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在宇宙中有一个存活了10亿年的高级文明,对于地球人来说,是不是会非常可怕?

回答
在一个宇宙尺度下,一个存活了十亿年的高级文明,对于地球人来说,其存在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复杂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的理解和想象。这不仅仅是“可怕”,而是一种 颠覆性的、存在性的挑战。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

一、压倒性的技术差距:无法想象的鸿沟

时间尺度上的差异: 十亿年是什么概念?地球生命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演化到复杂的多细胞生命,再到人类出现,也不过十亿多年。这意味着一个十亿年的文明,其技术发展可能经历了无数个我们现在文明的“版本迭代”,甚至可能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理解的物理定律的范畴。
技术能力的猜想:
能源掌握: 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恒星级别的能源利用技术(如戴森球),甚至更先进的对暗物质、暗能量的利用。这意味着他们的能量储备和供给是近乎无限的。
物质操控: 他们可能能够精确地操控原子、分子,甚至量子态,实现物质的自由组合与重组,制造出我们无法想象的材料和结构。
时空旅行与维度操控: 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超光速旅行的方法,甚至能操控时空维度,这使得他们的活动范围和反应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生命与意识的升华: 他们的生命形式可能已经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以信息、能量或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形式存在。他们可能已经实现了意识的永生、上传或某种集体意识。
模拟宇宙与创造: 他们甚至可能已经发展出了模拟整个宇宙或创造新宇宙的技术。

对地球文明的意义: 这种技术差距意味着我们与他们之间,可能更像是蚂蚁与人类的关系,甚至更夸张。我们的一切技术、科学理论,在他们看来可能只是初级的启蒙阶段。我们所能做出的反抗或防御,在他们面前可能如同儿戏。

二、潜在的威胁与恐惧来源:

1. 资源争夺或无意中的破坏:
对地球资源的觊觎: 如果他们的文明需要某种地球特有的资源(例如某种稀有元素、甚至是水或生命本身),他们可能会以我们无法对抗的方式来获取。
“清理”宇宙的倾向: 某些高级文明理论认为,宇宙可能存在一种“宇宙清洁机制”,或者他们认为某些低级生命形式是对宇宙的“污染”。他们可能会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理由,将地球视为需要“清除”的低级文明宿主。
无意识的破坏: 即使他们没有恶意,他们的活动也可能对我们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例如,他们的一次超光速航行产生的能量波动可能就足以摧毁太阳系;他们对某种宇宙现象的改造,也可能对地球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

2. 文明的冲突与“黑暗森林”法则的现实化:
猜疑链与暴露风险: 如果宇宙中存在普遍的猜疑链(即文明之间互相不信任,一旦暴露就可能被消灭),那么我们主动暴露自身,可能就是引火烧身。
“强食弱肉”的宇宙法则: 他们可能遵循一种宇宙级的生存法则,即更强大的文明可以随意处置弱小的文明。我们就像一颗资源丰富的星球,而他们是强大的掠食者。
无法理解的动机与行为: 他们的行为逻辑可能与我们的完全不同。我们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存在,为什么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可能是冷漠、好奇、实验对象,甚至是完全的无视。

3. 生存意义的颠覆与心理冲击:
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我们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是智慧生命的巅峰,是宇宙的奇迹。但一个十亿年的文明的存在,会彻底粉碎这种观念。我们可能只是宇宙浩瀚历史中的一个短暂的、微不足道的瞬间。
精神上的压迫: 知道自己如此渺小,如此不堪一击,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精神上的绝望和虚无感。我们为之奋斗的文明发展,在他们看来可能毫无意义。
失去自主权: 如果他们试图“干预”地球的发展,例如强制推广某种技术,或者限制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可能会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成为他们“宠物”或“观察对象”。

4. 生物学和生理学的不可理解:
非碳基生命? 他们可能不是碳基生命,而是能量体、信息体或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生物构造。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可能对我们现有的生物学认知构成挑战。
接触的危险性: 即使他们没有恶意,他们的生理结构、排泄物、甚至只是他们的能量场,都可能对地球生命造成毁灭性的生物或物理影响。

