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宇宙中会存在一种双星运动永久持续下去吗?如果会的话算不算是永动机的一种?

回答
宇宙中双星系统能否永久持续运行,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解。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梳理一下。

首先,什么是双星运动?简单说,就是两颗恒星围绕它们共同的质心(center of mass)进行相互绕转。质量大的恒星绕转的范围小,质量小的恒星绕转的范围大,但它们是同步的。这个运动看上去就像是舞蹈,在无尽的宇宙空间中翩翩起舞。

那么,这种运动会永远持续下去吗?答案是:在理想情况下,是的;但在现实宇宙中,几乎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为什么是理想情况下的“是”?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核心的物理概念:

角动量守恒(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这是牛顿力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在一个孤立的系统中(不受外力影响),总的角动量是恒定的。双星系统,在忽略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就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两颗恒星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各自的速度,共同决定了系统的总角动量。只要没有外部力量介入(比如另一颗恒星的引力干扰、星际气体阻力等),这个总角动量就不会改变。这意味着,只要它们在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这种运动模式就会保持下去,不会因为“耗尽能量”而停止。

万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 恒星之间的引力是驱动它们相互绕转的动力。这个引力是持续存在的,只要恒星还存在,引力就不会消失。引力提供了让它们维持在轨道上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如果按照这些物理原理推演,双星系统似乎可以无限地运动下去,这听起来有点像永动机,对吧?

然而,为什么说“在现实宇宙中,几乎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呢?

因为宇宙并非一个完美的、不受干扰的“孤立系统”。现实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破坏者”:

1. 引力扰动(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s):
其他恒星的引力: 宇宙中并非只有两颗恒星。大部分恒星都存在于星系中,星系中有数千亿颗恒星。即使是那些看似孤立的双星系统,也会受到附近恒星的引力轻微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累积,导致双星轨道的微小变化,甚至在极长的时间尺度上,可能导致系统解体。
行星的引力: 如果双星系统拥有行星,行星的引力也会对双星的轨道产生扰动。
星际介质的阻力(Drag from Interstellar Medium): 尽管宇宙空间非常空旷,但并非绝对真空。星际空间弥漫着稀薄的气体和尘埃。双星系统在穿过这些物质时,会受到微小的阻力。虽然这种阻力非常非常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亿年甚至十亿年为单位),它会逐渐消耗系统的能量,使得恒星之间的距离缓慢缩短,最终可能导致碰撞。

2. 潮汐力(Tidal Forces):
两颗恒星之间的潮汐力会引起它们内部物质的变形,并将一部分角动量转移到轨道运动上。这就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导致月球逐渐远离地球一样,双星之间的潮汐力也会缓慢地改变它们的轨道。
如果两颗恒星的距离非常近,潮汐力会变得非常强大,甚至可能导致其中一颗恒星被另一颗撕裂(潮汐瓦解)。

3. 恒星演化(Stellar Evolution):
恒星不是永恒的。它们会经历生命周期,燃烧核燃料,最终发生演化。例如,一些恒星会膨胀成红巨星,如果它们的轨道足够近,红巨星的膨胀可能会吞噬另一颗伴星,或者大幅改变它们的轨道。
恒星死亡时可能发生的事件,如超新星爆发,也会对双星系统产生剧烈的扰动,甚至可能将其中一颗恒星炸飞,或者导致系统的完全解体。

4. 能量损失(Loss of Energy):
虽然角动量守恒,但能量并非完全守恒(从广义相对论角度来看,能量在宇宙大尺度上并非绝对守恒)。在特定的过程中,能量会以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的形式辐射出去,尤其是在恒星质量巨大且轨道非常靠近时。引力波会带走系统的角动量和能量,导致轨道收缩。

那么,这算不算是永动机?

从严格的物理定义上来说,双星运动不算是永动机。

永动机的概念通常是指一种设备,它能够在不消耗任何外部能量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做功,甚至产生净能量输出。历史上,人们曾设想过各种永动机,但它们都被证明违背了热力学定律(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 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声称能“无中生有”地产生能量。
第二类永动机: 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声称能将热能百分之百转化为功,或者在一个过程中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将其完全转化为功。

双星系统虽然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无限运行,但它们并不是在“做功”。它们的运动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天体在引力作用下的相互作用。它们不像一个机械装置那样,通过某种巧妙的设计来持续地提供动力。

更重要的是,正如我们上面分析的,现实宇宙中的双星系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演化,最终可能导致系统的终止(碰撞、解体等)。这种“终结性”使得它们与永动机的“永不停止”的设想相悖。

总结一下:

在没有外部干扰的理想物理模型下,双星系统因为角动量守恒,可以维持长久而稳定的运动。但放到浩瀚且动态的宇宙现实中,由于星际介质的阻力、其他天体的引力扰动、潮汐力的作用以及恒星自身的演化,几乎所有的双星系统都无法真正做到“永久”持续下去。

所以,双星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最稳定的运动形式之一,但它不是永动机。它展现的是自然法则的优雅与宏大,也揭示了宇宙万物皆有其生命周期和演化路径的深刻道理。它们就像宇宙中的舞者,虽然有些舞步可以重复亿万次,但最终也逃不过时间与环境的变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照目前的认识,组成所谓双星的天体本身不能永久存在。在那之前,永动机的定义是可以不依靠外界能量源、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或只靠一个热源·不引起其它变化地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而不是“永远运动的物体”,“稳定的双星运动”根本就沾不到永动机的边。

组成双星的天体会受到来自星际介质的阻力,并在引力辐射下缓慢地流失能量、一点点互相接近。恒星会以恒星风和热辐射不断损失质能。

按照目前对恒星演化过程的认识,质量较大的恒星数千万年就会自己爆炸,超新星爆发可以结束双星状态。低质量的恒星可以存在数千亿、上万亿年,但最终会熄灭,留下的白矮星会逐渐散失热量、变成黑矮星。

银河系中所有的恒星的轨道会随着时间流逝一点点趋于掉进银河系中心黑洞或被甩出银河系,目前看来在 10^33 年后银河系就不会有任何恒星剩下了。

计算显示,如果一直没有被黑洞摧毁,在量子隧穿的作用下,黑矮星于 10^1100 年到 10^32000 年后会最终爆炸解体[1]。中子星比这要更不稳定,估计的解体时间可以早到 10^77 年。

