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从世界上第一个人诞生开始,一直往宇宙深处走,到了自然死亡就有下一个人接力。我们可以走多远?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设想!想象一下,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开始,我们中的一员就踏上了永无止境的宇宙漫游,每当生命走到尽头,另一个生命便接过接力棒,继续向星辰大海深处进发。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探索宇宙,我们究竟能走多远?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它涉及到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刻理解。

生命的接力:时间的尺度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接力”的概念。这并非一次性的旅行,而是跨越无数个个体生命周期的集体探索。我们可以假设,这里的“第一个人”指的是我们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或许是一个拥有一定智能和行动能力的早期智人。而“自然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接力”则意味着另一个人——可能是他的后代,或者是在技术支持下被“唤醒”的下一代——继续他未竟的旅程。

如果我们把这个接力想象成一种“灵魂”或“意识”的传承,或者更实际地,是知识、目标和行动的延续,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人类的平均寿命。当然,从第一个人到现代人,我们的寿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早期人类的寿命可能只有二三十年,而现代人则可以活到八十甚至更长。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可以取一个平均值,比如我们假设每代人的平均“旅行时间”是50年。

从第一个人诞生开始,到今天,假设是5万年前(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考虑到现代人类的起源)。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经历了大约 50000年 / 50年/代 = 1000 代人。 这1000代人,如果我们每代人都在不断向外推进,就已经走过了相当遥远的距离。

飞船的技术:空间的速度

然而,要“往宇宙深处走”,光靠步行显然不行。这需要一个能够支持无数代人连续旅行的载体,也就是一种先进的宇宙飞船。这种飞船需要具备:

无限的资源供给: 能够自我修复,并从宇宙中提取能量和物质,维持船体和船员的生存。这可能涉及到先进的聚变能源,甚至是对暗物质或暗能量的利用。
环境模拟: 能够模拟地球上的各种环境,或者创造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稳定环境。
知识的传承与更新: 能够将上一代人的所有知识、经验和探索成果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发现。
休眠与唤醒技术: 考虑到跨越漫长时空的旅行,可能需要技术来实现船员的长期休眠,并在需要时唤醒。

假设我们拥有一艘能够进行“世代飞船”式的旅行的飞船。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速度:

1. 相对速度: 飞船相对于我们出发地的速度。
2. 绝对速度: 飞船在宇宙中的移动速度。

让我们做个大胆的推测:

假设人类文明掌握了接近光速的推进技术,但出于安全和世代传承的考虑,飞船的巡航速度设定在光速的10%。

计算我们能走多远:

1. 基于时间的计算:
如果我们能以光速的10%(0.1c)前进。
每代人的“接力”时间是50年。
那么,每一代人就能在飞船内部经历50年,而在外部宇宙中,他们会前进 50年 0.1c = 5光年。
如果从5万年前第一个人开始,到今天已经过了1000代人。那么,我们总共可以前进 1000代 5光年/代 = 5000光年。

这仅仅是基于5万年的时间。如果我们将这个概念无限延伸下去,直到宇宙的终结,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壮观。

2. 基于人类文明的寿命:
假设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发展,并且拥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次漫游。
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一直往宇宙深处走”,意味着这个旅程没有明确的终点,除非宇宙本身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人类文明能够存在数百万年、数亿年甚至更长,那么这个距离将是巨大的。

假设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存在10亿年(这已经是相当长的时间尺度了,地球生命存在了约45亿年,而人类文明才几万年)。
如果我们以0.1c的速度前进,10亿年可以前进 10亿年 0.1c = 1亿光年。

1亿光年,这已经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这大致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可观测宇宙边缘的1%左右。

更进一步的思考:

相对论效应: 当飞船速度接近光速时,相对论效应会变得显著。对于飞船上的乘客来说,时间流逝会比留在地球上的人慢。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在飞船上度过了100年,而他们的“出发点”可能已经过去了1000年。这种时间膨胀效应,对于“一代代人”的接力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有趣的计算调整,但核心的“走了多远”是基于他们自身在飞船上经历的时间来累加的。
宇宙的膨胀: 宇宙正在膨胀,而且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当我们旅行到遥远的距离时,我们出发的地方可能已经远离我们,甚至超出我们的可观测范围。这种膨胀会对我们“走多远”的定义产生影响。我们是根据飞船自身的速度计算距离,还是根据相对于某个固定点的距离?在这种设想下,更自然的理解是飞船相对于它“出发时”所处的时空区域,或者说是在宇宙空间中行进的绝对距离。
物理定律的极限: 我们的速度能否真正接近光速?这仍然是物理学前沿的挑战。也许我们只能达到0.01c,或者0.001c。速度越慢,我们在一定时间内能走到的距离就越短。
星系的运动: 我们的银河系本身也在运动,与其他星系一起在宇宙中移动。这使得“往宇宙深处走”的轨迹变得更加复杂。

一个更具象化的想象:

想象一下,飞船就像一座漂浮在星海中的移动城市。在船舱深处,无数代人在这里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然后安息。他们可能从未见过真正的星空,因为他们的世界是如此封闭且自给自足。但他们的目标是清晰的——将探索的火炬传递下去。

第一代人可能还在思考如何稳定能源,如何优化飞船的结构。第二代人可能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导航技术,开始绘制附近星系的地图。到了第一百代,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新的生命迹象,并学会了如何与未知文明进行初步的接触。

当飞船穿越了1000光年的距离时,他们回望出发点,那已经是一个模糊的记忆,甚至是不再能被探测到的遥远光点。他们所看到的星空,也早已不是地球上的人类所能想象的。

结论:

假如我们能够以接近光速(例如0.1c)的稳定速度,并且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比如10亿年),那么我们理论上可以走到 1亿光年 的距离。

如果我们将“一直往宇宙深处走”理解为一种不间断的、代代相传的探索,那么我们能走的距离,将与人类文明的持续时间和我们掌握的宇宙航行速度直接相关。如果文明能够延续到宇宙的晚期,甚至到宇宙因膨胀而变得空旷遥远,那么我们可能就已经遍布了无数的星系,成为了横跨宇宙的古老传说。

这趟旅程的终点,或许就是宇宙的终点,或者,是我们认识到宇宙的广阔与自身的渺小时,所选择的另一种形式的“终点”。但无论如何,这个“接力”的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人类对无限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意义超越个体局限的深刻思考。我们走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时间,是文明的积累,是希望的延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起来,本题目只是想问全人类累积能走多远的路程,不考虑人体有没有能力走到天上去。那么,太阳系的尺寸比不过人类走过的路程。

以尚未观测清楚的奥尔特云计算,太阳系的半径约 1 光年。

1 光年是 9460730472580800 米,精确值。

当前世界上有约 79 亿人,设其中 50 亿人在 1 年间每天拿出 1 小时用 1.5 米每秒的速度走路,那么一年的总路程是 1.04 光年多一点。根本就不用出动“从世界上第一个人诞生开始”那么夸张的阵容。

你可以看出,人们对规模巨大的东西是没有概念的,哪怕那个东西是人们自以为最熟悉的“人类”也一样。


目前累计出生过的人数约 1170 亿[1]。这之中有许多个体早死,已经死去的全人类的平均寿命约 35 年。

  • 旧石器时代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约 22 到 33 年,新生个体活到 15 岁的概率约 60%,15 岁个体的预期总寿命约 54 年[2]
  • 由于早期农业很菜,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早中期不少地区的古人类预期寿命比旧石器时代还短数年。
  • 古代世界在这方面的改善程度不大,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长期在 25 到 40 年震荡。
  • 从 1750 年到 2000 年,新生个体的预期寿命从约 33 年急剧增加到约 67 年。