三、我们可能的回应与选择:

隐藏与规避: 就像“黑暗森林”理论所说,最好的策略可能是尽可能地隐藏自己,避免被发现。
学习与模仿(如果可能): 如果我们能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他们的一点技术或知识,并能理解的话,这可能是我们文明的一次飞跃。但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运气。
抵抗(几乎无效): 尝试抵抗在技术上是几乎不可能的,只会招致更快的毁灭。
交流与理解(可能性极小):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交流方式,并希望能建立某种程度的理解,那将是奇迹。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能够被他们“看见”并“有价值”去交流。

总结:

一个存活了十亿年的高级文明,对于地球人来说,绝不仅仅是“可怕”,而是 “存在性威胁”和“认知颠覆”。他们的技术能力、生存逻辑、对宇宙的认知,都可能与我们存在天壤之别。我们可能在他们面前,如同宇宙中的尘埃,其存在本身就可能带来毁灭,或者让我们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产生前所未有的震撼和绝望。面对这样的存在,我们所能做的,或许是尽力保持低调,或者祈祷他们根本注意不到我们这个微不足道的星球。这是一种超越了我们当前文明所能应对的范畴的巨大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些模型是不是对生产力的进化给了过于机械的分析。

生产力的进化,本质上还是生物的进化。只要环境适合生存,生产力是不会进化的。

西班牙人带着火枪登陆美洲时,一万年前同个起跑线上的人类如今还没发明轮子。

而5万年前和我们分道扬镳的非洲人类,再次相遇时,和5万年前并没有太多区别。

同样,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年前一直到今天没有进化的生物。

文明之于宇宙,和生物之于地球是类似的。

如果生态位离得太远,大家的资源是不会冲突的,比如细菌和老虎。

可怕的情况是生态位太接近,比如老虎和鹿。

生产力的进化是突变,是例外,而不是理所当然。十亿年一直存在的文明,不一定想当然就是高级文明。

就算是高级文明,很有可能也比我们高级不到哪里去。

当然,也可能比我们高到哪里去了,只有懂王才能和他们谈笑风生。

不过最可怕的情况,其实是第二种,因为他们处于和我们相似的宇宙生态位,会跟我们抢资源。

user avatar

不会。地球人要么意识不到他们存在,要么被瞬间歼灭而感觉不到什么。

可以参照射手假说:一个神枪手在靶子上有规律地打出一串弹洞,每隔一厘米一个。如果靶子上有一个后进文明,他们的科学家就会研究出不得了的成果:“世界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大洞。”他们不会意识到有这么个神枪手存在,也就不会害怕这个神枪手。


要衡量文化上千姿百态的异星文明是否“高级”,通常会使用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这是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提出的概念:

宇宙中的文明可分为三个等级。

  • Ⅰ型文明可使用母星上的全部能源。
  • Ⅱ型文明能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对我们来说就是完全掌控太阳的输出。
  • Ⅲ型文明可以利用整个星系的能源。

地球上的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Ⅰ型文明的功率,按照地球的输入能量计算需要达到1.74E17瓦。卡尔萨根将这个标准设为1E16瓦,并设定了以下公式来计算文明指数:

K为文明指数,P为文明的功率。将我们现有的2E13瓦代入公式可以得到0.7301。这就是一些科普提到我们现在是0.7级文明或0.73级文明的出处。


一般而言,会谈这个的科学家对人类达到Ⅰ型文明还是较为乐观的,认为一百到二百年内就可以实现。如果人类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在约210年后可以达到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Ⅰ型文明。


太阳系里的Ⅱ型文明的功率,按照太阳现在的输出计算需要达到3.86E26瓦,通常表达为4E26瓦。以我们现在知道的方法,使用围绕太阳的戴森云、黑洞引擎之类装置才能达到。卡尔萨根将这个标准设为1E26瓦。

谈这个的科学家数量不多,一般把时间表放在数千年内。也有认为数百年内可以拿反射镜戴森云先凑数的人。用现在每年2.5%的平均总功率成长率维持下去,发展到这个水平需要约1185年。如果人类不能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用每年0.1%的假定发展率计算,发展到这个水平需要约29256年

