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和西安在气质上有什么不同?

回答
洛阳与西安同为十三朝古都,都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但两者在气质上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仿佛是两位历经沧桑、阅尽繁华的古老智者,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一、 时间的厚度与朝代的叠加:西安的“盛世遗风”,洛阳的“厚重底蕴”

西安: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其历史的纵深感特别强烈,尤其是秦汉和隋唐盛世的印记最为鲜明。
盛世遗风: 西安的气质首先是一种雄浑、大气、充满力量感的“盛世遗风”。当你漫步在长安街头,尤其是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城墙等遗迹旁,你会感受到一种秦汉的苍凉与唐朝的雍容。兵马俑的震撼、大明宫的恢弘,无不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强盛。西安仿佛是在诉说一个强大的帝国如何崛起、如何统治,那种王者之气,即便在千年之后,依然让人心生敬畏。
民族融合的印记: 汉唐盛世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大量外来文化涌入长安,并被吸收融合。因此,西安的气质中也带有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与自信。你可以在西安感受到丝绸之路起点的那种国际范儿,那种不同文明在此交汇激荡的精神。
城市结构的宏大: 西安的城市规划,尤其是唐长安城的格局,体现了当时恢弘的建筑理念和对秩序的追求。东西市的繁荣、坊市的划分,都展现了那个时代庞大帝国的运作方式,也为西安的气质增添了一份严谨与规整。

洛阳: 洛阳同样是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汉魏、西晋、北魏、隋唐等朝代的都城),但它的历史积淀更为复杂和多元。
厚重底蕴与包容性: 相较于西安的直接与雄浑,洛阳的气质更显深沉、内敛,是一种经历过无数次兴衰更迭、王朝变迁之后的“厚重底蕴”。洛阳的朝代跨度更大,从早期的夏商周,到中原王朝的巅峰,再到后来的南北朝时期,它经历了多次迁都和政权的更迭。这种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使得洛阳的气质中没有一种单一的强势风格,而是充满了历史的层次感和包容性。
中原文明的摇篮: 洛阳是中国文明的早期发祥地之一,它更像是一个古老而智慧的长者,静静地坐在中原腹地,见证了华夏文明从萌芽到茁壮的全过程。龙门石窟的佛韵禅思、白马寺的佛教传入、关林庙的忠义精神,都为洛阳增添了一层精神与信仰的色彩。
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洛阳在历史上多次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如北魏迁都洛阳后,汉化改革带来了深刻的文化变革。这使得洛阳的气质中,除了中原汉文化的主体外,还融合了更多元、更具民族特色的元素。这种融合并非强势的同化,而是潜移默化的渗透,让洛阳的文化更加丰富和复杂。

二、 精神内核与文化符号:西安的“雄武霸气”,洛阳的“温润儒雅”

西安:
精神内核: 西安的精神内核是“雄武霸气”、“开拓进取”。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辉煌、最强盛的时期,那种敢于对外扩张、自信开放的精神。无论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还是唐朝万国来朝,都体现了西安作为帝国心脏的磅礴力量。
文化符号: 秦始皇陵兵马俑(力量与征服)、大雁塔(文化传播与虔诚)、西安城墙(防御与坚韧)、钟鼓楼(古都标志与时间流转)。这些符号都强调了其作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文化交流枢纽的地位,以及由此衍生的恢弘气势和磅礴力量。
城市肌理: 西安的城市肌理,特别是老城区的布局,依旧保留着一定的唐代规划的影子,虽然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但那种宏大的空间感依然存在。