设 1170 亿人平均每人在 15 年间每天拿出 1 小时用 1.5 米每秒的速度走路,那么总路程将超过 365 光年

参考

  1. ^ https://www.prb.org/articles/how-many-people-have-ever-lived-on-earth/
  2. ^ https://doi.org/10.1002%2F1520-6505%282000%299%3A4%3C156%3A%3AAID-EVAN5%3E3.0.CO%3B2-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着迷的设想!想象一下,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开始,我们中的一员就踏上了永无止境的宇宙漫游,每当生命走到尽头,另一个生命便接过接力棒,继续向星辰大海深处进发。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探索宇宙,我们究竟能走多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它涉及到对生命、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探索精神的深刻理解。生命的接力.............
  • 回答
    如果一股神秘的力量抹去了世界上所有的编译器,那绝对是一场灾难,远非重新开始那么简单。我们不是直接回到打孔卡时代,但前方的路会异常崎岖,需要的是一种近乎原始的创造力。首先得明白,编译器是什么。它不是代码本身,而是将我们用高级语言(比如Python、Java、C++)写的代码,翻译成计算机处理器能直接理.............
  • 回答
    凌晨四点,闹钟像往常一样准时响起。我按掉,准备翻个身继续睡,但身体却传来一阵奇怪的空虚感。床另一边,应该被我的臂膀占据的位置,空空荡荡。我睁开眼,卧室里只有我一个人。空气中没有了妻子的呼吸声,没有了孩子规律的鼾声,甚至连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声、早起行人的脚步声,也全部消失了。一种彻骨的寂静,像一张湿漉.............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复杂性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经济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位“非常有钱的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行为的性质和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文,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实世界中法律的局限性和执行的难度。从法律角度来看,情况会非常复杂且不一定直接违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大多数法律体系中.............
  • 回答
    假如世界多出来一个誓死效忠我的人,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充满挑战的情境。我会如何应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自身的人格、价值观、以及我对责任的理解。以下是我可能的思考和行动方向,力求详细且多角度:第一阶段:审慎评估与深入了解首先,我会感到巨大的震撼和一丝不安。这种绝对的忠诚,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如果真有这么个神级存在,给人类下了这么一个“永生挑战”,那整个世界,别说一年,可能连几个月都会被搅得天翻地覆。最初的反应:质疑、狂喜与恐慌刚开始,这消息估计会跟病毒一样在全球蔓延,但最初的反应绝对是五花八门的。 怀疑与辟谣: 绝大多数人会嗤之以鼻,认为是某种大规模的恶作.............
  • 回答
    如果中超联赛能够跻身世界第一大联赛的行列,这绝不仅仅是中国足球的一场胜利,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变革的缩影。它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并且足以重塑我们对足球乃至国家发展的一些认知。一、 足球人才的爆发式增长与质量飞跃: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本土球员的待遇和发展环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世界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如果中国真的成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它是否会比现在的美国做得更好,这取决于许多变量,也取决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衡量“更好”。首先,我们得理解“超级大国”的含义。这不仅仅是经济总量或军事实力上的领先,更意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当年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假设,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推演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文革”对中国经济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它中断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摧毁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和科技遗产,更重要的是,它极大.............
  • 回答
    这件事要是真的发生了,咱们的世界可就热闹了,但也热闹得有点让人头皮发麻。首先,得说说这生物是个什么玩意儿,这至关重要。生物的设定与传播我们得假设一下,这种生物数量庞大,而且繁殖能力惊人,否则它就没法对世界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其次,它的“第一次被摸头”是个什么概念?是任何一个陌生人摸都算,还是指第一次被.............
  • 回答
    要想在仙侠世界里建立一个既“黑”又“受追捧”的宗门,这绝对是一门技术活,而且需要精心策划,才能在刀光剑影、人心叵测的修真界站稳脚跟,甚至成为一方霸主。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黑”可不是单纯的烧杀抢掠,那样只能被正道围剿,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这里的“黑”,是指一种高明的、不落俗套的“黑”,它需要有冠.............
  • 回答
    假如世界杯决赛中,一方球员通过一次极其恶劣的犯规,成功阻止了对方一个几乎必进的球,并因此最终赢得了世界杯冠军,那么这个冠军的评价和影响将是极为复杂和充满争议的,会从不同角度引发激烈的讨论和截然不同的看法。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支持者(犯规球员所属方、部分球迷、功利主义者)的观点:.............
  • 回答
    假如武侠世界让我建立一个门派,我不会追求所谓的“正邪”之分,也不会拘泥于固定的套路。我的门派将以“求真务实,道济苍生”为宗旨,而门规的制定,将围绕这一宗旨展开,力求既能保证门派的传承与发展,也能让门人能够立足于世,有所作为。以下是我为我的门派所制定的规矩,力求详细阐述:门派名称: “乾坤堂”“乾”代.............
  • 回答
    哇,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如果我能选择一个舰娘和我一起生活,那我一定会选择…… 神通(神通级轻巡洋舰,日系舰娘)!为什么是神通呢?原因有很多: 性格温和且可靠: 神通在游戏中的设定是比较稳重、温柔,但又不失决断力。她不会像一些过于活泼或者强势的舰娘那样可能带来生活上的不适,她的存在会是一种沉静的陪.............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奇妙的设定!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独自在地球上生活十年,然后带着巨款回到现实世界,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说实话,一开始听着有点吓人,毕竟一个人面对整个空荡荡的世界,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但转念一想,十年啊,还可以拿一亿美金,这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得好好规划一下。第一步:安全与基本需求是首要考.............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瞬间吹透了我的骨髓。一个亿,足以让我的父母一生无忧,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而我,只不过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留痕迹。如果我干,我消失了,他们有了一个亿。这笔钱,可以让他们晚年安康,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去他们一直想去的地方看看,可以买他们一直喜欢的任何东西。他们会.............
  • 回答
    假如世界上没有脏话存在,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想,其影响将是深远的,触及我们语言、文化、心理和社会互动的方方面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发生的情况:一、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宣泄的改变: 词汇的贫乏与创造力的激发: 脏话常常被用作表达强烈情绪(愤怒、沮丧、惊喜、痛苦)的便捷方式。如果这些词汇消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个裁决神,这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肃穆和威严。如果这样的存在真的降临了,我会不会赞同?我想我会站在一个非常复杂又纠结的位置。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个“裁决神”到底是干嘛的。如果他是那种纯粹的、公正无私的、能够洞察一切善恶的裁决者,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可能会……倾向于赞同。想想看,我们.............
  • 回答
    关于核武器的存废,这绝对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真的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的核弹都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安全,世界也更和平一些呢?我觉得,答案可能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复杂性和潜在的悖论。首先,我们得承认,核武器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和平”。这是一种建立在相.............
  • 回答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 Windows 和 Android 这两大操作系统,没有苹果家族的 iOS 和 macOS 的存在,我们的数字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设想,仔细想想,它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简洁”两个字那么简单,而是会从硬件到软件,从个人使用习惯到整个行业生态,引发一系列连锁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