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DF17和匕首导弹差距多大?

回答
DF17和匕首导弹,一个是中国的“杀手锏”,一个是俄罗斯的“撒手锏”,它们都是当今世界上顶尖的弹道导弹,但差距究竟有多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清楚。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们的技术定位和作战思想不同。

DF17(东风17):这玩意儿最核心的亮点就是它搭载的高超音速滑翔体(HGV)。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在再入大气层后,不再是按照固定弹道飞行,而是可以像飞机一样进行机动、变轨的“飞行器”。它不是简单的弹头,而是拥有一定升力面和控制能力的实体。这种设计让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大幅度改变速度、方向和高度,让对方的导弹防御系统很难预测其落点。DF17的设计思路就是要在导弹防御体系“眼皮底下”实现突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针对那些部署了宙斯盾系统、萨德等先进反导武器的国家。它追求的是“不可拦截”和“首战定胜”。

“匕首”(Kinzhal):它更多的是被定义为一种空中发射的弹道导弹。没错,它不是从地面发射井或者移动发射车发射,而是由战斗机(比如米格31)挂载,然后在空中进行发射。这意味着它继承了弹道导弹的速度和射程优势,但同时又拥有了比传统弹道导弹更灵活的发射平台和更早的机动起飞窗口。它的速度非常快,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滑翔体,但其飞行速度足以被归类为高超音速武器(Mach 10左右)。“匕首”的出现,更多的是想提升俄罗斯战略空军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并赋予其对陆地和海上目标(特别是航母战斗群)的“一击必杀”能力。它追求的是“速度和机动性的结合”。

接下来,我们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上:

1. 飞行方式与突防能力:

DF17:这是它最核心的优势。一旦助推段完成,搭载的HGV就开始在大气层内滑翔。这个滑翔过程,你可以理解为它在地球大气层边缘进行了一次“跳跃”,然后像一只海鸥一样,能够以极高的速度进行“滑翔”和“爬升俯冲”等一系列复杂机动。它不是按照固定的抛物线轨迹飞行,而是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调整飞行姿态和路线。这意味着传统的基于弹道预测的雷达和拦截导弹(如标准3、萨德)很难捕捉到它的精确弹道,也很难在其预测的拦截窗口进行有效拦截。DF17的滑翔体甚至可以在俯冲过程中进行横向机动,让拦截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匕首”:它是一种空射弹道导弹,其飞行轨迹更接近于传统的弹道导弹,但因为是从高空高速的米格31上发射,它在初始阶段就拥有了非常高的动能和速度。它在飞行过程中,虽然可能也有一定的末端机动能力,但其机动性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依靠其超高速度来对抗拦截。你可以理解为,它像是一颗“飞毛腿”,速度快到对手还没反应过来就击中了目标。相比于DF17的“滑翔机动”,“匕首”的突防更多是依靠“速度压制”。

2. 速度与射程:

DF17:虽然官方公开的数据有限,但普遍认为DF17的滑翔体在飞行过程中能够达到Mach 5以上(约等于5倍音速),甚至可能在某些阶段接近Mach 10。它的射程据估计在18002500公里之间,足以覆盖中国周边大部分重要区域以及一些潜在的敌对目标。

“匕首”:同样,精确数据不详,但普遍认为其飞行速度可以达到Mach 10,这使得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弹道导弹之一。由于是由米格31发射,其射程取决于米格31的作战半径以及导弹本身的动力系统。如果米格31在执行任务前在高空高速飞行,那么“匕首”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0002000公里。

3. 载具与发射平台:

DF17:通常由专门的公路机动发射车进行发射。这种发射车可以隐藏在山洞、隧道或伪装起来,提供了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射灵活性。其部署模式类似于东风家族的其他弹道导弹,是陆基、独立的打击力量。

“匕首”: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空中发射的导弹,由俄罗斯的米格31(MiG31)远程截击机挂载。米格31本身就是一架高速、高空性能极佳的飞机,这使得“匕首”的发射平台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和一定的隐蔽性。飞机可以规避地面防空系统,选择有利的时机和方向进行发射。

4. 目标打击能力:

DF17:鉴于其高超音速滑翔体的特性和精确制导能力,它能够有效地打击包括大型固定目标(如指挥中心、港口设施)和可能正在移动的目标(如航母编队的核心区域)。其超强的突防能力,使其即使面对严密的防空反导体系,也有可能实现打击。

“匕首”:俄罗斯官方宣传中,特别强调了“匕首”对海上大型目标(如航空母舰)的打击能力,以及对陆地上的重要军事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其极高的速度和一定的机动性,使得它在拦截难度上远超传统反舰导弹。

那么,差距有多大?