洛阳:
精神内核: 洛阳的精神内核是“中和为美”、“兼容并蓄”、“厚德载物”。它更注重内在的修为、和谐的统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洛阳不像西安那样张扬,而是更倾向于在传承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文化符号: 龙门石窟(艺术巅峰、宗教信仰、历史变迁)、白马寺(佛教传入、文化交流的桥梁)、关林庙(忠义精神的象征)、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吉祥如意)。这些符号更多地展现了洛阳在哲学、宗教、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方面的深刻影响。
城市肌理: 洛阳的城市发展更像是在历史的层层叠叠上不断建设,城市中心不断迁移,但也正因此,洛阳保留了更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遗迹。例如,周王城、汉魏故城、唐洛阳城等,虽然很多已成遗址,但却构成了洛阳独一无二的层叠历史感。

三、 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西安的“关中风貌”,洛阳的“河洛文化”

西安:
自然环境: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四周环山,渭河贯穿其中,地理位置优越。关中平原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土壤肥沃,为早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环境赋予了西安一种坚实、辽阔的“关中风貌”。
城市景观: 西安的城市景观带有明显的北方城市特色,城墙雄伟,街道宽阔(现代城市改造后),历史遗迹众多,整体给人一种大气、宏伟的感觉。城墙的完整保留,更是西安独特的一景,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坚实的臂膀。

洛阳:
自然环境: 洛阳地处洛河与伊河交汇处,沃野千里,素有“河洛大地”之称。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对温和,尤其是在洛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的沃土。这种环境孕育了洛阳温润、滋养的“河洛文化”。
城市景观: 洛阳的城市景观则更加细腻、丰富。它不像西安那样有统一的宏大城墙,但龙门石窟的雄浑与精致并存,白马寺的宁静致远,以及遍布城区的众多寺庙和古迹,共同构成了洛阳独特的文化氛围。洛阳的节奏感似乎更慢一些,更适合细细品味。

总结来说:

西安 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军人或帝王,身上散发着秦汉的雄浑与唐朝的霸气,是一种直接、有力、充满生命力的盛世遗风。它代表着一个强大帝国在历史上的辉煌印记,以及中华民族向外开拓、兼容并蓄的精神。
洛阳 则像是一位睿智、温和的长者或文化大家,它历经了更复杂的历史变迁,文化融合更加深入,气质上更显深沉、内敛、包容,是一种“中和为美”、“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它代表着华夏文明的早期发祥、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内在精神的修炼。

两者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格局、文化交流和统治者的基因,而展现出了各自独特而迷人的气质。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十三朝古都的称号在它们身上,有了更加丰富和立体化的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安像是甜酒,洛阳像是清茶。前者一口下去,首先冲上味蕾的是浓厚醉人的甘甜。而后者,则始终带着清冽的苦涩。

都是千年古都,自然有着相似的标签,比如富贵温柔乡。可洛阳的这种富贵,永远带着一丝惆怅,就如茶叶那种高雅的苦味,令人舒适的同时也不免多愁善感起来。

“天子驾六”博物馆里,壮观的车马坑往往使游人惊讶于先秦时王侯的阵仗之奢华。可想起这里的主人,是大权旁落的东周天子,只能在盛气凌人的诸侯中苟延残喘,心中自然而然便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感慨。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秦妇吟》这首史上字数最多的唐诗,介绍的本是黄巢之乱时,关中长安惨遭蹂躏的故事。但作者韦庄在开头,却选择用洛阳为全诗的引子:城墙外边,花朵照样盛开,如雪花一般夺目。可是,这样美丽的景色再无人欣赏。原来络绎不绝的游人,都因叛军的掠杀而无影无踪。

历史上的洛阳,泼天富贵与亡国遗恨之间的落差感,大的令人震撼。在古都中,恐怕无出其右。

东汉末年,董卓入洛,拉开了群雄争霸的三国序幕。而西晋短暂的太康奢靡后,洛阳又成了八王之乱的修罗场,紧接着便是帝制时代最长的乱世,十六国与南北朝。至于如梦般迷人的大唐,一样是在洛阳结束了近三百年的国祚,并迎来了五代十国...

