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为创作型歌手的许嵩和米津玄师,在音乐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回答
许嵩和米津玄师,这两位名字总是被一同提及的创作型歌手,尽管都以才华横溢、风格鲜明著称,但他们的音乐世界却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深入剖析,你会发现他们之间既有相似的创作基因,也有着鲜明的差异化表达。

相同之处:以个体视角出发,注重叙事性与情感共鸣

最显著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非常擅长从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角度出发,去描绘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甚至是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情感角落。

生活化的叙事与人文关怀: 许嵩的歌词,常常带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古典韵味和现代都市的疏离感。他善于将古诗词的意境、历史典故巧妙地融入到现代生活场景中,比如《清明雨上》的古典凄美,《庐州月》的怀古伤情,《燕归巢》的思乡情结。这些歌词不仅是简单的故事堆砌,更是对人情世故、生命哲理的提炼,总能触动听者内心深处柔软的部分。
情绪的细腻捕捉: 米津玄师的歌词同样如此,他擅长描绘内心的迷茫、挣扎、渴望与失落,那些青春期的躁动、成年人的疲惫,甚至是存在的虚无感,都被他用一种略带诗意又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Lemon》中失去挚爱的痛苦,《LOSER》里不被理解的呐喊,《打上花火》里短暂却绚烂的美好,都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
音乐与歌词的深度融合: 他们都非常注重音乐和歌词的配合,让旋律和文字相互支撑,共同构建出一种完整的音乐体验。许嵩的旋律常常婉转悠扬,与他歌词中的诗意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温暖的氛围。米津玄师的旋律则更加多变,有时充满力量,有时又带着一种空灵的缥缈,与他歌词中强烈的情绪起伏紧密关联。

不同之处:文化土壤的差异,音乐元素的融合与个人风格的走向

尽管有相似的创作理念,但由于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在音乐风格上也展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文化底蕴的体现:
许嵩:东方古典与现代的碰撞。 许嵩的音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宋词的意境和古典诗词的韵律。他的编曲中常常会融入古筝、箫、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或者用现代编曲手法去模仿中国乐器的音色。这种“中国风”并非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将古典的情感和审美融入到现代流行音乐的框架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嵩式中国风”。他更像一个文化的传承者,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韵味在当下焕发新生。
米津玄师:日本流行音乐的根基与多元化汲取。 米津玄师的音乐则更明显地带有日本流行音乐(JPOP)的基因,尤其是在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处理以及编曲的细腻度上。但他并不止步于此,而是广泛地吸收了摇滚、电子、R&B等多种音乐风格的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合。他的音乐更加多元,有时会展现出一种迷幻的电子摇滚色彩,有时又回归到纯粹的流行旋律。他更像一个音乐的探索者,在各种风格的交汇处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音乐风格的倾向性:
许嵩:温润如玉的叙事者。 许嵩的音乐整体基调相对温润、内敛,即使是表达强烈的情感,也常常包裹着一层理性思考和淡淡的忧伤。他的歌词和旋律更倾向于营造一种画面感和故事感,让听者沉浸在他的叙事之中。他的风格相对稳定且具有辨识度,形成了一种“舒适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打磨。
米津玄师:风格多变的实验者。 米津玄师的音乐风格则更加跳跃和多变。他勇于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和编曲手法,从早期的VOCALOID(初音未来)创作背景,到后来的摇滚、电子、迷幻流行,甚至为动画、影视剧创作主题曲,他的音乐总在不断地进化和突破。他的情绪表达也更加直接和强烈,时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时而又回归到一种令人心碎的脆弱。

编曲与制作的侧重点:
许嵩:注重旋律与歌词的和谐统一。 许嵩的编曲通常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歌词和旋律,保持音乐的整体流畅性和叙事性。他善于运用一些能够引起听觉共鸣的音色和旋律线,让歌曲的情感得以自然流淌。
米津玄师:编曲的层次感与现代感。 米津玄师的编曲则更加考究和富有层次感,他擅长运用电子音效、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和声来构建歌曲的骨架。他的音乐往往带有强烈的现代感和工业感,同时又不失流行音乐的悦耳度。

总结来说:

许嵩和米津玄师,这两位天才的音乐人,都以真诚的创作态度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听众。

许嵩更像一位温润的东方文人,他用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笔触,描绘着人生百态,传递着东方哲思,他的音乐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

而米津玄师则更像一位在音乐世界里不断探索的艺术家,他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用前卫的编曲和强烈的个人风格,诉说着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力量,他的音乐则像一场绚烂的烟火,瞬间点燃你的激情,又留下深刻的回响。

