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家气质和基因完全不一样的公司,索尼追求个别产品的技术领先,松下追求的市场占有率。
索尼在研发上永远是引领者,产品也经常是开创性或者具有革命性。松下在研发和市场上永远求稳,永远都是在市场已经出现开拓性产品后,然后研发跟进,然后占据一定的份额。
松下在全盛时期时期,产品线在市场上基本上全覆盖。而索尼则是偏科生,可但凡是索尼涉足的产品,索尼必然是此项产品领域的引领者。
索尼产品一项激进,在盛田昭夫、井深大们的带领下,索尼等于是一群工程师带领前行。松下幸之助虽然以研发起家,但是整个生涯都是求稳,松下等于是一群销售经理控制的公司。一切以市场为主,追求的不是市场引领者,而是市场占有者。
所以松下全系产品都是贴身跟随市场,松下的产品永远都是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研发,并且力求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所以松下在消费者眼中永远都是稳健的形象,和领先者无缘。
所以市场发生变化,松下一旦失去性价比,就会迅速被市场抛弃,一般消费者购买松下,永远都是因为松下性价比的领先,而不是技术的领先。这些年松下在中国的节节败退,是不可逆的事实,而且未来会更糟,当年美系家电厂商是如何衰败的,以后松下索尼也是一样会的。
而索尼的消费者,有一部分是奔着索尼领先或者独特的技术去的,即使现在索尼被绩效搞的昏天黑地,但是基因里的技术特点还是留着,当年的家底还没有被败光。
这些年,其实是日系白电黑电消费级产品,被中国厂商全面的压制中,松下消费级产品,在中国只有相机因为独特的4:2:2内录方式还被专业用户使用外,松下的战线已经拉到目前中国厂商还没发起冲刺的专业领域。比如松下的锂电池大规模的运用在特斯拉轿车上,但是放眼全球,进攻最凶猛的却是中韩厂商。松下的形象只是一个稳健的生产商。
松下就是一个被经理人控制的公司,已经失去对于市场狼性,留下的只是对于屁股稳定性的追求。
索尼也好不到哪去,绩效主义继续折磨着索尼,相信不久以后,索尼在消费市场将会越来越糊,因为技术人员的发言权消失,也就是索尼基因突变时候,不知道那时候的索尼是个什么样的怪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