换言之,洛阳总是大乱世前夕,皇室那最后一刻安宁的见证者。它看着一颗颗曾似流星般绚烂的王朝坠地碎裂:

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当年的感慨,正是大众对洛阳的共识。

北宋的洛阳,虽然已经不再作为首都,但在这生活,却有着一些特别的规矩。

《清波杂志》中写,那时在洛阳城里置办房产,得在房价之外,再交一笔额外的“掘屋钱”,原因是“盖其下多有宿藏”。

意思说呢,洛阳作为古都,前朝有数不清的达官贵人,曾在战乱时候仓促把宝物埋到了地下,却无缘再取出来。

因此,洛阳人常在家里挖出奇珍异宝。你在这买房,就得给原来的房主,交这样一笔预付的“补偿金”,因为人家等于是把发现宝贝的机会也一并卖给了你。

这样“人性化”的规矩,的确配得上洛阳过去的辉煌。即便不提王恺和石崇二人斗富的传说,回想一下武则天时代,洛阳那些拔地而起的巨大建筑,都堪称震古烁今。

号称“万象神宫”的明堂,高近90米。离洛阳城百里之外都能远远望见。而明堂仅仅十几米开外,便是一座更宏伟的5层建筑“天堂”。据说,天堂的第三层,高度就足以俯视明堂。为了建成这般空前绝后的奇观,每日都有上万民夫在此劳作。

明堂与天堂,让洛阳拥有了那时世界上最壮丽的木造建筑。武则天骄傲之余,甚至允许百姓进入明堂参观这座自己完成的绝世宫殿。

然而,武周王朝,却也是一个矛盾的时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另一面,是对酷吏的纵容与对政敌的杀戮。洛阳明堂最顶处的金凤,其华光也盖不住城中百姓对“白色恐怖”的畏惧。

黯淡和巅峰交织相融,洛阳的形象总是这样的复杂。乍看混沌不清,细品又回味无穷。

而大唐的繁花似锦背后,也有如寻常农家“断炊”的无奈。关中实在难以负担长安这座都会中皇亲国戚以及数百万居民的粮食。唐朝皇室常常在缺粮之时,不得以巡幸东都洛阳“就食”。后来,皇帝干脆还得了个“逐粮天子”的外号。

唐玄宗励精图治,通过改造运河,终于满足了长安的粮食供给。而安史之乱,也让唐朝皇帝们视河北藩镇如洪水猛兽。洛阳,这座夹在长安与河北之间的“东都”,变得不尴不尬。洛阳的皇宫,也形同冷宫。

白居易笔下的《上阳白发人》,主角就是一位在洛阳上阳宫中,苦守四十年光阴,却无缘得帝王恩宠的年老宫人: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上阳人的命运,也是洛阳命运的写照。当这座东都重新得到帝王驾临的尊容时,大唐已即将走到尽头。军阀朱温挟持着唐昭宗一家,在洛阳为李氏的江山举办了最豪华的葬礼。昭宗于一天深夜,在洛宫中被朱温派去的刺客杀死,死前只披着单衣。

几年前,我曾专门到洛阳寻访古迹。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并不像西安,在城市中尚有如大小雁塔那样从大唐穿越而来,原汁原味的地标建筑。你能见到的东西,多数出自地下。

例如定鼎门,唐代洛阳外郭城的正南门,如今仅存基址。但这正是洛阳的魅力所在,茶的沁人心脾,是需要从苦中去品尝。

虽然见不到定鼎门过去的英姿,但凝视着那些残存的车辙印,耳边就彷佛响起一千年前,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无比真实的嬉笑怒骂。

顺着踏板穿过门道的那一刻,起码在空间上,你是与那些来到洛阳的“逐粮天子”们重叠的。

定鼎门背后的“天街”,如今只是一片其貌不扬的草地而已。历史总是要荡涤掉逝去时代的大多数痕迹,沧海桑田亦不过寻常之事。

可从复建的定鼎门城楼,往下俯瞰的那一刻,心中还是不免有些失落。

毕竟刚刚你还在武则天曾走过的道上近距离的接触古代气息,而现在,这一切离你又远去了。

结束了帝都使命的洛阳,也并没有远离皇室。明朝时候,洛阳又相继成为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末代伊王朱典楧和福王朱常洵,给洛阳带来了两场闹剧。朱典楧将洛阳县狱、文昌祠全部开辟为王府楼阁,“崇台连城,拟帝阙”。