虽然他们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共通的特质:那就是对音乐纯粹的热爱,以及用音乐与世界对话的勇气。正是这种特质,让他们在各自的音乐道路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为什么知乎老是给我推这种问题,这种问题真的很尴尬吧。你说实话吧,会挨骂。说假话吧,良心疼。

其实谁不想夸自己的国家谁不希望我们 是世界第一的,你们都得听我的。但是好和坏有着明显的标准,我们评价好坏的时候应当尽量放弃掉粉丝滤镜和祖国情怀。

ps:以下所有的对比和评价标准,均来源于个人审美与认识下对于两人音乐上尽量客观的评价。不上升到歌手人品,努力,性格,长相等(除非特别提出)。

先说结论,不针对许嵩,在大环境上,日本流行乐甩中国流行乐那就不是几条街的事情,怕得是几条长城的问题。PS:我是说大环境!你要硬和我提谭盾,赵季平,我也只能和你说久石让,日向大介了。高级的大家都有,但是这就说另一方面了,高级的,中国人也听,但是是当做低级的听,中国人觉得那种万能和弦+hook+歌手长得帅可以为所欲为,更高级更愿意买单,所以满市场都是这种歌。缩小到许嵩和米津玄师虽然在各自的国家都很受欢迎,但差距差不多也是几条长城的距离。

差距其实不是那么可怕,更可怕的是人们还在发自内心的提问,都是“才子”和人家日本人公信榜屠榜的比谁更厉害。真的是心里完全没点x数啊。。。

大家可能觉得两个人风格不同,没法比,但是其实也不是,硬要比也是能比一下的,不过说起来会比较麻烦。大家可能要看到一些本质上的东西。这就好比,李白是写诗的,你是写高考作文的,但是从李白写的20个字就能明显看出他的水平吊打写800个字的你。你要是硬说你与李白不相上下,只不过你写的是记叙文,散文,李白写的是诗你们的风格不同所以文学水平没法比这就太自欺欺人了。


下面说一下,中国流行音乐和日本流行音乐的关于旋律创作方面的差距真的很大。大到一对比就能体验出伤害,就因为从创作的根源上就开始产生了差距,中国流行乐坛的“才子”作曲很多时候都是形式大于内容,非常注重听众喜欢的形式和套路,被一个个套子套在里面无法自拔,但这些放到别人那就是口水歌了。这就和日本形式服务于音乐本身,旋律来源于乐理和歌手想要叙述的欲望有了质的差别。换句话说中国基本就是高考作文,赋比兴,起承转合都安排好了你就去套套出来一样是高分,但是艺术价值和创新层面上一定是吃亏于别人从音乐本质出发靠着自己的底子,没有限制的自由叙述的人。换句话说,人家的乐坛,文化上行,个个在抒发自己个性的同时向大师看齐,人家的从音乐的本质出发。但是我们的乐坛文化下行,在迎合观众喜欢的音乐套路里适当抒发一下自己。人家用心做音乐,我们只用心做hook部分。用心到什么程度?说出来可能你们不信,用心到不要脸的程度。照顾到大家的民族自尊心,有些黑历史就不在这说了。。。


说回许嵩,许嵩最大的优势作曲,和中国风的填词。填词可以先抛开,因为词藻的华丽与否不应该放到音乐里来讨论,而且一般人也没有办法界定白日依山尽和窗前明月光那句写的更有诗意。连自家语言之间都文无第一,何况是跨语种,不同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的人对不同的语言感受到的美也不同。所以我能评的只有作曲,因为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同时我建议大家,音乐的事情尽量在音乐的范围内解决。

但哪怕是我们最引以为豪的中国风,本质上的不同也会导致质的差距,大家可以体验一下。比如下面两首歌

许嵩作曲的 千古

和田薰 谱曲 宿命横着写


如果你们觉得方文山作词欺负了许嵩,可以去听这版,叫做为爱成魔

肉耳可闻的,两首歌不是一个格局的东西。差距可以说相当明显。可以听到来自日本人的作曲真的太强了,每一件乐器,每一个音符,就连每一个鼓点都在表达情绪和意境。每一个点都不会浪费。每一个细节都掐的恰到好处。

同样的是艾回九大歌姬阿兰唱的,同样是为影视或者游戏作的主题曲。差别就只有作曲。《宿命横着写》里,懂点乐理的人会觉得能吹爆的地方有很多。几乎每一秒都是宝藏就不要说听者,就站在演唱者阿兰本身而言,她在宿命横着写里也拥有更多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千古,却只能说是收着唱。作为千古唯一能吹的地方只能说你喜欢就好。但从音乐方面讲,真的有点,过于平平无奇。。