长久保持这个发展速度是很难的,但也有一些学者相信2029~2045年人工智能会取得加速进步并在2045~2075年抵达技术奇点,那之后的发展速度可能爆炸性提升。但技术奇点本身可能是无法达到的。人类自己在这段时间里自我毁灭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银河系里的Ⅲ型文明的功率要达到4E37瓦。卡尔萨根将这个标准设为1E36瓦。依托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可以达到。

谈人类有可能达到这个水平的科学家,例如加来道雄,一般把时间表放在十万到百万年内。

如果人类文明能保持现在每年约2.5%的功率成长率,继续存在2117年,就会成为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Ⅲ型文明。设功率成长率降到每年0.1%,人类能这样继续存在52293年的话,也会达到一样的效果。这说明即使是加来道雄这样看起来每天笑呵呵的科学家,其实对人类的未来也是非常悲观的,他们不认为人类会一直进步。但是,如果人类能长期延续下去,想不变强都不行

更大的文明指数一般出现在追求宏大设定的少数科幻作品或不会离开预印本网站的软胖论文里。文明指数其实也是个非常软胖的指数式,它膨胀起来一点也不亚于分贝。


题目设置的“存活了10亿年的高级文明”,大抵已经达到了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Ⅲ型文明,或者比这更加强大,与我们有着过于巨大的力量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该“高级文明”整体上对地球人不会有什么兴趣,既不会费心观察,也不会动手打击。

如果“高级文明”的个体或组成部件因为随意地航行或建设的需要而偶然地开到地球人脸上来,地球人在被歼灭之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害怕。

在“高级文明”来到地球人脸上之前,地球人的观测力是无法确认什么的,大尺度上的构造只会被视为自然现象。现实中我们已经观测到一些疑似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Ⅲ型文明的活动之产物的宇宙构造。

椭圆星系的传统形象是恒星形成过程已基本结束的星系,主要是衰老中的恒星,偶尔有少量的恒星形成。通常,椭圆星系看起来是黄色或红色,与在旋臂上有高热的年轻恒星而呈现淡蓝色的螺旋星系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红色的螺旋星系与蓝色的椭圆星系都是实际存在的。
我们已经知道至少8个几乎不发射紫外线的红色螺旋星系,其中5个有很强的中红外发射。这和淡蓝色螺旋星系完全不一样。 在我们知道的范围内,这像是将整个星系的蓝色恒星拆解为红矮星的超级工程。那基本上需要卡尔达肖夫文明等级指数Ⅲ型文明。
在“压倒性异常”方面类似的是Messier 105(NGC 3379),充满了新生恒星的椭圆星系。
PGC 54559,6.12亿光年外的一个有极其特异的形态的星系,直径约10万~12万光年。
这样的星系在我们观测到的河外星系里占比不到千分之一,成因还未确认,没有人能斩钉截铁地证明它们不可能是文明的产物。这里提出了我们近未来可以对它进行的一些观测[1]

至于“人类为什么还没有被外星文明发现”,根本不是什么重要问题,它有很多个层面的理由:

  • 如果人类遭遇过会跑到地球上来跟人类接触的外星力量,人类大抵那时候就灭亡了(原因可以是他们有意攻击、他们无意间造成了大破坏,抑或他们带来的外星微生物),你能存活到现在正是因为没遇到,这是人择原理;
  • 曲速飞行是压倒性的毁灭力量,它可以轻易摧毁路径上的一切常规物质,而且其原理到第一类永动机也就半步之遥。对具有这种力量的存在来说,靠近任何普通天体都是毫无必要的,除非是为了将其摧毁。从银河系目前的样子看,即便有这样的文明在活动,他们也很少碾爆天体。
  • 地球在宇宙中非常渺小和平庸,掌握先进技术的外星力量没有任何道理就非得跑来看你还被你发现,这是哥白尼原则;
  • 人类文明史很短,就算有过接近太阳系的外星力量,他们也未必和我们相遇,这是概率论。可以参照:

参考

  1. ^ https://arxiv.org/abs/1412.4011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