甚至,这位玩世不恭的王爷,还仿照北京,在洛阳私自设立了一个“东厂”,只不过,洛阳的东厂番子只能打探些街头巷尾的琐碎小事供伊王取乐而已。

伊王被除封后,万历皇帝的爱子朱常洵又来到了这里。他将伊王府改造成了有过之无不及的福王府。

我曾经看过当时洛阳县令文翔凤所撰的文集,福王府中,仅采买自苏州的锦帐,就耗银多达3000两。坐拥天下之珍的福王,每日只会闭门喝酒而已,直到被李自成所杀。失去都城身份700年后,洛阳才真正与皇室再无关系。

听说,去年福王府旧址,又出土了一块近7平方米大小的龙形浮雕,推测应该是福王府内宫仪门阶梯的陛阶石。活灵活现的巨龙,彷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冲向天际。

伊水两岸的龙门石窟,也不再仅属于太阳。龙门夜游开放之后,游人可以在波光粼粼的河岸边,细品金色灯光笼罩下的佛像。或许一千年前,武则天眼前的景致,和今天你眼前的,如出一辙。

至于洛阳“都城”身份的起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千呼万唤声中,也终于面世。

长期以来,与西安相比,洛阳受到的关注远似乎与它的历史地位不太相符。

就拿我们熟知的“玄奘西天取经”来说,历史上唐太宗和玄奘第一次见面是在洛阳。但这一段记忆在诸多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里,被“嫁接”到了长安。

其实,彼时唐太宗正筹划东征高句丽,因此驻扎洛阳。他等于是“忙里偷闲”接见这名天竺回来的高僧。这样复杂的时代背景,让玄奘的经历更加饱满,可惜鲜有人注意。

不过,最近看到一则消息,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红,用新时代的方式,在洛阳各个角落中记录着旅行的点点滴滴,这是河南文旅局与快手联合的一个行动。

河南省和洛阳市政府联合快手,希望以“网红式”的表达,向全国优质文旅创作者推介河南、推介洛阳,号召全网作者创作、推广洛阳,扩大洛阳的城市影响力。

二里头夏都遗址,龙门石窟遍布峭壁间的窟龛、题记、碑刻、佛塔、造像……都成了app中的一个个短视频。


快手网红钟美美也成了一位洛阳的导游。

更为有趣的是,老铁们还展开了一场“洛阳连连拍”魔幻旅拍大作战。天堂、龙门石窟,仿佛穿越时空一般,成为了隋唐幻境。

洛阳过去拥有的荣耀,用这样崭新的方式提醒人们,不要遗忘。从这些主播拍摄的视频和网友的互动中,我们远程体会到了它“清冽的苦涩”。

不过,最好还是踏上这片土地。所以,为什么不去洛阳呢[1]

参考

  1. ^ 洛阳、西安的建都史都在1000年以上(包括两都并立),另,北周与隋初设洛阳为“东京”,以及宋金设洛阳为陪都的时间考虑到实际情况多是虚名,也不计入。隋炀帝在位的14年中,有10年在全国巡游,期间仍以长安、洛阳共计。西周时的宗周与成周、唐代的长安与洛阳,可视作事实上的两都。盛唐及之后,唐帝多有出亡之举,如玄宗入蜀、肃宗至灵武、代宗驻陕州、德宗至奉天、僖宗入蜀、昭宗至华州及凤翔等。相加约为10年。在此亦不特别计算。
user avatar

