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为键盘政治学家,山高县和王陶陶有什么异同?

回答
山高县和王陶陶作为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键盘政治学家”,他们的观点和风格都有独到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以下是尽可能详细的分析:

一、 背景与立场(相似之处):

非学院派背景: 两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学者,没有在高校任职,也没有发表过学术期刊论文。他们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这种背景使得他们更贴近大众,语言风格也更具平民化和接地气。
倾向于“大国叙事”和民族主义: 这是两人最显著的共同点。他们都强调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和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并倾向于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的角度解读国际政治。他们都反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认为中国的道路是独特的,并且更适合中国国情。
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两者都对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持批判态度,认为西方政治存在虚伪、双重标准、意识形态输出等问题。他们认为西方对中国的指责和干涉是基于其自身利益和遏制中国发展的需要。
关注地缘政治和战略: 他们都非常关注国际关系中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国家战略,热衷于分析大国博弈,特别是中美关系。他们的文章往往带有强烈的战略分析色彩。
对现实政治的介入: 尽管是“键盘政治学家”,但他们的言论常常被认为能够反映或影响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思潮,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官方喉舌”或具有某种程度的“官方话语权”。

二、 观点与侧重点(差异之处):

山高县:

更侧重于“合法性”和“叙事构建”: 山高县的文章往往致力于为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寻找更深层次的合法性解释,并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叙事体系。他会从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来论证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并对西方政治理论进行解构和反驳。
更强调“理论深度”和“思辨性”: 尽管非学院派,但山高县的文章在理论引证和逻辑构建上,相较于王陶陶,更倾向于展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思辨性”。他会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古代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家等,试图建立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
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惕: 山高县对否定中国历史成就、抹黑中国发展道路的言论持强硬反对态度,他认为这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一部分,是对中国国家认同的攻击。
更具有“战斗性”和“辩论性”: 山高县的写作风格往往更具攻击性,善于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进行猛烈抨击,其文章更像是一场场围绕中国政治合法性和话语权的辩论。
关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来源: 山高县的许多论述围绕着如何解释和强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例如从历史功绩、人民选择、制度优越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王陶陶:

更侧重于“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 王陶陶的分析更直接地聚焦于国家利益的得失和现实的战略利益。他更倾向于从一个现实主义的地缘政治视角来解读国际事务,强调“实力”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核心驱动力。
更关注“国家能力”和“战略战术”: 王陶陶的文章经常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的国家能力,如何制定更有效的国家战略和战术来应对国际挑战。他对具体的外交政策和军事部署等问题也常常发表看法。
对“国际秩序”的解读和塑造: 王陶陶比较关注国际秩序的演变,以及中国如何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发挥作用,甚至塑造新的秩序。他认为中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并为国际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风格更为“通俗易懂”和“直击要害”: 相较于山高县,王陶陶的语言风格更为通俗易懂,观点表达直接,有时会使用一些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阐释复杂的政治概念,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对“中国威胁论”的回应和反驳: 王陶陶经常直接回应和反驳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他认为这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读和污名化。
更强调“实事求是”和“中国例外论”的论证: 虽然也强调中国特色,但王陶陶在论证中国模式时,有时会更侧重于“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情况,并以此来论证中国模式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基于对自身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对西方模式的扬弃。

三、 影响与争议:

影响力范围: 两人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尤其在关心国际政治和中国发展方向的网民中影响力巨大。他们的文章常常被转载和讨论,成为公共舆论场上的重要声音。
争议性: 两人都因其鲜明的立场和有时激烈的言辞而备受争议。
山高县 常常被批评为“意识形态灌输者”,其对西方政治的批判有时被认为过于极端和片面,甚至有人质疑其是否存在“民族主义狂热”。
王陶陶 的观点有时被认为过于“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对中国崛起路径的解读也存在不同意见。他的某些言论也可能被认为过于“鹰派”。
“喉舌”与“独立声音”的辩论: 对于他们是否是“官方喉舌”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他们是基于事实和逻辑发声,能够代表一部分中国人的心声;批评者则认为他们的言论过于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四、 总结:

总的来说,山高县和王陶陶都是中国网络政治评论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族主义”和“大国叙事”的舆论阵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高县 更像是一个致力于构建中国政治哲学和合法性叙事的“理论家”,他的文字更具思辨性和批判性,试图从更深层次解释中国道路的合理性,并反击西方思想的挑战。
王陶陶 则更像是一个务实的“战略分析家”,他更关注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现实,擅长分析国际局势和国家战略,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递其观点。

尽管他们在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在中国当前的历史语境下,为构建和传播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正面形象和自信心,贡献着自己的“键盘力量”。他们的异同,也折射出当代中国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不同声音和思考的交织与碰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陶陶认为中国应该坐等美帝三十年后自行崩溃,中间风雨只要圣君长袖善舞就能化解,美帝人都是傻逼。