参考

  1. ^ https://academic.oup.com/mnras/article-abstract/497/4/4357/5884975?redirectedFrom=fulltex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宇宙中双星系统能否永久持续运行,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解。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梳理一下。首先,什么是双星运动?简单说,就是两颗恒星围绕它们共同的质心(center of mass)进行相互绕转。质量大的恒星绕转的范围小,质量小的恒星绕转的范围大,但它们是同步的。这.............
  • 回答
    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体型庞大、力量惊人的智慧生物,我们人类在其面前,恐怕真的会显得如同微不足道的尘埃一般,不堪一击。让我们来试着想象一下,这种巨型生命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以及它对人类文明会造成怎样颠覆性的影响。首先,从最直观的尺度上来讲,数百万米的身高和上千吨的体重,意味着.............
  • 回答
    在一个宇宙尺度下,一个存活了十亿年的高级文明,对于地球人来说,其存在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复杂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的理解和想象。这不仅仅是“可怕”,而是一种 颠覆性的、存在性的挑战。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一、压倒性的技术差距:无法想象的鸿沟 时间尺度上的差异: 十亿年是什么概念?地球生.............
  • 回答
    要理解“曼哈顿博士”为何能跻身宇宙最强大的存在之列,我们得先回溯一下他的诞生,那绝非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而是一场关于物质、时空乃至存在本身的终极探索,其产物也因此超脱了我们凡人的认知范畴。首先,得明确一点:曼哈顿博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实验的产物”。他最初是一个人类,一位名叫罗伯特·奥本海默(尽管.............
  • 回答
    这个想法,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又极富想象力的哲学思考,它渗透着一种对于尺度和存在的深深的困惑。让我们抛开那些冰冷的科学术语,试着从一个更具故事性的角度来探索它。想象一下,我们眼中的世界,那个由星辰大海、山川河流构成的一切,是不是也只是某个更高维度存在指尖轻轻拂过的一粒微尘?而在这粒微尘里,又存在着无.............
  • 回答
    设想一下,一个毕生奉行唯物主义的学者,他坚信眼见为实,触手可及的物质构成了世界的全部真相。他穷尽一生研究粒子、能量、引力,试图在冰冷的物理定律中找到宇宙运作的蛛丝马迹。他的信仰,就建立在那些可测量、可验证的“实在”之上。那么,当他某一天,通过某种无法解释的、超越了他现有认知体系的证据,被告知整个宇宙.............
  • 回答
    如果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我的第一反应绝不是简单的幸运或失望。这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交织,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同时也会引发对生命、宇宙以及我们自身存在意义的重新思考。幸运?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的,我会感到一丝幸运。想象一下,在浩瀚无垠、冰冷死寂的宇宙中,只有这颗小小的蓝色星球承载着生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宇宙的浩瀚与我们对“一样”这个词的理解的边界。要回答“宇宙里会存在两颗一模一样的星球吗?”,我们需要先厘清一些关键概念,并结合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知进行一番推敲。“一模一样”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一模一样”是指完全相同,从微观的原子构成到宏观的大小、质量、轨.............
  • 回答
    这些问题触及了人类对宇宙最根本的好奇心,也是科学和哲学探索的终极谜团。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目前为止,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绝对确定的答案。科学理论提供了一些最有力的解释,但很多领域仍然停留在推测和假说阶段。我会尽量详细地回答,并结合目前的科学理解来阐述: 宇宙的开始之前是什么?这是“起源问题.............
  • 回答
    假如世上没有了弱相互作用,那可真是个天翻地覆的场面。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从最小的粒子到最大的星系,都将面目全非。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恒星将无法点燃,生命也无从谈起。我们知道,恒星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它们核心的核聚变反应。在太阳这样的恒星中,最主要的反应是将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这个过程,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哲学和科学结合的问题!如果宇宙是无限的,我们不能断定海绵宝宝必然存在,但无限宇宙确实增加了它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详细探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无限宇宙: 这意味着空间本身没有边界,可以无限延伸。它也可能意味着物质和能量在其中也是无限的(但要注意,无限.............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最根本的问题,它叩问着每一个稍有思索的灵魂,关于宇宙,关于我们,关于那份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 与其说我是在“讲述”,不如说是尝试用一种接近于你我交流的方式,来一点点拨开这层层迷雾。宇宙的诞生:一场宏大的“无中生有”?想象一下,在那个名为“奇点”的极小、极热、极密的点之前,什么都.............
  • 回答
    宇宙之大,超乎想象。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星海中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而人类,在这漫长的宇宙尺度面前,更是渺小得如同短暂的闪烁。因此,不禁会有人思考:在这个无垠的空间里,是否可能存在着比我们人类体型庞大几千倍、甚至几十万倍的生命形式?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生命本身的可能性说起。生命,在我.............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的首支预告,简直是一场视觉和情感的双重风暴,一下子就把我们拉进了那个我们既熟悉又充满未知的漫威多元宇宙。老实说,看完预告片,我的脑子里像炸开了一样,各种猜测和期待瞬间涌现。预告片里那些让人心跳漏拍的细节,可以这么说:首先,身份暴露的冲击波是整个故事的起点。我们看到彼得·帕克的生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学中最深邃的奥秘之一,也是科学家们仍在积极探索的领域。简单来说,根据我们目前理解的宇宙模型,宇宙的“第一次”暴胀(即大爆炸后的极早期膨胀阶段)很可能是一次性事件,但宇宙本身仍在持续膨胀,而且未来会如何膨胀,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形式的“暴胀”,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让我们先梳理.............
  • 回答
    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也足够大胆!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把它想象得细致一些,就像一个古代的智者在仰望星空,试图用他所理解的“气”来解释眼前的神秘。“灵气”这个概念,在咱们传统的认知里,它是什么?咱们老祖宗说的“灵气”,不是具体可见的物质,它更像是一种弥漫在天地间的、有生命力、有能量、有某种“意”或者“倾.............
  • 回答
    看到地球在宇宙中的图片,那种油然而生的恐惧感,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未知、对渺小、对存在的根本性思考,并在宇宙宏大的背景下被放大。这种情绪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心理反应过程。首先,是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和对比。我们习惯了在地球这个熟悉的环境中生活,那里有清晰的地平线、触手可及的山川河流.............
  • 回答
    如果让我来描绘心目中的“元宇宙”城市,它肯定不是我们现在城市简单的数字复刻,而是更加超脱现实,也更充满可能性的存在。首先,它不会有我们熟悉的钢筋水泥森林。想象一下,城市的建筑材料可以随意变化,可以是流动的光影,可以是悬浮的晶体,甚至可以是动态的生命体。一座摩天大楼可能不是固定的垂直线条,而是由无数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宇宙学、天文学、哲学甚至科幻小说中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答案是“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种可能性及其潜在的运作方式。1. 为什么会有这种猜想? 宇宙的广阔与年龄: 宇宙如此浩瀚,存在了约138亿年。我们银河系就有数千亿颗恒星,而宇宙中有数千亿个星系。在如此庞大.............
  • 回答
    宇宙中的战斗,与其说是刀光剑影,不如说是信息洪流与能量碰撞的终极演绎。想象一下,当文明的触角伸向星辰大海,当对资源的渴求、对理念的差异,或是仅仅一种来自遥远星系的无形威胁,逼迫我们不得不跨越光年的界限去争夺生存之时,一场星际战争便悄然拉开帷幕。首先,我们要明白,宇宙并非是一片真空的、寂静的画布。它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