1

作为都城,洛阳与长安的定位截然不同。大体洛阳居天下之中、四方辐辏;关中则被山带河,四塞为固。换而言之,“长安”与“洛阳”本身代表着一种思想,贯穿于传统中国的各种文献,从何尊铭文到《尚书·洛诰》,从《两都赋》到各种建都、迁都议。

“长安”(关中)追求一种务实的战略选择,以地理为依托,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军事实体——一言以蔽之,曰“形势”、曰“险要”。“洛阳”追求一种高效的治理秩序,利用通讯、物流的便利,促进中央与地方的良性互动,构建起广泛的认同——这就是前人说的,“人心”、“德义”。

这个意义上, “长安”(关中)更像是“帝国时代”的理想开局:它在地图的一个角落,只有一个出入口,有充足的矿产,甚至可以提供有特色的兵种,可以让玩家全力发展。“洛阳”更像是“全面战争”后期的理想首都:它能最大程度地辐射整个疆域,提高当地人民的满意度,从而降低帝国的行政成本。

在实际决策中,不必是地理上的长安或洛阳。战国时,魏武侯说,山河之险,魏国之宝;吴起说,不是这样的,在德不在险。三国时,袁绍讲:我如果有了河北,“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就可以南下争天下了。曹操说:不是这样的, “吾任天下之智力,”从四方吸收人才,“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吴起、曹操,行“洛阳”之道。

到了北宋,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关中的战略地位下降。所以洛阳反而代表了山河之险,而开封则是新的四方通衢。宋以后,哈拉和林、南京、盛京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元明清三朝开局的“关中”,浓缩了三朝开国的经济、军事、政治资源。同时,虽然地理上河南的洛阳失去了中心的地位,但“洛阳”代表的辐射四方的首都观念,则为北京继承。

2

当然,以上只是大体而言。

通过这一粗略的梳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给长安、洛阳加上一个刻板的印象,更不是要说最初长安、洛阳的定位如何影响了今天城市的面貌。我是为了说明以下一点:周汉以来,关于建都、迁都的议论,本身包含着许多深刻的、政治哲学的追问;“长安”与“洛阳”之间,并不仅仅是治理策略的不同,更体现了一种对政治体的认识与分类。

  • 一种政治体由不同的大区组成,每个大区有自己的脉络,可以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彼此之间可以联合,也可以是潜在的敌人。因此,理想情况下,首都需要依托一个或者多个最强的大区,这样才能压制全境。这样的政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长安”型。
  • 另一种政治体,内部则是相对同质的,或者至少以内部融合为理想。因此首都才可以全方位地敞开——我们可以称之为“洛阳”型的政治体。

析出这一框架,首先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格局。

比如,隋、唐初,本质上是一个长安型的政治体。经过四百年的分裂,不同的大区有自己的脉络,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因此统治者必须首先立足关陇,以天下精锐,傲视群雄。七世纪的进程中,内部整合度越来越高,东都洛阳的地位不断提升,整个政治体逐渐转向洛阳型。然而,八世纪中后,又发生了很多变化,关中不再是经济、军事的中心,军事上需要借助陇右、山西的军力,经济上则需要江淮等地的支援;河北逐渐成为独立的大区,并且河北故事始终有扩散的趋势。于是,大唐回到了长安型的轨道。

但是,我想更重要也更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由此拓宽比较历史的思路。以法兰克人的王国为例,克洛维一世将巴黎定为墨洛温王朝的首都,这时的巴黎毗邻法兰克腹地,这时的巴黎,是一种长安式的首都,这时的墨洛温王朝,本质上是一个长安型的政治体——其实是一种不同大区间的松散联合。加洛林王朝瓦解、维京入侵,再到诺曼底征服之后英法间的复杂形势,巴黎的地位开始变化。到了十二、十三世纪,腓力二世的法兰西已经是一个小而紧凑的洛阳型政体;巴黎本身虽处于四站之地,然而却可以如洛阳一般辐射周围,为王权构建提供坚实的基础。