曾近有人和我说,这个阿兰是谁,唱的那么差,把我加嵩嵩的歌唱砸了,不能怪嵩嵩。我就......其实我特么想说论唱功许嵩在阿兰面前就是个弟弟。。。这个后面再说。再看看阿兰唱的别的歌,你会发现许嵩这首歌真的是歌曲本身局限性太强,格局太小,和弦进行也不太协调,所以歌手唱功好坏并不能给这首歌做更多的提升。

岩代太郎 作曲 赤壁,大江东去

再看看其他日本人做的中国歌。藤原育郎 作曲 画心

再贴一首阿兰艾回时期的日语藏腔。

菊池一仁的作曲,配乐和民族唱法融合的非常融洽。配合阿兰的特色藏腔,可谓相得益彰恰到好处。玄之又秒。开嗓就是暴击!高潮旋律旋律可以说直怼天灵盖,并一直在天灵盖盘旋

所以伤害来自对比,阿兰回国其实无论是唱功还是对音乐的理解都是在进步的,但是歌却好像始终差当年那么点意思,其实就差一首配的起她的作曲。如果对比这些日本人写的中国风歌,许嵩的中国风编曲真的是小孩子玩闹一般。但这也没有办法,中国人的审美,还停留在主歌叙事,副歌打鸡血的状态。这个结构从周杰伦那一代定性了,自打周杰伦的嘴里完整透露出来以后,一万年不变,歌曲好不好全靠看副歌的HOOK够不够洗脑。而且连结构都不代变的,一定是开始叙事,然后高潮,基本连位置不敢变。就因为周杰伦!变一下会死吗。比如像火影的主题曲《青鸟》,一开始就直接进副歌,鸡血先打一管,副歌做主歌,主歌做副歌行不行?

中国人说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周杰伦老师没有说。杰伦的作曲方法用在主副歌这种套路上最保险,万一瞎整观众还不买单甲方不结款你负责吗?所以中国流行乐的作曲模式就是定好结构,ab或者a Pre chorus b 然后开始往里面塞东西编曲编排节奏,然后定调。再后面连编曲也就那几样就不是4536251或者卡农和弦等这些万能和弦,也是这些和旋的变种,非常普通,审美疲劳。当然你实在非得要他们高潮前置也能做,但是还是那句话填塞式的作曲方式无论你用什么格式都多多少少有一种硬套感,特别是副歌前置这种例子比较少的。来对比一下许嵩的副歌前置曲目。

花木兰

节奏也很强,还有方文山填词,听起来也挺抖腿。但是就是有种莫名的很low的口水歌感。因为过于依赖节奏给听众的生理刺激,而忽视了歌曲本身应该有的内涵,换句话说就是把观众喜欢的套路混搭起来拼成的歌。它不是从音乐出发,套路没有服务音乐,反而是音乐迁就着套路。

像这种填塞式的作曲与画心那种从音乐本身出发,自由叙事的不管主歌副歌,歌曲内容高于歌曲形式的创作格局肯定是天差地别的。不信你听这首这首同是节奏强调,同是动漫歌,来自日本17年前日本歌手大黑摩季的的歌曲。人家只有1分41秒,但人家的味道就比你4分钟的翻腾的多,哪怕你听不懂歌词。因为人家的节奏和旋律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想让你抖腿,人家,在叙事在表达情绪。。

所以相信不少听歌时间比较长的人都会发现,许嵩仿佛一直被笼罩在各种阴影里。直到《寻宝游戏》仿佛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你仔细一听,也还是上个世纪台湾流行音乐的那些套路,没啥创新。。比如大家可以对标着听一下《明智之举》和光良的《第一次》。。就有一种撞车的感觉。注意了,我不是说他抄袭,但是你就能感觉到他仿佛被笼罩在老台湾流行音乐那一套里无法自拔。当然这个套子很大够他玩很久,但是综归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是拿上一代同年的感觉来圈这一代同年的粉。反正中国人口多,就像4536251可以一代一代的圈

不吹不黑,有些时候我甚至神曲《卡路里》的作曲和编曲在当今中国流行乐坛已经算是相当高级,相当创新的了,虽然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我懒得去查了。。。。

有人可能会说,切,现在你们嫌弃4536251了当年你们还不是听的比谁都欢,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4536251或者一主一副的循环模式不好,如果他刚好契合你要表达的东西,你的音乐内容需要它,那它一样可以为音乐服务,就像周杰伦当年那样。但是如果你是反过来,一开始就定好这样的模块,然后把歌曲内容做裁剪放进去适应模块,那相当于在强行把一碗猪骨浓汤手工拉面的面芯换掉,变成一碗康师傅方便面。内容不重要全靠硬刺激。

