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食物最能代表上海?为什么?

回答
要说最能代表上海的食物,如果让我这个在上海生活了多年的老上海人来选,那一定非本帮菜莫属。但若是要再具体一些,我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几样让人魂牵梦绕的家常味道,它们共同串联起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味觉记忆。

为什么是本帮菜?

上海的本帮菜,就像这座城市本身一样,融汇了江南水乡的细腻和海派文化的包容。它不似川菜那样火辣刺激,也不像粤菜那样精致繁复,而是带着一种温润醇厚,骨子里透着一种“阿拉上海宁”的实在和讲究。

本帮菜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浓油赤酱。这四个字几乎概括了它大部分的烹饪精髓。

浓油: 不是油腻,而是用足量的猪油来提香增味,这才是老底子本帮菜的灵魂所在。猪油能在高温下产生特殊的香气,让菜肴的口感更加醇厚顺滑。
赤酱: 指的是上海人对酱油的运用。本帮菜常用的酱油,比如生抽、老抽,还有一些酱方,它们不仅提供咸味,更重要的是能为菜肴带来深邃的色泽和浓郁的酱香。这种酱色,红润诱人,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开。

除了浓油赤酱,本帮菜还讲究“鲜”和“甜”。

鲜: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水产丰富。所以,鱼虾蟹这些海鲜河鲜是本帮菜绕不开的主角。如何把这些食材的原汁原味激发出来,做到“鲜上加鲜”,是本帮菜的一大绝活。像是清蒸、红烧,都是为了突出“鲜”。
甜: 和很多北方菜系的“咸”不同,上海菜里常常会带一点点甜味,而且是恰到好处的甜,不会齁嗓子,而是和咸味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味道层次更丰富,也更迎合了上海人清淡而不失滋味的口味。比如糖醋排骨,甜度就拿捏得死死的。

有哪些具体的食物最能代表它?

如果非要挑几样“代表作”,我想以下几样是绕不过去的:

1. 红烧肉(“浓油赤酱”的极致代表):
说到本帮菜,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红烧肉。一块块方方正正的五花肉,经过焯水、煸炒,然后放入酱油、冰糖、黄酒慢火炖煮。那颜色,一定是枣红色,油亮油亮的,酱汁浓稠得可以挂勺子。吃进嘴里,肉皮糯叽叽,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不柴,完全没有油腻感,只有满口醇厚的酱香和肉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这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承载了多少上海家庭的记忆,逢年过节,长辈们总会做上一大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心满意足,那份温暖和踏实,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它完美诠释了“浓油赤酱”的魅力,将简单的食材做到了极致的美味。

2. 白斩鸡(“鲜”的经典体现):
白斩鸡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好却极考验功夫。最好的白斩鸡,皮是黄澄澄的,肉是嫩生生的,鸡骨头里还能渗出点点血丝,这才是最新鲜、最嫩滑的标志。吃的时候,蘸上姜葱末拌的香油蒜末碟,那股子鲜味瞬间被激发出来,鸡肉本身的原汁原味,加上姜葱的提鲜和香油的润滑,那是一种清淡而又回味无穷的鲜。它代表了上海人对食材本味的追求,不加过多调味,就是要吃那份“鲜”。

3. 油爆虾(鲜甜结合的代表):
这道菜的特点是虾壳炸得酥脆,虾肉鲜嫩,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醋酱汁。刚出锅时,热气腾腾,那股子甜香混合着虾的鲜味扑鼻而来。吃的时候,连壳一起嚼,嘎嘣脆,然后是虾肉的弹牙,再来一口裹着酱汁的酥脆虾壳,那种复合的口感和鲜甜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它也很好地展现了本帮菜中甜味的运用,那种甜是活泼的,和鲜味完美结合,是属于上海夏天的味道。

4. 腌笃鲜(春天的味道,代表江南的细腻):
虽然严格来说,“腌笃鲜”更像是江南地区普遍的汤品,但它在上海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用咸肉、鲜肉(通常是春笋和咸肉一起炖煮,故名“腌笃鲜”——“腌”指咸肉,“笃”是上海话里的“炖”)。春笋的鲜嫩,咸肉的醇厚咸香,再加上鲜肉的软糯,三种味道在锅里慢慢地融合,煮出来的汤色是奶白色的,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了。喝上一碗,那是一种温润、鲜美、滋补的享受,特别是在春天,配上刚出土的鲜嫩春笋,这简直就是上海人对春天最美好的味觉犒劳。它代表了上海人对时令的敏感,以及江南水乡特有的那种对食材“原汁原味”的尊重和发挥。

5. 葱油拌面(市井烟火气的代表):
如果说前面几样是“大菜”,那葱油拌面就是上海最市井、最接地气的味道。一把细细的面条,用熬得金黄透亮的葱油一浇,再来点酱油,拌匀了,那股子葱香立刻就能把人馋哭。看似简单,但那个葱油的熬制是有讲究的,要用小火慢慢把小葱炸到干枯发黄,葱的香味才能完全释放到油里。这碗面,它便宜,却能慰藉无数打工人的胃,是早点、夜宵的首选,也是上海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慰藉。它代表了上海这座城市最朴实、最有人情味的一面,那种弄堂里的烟火气,都在这一碗面里了。

所以,如果要说最能代表上海的食物,我无法只挑一样。本帮菜是整体,而红烧肉、白斩鸡、油爆虾、腌笃鲜、葱油拌面,它们就像是本帮菜这首大曲中的几个精彩的乐章,各自有着独特的旋律,又共同奏响了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那独一无二的、令人回味的味觉交响曲。这些味道,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上海人关于生活、关于家、关于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炸猪排配辣酱油 粢饭糕 油墩子

这些好像外地没看到过

user avatar

当然是“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为啥?

册那,适意,再结棍点,适意湿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