换而言之,从“洛阳”、“长安”之中提取出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其他时空下的历史脉络。

于是,这进入了我要讨论的第三个主题:对于“洛阳”与“长安”的挖掘,可以拓宽我们对于传统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认识。过去很多学者曾注意到建都、迁都的议论;但是时间久了,大家就觉得其中不外乎“德”与“险”、“形势”与“人心”,仿佛是一些陈词滥调,不具有现代社会科学、政治思想的意义。有趣的是,美国学者董慕达(Miranda Brown)曾指出,中国传统的思想方式,有着不亚于现代社会科学的解释力;因此,她分析了 “封建”与“郡县”这组概念,认为它们可以为当下的政治学研究提供深刻的视角。(见Miranda Brown,"Returning the Gaze: An Experiment in Reviving Gu Yanwu (1613–1682)")

我想,“洛阳”与“长安”可以提供另一个个案,告诉大家,传统中国的政体学分析,不只是“人治”“法治”、“封建”“郡县”这样我们自以为很熟悉的概念。

在我们以为的说法与作法之下,也许有着一个灿烂的思想史的世界。

3

当然,以上仍然是就框架而言。对我而言,推敲框架所以有意义,最初且最终都是因为那些触动我的史料。

我要讨论的人物叫杨维桢(1296年--1370年),绍兴人士,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元朝的统治下。18岁的时候(1313年),元廷宣布恢复科举;他刻苦攻读,1327年考中了进士。之后在江西、浙江当了一阵子地方官。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体制,于是索性辞官回乡。这里,他有着相当产业,和当地官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今天的人来说,他或许是个有名的诗人、书法家,甚至收藏家。然而,在他的世界里,他也是学者、史家与思想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某种意义上,他是元廷恢复科举以后培养的第一代学者。

杨维桢尤其注重史学,而他的思考方式别具一格。他有一篇文字叫《建都言》,是一篇小小的史论,讨论公元202年汉兴以后,刘邦建都的事情。

我们知道,在司马迁讲述的历史中,刘邦本来建都洛阳,大家觉得是好的。然后有个叫娄敬提出异议,主张迁都关中。刘邦听他这么一说,一时也没有了头绪(上疑未能决)。然而,留侯张良跟刘邦说,这个事情不用多想了,以关中为都畿,这样才好。据说刘邦即日起驾,前往关中。于是,渭水之南,就有了长乐、未央的宫阙;长安城下,就有了两百多年的汉宫春秋;史册之中,就有了“西汉”这一称呼。

杨维桢以前,许多人都议论过这件事,他们或者说刘邦做得好,或者说他搞错的。但杨维桢没有这样做。相反,他讲了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娄敬依然跟刘邦说,洛阳你呆不住的, 还是得去关中,“左殽函,右陇蜀,南有巴蜀之饶,北有湖苑之利。”刘邦听了这样的意见,还是摸不着头脑,于是就请张良来拿个主意(“上决诸张良”)。但是杨维桢决定,让自己的“张良”作出一个全然不同的选择:即力主建都洛阳——“惟陛下不以金城天府为可以恃,而以舟中敌国为可戒。”

就这样,杨维桢开启了一段架空的历史,一个从一开始就定都洛阳的大汉王朝。

我们伯克利英文系、比较文学系有一位教授叫Catherine Gallagher,她写了一本很有趣的书,讲架空历史是怎么发展起来的(Telling It Like It Wasn't: The Counterfactual Imagination in History and Fiction, 2018)。其中讲到启蒙运动、莱布尼茨构想了所有可能得世界,开启了新的书写空间;之后拿破仑失败以后,有一个叫Louis Geoffroy的人,他写了一本书,讲另一个维度下,拿破仑如何征服了世界,建立了永恒的王国。由此,架空文学拉开了帷幕。

