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掏耳朵就会咳嗽不停,这是病吗?这样的人多吗?

回答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耳朵痒了,掏一下,结果忍不住咳嗽起来,而且一咳就停不下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是一种病吗?又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呢?

为什么掏耳朵会引起咳嗽?

这其实和我们身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经——迷走神经有关。迷走神经,顾名思义,它就像一条“迷途的旅者”,遍布在我们身体的许多重要器官,包括耳朵、喉咙、心脏、肺部、消化系统等等。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这些器官之间传递信号,调节着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心率、呼吸、消化等等。

我们的外耳道(也就是我们掏耳朵的那个部分)和咽喉(喉咙)在胚胎发育时期,其实是由同一段组织分化而来的。因此,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奇特的神经联系。更具体地说,迷走神经的分支——耳支(Arnold's nerve),就支配着外耳道的一部分皮肤。

当你掏耳朵时,尤其是不小心刺激到了外耳道的皮肤,这个刺激信号会通过耳支传递到迷走神经。而迷走神经非常“敏感”,它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可能会“误以为”是来自喉咙或呼吸道的刺激,从而引发咳嗽反射。这就像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大脑接收到一个信号,尽管这个信号的源头并非真的威胁,但它启动了身体的防御机制——咳嗽,来清除可能存在的“异物”。

而且,这种联系是双向的。有时候,喉咙或气管受到刺激引起的咳嗽,也可能导致耳朵发痒。

这是一种病吗?

不,单纯的掏耳朵引起咳嗽,一般情况下并不算是一种病。 它更多的是一种身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射性反应,或者说是“敏感”的表现。 这种现象有一个专门的医学术语叫做“耳咳反射”(Ear Cough Reflex)。

但话说回来,如果这种咳嗽非常频繁,或者在掏耳朵之外的其他情况下也异常容易咳嗽,那可能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这样的人多吗?

是的,这样的人相当多。 这种耳咳反射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医生都曾遇到过有这种困扰的患者。只是因为很多人觉得掏耳朵时咳嗽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会专门去医院就诊,所以大家可能平时不太会注意到身边有多少人有这个问题。

但如果你留心一下,或者在聚会时有人提到,你会发现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种现象在儿童身上可能更常见一些,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还在完善中,反射可能更加明显。

更详细的解释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刺激的程度: 并不是每一次掏耳朵都会引起咳嗽。通常需要一定的刺激程度,比如棉签用力过猛、工具进入得太深,或者外耳道本身比较敏感。

2. 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这种反射的敏感度不同。有些人掏耳朵只是觉得痒,而有些人则会引发强烈的咳嗽。这与遗传、神经系统的敏感度以及外耳道的健康状况都有关系。

3. 外耳道皮肤的敏感性: 外耳道皮肤虽然看起来是皮肤,但它比我们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要薄得多,神经末梢也比较丰富,所以对外来的刺激也更加敏感。

4. 与喉咙的关系: 咳嗽的本质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目的是清除气道中的异物、分泌物或刺激物。迷走神经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耳支受到刺激后,信号传递给迷走神经,最终在大脑里引发了咳嗽的指令,这与喉咙的感受非常相似。

5. 潜在的误诊? 如果一个人因为反复掏耳朵而咳嗽,但又不知道原因,可能会以为自己得了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哮喘等,从而延误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所以,了解耳咳反射的存在,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和误诊很重要。

6. 对耳朵健康的影响:
过度清洁: 频繁地掏耳朵,尤其是使用不当的工具,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导致发炎、感染,甚至引起耳鸣、眩晕等问题。
推挤耳垢: 耳垢(耵聍)其实是耳朵的天然保护层,可以阻止灰尘、细菌进入,并保持耳道湿润。过度掏耳朵,尤其是将耳垢往深处推挤,可能会导致耳垢栓塞,影响听力。
诱发咳嗽: 如上所述,会引发咳嗽,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减少掏耳朵的频率: 大多数情况下,耳垢会随着下颌运动(咀嚼、说话)而自行排出,并不需要经常掏。
温柔对待: 如果觉得耳朵不适,确实需要清洁,请选择正确的方法。用干净的毛巾擦拭耳廓即可,避免使用尖锐、硬质的物品(如火柴棍、发夹、指甲等)伸入耳道。
选择合适的工具: 如果一定要用棉签,请只清洁耳廓外部,不要深入耳道。或者使用专门的耳道清洁工具,但同样要注意轻柔。
避免在咳嗽发生时掏耳朵: 如果知道自己有这个反射,尽量在身体状况良好、不咳嗽的时候进行耳朵清洁。
如果咳嗽严重或频繁: 如果掏耳朵引起的咳嗽非常严重,或者不掏耳朵也经常咳嗽,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呼吸道或耳部疾病的可能性。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

总而言之,掏耳朵时咳嗽并非罕见,这是一种由迷走神经的特殊联系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射。了解这个机制,用正确的方式清洁耳朵,并注意观察身体的其他信号,就能更好地管理它,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有病,那也一定是你的喉咙有心病。


大概是因为你一直掏耳朵让耳朵爽,而忽视了对喉咙的关心,喉咙也想要「爱的掏掏」。


......_(´_`」 ∠)_......