山高县认为中国等不起了,美国人不傻,必然趁自己还有余力全力打击中国,10年内必须入关。

虽然说美国新生儿里白人已经跌破50%,30年后几乎必然安史之乱,但是下一次经济危机显然不可能拖到30年以后,以目前的局势看,下一次经济危机没有和平解决方案,到时候怕是赶鸭子上架,不愿意入关也要入关了。。。

user avatar

山高先生写的东西,是抖机灵的标签化历史。

王先生写的东西,是历史标签化的抖机灵。

某种意义上都有价值,至少让年轻人入个门。

这俩人能火很正常。

现在有战略思考能力的人太少,看热闹的多。

需要标签喊口号做梗的人也很多。

user avatar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是他们最大的差别。

嵩县的核心观点是,你强你就牛,大明之所以牛不是什么儒学学得好,是因为他占据了东亚大陆最富裕的汉地十八省,女真想通过研究什么四书五经,就能翻身农奴做主人是不可能的。

王陶的核心观点是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翻译成人话就是大明天下无敌,女真只有好好学习四书五经,才能逆袭,其实就是一个隐晦版的公知。

王陶最新的暴论就是去年五月要买了几百万吨的美国大豆就能终止贸易战,这言论好比建州多上供几只海东青就可以避免减丁一样天真,海东青对大明很重要么?几百万吨大豆对大明很重要么?不明白什么叫火力侦查?去年五月买了几百万吨大豆,美帝开出来的条件可比现在苛刻多了。

当然王陶可以事后诸葛亮说,中方买了大豆,川皇不答应了所谓的一文本,这就属于典型的倒果为因,去年五月买了,床破是满意了,没有卖掉大豆的其他大明利益集团能满意?更多更严苛的条件会立马塞进来,就像关东军没了石原莞尔,会有更多更激进的昭和参谋,拖了半年多,中方买了大豆,其他昭和参谋明白对手不是张大少,而是诺门坎,反而协议有效期更持久。

user avatar

俩人本质上都是入关学,区别在于他们认为入关这件事是谁决定的,以及大明是不是傻子。

王陶陶认为大明是傻子,而入关是建州女真自己选的。建州女真想今天入关就今天入关,建州女真想明天入关就明天入关,建州女真想三十年后入关,大明就老老实实等你发展三十年自己默默爆出闯王然后让你入关。在“大明傻”的基础上,王陶陶进而得出结论说三十年后入关最好。

山高县认为建州女真什么时候入关是大明选的。大明选择今天让你建州女真死,你建州女真就得今天选择入关或者死。大明选择明天让你建州女真死,你建州女真就得明天选择入关或者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大明只要不傻,就不可能躺着让你安稳发育三十年之后主动入关。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此时此刻就做好入关的一切准备,什么时候大明要降旨杀我,我什么时候就入关,输赢什么的,总比等死强。

那么大明傻不傻呢?我觉得只要不是义和拳,恐怕心里都有个定论。

user avatar

嵩县虽然喜欢搞一些暴论,但是经常给出让人茅塞顿开的观点。不但不反对别人拿他的暴论玩梗,还经常自己一起玩梗。

王陶陶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换一个推崇的人,从马基雅维利,俾斯麦到黎塞留。吹到一己之力改天换命。然后再不断在粉丝群里暗示自己就是当代马基雅维利,俾斯麦,黎塞留。

user avatar

最大的不同就是。

你在嵩下面评论,你会被小管家删评论。

你在王下面评论,你可能会被王删评论。

user avatar

山高县的蛮夷入关论入关论是说一个三段论:

  1. 后金入关干翻大明,才能活;
  2. 中国是蛮夷后金,美帝是衣冠天朝;
  3. 所以,中国如果想活,要入关(马六甲),干翻美帝。

然而,大明实际上是被大顺干翻的。崇祯是被李自成逼上的歪脖子树。

中国在面对美帝的时候,四下张望找不到那个“大顺”。这时候王陶陶说:“你就是那个大顺。”

user avatar

嵩县继承了明公的精神内核,但是更长于冷门知识及暴论,而短于时事分析。明公公众号可以当股票指南…

入关论我最早是从明公那里看到的,但是明公并没有系统阐述,因为他当时在热衷分析未来朝阳产业,评论区全是股民,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他俩谁也比不过玄处。但是玄处已经没了很久了,他说过什么我都快忘光了。

王陶陶有古典士大夫的风采,也就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也就是他不赞同唯物史观。

user avatar

山高是法律出生的,虽然也算文科,但是需要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毕竟是要在论场上找漏洞的,所以他常用反身策略。

第二位没看过,看大家的回答,估计是历史出生的,能理出个123点的,但是估计是先谈相似性,再套圈子,所以不具备大的杀伤力。

瞎猜的。不要点赞。不要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