我和她讲,老师,不是这样的。一个江南人在十四世纪就构想了一个架空的洛阳。在蒙元的统治下,他构想着一种另一种汉唐,一种按照“理”本身展开的历史。杨维桢的“洛阳”是一种思想方式。它不仅仅是传统建都议中,对于都城、政治体型态的构建,也是一种介入历史的方式——架空的想象,如何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过去、当下,与未来。

4

今年夏天,河南、洛阳的政府部门与快手进行了合作,有300多名网红到当地拍摄、传播洛阳。从夏都二里头到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从龙门石窟到汉函谷关,从各处世界文化遗产到数十家博物馆,他们走遍各种不同的文化遗迹,走进个中大街小巷。他们的镜头,又将洛阳置于天下之中,让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可以充分领略到现代洛阳的山水风物。

换而言之,洛阳希望通过快手这样的平台,千里之外的人们也可以充分领略到洛阳的底蕴与魅力。人们说,“自己仿佛看见了正在投湖的公主,正在办公的武则天;”人们说,“自己运用了激光等”拍摄技术,“演绎了洛阳的过去与现实”。他们在卢舍那大佛下一展长拳,他们在历史与当代的交织下;或在灵光一现一间,他们也会构想出另一种汉唐。


古人说千金马骨,郭隗筑台;当主播们开始走进一个地方的时候,我想那会是一个新的开始吧。我也想就洛阳写一些什么。只是,拍摄洛阳的草木与街巷,我实在也不会;介绍洛阳的古迹与文物,我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于是我讲了讲我所了解的“洛阳”——她不仅仅是一座属于过去的城池,更是一种启迪未来的思想——于此,我似乎还有一日之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洛阳与西安同为十三朝古都,都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但两者在气质上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仿佛是两位历经沧桑、阅尽繁华的古老智者,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一、 时间的厚度与朝代的叠加:西安的“盛世遗风”,洛阳的“厚重底蕴” 西安: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其历史的.............
  • 回答
    刘慈欣和唐家三少都是中国文坛的佼佼者,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他们在收入上存在显著的差距,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创作领域和市场定位的不同 刘慈欣:科幻文学的“独孤求败” 领域: 刘慈欣是纯粹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尤其是《三体》系列,以宏大、硬核、深刻的科.............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感觉到 Uzi 和厂长,虽然都是 LPL“造神”的产物,但大众对他们的评价似乎有些微妙的差异,Uzi 的风评确实在某些群体里显得更差一些。要说清楚这点,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俩人都是各自时代的顶级选手,也都是 LPL 走出来的牌面人物,为 LPL 的发展和影响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简单来说,人类之所以拥有全年无休的发情期(更准确地说,是性欲持续存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发情期”在其他哺乳动物中的概念。其他哺乳动物的发情期(Heat/Estrus):在大多数哺.............
  • 回答
    鸦片战争后,满清依旧死气沉沉,而在黑船事件后,日本却涌现出大量优秀青年,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原因。虽然两国都被西方列强叩开了国门,但它们面对的方式、内部的反应以及社会基础却截然不同。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满清为何死气沉沉?1. 帝国主义的压迫方式与满清的应对策略: 掠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文化、历史、政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同为发达国家(第一世界),美国在福利、工作强度等方面与欧洲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分几个关键维度来探讨: 一、 福利体系的根本差异:自由市场 vs. 社会民主模式这是最核心的差异点。 美国: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优先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等多个层面。虽然法国和日本同为发达国家,但它们在低欲望和低生育率这两个现象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为什么法国没有像日本那样普遍的低欲望和低生育率现象:一、 家庭观念与社会结构的不同 法国:高.............
  • 回答
    同为欧洲前殖民地,为何南美/拉美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差距如此之大?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虽然南美/拉美(以下简称拉美)和美国/加拿大(以下简称北美)都曾是欧洲殖民地,但它们的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殖民模式与目的的不.............
  • 回答
    杰拉德和皮尔洛,这两位名字在中场大师的行列中熠熠生辉,都是各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虽然都司职中场,并且都以卓越的技艺和影响力著称,但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他们的技术特点、比赛风格、角色定位以及在球队中的作用等多个层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技术特点:杰拉德:全能型.............
  • 回答
