断政治的党阀权贵,带着自己的随从和帮闲来主导国家政治,他们之间的互相争斗,决定了首相人选和国家政治走向,几乎可以算是现代封建制度了。从当今日本的正副首相分别是世代权贵的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来看,这个情况以后恐怕也不会例外。
最后声明,本人陈述的只是客观事实,不做立场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