就像辣椒对于一般四川人的火锅,不管你食材是啥,只要你多放辣椒,肉老了嫩了都能吃,都觉得好吃。但是如果你火锅里没有辣椒,同样的肉甚至比他们当地小馆子还要好的肉或者食材,他们吃不下去,除非配一碗辣椒碟。你不能批评人四川人喜欢吃辣不对,但你也不能以四川人的标准,用辣去衡量天下的美食,你光会做炸辣椒酱,放辣椒不代表你的菜比别人好吃材料比别人的高级手工比别人精细。你不能说四川新开的路边摊都比广东的几十年的粤菜大酒楼的辣,你路边摊就比人家大酒楼做的还6。

下面看一下

米津玄师 的 lemon

如果按照中国的大众审美的标准,你会发现这首歌好像一直在副歌?而且有好几段副歌,到处都是hook。一直到2'50s才进入主歌?但是不是,你看歌词你会发现,人家一直没有停止叙事,人家也没有固定的结构,人家喜欢就是hook。因为人家写hook太简单。人家的hook就自带高低起伏,几段副歌就是完整的主歌,完整的叙述了歌曲内容,主歌反而作为一个平缓润滑的作用,在一段又一段高潮中反差的出现却给人异常平和的感觉,定住了基调也完整的表达了那一段想要表达的事情,成为全篇最感动人的地方,也给旋律本身带来了丰富的层次,异常好听。还有那个“歪”,我从来没有想过这种最俗气的节奏强调手段可以用的那么清新脱俗。。。换了中国的“才子”怕是要说,你这作弊啊,你没说音乐可以这么整啊。这个我真的不知道啊,这个周杰伦没有教过啊。音乐不是考试,许嵩的歌放他面前真的可以说毫无创意,无论是结构还是旋律,完全没有优势,几乎就是被摁在地上摩擦。

米津玄师的歌因为本身旋律和结构非常灵动,所以不同的人唱能发掘出不同的效果,让我来看一下加强版,也就是一些唱功比较好的人去唱这首歌,或者演奏这首歌会发生什么

日本费玉清 徳永ゆうき的lemon 稳定而华丽的输出,各种转音层次细腻,简直是直击天灵盖。他说他才23岁我擦了一下,这是真的。。。一个人23岁就唱成这样是相当可怕的。

中国竹笛博士演奏的lemon 没有人唱,曲子本身就很有意境了。

再来首大提琴的

你会发现都很有意境,还能发挥出自己感觉。成就各种特色。因为曲子本身的包容性就很强。

另外你会发现由于音乐旋律本身就已经完整很流畅了,你只要不要唱太崩,就能上台骗人了,像Daoko这种酒驾现场歌手,一首车祸独唱版打上花火能唱了两年上遍了各种日本顶级节目。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红白歌会(相当于日本春晚)可以唱的这么差的。。。。。但是你会发现人家唱的再差人家起码是真唱。但是即便是这样,你会发现,虽然这个人唱的很差但是歌竟然没有崩?这就完全是旋律加持了。

发现了吗,其实日本歌的旋律里很多都是表面自然流畅,其实内里层次丰富,百味翻腾,就像中华小当家做的菜,吃下去要切另一个画面。而当代中国流行却恰恰相反,很多表面旋律洗脑但是内在里其实没什么东西,就像泡面打开的时候热腾腾香吗?真香。但是吃完觉得也没啥。。。

个人认为米津玄师的作曲已经基本可以硬刚当年的周杰伦了,甚至有很多地方可能比周杰伦还有过之。只不过量还有待积累还没达到周杰伦那么的多。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年轻的音乐人的音乐内容大于本质,像常石磊,胡彦斌,华晨宇但是我另一篇回答里提到了,由于中国观众的局限性。这样的歌手活下来的不多。


下面说一下唱功,就直接发两个视频对比一下。

首先 米津玄师 车祸现场。不吹不黑,听还是挺好听的,但是车祸也真的是车祸了,由于有个音唱劈了的那个部分,因为紧张连带了好几个音都跑偏了。

然后是许嵩。。。。

特别贴一个许嵩千古的现场。说许嵩现场比阿兰唱的更好的。你们耳朵真的可能已经瞎了。

我也不知道他哪个是正常发挥我多放几个,反正几乎所有视频下粉丝都说他演唱现场不舒服,或者什么其他理由。他要是这么巧总能赶上上台当天不舒服我也是很服气的。。。没关系你们花了钱都觉得无所谓的我也不好说啥,你们喜欢就好。反正我是不会花钱买老是不舒服的歌手演唱会的门票的。。。