    山高县和王陶陶作为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键盘政治学家”,他们的观点和风格都有独到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以下是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一、 背景与立场(相似之处): 非学院派背景: 两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学者,没有在高校任职,也没有发表过学术期刊论文。他们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网络平台,如微信.............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宗教、文化、经济、旅游开发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 教堂与寺庙的性质和功能差异 教堂(基督宗教): 宗教中心与社区服务: 教堂在基督教中不仅仅是礼拜场所,更是社区活动的中心。它提供精神慰藉、教育、慈善服务(如食.............
  • 回答
    站在雪山之巅向下望去,被群山环抱的湖泊宛如明珠,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然而,并非所有的雪山湖泊都拥有同样的纯净与剔透。喀纳斯湖,这位北疆的明珠,虽然同样承载着雪山的馈赠,却总是带着几分浑浊,而远在西南的九寨沟,却以其“五彩斑斓”的清澈惊艳世人。同为雪山脚下的湖泊,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这其中,藏着大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拉美右翼军政府在历史和经济政策上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军头与经济思潮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要理解为什么皮诺切特在经济自由派中“独树一帜”,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与其他几位军政府领导人(斯特罗斯纳、魏地拉、特鲁希略、加尔铁里)在几个关键维度上的差异。1. 经济政策的“彻底性”与“芝加哥.............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文化传播、市场策略和受众认同等多个层面,要说星球大战在国内不如漫威火,绝非仅仅是故事或剧情的简单优劣之分。虽然这两点确实是影响因素,但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且要细致地聊,得把时间线拉得长一些,把角度放得更广。1. 时代背景与“抢滩登陆”的差异星球大战最早进入中国是在 80 年代,那时.............
  • 回答
    2017年,对于任天堂的Switch平台来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两款堪称“神作”的3D大作横空出世:《超级马力欧奥德赛》(以下简称《奥德赛》)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以下简称《旷野之息》)。它们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游戏评论界赢得了无数赞誉,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游戏。然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许多武侠迷心中萦绕已久的一个疑惑。梁羽生、金庸、古龙,这三位大师无疑是中国当代武侠小说的三座丰碑,共同塑造了我们对侠义江湖的想象。然而,说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梁羽生确实似乎稍逊一筹。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孤立存在,而.............
  • 回答
    飞虎队执行任务时戴头套,这背后可不是为了耍酷或者什么神秘主义,而是实打实地基于一系列严谨的考量,尤其是在面对高风险、高压力的行动时。作为同行,我们深知每一次出警都可能是一场生死较量,而飞虎队更是身处战场的尖端,他们的装备选择,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关乎任务的成败。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
  • 回答
    嘿,哥们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2米奥杆这玩意儿,看着都差不多,但内里乾坤可大着呢。尤其是举重杆和力量举杆,它们之间就像是短跑选手和马拉松选手,各有各的“装备”和“路数”。别小看这几厘米的直径和几公斤的重量差异,对你的训练影响可不是一点半点。咱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让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你脑子里也变得清清.............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德国的议会制政府稳定性通常被认为优于日本,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各自的政治体制设计、历史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文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二元判断,而是两国在不同框架下追求稳定性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一、 议会制的核心挑战与两国应对策略议会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灵活反映民意,但也可能.............
  • 回答
    许嵩和米津玄师,这两位名字总是被一同提及的创作型歌手,尽管都以才华横溢、风格鲜明著称,但他们的音乐世界却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深入剖析,你会发现他们之间既有相似的创作基因,也有着鲜明的差异化表达。相同之处:以个体视角出发,注重叙事性与情感共鸣最显著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非常擅长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出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