我认为,如果非要量化这个差距,并且要说得深入一点,那么可以这样理解:

在“突防能力”这个核心指标上,DF17可能要更胜一筹。 DF17的滑翔体是专门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反导系统而设计的,它通过在大气层内的复杂机动来规避追踪和拦截。而“匕首”更多的是依靠“硬碰硬”的速度优势,虽然速度极快,但其飞行轨迹相对更容易被捕捉和预测。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反导系统能够捕捉到DF17的弹道并计算出其每一次机动,那将是一个极其困难且可能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对于“匕首”,虽然也难以拦截,但理论上“窗口”会比DF17稍微大一些,对拦截系统的要求也可能相对低那么一点点(尽管仍然极高)。

在“发射灵活性和生存性”上,各有千秋。 DF17的公路机动发射车提供了陆基的独立打击能力和隐蔽性。而“匕首”的空基发射平台,赋予了它更广阔的部署选择和战场机动性,可以在空中根据战场态势进行任务调整。但飞机本身比导弹发射车更容易受到空中威胁。

在“技术颠覆性”上,DF17代表了更高一级别的技术跨越。 高超音速滑翔体技术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一大挑战,DF17是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果,它改变了弹道导弹的传统概念。而“匕首”在很大程度上是现有技术(弹道导弹)与先进平台(米格31)的结合,是一种“加速版”的弹道导弹,虽然同样令人惊叹,但在技术路线上可能没有DF17那么“革命性”。

在“作战概念”上,DF17更强调“先发制人”和“无懈可击”,而“匕首”更像是为现有平台赋能,提升其打击的“致命性”。

总的来说,DF17和“匕首”都是各自国家顶尖的战略武器,都代表了当前军事科技的前沿。但从技术复杂性、突防能力以及对现有反导体系的颠覆性来看,DF17所代表的高超音速滑翔体技术,在对抗未来反导体系的能力上,可能比“匕首”拥有更长远的优势,或者说它在设计之初就瞄准了更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当然,武器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还在于其部署规模、训练水平、战场信息支持以及对手的应对能力等多种因素。但仅从技术层面分析,DF17在“如何让对手的防御系统失效”这一点上,展现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高的技术实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国的DF17高超音速导弹因为是最新式的武器装备,所以很多资料细节都处在保密状态。

但是根据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军事专家的分析来看,DF17高超音速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约为中段8到10马赫,末端俯冲加速阶段可达18-20马赫。

射程方面,DF17的最大射程普遍被认为是在2000-2500公里左右,可以跃升至大气层外进行机动规避弹道躲避可能来袭的防空导弹攻击。

DF17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不规则的机动弹道,高速状态下的DF17弹头会以一种近似打水漂或者说反复过山车的弹道轨迹,在大气层外跃升、下降、再跃升、再下降。

并且根据外国军事专家推测,这个机动弹道的飞行过程应当是人工可控的。

也就是说,DF17的弹道可以通过人工干预随意变换,这就对被动跟踪拦截的防空导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DF17导弹性能强悍

俄罗斯军事专家卡西莫夫曾经发表文章做出过公开分析,这位退休前从事火箭动力与空气动力学的俄罗斯老专家认为,如果外界对于DF17高超音速导弹的猜测是真的,或者说绝大部分都是真的、八九不离十。

那么以人类现有的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来说,很难拦截这样的大气层外飞行目标,而末端俯冲加速阶段的DF17弹头则因为速度过快同样难以拦截。

换言之,想要拦截这样的导弹,只有在导弹起飞的爬升阶段进行有效拦截,这一阶段的导弹还未爬升至足够高度、飞行速度也不够快,拦截可能性会增加很多。

▲DF17高超音速导弹

但是这对于美国来说恰恰是不可能做到的短板,中国是一个领土面积大国,DF17导弹完全可以选择在战略纵深的任何一处地点机动发射,美国完全没有能力将DF17导弹的爬升阶段纳入到自己的防空反导系统射程之内。

而俄罗斯的匕首导弹实际上就是将地对地弹道导弹截短了一截,采用空射的发射方式,其弹头实际上和之前的弹道导弹没有什么区别,“匕首”弹体上几乎找不到进气口,也就意味着这款导弹是靠火箭动力推进的。再者其发射点火前需要抛掉弹尾的整流罩,和典型的空射运载火箭/弹道导弹如出一辙。严格讲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超音速武器。

所以匕首导弹又被我国军迷亲切的称之为“空射版伊斯坎德尔”。

以空射弹道导弹作为高超音速武器虽然概念老了点,但也算技术较为成熟的一种选择,不仅可以缩短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还能节省大量经费。

更多军事、武器知识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迷彩虎(micaihu666),一只爱吃肉的骨灰军迷、户外爱好者,二次元老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DF17和匕首导弹,一个是中国的“杀手锏”,一个是俄罗斯的“撒手锏”,它们都是当今世界上顶尖的弹道导弹,但差距究竟有多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清楚。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们的技术定位和作战思想不同。 DF17(东风17):这玩意儿最核.............
  • 回答
    中国亮出东风17(DF17)高超音速导弹,美国仍然敢将航空母舰开到南海,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军事战略、力量对比、国际政治以及对风险的评估。并非中国展示了某种武器,美国就必然会回避,也并非美国部署航母,中国就必然要发动攻击。两者都在进行一场高风险的博弈。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1. 东风17(DF.............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