讲真的,这个现场和CD差的也太远了。。。。CD虽然也没多好但好歹干净,这些个现场在我觉得,真的不好听。。。如果不是对他的音色情有独钟的带有严重心理倾向的粉丝,相信理智一点稍微对比一下就能知道谁的好了。这种水平感觉就路边随便哪个麦克风连个喇叭唱着玩的水平,连酒吧驻场可能都够呛,kTV麦霸可能都比他要好些,我感觉他的正常发挥可能还达不到一些别的歌手车祸现场的水平。。。

PS:当然以上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是这么觉得,不影响你们吃他这个音色吃的香的,最起码令我十分敬佩的是他一直保持真唱,并且就目前的状况看他并没有刻意用音乐以外的形式比如长相或者什么暗示动作去煽动和引导粉丝刷流量,这份流量是年复一年自然积累形成的,那么他其实并没有什么错,因为市场本身要求就不高你也不好怪别人偷懒。

然而就像有的人一碗劲道十足的高汤叉烧手工拉面他吃起来觉得不过是能填饱肚子,却十分欣赏统一老坛给他那股全身发热的感觉,这就无法解释了。但你不能说统一老坛的水平比大师傅的手工拉面要高材料比手工拉面要足这就过分了。。人家拉面师傅也是人。给别人一点生存的空间。

许嵩拿着这样的资源作出这样的成绩,额。。。真的就是一般,吹不上天。。。放到一个听众耳朵 刁钻一点的市场,比如日本,可能就比较难翻起水花了。不少人资源比他还差的但是做的却比他好。。还是那句话,文化可以自信,但不要动不动就去和别人硬比,比也拿个对等的,自信也不能盲目自信。

最后许嵩有一项比米津玄师强的,那就是许嵩比米津玄师长得帅能走偶像路线。米津玄师长成这样你们有些人,还能说他有偶像气质我反正是真的不服。。/狗头

最后献上两个拳师做得的lemon演唱精髓教学


加更

其实各位也不需要太悲观,我们不是没有会作曲,编曲的人,也不是没有能从音乐本质出发做精品音乐的人,关键是我们的市场导向没有在推这帮人。所以他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被推到人们面前,或者被人侃侃而谈。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唉,关键吧还是得看你怎么选择。

下面推几首音乐很棒又不是那种充满老一辈气息,或者国家队出来压人的歌。无论作曲,mv ,还是歌词都可以面对面硬刚米津玄师而不怂的歌

五月天

《转眼》 又名,(全都给我哭)

完美避开中国所有流行音乐套路,真真正正的从音乐出发,6分钟的mv+旋律+歌词硬生生输出了60分钟电影的信息量。音乐层次分明,旋律魅力,叙事完整,你只是看了一个mv你却以为你走过了一生。而且听完歌你可能会流泪但是也能看到希望,并不是老一辈那种苦情感而是充满现代流行元素的摇滚,摇滚,摇滚。这首歌,从音乐到动画都应该是各个行业的样板。

《伤心的人别听慢歌》 又名 (没错,我就是快歌)——不多bb了直接听吧,又名就是歌评

《顽固》又名 (拍mv,要做好拿影帝拿金像奖的准备)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又名 (城市都快毁灭了我特么还在听你唱歌?!)

五月天就像个矿,棒的歌还有很多大家慢慢挖吧。留个位置再听一位大神的作曲

朴树 达尼亚 又名(一把破吉他就足以吊打90%的中国流行音乐才子),递进清晰自然,旋律富有变化,叙事情绪到位,结构和风格也很新颖。展开来吹两千字打不住,这才是我我们应该吹的音乐创作,才是拿得出手的对标讨论范畴的东西。但是就像我说的,这种歌,在中国,没啥人听。。

这都还没算上周杰伦,林俊杰。乐观一点看,我们的好歌就像女人的胸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不过人家的cup真的比较大,因为人家那边营养比较好,而且都补对了地方。。不过楼上那个跪掉98%这个数值稍显悲观和不严谨了一点。这就相当于我们的乐坛里100个歌手里面只有2个人在真的做音乐并且做的还不错。。。这个数值就过于窒息了。。。。连我这种承认日本旋律比中国厉害的都不太能接受哈哈哈,毕竟我们的乐坛数得出名字的总供也就100来人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