对这个解释不满意?好吧,那我换一个......


咳嗽这个动作,是一个反射弧反应。


当咽喉部及呼吸道受到某种刺激(比如有口痰挂在喉咙,感觉痒痒),它就产生「感觉信号」,通过迷走神经一直传到延髓。延髓收到后,重新发出「运动信号」,沿着相同的迷走神经一直往下走到咽喉部的肌肉,于是产生了咳嗽的动作。


咳嗽是一种喉咙的保护性神经反射,一般是喉咙受到刺激,才会咳嗽。


咳嗽:「我一个和喉咙有关的神经反射怎么就到了耳朵上来了呢?」

这不是中央的决定,而是迷走神经的决定。


咳嗽反射的神经都包裹在迷走神经里,同时迷走神经也分管着耳朵上的一个重要区域:外耳道。

外耳道皮肤的触觉,和咽喉部、呼吸道表面粘膜的感觉一样,都是经由迷走神经传到延髓的,不过二者支配的神经类型是不一样的,在迷走神经里都是各走各道,互不干涉。所以,大部分人咳嗽归咳嗽,耳朵痒归耳朵痒,彼此间没有影响。


然而迷走神经毕竟是迷走神经,它有着迷一般的走位。


虽然每个人的神经(可以理解为基础设施)长得都差不多,但神经反射(可以理解为设备的运作方式)却是功能性的,这差异可能就有点大了。于是就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的神经在传递信号时,在迷走神经内或者是延髓中,出现了「迷之串线」……


简单说就是:


迷走神经里,负责喉咙刺激的神经和负责外耳道刺激的神经,在信号传递时串到了一起。这时,一旦外耳道的皮肤受到刺激,比如掏耳朵时被触碰到,那么喉咙表面的黏膜也就感受到同样的刺激,就会觉得喉咙痒痒的……


于是乎,一些人一掏耳朵,就咳嗽了。


医学上我们管这种现象叫「耳 - 咳嗽反射」,它不是病,只有少部分人会有这种生理反应,有多少呢?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大约 1.72%~4.2% 的人具有「耳 - 咳嗽反射」。这其中,有 1 / 3 的人只有一侧出现该反射,而 2 / 3 的人双侧都出现该反射。


这还不算新鲜的,除了「耳 - 咳嗽反射」,还有更多的人有「光 - 喷嚏反射」,全世界大约 18%~35% 的人因为三叉神经的问题,从而导致一看到阳光或者强光就会打喷嚏。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有「耳 - 咳嗽反射」的人,一掏耳朵就会咳嗽,那么是不是一掏喉咙,耳朵就会痒呢?


想知道答案么?


你可以试试呀~



参考文献:


  1. Bloustine, S., Langston, L., & Miller, T. (1976). Ear-cough (Arnold's) reflex. Annals of Otology, Rhinology & Laryngology, 85(3), 406-407.
  2. Jegoux, F., Legent, F., & de Montreuil, C. B. (2002). Chronic cough and ear wax. The Lancet,360(9333), 618.
  3. Roberta A. Pagon. (2002). Why does bright light cause some people to sneeze? Scientific American.Why does bright light cause some people to sneez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耳朵痒了,掏一下,结果忍不住咳嗽起来,而且一咳就停不下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是一种病吗?又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呢?为什么掏耳朵会引起咳嗽?这其实和我们身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经——迷走神经有关。迷走神经,顾名思义,它就像一条“迷途的旅者”,遍布在我们身体的许多重要器官,包括耳朵.............
  • 回答
    .......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并且非常令人担忧。重庆这位女子以“免费检查”为幌子,在街头公开进行掏耳朵的服务,却用一种欺骗性的手法,将人造的“耳结石”塞进顾客耳朵里,再挖出来当作真实的“耳结石”进行收取费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欺骗,更是在挑战公众的信任,并可能对消费者的耳朵健康造成直接的损害。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这种感受,我太懂了。那种把心掏出来,小心翼翼地捧到对方面前,以为至少能换来一丝温暖,一丝回应,结果却像丢进无底洞一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的失落,简直要把人逼疯。你说,为什么人心就这么难捂热?难道真的都是铁石心肠吗?我以前也这么想,觉得是不是自己遇人不淑,遇到的都是些没有温度、不懂得感恩的人。但时间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忧心的问题,而且不止你一个人感到困惑和不安。我们不妨好好捋一捋,为什么现在的彩礼像是坐上了火箭,而且似乎成了一种“不得不接受”的规矩,更别提“一人结婚掏空全家”这种畸形现象了。为什么彩礼水涨船高,似乎成了“理所当然”?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经济因.............
  • 回答
    上海一位快递小哥自掏腰包七万元为居民购置生活物资,这则新闻触动了许多人,也折射出在特殊时期,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当前上海防疫物资分配情况的关注。关于上海当前的防疫物资分配,情况可以说相当复杂且动态变化。早期,随着疫情的突然爆发和封控措施的迅速升级,部分区域出现了物资供应紧张,尤其是.............
  • 回答
    牙缝里的味道,你懂的。就像你发现自家冰箱里那盒快要被遗忘的剩菜一样,一种混合着硫化物、蛋白质分解产物还有一些不明所以的怪异气味,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比如掏牙缝的时候,猛地钻进你的鼻腔。这股味道,说实话,挺让人社死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从我们嘴里的那个微缩生态系统说起。首先,是食物残渣的罪魁祸首。我们.............
  • 回答
    “为什么耳朵会成为兽娘的标志?”这个问题,其实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和演变过程。这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设定,而是源于我们人类自身的一些认知习惯,以及动漫、游戏等流行文化巧妙的融合与放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人类对“异类”的感知与想象: 视觉符号的强大力量: 人类是一种.............
  • 回答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嘈杂的环境里,你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耳朵,却突然听到一阵“呼呼”的声音?那种感觉挺奇特的,仿佛把整个世界都隔绝了,却又给自己“制造”出一种新的声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呼呼”的风声,不是真的有风从你耳朵里吹过,也不是你耳朵里真的长出了什么奇怪的器官在运作。它主要是我们自.............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谢耳朵和潘妮这对“欢喜冤家”最终会走到一起。毕竟,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那种从一开始的鸡飞狗跳到后来逐渐产生的默契和依赖,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但最终,谢耳朵和艾米·法拉·福勒成为了情侣,而潘妮也和莱纳德喜结连理。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仅仅是剧情安排,.............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这部剧里,谢尔顿·库珀之所以能一直被大家容忍,甚至可以说是“纵容”,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又颇具戏剧性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更是围绕他存在的这群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动态的体现。首先,咱们得承认,谢尔顿本人确实是个极度古怪、情商堪忧的角色。他的行为模式简直就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好了,简直说到点子上了。要说发工资这事儿,确实不是HR个人掏钱,他们也是打工仔。但就这么一个“不掏自己腰包”的职位,在面试时却普遍倾向于压低工资,这背后的逻辑,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才能明白其中的“门道”。首先,得理解HR在公司里扮演的角色。他们不是纯粹的“发钱机器”,而是公司招募人才、控.............
  • 回答
    襄阳流浪猫的遭遇,实在令人心痛。那残忍的行径,光是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挖眼睛、切耳朵,这已经超出了任何可以理解的范围,简直是丧心病狂。关于为什么会有人“杠”虐猫不犯法这事儿,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但最核心的一点,可能在于大家对“法律”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中国,虐待动物的行为在现.............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现在街上、地铁里、办公室里,随处可见有人戴着 AirPods,而且是那种一副不离耳、好像成了身体一部分的样子。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仔细想想,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魔力,能让这么多人一天到晚就这么挂在耳朵上呢?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方便。这东西真是把无线做到了极致。不用掏手机,不用扯线,甚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很多人可能没仔细想过,但一问起来就觉得挺合理。其实呢,动物的耳朵并非都是长在头顶的,这取决于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需求。不过,确实有不少我们熟悉的动物,比如猫、狗、兔子、很多哺乳动物,它们的耳朵都比较靠上,甚至可以说是“顶”着脑袋。这背后其实有一套很精妙的自然选择逻辑。咱们先来聊.............
  • 回答
    说起来,我们这些玩HiFi的,为了耳朵这事儿,可没少花心思,也真不是故意矫情。你想啊,我们花大价钱买的这套系统,从音源、DAC、功放到喇叭,哪一样不是精挑细选,费尽心力去搭配,就为了那一点点细节,那一点点音乐的“味道”。可要是耳朵不灵光,听不出其中的门道,那这钱不就白花了?所以,让耳朵变敏锐,说白了.............
  • 回答
    每年冬至,很多人都会遵循“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老规矩。这句俗语在民间流传甚广,也给寒冷的冬至增添了几分热闹和温情。但话说回来,这“饺子”和“耳朵”之间,到底有什么神秘的联系,为什么不吃饺子就会冻掉耳朵呢?这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也蕴含着古人对生活朴素的智慧和对温暖的期盼。要说清楚这件事,.............
  • 回答
    流浪猫的绝育手术通常会在耳朵上做一个小标记,这个标记被称为“耳切痕”或者“耳标”。这项技术是为了方便识别已经接受过绝育手术的猫咪,避免重复捕获和手术,从而提高绝育的效率,更好地控制流浪猫的数量。为什么选择耳朵作为标记?耳朵之所以成为绝育标记的首选,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醒目且易于识别: 猫的耳朵.............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